两性思维和语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8:31:25
                                                                  他说他的 她说她的  

女人和男人常常话不投机,但研究发现,两性的对话风格或许不像表面上那么截然不同。一切对话和关系,都体现了层级和关系的组合。男女双方各自的对话风格只是达到相同目的的不同方式而已。

撰文/德博拉•坦嫩(Deborah    Tannen)

翻译/红猪

性别语言

● 男性的语言关注层级,旨在分个高下;而女性的语言关注连带,意在表达亲疏。

● 一切对话和一切关系,都体现了层级和关系的组合。两者并非互不相容,而是紧密相连。我们都渴望权力,也都想和别人沟通。男女双方各自的对话风格只是达到相同目的的不同方式而已。

● 在某种环境中,女性对层级的关注,以及男性对连带的关注,都变得无比明显和强烈;那个环境就是家庭。具体地说,了解了姐妹间的关系,就能了解在连带之外,深受竞争影响的女性。

男人为什么不爱停下来问路?1990年,我在撰写《你就是不懂:对话中的男男女女》(You Just Don’t Understand: Women and Men in Cnonversation)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次探讨了这个问题。书中还探讨了一些别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受到的关注最多。它被印上了纸巾(“真汉子从不问路”),还成为单口相声抖包袱的常用桥段,比如“摩西为什么会在沙漠里游荡 40年?”,还有“为什么这么多颗精子才找得到区区一颗卵子?”

这倒是很出乎我的意料。我在写书前并不知道男人不问路的现象有多普遍,加入这个场景,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一个现象,一旦明白了这个现象,就能理解为什么男人和女人会在说话时谈不到一块儿去。过去 30多年来,我收集并分析了数千个男女互动的例子,结果发现,男性的语言关注层级(hierarchy),旨在分个高下;而女性的语言关注连带(connection),意在表达亲疏。

换句话说,一场对话过后,男女双方会问出不同的问题。他或许会问:“刚才的对话是让我升了一级还是降了一级?”她要问的或许是:“刚才的对话是让我们更亲近了还是更疏远了?”

且慢结论!一切对话,一切关系,都体现了层级和连带的组合——两者非但互不排斥,而且密不可分。我们都渴望权力,也都向往沟通。《你就是不懂:对话中的男男女女》一书出版后,我开始研究两性说话方式中的细微差别,希望能借此澄清一个事实:男女不同的对话风格,只是为了达到同一个目标所采用的不同方式。在最近的研究中,我另外探讨了一个特殊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女性关注起了层级,男性的注意力则聚焦于连带,两种关注都无比明显,无比强烈。这个环境就是家庭。具体地说,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姐妹间的关系,来了解在连带之外还深受竞争影响的女性。

那么,这和问路又有什么关系呢?文章到这儿,答案还不太明显,但我保证,各位只要接着读下去,就一定会恍然大悟。

“我的更高”对“我们都一样”

男性间的对话往往表现出竞争关系,女性间的对话则体现了互相的连带关系。

我在学术生涯刚开始的时候,研究过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对话,并由此对两性间的语言学差异产生了兴趣。不同群体间的互动常常引起误会,因为在说什么、以什么方式说这些问题上,双方的套路往往是对立的。我当时就感觉到,男人和女人的对话也遵循着类似的模式,双方之间存在基于性别的文化冲突,后来我也证实了这一点。


▲男孩或男人都希望能高对方一级,这种趋势常常让谈话充满对抗感。

我常常用在幼儿园里拍摄的有关学龄前儿童的录像来说明和记录这种现象。在一个场景中,4个小男孩正坐在一起谈论各自能把球打到多高的地方。一个小男孩宣称 “我的能飞那么高”,一边把手举过了头顶。第二个男孩指着更高的地方说:“我的能飞到天上。”第三个男孩也来一争高下:“我的能飞上天堂!”第四个男孩更夸张:“我的能一直飞到上帝那儿去!”显然,几个男孩的语言交流是一场关于“层级”的竞赛,因为每个人都宣称比前者更胜一筹。

接下来,我把这段录像与在同一家幼儿园拍摄的另一段录像进行了对比。在这段录像中,两个小女孩正坐在一张小桌前画画。其中的一个突然抬起头来,看着另一个说:“你知道吗,我的保姆叫安博,她已经有隐形了。 ”(她指的显然是隐形眼镜。)另一个女孩起初显得疑惑,但很快就回过神来,兴高采烈地说:“我妈妈也已经有隐形了,我爸爸也是!”——连句法和措辞都和对方完全一样。第一个女孩开心地笑了起来。两个女孩又埋头画了会儿画,然后,第一个女孩高兴地喊:“一样?!”对她来说,和对方一样是一件快乐的事,对男孩来说则是要超过对方。

在上面的例子中,尽管特定的对话行为各不相同(男性的“超越”对女性的“一样”),但这两场对立的对话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有“套路”的。对话应该如何进行?应该怎样合理地评价和应对?对于这些问题,两段对话都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就像跨文化交流一样,我们平常感觉不到这种“套路”的存在,除非是在和没有共同文化背景(因而套路不同)的对手进行交谈。

为人父母者告诉我,一旦认识到孩子言行和性别有关,在处理很多事的时候就不会不知所措了。比如,有一位母亲回忆了听见 3个小男孩对话的情景,其中一个是她的儿子,另两个是朋友的孩子。当时,她在开车,3个男孩在后座对话。一个男孩说:“我们去迪斯尼乐园时待了 3天。”第二个男孩说:“我们去的时候待了 4天。”接着她的儿子说:“我们就要搬到迪斯尼去住了!”她听了很担心,因为儿子明显是在胡说。那么,她该教育儿子别撒谎吗?我让她放心,因为那些男孩都知道她们家不会搬去迪斯尼。但是,她儿子在这一回合的对话中取胜了。

还有位父亲把她的女儿和朋友的对话告诉了我,言谈间也颇感困惑。女儿的朋友说:“我有个兄弟叫本杰明(Benjamin),还有个兄弟叫乔纳森 (Jonathan)。”他女儿答道:“我也有个兄弟叫本杰明,还有个兄弟也叫乔纳森。”但实际上这些人并不存在。做父亲的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么说。我对他解释说,小姑娘只是在提供和对方一样的经历,这是善意的标志,目的在于巩固两人的友谊。

建立连带和划分层级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关注点,同样可以解释成年人之间的无数场对话,还有无数次挫败。一位女性和另一位说了点心事,如果对方回答“我知道你的感受”,或者“我也遇到过”,那么接下来的“诉苦”就会巩固两人间的连带。(有些女性甚至觉得,要保持朋友间的亲密,就得努力找些心事出来说说。)男性却不习惯这种对话套路, 因此常常会错意,把女性的诉苦理解成对方在请求自己帮忙解决问题。结果往往是双方均感挫败:女的责怪男的只顾告诉她怎么做,她想要的安慰一句没有;男的觉得自己完全是按照对方的要求在做,搞不懂她为什么不想解决问题却总是不断抱怨。

同样的情景在工作中也不时出现,男女双方对彼此的误解可能改变各自的职业生涯。举个例子,一位女员工对她自己的下属说:“能麻烦你帮忙复印一下这份文件吗?”她的男上司无意间听到了,就可能觉得她不够自信。他会这么想:她一定是觉得自己没有权利吩咐下属去做什么吧。但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她完全知道下属得服从自己,用“帮忙”两个字,只是不想炫耀自己已经拥有的权力,也给那位下属留点面子。男性常把女性的含蓄当作缺乏信心的 表现;女性呢,往往认为不够含蓄就是傲慢,在她们看来,傲慢同样是缺乏信心的表现。她是这么想的:那么横行霸道,这男人一定很缺乏自信。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问路这件事,听听男女双方的不同套路吧。以女方的角度,问路不但能明白去向,还能和一位陌生人建立短暂的连带,自己又不会从中损失什么。以男方的角度,问路就是在陌生人面前降了一级,降级的感觉可不好受。他甚至会觉得问路的效果适得其反:如果对方也不认路,加之对方也一定不愿意在问路人的面前降一级,因此很可能会瞎指一通。鉴于这两个原因,他觉得没有理由让自己不好受,还是花上一二十分钟,甚至半小时,自己探路吧。

▲一旦认识到孩子的言行和性别有关,父母在处理很多事的时候就不会不知所措了。

风格不同,目的相似

男性和女性在说话时的风格有所不同,但他们想要达到的目的却是一致的。

虽然男女说话风格有种种不同,但两者的差异其实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大。它们可能看起来截然对立,要达到的目的却是相似的。男孩和男人也在意连带,女孩和女人也关心权力,尽管两者在追求这些目标的方式上各不相同。

注重连带的语言套路往往包含了对共性的确认,前面两个小女孩关于隐形眼镜的对话就表明了这一点;我们经常听见的几种答复也是如此:“这事我也遇到过”, “我也是”。与之对立的是这类套路:“没什么大不了的!我那会儿如何如何。”一听见这话就让人想到男性,想到竞争,但实际上,它同样能建立连带,因为其中 的潜台词是“别为你的遭遇难过,我还遇到过更糟的”。换句话说,“超过对方”也可能是同情的另一种方式。

同样,对于女孩和女人来说,乍一看像是建立连带的言语,可能反倒是施加权力的手段。为了研究这一点,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语言学家埃米•谢尔登(Amy Sheldon)拍下了学龄前儿童和另两个同性伙伴玩耍的画面,结果发现,男孩和女孩都在追逐各自的目标,但男孩在阻挠同伴时明目张胆,女孩则在阻挠的同时,对后者的目标也表现出了尊重。谢尔登举了这么个例子:伊娃(Eva)和凯利(Kelly)是两个女孩,她们不大愿意让另一个女孩图拉(Tulla)和 自己一起玩过家家。但她们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图拉不带她玩,而是给她分配了一个无法参与到游戏中的角色:“你可以演小弟弟,但你还没生下来。”谢尔登强调,这句话表面上还是接纳图拉成为游戏中的一分子,但言语间的排挤意图相当明显。

在上述例子中,孩子们没有一门心思划分层级,或者建立连带,而是将两者混合在一起。我们可以说,伊娃和凯利运用权力将图拉排除在外,但同时也给了她一个角色,以示对其连带的尊重。谢尔登经过观察发现,男孩则恰恰相反,他们会明确表达自己的目标,甚至不惜以武力相威胁。她举了个例子,一个叫尼克(Nick) 的男孩想切开另一个男孩的泡菜,于是大声嚷嚷道:“我就是要切!我就是要切!这是我的!”然而,谢尔登也强调,尽管男孩和女孩在运用不同策略时各有侧重,但双方的差异并不是绝对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男孩有时候也会妥协,女孩偶尔也会使用武力来达到目的。

谢尔登的研究提醒我们一个事实,无论多么确切的模式都不可能是绝对的。此外,问路的例子的确很有启发。我以前并不了解这个场景有多普遍,因为我丈夫是会停下来问路的,反倒是我每次都说“我宁愿自己看地图”。在这方面,我们俩都不够典型,而在不同的性别、文化、地区、或任 何一种群体中,都会有许多不够典型的人。

在对连带和层级的关注方面,两性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为或多或少,人人都想两者兼得。我们无时不刻不在进行连带和权力的谈判。伊娃和凯利让图拉加入却不让她参与,在建立连带的同时也表达了层级。同样,在“能把球打多高”的问题上打嘴仗的男孩,也在玩什么文字游戏上达成了共识,从而建立起连带。因此,要了解 对话中的性别模式,就不能简单地问:“这种说话方式是划分了层级还是建立了连带?”而是要问:“这种说话方式是如何体现层级和连带之间相互作用的?”要了解这种相互作用,最好的研究对象就是那个既普遍又基本的环境:家庭。

▲姐姐在与妹妹相处时往往非常强势,说话的口吻也跟男孩或男人的口吻相似

家庭纽带

作者在对家庭中两性的对话模式进行研究后发现,两性的对话模式殊途同归。

家庭既包含了内在的层级,也包含了内在的连带。父母和孩子间的层级自不待言,兄弟姐妹之间也有高下之分。尽管我们常用“亲如兄弟”、“亲如姐妹”之类的说法来描绘亲密而平等的友谊,但实际上,兄弟姐妹之间既有作为一家人的连带感,又有出生顺序决定的层级。我个人对姐妹关 系特别感兴趣——不单因为我自己就有两个姐妹,还因为姐妹身上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浸透了竞争和层级的女性关系。

1993年有本畅销书叫《我们说了算》(Having our say),是德拉尼姐妹(Delany sisters)写的回忆录。作者之一的贝西•德拉尼(Bessie Delany)在书中说:“萨迪(Sadie,姐姐)有时候不赞成我的做法。这时,她就会用老大的眼神盯着我。”说这话时,贝茜 101岁,萨迪 103岁。萨迪在书中的另一处说:“要是她活到 130岁,我就必须活到132岁,那样才好照顾她。”可见,比起共同生活的一个世纪,还是两岁的年龄差距对姐妹俩的影响更大。

我在撰写《妈妈总是向着你!一对姐妹的终生对话》(You Were Always Mom’s Favorite!: Sisters in Conversation Throug-hout Their Lives)一书时,采访了 100多位女性,她们各自透露的姐妹关系也与两位百岁老人的说法吻合。据我了解,兄弟间的关系也差不多:年长者往往对年幼者关怀有加,但也喜欢指手画脚。不过话说回来,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指手画脚”说明你知道别人能在生活上有所改进,并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对方。对于朋友、亲戚,甚至陌生人,我们都会时不 时觉得他们可以在某些方面做得更好。但我们一般不会告诉他们这些,除非觉得自己对他们负有责任。父母常对孩子们指手画脚,因为他们觉得有义务(至少有权利)让孩子们过上尽可能好的生活,具体的做法就是告诉孩子们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但无论这些建议的出发点有多好(换言之,无论父母多想建立连带),在孩 子们听来就总像是批评,也因此通常带着贬低的意味。因为提出建议的人往往胜人一筹,在知识上超越对方,而且还行使了指导他人的权利,从而在层级上也超越了对方。

同样,许多姐姐在和弟弟妹妹说话时口气强硬、说一不二——这种口吻往往是男孩和男人才有的。一位女性告诉我,她小时候和姐姐玩过一种叫“拖把”的游戏。扮拖把的总是她,姐姐抓着她的脚,拖着 她在屋里走来走去,她那头长发就像拖把一般扫过地面。其他几位女性也对我讲诉了当年姐姐在家庭游戏中担当组织者和指挥者的情景。姐姐一般都是这么分配游戏中的角色:“我来演公主,你来演青蛙。”我 4岁的时候和 6岁的姐姐一块玩,父亲听到的总是我在问姐姐:“姐姐,我能在你的后院里玩吗?”显然,当时的我没想到过要质疑姐姐对我的权威态度。


▲男人之所以不愿问路,也许是因为问路这一行为让他们在陌生人面前低人一等。

亲密则是姐妹关系的法宝,对女孩或女人的其他关系至关重要。和女性谈起姐妹时,我总听她们说“真希望我们能再亲密些”,却从没有人说“真希望我们没那么亲密”。她们的话也大体反映了多数女性的一个见解:交换心事对亲密感的培养至关重要。女人们都说,如果姐妹不与自己分享重要的私人信息,她们会觉得深受伤 害。兄弟或父亲也许会说,“他会在合适的时候告诉我们”,姐妹或母亲却常觉得“原来我们还不够亲密”。

姐妹间的纽带往往伴随着强大的敌对情绪,但表现形式可能是对连带关系的攀比。姐妹之间常就谁知道了家庭成员的什么秘密,或者谁先知道这些秘密展开竞争。 “20/20”(美国广播公司的一档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曾以我出的书为主题做了一期节目,嘉宾张筑珠(JuJu Chang)在节目中说自己有 4个姐妹,而且 4姐妹中的任何一位如果要发布重要的私人消息,比如订婚、怀孕等,都必须召开电话会议,好让其他 3位同时获悉。如果是先后通知,那么第一位接到电话的姐妹就会觉得受到青睐,另两位则会认为自己被怠慢了。

所以说,姐妹间往往存在激烈的竞争,而且从一开始,出生的先后顺序就在她们的关系中划分了层级。但是,兄弟间往往非常亲近,家人的身份在他们的关系中建起了连带。姐妹间或兄弟间都充满了竞争,只不过竞争领域不同。姐妹间比试的可能是谁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信息知道得更多,兄弟间比试的可能是谁对非个人的信息知道得更多,比如电脑或者历史。

家人间的这种关系清楚地表明,亲密与层级和竞争并不非截然对立,互相之间甚至很难区分。实际上,姐姐之所以会心安理得地指使妹妹、教导妹妹,原因之一就是两者间存在牢固的连带关系。另外,兄弟姐妹之间深深的爱,就像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一样,都部分源于彼此在家中的地位,以及这种地位决定的照料和被照料的经历。

听一听家人间的对话就会发现,无论双方是男是女,对话中都混合着权威和亲密。这种混合独一无二,它揭示了两性对话模式的殊途同归。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在亲疏之间找到平衡,同时就权力展开交流与沟通。

本文作者介绍:

德博拉•坦嫩是美国乔治城大学的语言学教授,曾撰写过多部著作,最近的一部是《妈妈总是向着你!一对姐妹的终生对话》。  

《你误会了我——交谈中的男人和女人》

You Just Don’t Understand: Women and Men in Conversation
 

[美] Deborah Tannen 德博拉.坦嫩  著    周红  祝畹瑾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12

 

《你误会了我》是“一部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新颖社会语言学作品”,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实验和事实例证,用通俗的笔调阐述了女人和男人不同的说话风格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这本书曾雄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近四年之久,列于首位达八个月,曾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备受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

 

本书结构内容:

自序

译序

第一章 不同的话语  不同的天地

第二章 不对等

        ——女人和男人,话不投机

第三章 “放下那张报纸,和我说说话!”

        ——聊天式谈话和报告式谈话

第四章 闲聊

第五章 “我来告诉你”

        ——独白与聆听

第六章 集体与竞争

        ——相左的风格

第七章 谁打断谁

        ——支配与控制问题

第八章 你敢!

第九章 “瞧着我,我在和你说话呢!”

        ——各年龄段交谈研究

第十章 容忍不对等

        ——开通交流渠道

 

生活之中,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谈话风格。因此在交谈中出现彼此不能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思是很常见。从性别上看,男人和女人的谈话风格就存在明显差异,显示了各具特色的男女“性别方言”。男人说的是以地位和独立为核心的语言,女人说的是以亲近关系为核心的语言,男人和女人可以说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的谈话风格是从小在各自性别的圈子里形成,在成年后不断得到巩固,因此男女双方的交谈可以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

 

地位和人际关系是人际交往中的两个不同的出发点,人们经常只注重一点,而忽视另一点。谈话中,男人和女人由于世界观不同(男人的世界观:在这个等级分明的社会里,你要么高人一等,要么低人一头。交谈是使自己不受人摆布、争取超过他人的一种手段,而生活就是一场竞争,一场为保持独立、获得成功而进行的搏斗。女人的世界观:人生活在一张社会的关系网中,交谈是寻求支持和赞同、使自己不被他人疏远的一种手段,而生活就是为建立和保持人与人之间亲近关系所作的不懈努力。虽然在这个世界上仍然存在等级,但不是权利和功名的等级,而是友谊的等级。)她们交际中的关注点也不同。男人注重的是地位:对方是否在贬低我?对方是否通过让我做这做那来突出自己?女人注重的是人际关系:对方是否靠近我,还是疏远我?地位和人际关系因素总是存在的,因而交谈中出现男人和女人出发点完全不同的情况很普遍。

交谈中,女性倾向告诉对方自己的苦恼是想取得对方感情上的共鸣,增进彼此间的亲善关系。而男性总是倾向为她出主意,提供帮助。这里,相互理解是对等的,能产生一种集体感。而替人出主意是不对等的,出主意的一方显得更有知识、更智慧、说话更有分量——总之,要胜人一筹。这就会导致双方感情上的疏远。

 

 

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分为聊天式谈话报告式谈话,也可以表述为私下谈话和公开谈话。男人习惯于公开的报告式谈话,女人大多数习惯于私下的聊天式谈话。男人认为谈话是为了交流信息;女人认为谈话是为了交流感情。男女谈话的动机和目的不同也会导致他们说话方式的不同。

家庭,对男人和女人来说,有着不同的含义。在男人眼里,家庭是一个不用刻意表现自己,可以自由自在地清静一会儿的地方;在女人眼里,家庭则是一个能够自由说话的地方,她们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出现女人话多,男人话少的常见现象。由此女人总以为男人对她们不重视,而男人以为女人罗嗦,双方的误解因此不断出现。这正是他们不理解各自的说话风格所导致的。

 

闲聊在建立亲近关系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喜欢闲聊反映女性对谈论他人生活琐事的兴趣。因此可以说友谊从闲聊开始。而告诉别人自己的秘密不仅是友谊的见证,还能建立友谊。对许多女人来说让朋友及时了解自己的生活不仅是对朋友的一种优惠,也是一种义务。告诉朋友自己的秘密是友谊的基础。当然,说悄悄话式的闲聊也会有风险。知道了你秘密的人对你就有了制约力,她可以把你的秘密告诉别人,给你带来一堆的麻烦。这便是说闲话的消极面。

诉苦的理解问题上,男人总觉得女人习惯性的诉苦是在请求自己帮助解决问题。实际上,诉苦只不过是促进相互间亲近关系的一个途径。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与诉苦人的本意不合,还会使谈话中断。对女性来说,一个矛盾解决了,还会有新的矛盾,这样才能使亲近的谈话继续下去。在细节问题上,有时候生活中的一些不起眼的细节往往能够传达出彼此的支持和关心。对别人细节的注意,往往说明对别人言行的兴趣。记住别人的某个细节往往是对别人关心的标志。女人注重的是建立和保持彼此间的亲近关系,她们喜欢谈论细节。而男人对女人的啰里啰唆却往往很讨厌。这两个问题是男女双方常常难以相互理解的明显表现。

 

在交谈中,女性总是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同龄人的喜爱,她们注重的是平等关系,而男性则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同龄人的尊敬,他们看重的是有等级的地位。要得到别人的赞同和喜欢,往往得告诉别人自己的秘密。这两者是相互冲突的,因为说出自己的秘密就是等于揭了自己的短。男人敏感的意识到泄露自己的秘密会给自己带来的不利:一方面泄露自己的秘密使自己陷入一个有求于人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别人会反过来利用他们手中的秘密来攻击自己。所以,许多男人讨厌自己的妻子或女友对别人谈论他们间的关系。男人喜欢谈论政治、新闻、体育,女人喜欢谈论日常生活琐事;男人担心自己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女人担心自己对周围人生活不了解。男人喜欢谈论时事政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类话题不涉及个人,不会对任何人造成伤害。这也体现了男女在交际动机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男人玩的是“我赢了吗?”的游戏,女人玩的是“我给别人帮上忙了吗”的游戏。换个说法,女人的游戏是“你喜欢我吗?”,男人的游戏是“你尊敬我吗?”男人在寻求尊敬的同时反而招致女人的厌恶,就好像女人在寻求喜爱的同时反而失去了男人对自己的尊敬一样。

 

男人独白与女人聆听是交谈中角色关系的一个常见现象。独白的男人扮演着老师的角色:更有地位,更有学问;聆听的女人扮演着学生的角色。这是男女不平等的又一次体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男女的交际方式不同:女人更加注重建立融洽的关系,她们即使有可炫耀的地方,也不会张扬;男人则看重的是中心地位,他们会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显示自己见多识广。因此在交际中,男人更喜欢以权威的姿态对别人高谈阔论,而女人则更喜欢对别人的观点加以附和和支持。同时,男人喜欢安静型的听众,他们认为女人听别人说话废话太多。女人喜欢参与型的听众,她们认为男人听别人说话时一声不哼说明他们心不在焉。男人和女人听的不平衡关系的体现,这也是由男女双方说话风格的不同造成的。

 

 

对待冲突的不同态度是男女在交谈中的又一个明显不同。在大多数女性看来,冲突是人际交往的大敌,她们会想方设法的避免它,所以女性之间的矛盾往往在没有正面对抗的情况下就被圆满的解决了。而对大多数男性来说,冲突是争取地位的一种必要手段,因而被广泛接受、承认和推崇。如果说男人的奋斗是为了自身更加强大,那么女性的奋斗则是使集体更加稳固。他们在交谈中各自以自己的言谈风格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体现自己的价值。

 

在与亲近的人的谈话中,“你打断了我”的抱怨相当普遍,这也涉及到控制与支配的问题。不论是男人打断女人,还是女人打断男人,打断终归是一种不受欢迎的行为。打断别人谈话的人被视为恶意的入侵者,而被打断的一方则被认为是无辜的受害者。打断是对他人说话权利的侵犯,是企图控制谈话的表现。其实在具体交谈中,是不是打断和许多因素相关。我们可以把说话风格分为高度周到型和高度投入型。前者强调与他人的关系,力求说话谨慎,喜欢每个人发言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从而使谈话显得不紧不慢;后者强调参与的热情,喜欢说话人一个接一个发言,从而使氛围更加热烈。因此,两种类型的人碰到一起,高度周到型往往会有被打断的感觉。所以到底是男人打断女人,还是女人打断男人,这和他们的说话习惯方式的差异密不可分。

 

 

性别的差异已经渗透到人的言语中,男人和女人从小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就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所谓的“性别方言”。因此性别的差异永远存在,导致了他们在说话的方方面面也一直存在很大的差异。他们各自在两个不同的体系内行事,说着各自的性别方言。那么性别方言能够学会吗?人们能否改变自己的会话风格呢?一般情况下,人往往是不希望改变自己的风格,而心里想的是让对方——他或她——改变。改变自己的风格不是件愉快的事,也是比较难以做到的。因此,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学会正确理解对方话语所含的信息,并用一种对方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表明能够自己的意思。这里,理解性别方言,看到男女双方在谈话风格上的差异,并尊重彼此的会话风格,对促进男女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消除生活中许多莫名其妙的误解就很有必要,也很有帮助。

 

                          进化心理学文章索引 恐怖分子和抓狂的女人之间有什么不同?文/端宏斌
  
  刚开始学习进化心理学的朋友往往会有这样一个疑问:进化心理学非常有趣,能给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提供独特的解读视角,但是仅仅只是解释而已吗?能不能提供一些比较实用的建议帮助我们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呢?当然有。
  
  先来看这样一个场景:半夜,男人和女友吵架了,他独自赌气来酒吧喝闷酒,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他转头问边上的人:嗨,伙计,你说女人到底在想什么?另一个男人头也不抬的说:如果我知道的话,我就不会在这和你喝闷酒了。有个笑话你听说过没?恐怖分子和抓狂的女人之间有什么不同?答案是,你至少可以和恐怖分子进行谈判。说完两人哈哈大笑。与此同时,他的女友正在给闺蜜打电话,一边哭一边说道:他根本不懂我要的是什么!!
  
  虽然男人和女人这两个物种在地球上共存了100万年之久,但是至今这两种人的交流还是困难重重,幸好进化心理学来帮忙了。男人女人沟通困难的原因在于,双方的思考方式完全不同,且双方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又由于男人可以顺利的和男人沟通,女人可以顺利的和女人沟通,因此双方都认为问题不在自身,而在对方。这结果是,在男人看来,女人有点神经质,在女人看来,男人大概是不爱自己了。
  
  让我们从男女业余时间不同的休闲活动着手分析。男人喜欢足球、篮球、橄榄球、电脑竞技游戏等等,而女人喜欢肥皂剧、逛街、购物、聊八卦。男人喜欢的东西充满对抗性,就是要一决雌雄,且需要用到大量手脑协调和空间测算能力。看看那些足球篮球明星吧,光是能够估算距离、速度、角度,就能够获得巨额的回报。女人喜欢的东西完全是以关系维护为导向的。最能使女人获得满足感的是人际之间的交流活动,包括同男友、丈夫、朋友、亲戚、子女之间的交谈、闲聊、沟通等等交际活动。男人完全无法理解女人之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话要说,同样的,女人也无法理解男人为什么总要分个高下才肯罢休。
  
  在远古时代,男女之间有不同的社会分工,男人们负责出门打猎,全家老小就仗着他的打猎技术才有饭吃,如果他没法正确估算距离、速度、角度,他就打不到猎物,那全家人都要饿肚子。打猎当然不能单枪匹马,他还必须要和团队合作,并在团队中证明自身的价值,否则就算打到了猎物也不会分给他。女人们则留守在家里,由于女人不参加狩猎活动,那么男人获得的宝贵的食物如何才能获得呢?除了倚靠一个爱她的男人之外别无他法。当时的女人并不像男人那样能够依靠自身之力生存,如果她们不能很好的处理自己同他人的关系,她们将无法生存。女人聊八卦是为了获得信息,以便于在人际问题出现之前就找到解决的办法。看肥皂剧则是为了了解别人是如何处理这类问题的。
  
  男人的大脑被设定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女人的大脑被设定为,建立关系,维护关系。在某些棘手难题形成的压力之下,男人倾向于自己独立解决,由于解决问题需要耗费大量脑力,因此他会变得沉默。此时女人就害怕了,因为同样在压力之下,女人倾向于找人倾诉。这很容易理解,女人本就是弱者,如果不找人倾诉那她无法独自解决。同时,有人能够倾诉也表明她并不孤单。于是矛盾就出现了。
  
  男人的沉默常常令女人感觉害怕,因为只有在某些极端的压力下,女人才会选择沉默。例如,她完全不爱他了,所以有问题也不会和他说。但此时男人的沉默仅仅表明他在考虑问题,出于害怕,女人就试图让他开口说话,但这样一来就打断了男人的思路,男人无法一边说话一边想问题,这让男人非常恼怒。于是男人让女人闭嘴。这句话更加让女人坚信两人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
  
  男人常常抱怨女人的叨唠,因为女人说了一大堆工作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男人的大脑是被设定为解决问题的,因此男人以为女人抛给他无数个难题需要解决,这才是他烦恼的根源。但你要知道,女人只是要找个人谈话而已,事实上她不在乎你是否给解决问题(很多问题本身就无解),她只是要你听她说话,维护和你的关系,因此你只要表现出在听即可。女人是情绪化的动物,心情好的时候问题都不是问题,心情差的时候没问题也搞出问题。等她讲完之后,心情一好,问题自然就解决了。你看,真相原来这么简单,令人吃惊的是数十万年以来,男女竟然都互相不知道这些!  

49:34

BBC人体漫游第7集:生...

hd.openv.com http://hd.openv.com/mov_play-hddoc_20081120_6938196.html 其他【BBC】两性奥秘2/3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YS2wLH93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