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科学源自不灭的好奇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9:33:53

 

 2009年03月17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一个月前,正值《物种起源》作者查尔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关于这位伟大的生物学家,人们在分析他之所以能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理论,都少不了追忆他儿时的生活经历:对环境观察敏锐、喜欢独立思考、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以及津津乐道那只名为“达尔文”的甲虫。

 

  科学源自一颗好奇心,如果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在长大后,没有了探究未知的欲望和勇气,他不可能作出科研成就,这个国家也不可能成为科研大国。因此,获得诺贝尔奖表面上反映了国家的科研能力,其背后是优秀的基础教育作为支撑,即催发学生萌生热爱科学的种子,并为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和成长提供必要的养分和环境。

 

  笔者有机会去日本一所中学参观,碰巧看到学校正在举行运动会。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运动会没有百米、跨栏、跳高、标枪等我们每赛必有的传统单项比赛。他们的比赛几乎都是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的集体项目,如拔河、接力以及脱胎于农业劳作中的抢竹竿、立竹竿等。于是,赛场上到处洋溢着团队合作的快乐。

 

  在学校用餐时,笔者发现丰富美味的食物都是学生动手制作,完全没有老师参与,其中一些菜肴设计得还别具特色。又据了解,平日里的学生午餐也都是由学生轮流制作,多年以来一直如此。在制作食物过程中,他们极其认真、毫无怨言。一位女学生还表示,她的理想就是将来成为一名面点师,做出好吃又好看的面包。

 

  日本素有讲究团队合作、勤于动手、刻苦钻研的传统,而这些传统之所以能很好地保留下来,在青年人身上充分体现,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学校教育。总体来看,我国学校教育尽管也强调对学生实践和探究等意识的培养,但从效果看相对不足,这从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可见一斑。而这看似中小学教育出了问题,根子则在于对教育价值和教育理想的认识。

 

  倘若对比中日两国的教育发展历史,会发现有很多相似之处,诸如都有向外看学西方的阶段、均进行了数次课程改革、考试在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等。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教育也经历了学西方的过程,一些学校还进行了较为激进的实验,如取消学科教学,代之以主题式授课等。但不管怎样改革,日本教育中强调团队合作精神、重视独立思考和实践的特点,在改革的过程中,并没有被舍弃和削弱,相反不断得到加强。

 

  在我国,“传统”与“西化”一直是两个纠缠不清的命题,在近代中国教育学科创建之初,就成了不断困扰中国教育的一对两难选择,由此而产生要么据守传统、要么全盘西化两个极端的倾向。而两种倾向博弈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在学校教育中不断被抛除,由此导致学生越来越多地被考试所裹挟,对自然的好奇、对科学的兴趣在学生身上逐渐隐去。

 

  因此,激发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孩子自主探究的精神,首先要从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而不是在学西方的过程中弃之不顾。《论语》里即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描述,提倡学生亲近自然、勤于思考。这不仅仅是出于一种文化上的传承,也是我们教育发展的根基所在。

 

  基础教育是育人的事业,不能一味地灌输知识,更不能揠苗助长,应使孩子纯真自然的天性在教育中得到充分展现,即卢梭所说的“让儿童成为儿童”。升学和考试固然重要,但不能因此熄灭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如果孩子没有了梦想以及追逐梦想的激情,那么还奢谈什么圆一代人之梦、圆民族和国家之梦?

 

  任何教育都有有利和不利的一面,扬长避短需要不断反思,不仅反思教育理念,更要反思教育细节。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福井谦一、益川敏英等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得悉自己获奖后的次日,便拜会了日本文部省大臣,指出日本教育的种种不足之处。这种不断反思教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只有不断反思,我们才能更好地革除教育中的不足,减少教育过程中的失误,使学生带着一颗好奇心迎接未来。

 

  每年的12月10日,是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诺贝尔奖的日子。这一天,这个仪式,总能引起国内学界不小的喧嚣,而喧嚣的背后,是国人挥之不去的诺贝尔情结,以及对于“中国人为什么得不到诺贝尔奖”的无数次疑问。其实,在反思中国人得不到“对人类好奇心的最高奖赏”的时候,我们不妨与邻国日本作一个比较:从1949年汤川秀树因发现介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来,日本已有16人获此殊荣,其中2008年更是有4位日本人获奖(1人为日裔美籍),除了自然科学奖,还有文学奖、和平奖。或许,透过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个人经历和日本的科研制度,我们能够得到一些更加深刻的启发。(张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