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历史上的知名小人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9:18:59
  “名不副实”,成语解释的解释是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出自汉·祢衡《鹦鹉赋》:“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三国·魏·刘邵《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在中华洋洋洒洒五千年的历史长卷中,有那么一些人,虽然他们的实力不怎么样。但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一句话让小小的廖化留名千古,若是他地下有知,不知是不是也会如此自嘲一句。     NO1.阿房                名气★★★★★    实力★    相差度★★★★    是男是女已弄不清,有关秦朝阿房“阿房女”的考证  阿房宫的建设是惠文王在位时开始的。阿房是惠文王小时候的玩伴,可惜,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其实,人们并不清楚阿房到底是男是女,很清楚的是,惠文帝为此非常伤心,还决定让以后所有进宫的妃子都叫阿房——为了彼此区分,妃子们不得不在名字后再加后缀,比如叫阿房(A甲子),或者叫阿房(K丁寅)。然而,由于年代过于久远,阿房的故事和内宫的称呼都已很难确切考证。
  民间传说,阿房宫就是特意为阿房修建的。不过,既然宫里所有的妃子都叫阿房,并且都supposed to住到里面,宫殿到底是为谁修的问题,也就随之变得模糊起来。后来有专家考证说,房就是房子,阿房就是连在一起的一片房屋。另有专家认为,房通旁,阿房就是一处近便的住所。尽管莫衷一是、众说纷纭,这些观点的出现,还是让有关阿房的传说被迅速归入野史。政府先后采纳过几派不同的专家意见。官方态度的这种摇摆不定,让许多学者无所适从。然而,由此引起的学术竞争和思想碰撞,很快却把帝国的学术氛围活跃起来。不久,政府还为此成立了直属的研究机构。有报道称,"该机构成立以来,战果颇丰,五年之内就有超过三十万字的论文和学术专著问世"。也就是说,至少在数量上,它更加彻底地巩固了官方版本对民间传说的压倒性优势。
  即便如此,阿房的传说依旧在民间广有流布。只是,由于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这个版本的长度逐渐随时间t的advance递减。最初,它大约是人们口头一柱香功夫的闲谈。随着禁令渐严,它的长度很快缩短到半柱香。有意思的是,如此以来,该版本的文字变得愈加凝练优美,不知不觉间,倒成了妇孺皆知、老少咸宜的名文。很快,这篇名文的传诵也遭到禁止。最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个传说竟被创造性地转化成了一种时尚的行为艺术——据传,此时,它的长度不及一秒,大家只要一个眼神,再加上会心的一笑,就都明白对方要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官方也觉察到民间的动向,于是,多次发起提高全民素质、学习官方文本的运动。可是,专家提供的读本颇有难度,里面还用到非常复杂的泛函分析。大家都被"学"得苦不堪言。和在其它运动中一样,官员的责任是号召、领导和监督。不过,他们还是有着高昂的学习热忱,这也害得专家们不得不去编写大量仅供内部参考的通俗讲义......
  不管怎么说,修建阿房宫毕竟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史料记载,惠文王盛装出席了工程隆重的奠基仪式,还当场答应,每年拨付六百万秦币作为工程专用款。无奈,后来连年征战,款项的支付很少到位,工程的进度自然受到影响。就这样,拖拖拉拉,直到始皇完成统一大业,阿房宫的建设还依然停留在开工阶段。     NO2.廖化                                              名气★★★★    实力★★    相差度★★★★    家喻户晓的小人物:谈廖化留名千古的历史机遇   三国时期的廖化,能被后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完全是那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也就是说廖化的个人能力很是一般(后来也有人把这句话作为对诸葛亮独断专行,造成蜀汉后继无人的一种指责)。不过,翻阅史料和小说后会发现:这个廖化其实挺不简单的,值得好好介绍一下。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历史上和小说里廖化的了解,来看看“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成语到底对不对。
  廖化(?—公元264年),襄阳人,字元俭,本名淳,早年投靠刘备,曾经在关羽的手下作过主簿,一直跟随关羽镇守荆州。关羽被杀后,荆州落入东吴之手,廖化不得已投降了东吴。后来,廖化做出了一个同关羽一样千里走单骑的的精彩故事:廖化忠心于刘备,一心重回刘备身边,想出了诈死的计策,居然还计谋得逞,并骗过了所有的人,带上自己的母亲躲开吴兵的追捕,日夜兼程,赶往益州,终于在秭归遇上了东征伐吴的先主刘备。刘备见到廖化后非常高兴。立刻任命廖化为宜都太守。
  以上的记载见陈寿的《三国志"廖化传》。虽然非常的简略,但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得出一个这样的印象:首先,廖化是一个文职官员出身,主簿这个职务,是专门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鉴的官员,是州的属吏,高于功曹书佐,而低于别驾。在当时人才济济的荆州能得到刘备、诸葛亮的赏识担任主簿这个职位,应该说是要具备一定能力的(鼎鼎大名的“凤雏”庞统,在刚刚投靠刘备的时候,也只是个县令,经诸葛亮大力推荐后,才做了从事。这个从事的职务,比主簿也就高一级。);廖化的投降,应该是迫不得已,从史书上看,似乎与自己母亲的安危有关;另外,所做的千里走单骑的精彩故事,比关羽的难度更大:关羽是得到了曹操的关照,一路顺风顺水、大摇大摆回到刘备的身边,而廖化则是“昼夜西行”,还带着自己的母亲,风险可想而知。关羽的千里走单骑被后人称之为“忠、义”,廖化的千里走单骑则是“忠、义、孝”,有过之而无不及,境界超过了关羽,那个一听说母亲被抓就马上被主而去并且快快乐乐的在曹魏做上高官的徐庶,和廖化比起来更是连提鞋都不配。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容易所疏忽:关羽兵败的时间是公元219年,而刘备伐吴到达秭归则是在公元221年底至公元222年初,在这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廖化卧薪尝胆,矢志不渝,其忠义之心实在是难能可贵。难怪刘备见到廖化喜出望外,给了廖化个宜都太守做。
  至于廖化在蜀汉政权建立后的表现,因为散见于陈寿的《三国志》中,我们不妨按照时间顺序来逐步进行了解。
  公元221年廖化回到刘备身边以后,正值刘备东征,刘备从巫峡、建平至夷陵界“立数十屯”,同时任命将军冯习为大都督,张南为前部先锋,辅匡、赵融、廖化、傅彤等各为别督,并先遣吴班率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向以陆逊为首的东吴军队挑战,结果被陆逊火烧联营,打败蜀军。在这场战争中,虽然不见廖化表现的记载,从刘备任命廖化别督这一武官职务来看,廖化在军事方面应该是具有一定的潜质和能力的(见《三国志"陆逊传》)。
  公元223年,诸葛亮开建府署任命蒋琬为东曹掾。举荐茂才的时候,蒋琬一再谦让,并向诸葛亮推荐刘邕、阴化、庞延、廖化等人(见《三国志"蒋琬传》)。这时候廖化的职务是参军(见《三国志"廖化传》),同诸葛亮的心腹爱将马谡等同。参军这个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参谋,属于幕僚性质,参与军事行动的组织和策划。从这两段记载看,诸葛亮对廖化还是比较重视的,在当时的朝野上下对廖化的评价也是不错的。
  《三国志"廖化传》中说廖化“后为督广武,稍迁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虽然因为交代没有具体的时间。但我们也可以从其它的史料中寻找到一些线索。
  据《三国志"郭淮传》记载:公元249年,魏将郭淮率兵攻打驻扎在成重山的廖化,结果大败姜维、廖化的部队。此时的廖化官居阴平太守。但在这之前,廖化还是打了个胜仗的。魏将王赟、游奕就被廖化杀的大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廖化还是具备一定的军事指挥和作战才能的。
  据《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公元263年,魏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等分兵进攻蜀国,当时蜀汉的主力部队及大部分将领都远在沓中,后主刘禅派张翼、廖化等抵御。结果防御失败,蜀国同年灭亡。这时候的廖化已经是右车骑将军,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之类的职务也应该在这段时间。从廖化的官职升迁和史料记载的事件看,廖化在蜀汉后期也是得到后主刘禅的赏识的,官职比诸葛亮时代还要高。
  公元264年,蜀国亡国后,廖化在被迁往洛阳的途中病故。
  以上就是史料中对廖化的记载。从中我们看不出廖化有什么能力不足之处。陈寿的《三国志"廖化传》对廖化的评价是:果断刚烈。廖化,称得上是一位儒将,也是蜀汉政权从崛起、兴盛到最后灭亡的见证人。他有一定的能力。既有地方管理经验,又有率兵抗敌武将生涯,加上能得到蜀汉两代帝王及诸葛亮的重用,也算得上是个人才。                                         NO3.蒋干                        名气★★★★    实力★★     相差度★★    蒋干的人物性格好逞才华和玩花样的读书人  蒋干最可以代表中国过去的读书人,有小聪明,好逞才华,好玩花样,然而时时落于拙劣,“疑”字是他的这种行动的骨干,如果换一个新名词,即是“神经衰弱”。然而平时又并不表现得如此糊涂,所以像曹孟德那样的聪明人也还要收之于幕府。坏也就坏在这儿,这终于使曹操吃了大亏,真糟糕。
  蒋干自恃聪明,将别人都当成了傻子,所以才使出“拙”计,想来离间说降……利用自己与周瑜的关系,去做间谍。不想一开头就给周瑜点破了,说明了他的来意。一时尴尬之至,只许吃酒,不许谈及军国重事,还找了一位花面执剑立了一旁监视,这对“子翼兄”真是不客气极了。如果真聪明的话,就该识相。然而他却仍相信周瑜是以故人相待,脱略形迹,就连军国大事也不太对他回避,以致偷到了那一封假信,真是愚不可及。
  凡是这种人,其行为也必极其卑鄙。周公瑾看穿了这点,所以断定他必来偷书。
  凡是这种人,其脑筋也必不健全,做事也必不考虑,一见有机,就要来“乘”,偷书而去,渡江而归,全不考虑在这种情况之下,是否可以如此容易就走出大营,就能渡过江去。如果是一个高明的间谍,一定会想到这些可疑的地方。然而他不,真是不可恕的“拙劣”。
  回得曹营,将一封假信当作宝贝,献给曹操,而且说得活龙活现。结果曹操一时性起,杀了蔡瑁、张允。然而曹孟德毕竟远较他为聪明,马上就省悟了。但蒋干并不省悟,还想去邀功,不识相竟至于此。曹操毕竟有见识,这种废料真也不必再同他讲明,只吐了他一脸吐沫算数。我想这是对的。“神经衰弱”是先天的毛病,恐怕治不好的了,多说废话,是毫无用处的。“捉刀人”不愧英雄,实堪钦佩。
  至于后来草船借箭,那个进言放箭的又是蒋干。我想这是编剧者冤枉了他。所谓众恶皆归,曹孟德岂肯再将他当作宝贝乎?
  蒋干一角是旧戏中的典型人物,不仅给观众笑料而已。如果遇到了蒋干这种人,最好不理他,想重用他就非败事不可;多与谈论也是白费吐沫。放在身边,陪陪酒,作两首诗,让他凑趣,我想倒还蛮好白相。
  唯一可喜的是,蒋干却因此留名千古,只能用一个词来说了:世事难料啊     NO4.督邮                                        名气★★★    实力★    相差度★★    督邮
  《三国演义》第二回里,有个督邮到刘备县城视察,开口要贿赂,见刘不给便派人诬陷他。结果被张飞暴打一顿,可怜得很。
  我刚看三国时一直以为他姓督,心想这么难听的姓,打死了也好。后来才知道督邮是一个官名,芝麻绿豆大的官而已,谁不好碰去碰刘备?
  翻正史:打督邮的不是张飞。而是刘备。低头一琢磨,了然于胸了。所谓枭雄,年轻时也终有年轻气盛的时候。即使到老了韬光隐晦那么多年,终究还是忍不住去伐吴,然后在白帝城托了孤。
  老罗把这事转嫁在张飞头上,倒是高明得很。
  一方面,让刘备在张飞殴打督邮时英雄救美,表现了他忠厚。另一方面又刻画了张飞性如烈火的个性。相得益彰。
  一部三国,就是在如是的转嫁中,美化了玄德,丑化了其他很多人。看三国当做如是观。
  回头谈一下督邮:其实是一个挺典型的吏,为了小钱,做一些厚颜无耻的事。官场本如此,倒霉的是他遇上了玄德。
  秦汉官制里,官、吏其实不是一个概念。秦把国家分成中央与地方,官乃是国家干部。而吏,则是地方所雇佣的职员,不属于国家范畴。收入微薄,权力却不小。在那时,吏是可以用钱买的,不需国家批文。一直到后来,陈群搞了九品中正,国家的人才选拔才步入正轨,督邮此类人——象征着一大批人——才宣告结束。
  其实他也不冤枉。出了一回名,衬托了重点人物。督邮的名气,肯定比韩猛、史涣之类的大多了。
     NO5.高衙内                                 名气★★★    实力★    相差度★★    “强奸未遂”的高衙内 枉背了一个千年的骂名    《水浒传》里,有一个给人们印象很深的反面角色,那就是高衙内。连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都一再受他欺辱,以至最后被“逼上梁山”。衙内,本意指官府子弟,属中性词,受这个″高衙内″形象的影响,在人们的心目中,“衙内”已经变为贬义词,专指那些利用父辈手中的权力,为非作歹,鱼肉百姓的纨绔子弟。可以说,“高衙内”已经成了纨绔子弟的代名词。
  鄙人最近重读《水浒》一书,系统看来,觉得高衙内并非人们约定俗成目光中的那么可憎,他无太大的恶行。既未当官抢权,也不经商捞钱,没有卖过军火,不参与走私,只不过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傻公子耳,于林冲一案中虽然罪不可逃,可是多半由于陆谦等从中撺弄。尤其是和今天的一些纨绔子弟恶贯满盈的罪责相比较,用现在的目光去审视,感到很有必要重新评价一下高衙内其人,或许较为公正。
  高衙内是个浪荡子,本身并无官职,他是高太尉高俅的螟蛉之子,依势高强,横行霸道,为人侧目。从书中的描写看出,这家伙调戏林冲娘子时,还是个未婚青年,他整天带几个帮闲,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狐朋狗友或者叫铁哥儿们,拿着弹弓,吹筒,粘竿等追女人。并且《水浒》写到高衙内调戏林冲娘子时有这样几句话:“原来高衙内不晓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若还晓得时,也没这场事”。可见这家伙还有点分寸,只能说他是胡乱打洞,目标选错了对象。更由于林冲是水浒中唯一体贴女人、爱护女人的具有人道主义情怀的大英雄,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假如林冲也是那种屑小之徒,可能还为了自己的乌纱和顶带,借机把自己的娘们送上门去供衙内享用也说不准呢?历史上有的是把自己的老婆女儿送出去为自己封官加爵从事性贿赂的主儿,翻一下史书,这样的丑闻几乎是前赴后继,代有传人。后来,李贽在评《水浒》时谈到的“内不知事”确实是看到了骨子里,接着李贽又道“独恨高俅害人、陆谦卖友,都差鲁智深打他三百禅杖”。比起高俅和陆谦,高衙内是上不了台面的,他的级别确实还嫩的很!
  高衙内大不了就是调戏林冲的老婆未遂,让他背了千年的罪过。至于把林冲“逼上梁山”则是高俅借机陷害加上陆谦从中作祟所造成的。高衙内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没做什么手脚。尽管他喜欢追女人,但这厮却不重权位,也没借助他老子的权势为自己谋一要职。在官场上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也没有伤及其他人的生命和安全。故而,他那“强奸未遂”的桃色新闻,在今天看来,简直是无法提到桌面上。你说,让世人唾骂了千年左右,冤不冤枉?!
  和高俅时代相比,现在哪一个贪官的背后没有几个“衙内”呢?他们是吃喝嫖赌五毒俱全,可以说是无恶不作。譬如,云南巨贪李嘉廷的小儿子李勃有句人生信条:“高干子弟哪个不做生意,没个千儿八百万,别的高干子弟也瞧不起你”。有身为省长的老爸在背后支撑,云南的银行就像自家开的一样,“哪个行业最赚钱,就会携巨额银行贷款‘杀’向哪个行业”。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的长女慕洋在深圳闯荡多年,终于明白了“市长爸爸”所拥有的巨大能量,于是回沈阳创办了广告公司。在沈阳市城市建设改造中,慕洋基本上垄断了全市主要大街的灯箱广告。每次到大企业拉广告时,她都会大言不惭地说:“我是慕市长的女儿,给你们做个广告,开支票吧”。经理们只得乖乖地拿出几十万、几百万的广告费,至于广告做没做,在哪做,谁敢问? 程维高与其儿子程慕阳的“合作”,更是高人一筹。程慕阳靠着他老子这棵“大树”,没有投入一分钱,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创办了32家海内外公司,总资产达数亿元!这惊人的速度绝对是“前没有古人”。据说,在历年查处的腐败大案中,“夫妻、父子、父女、翁婿同判刑”的家庭腐败案例屡见不鲜。然而,与家庭共同受贿相比,当前一些腐败官员往往采取“老子当权,儿子捞钱”的方式将黑钱“洗白”,其犯罪行为更容易掩人耳目,社会影响更加恶劣。“这种‘衙内现象’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一种常见的腐败形式”。这是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建明的结论。他说:“现在用‘衙内’来形容这些腐败高官的子女,是非常贴切的”。
  所以说,用现在的眼光去看高衙内,用如今形形色色的新“衙内”给国家和人民所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与高衙内相比较而言,高衙内可以说不值一谈,倒是今天的李衙内、慕衙内、程衙内等等恶少们是非常可怕的。因此,新的“衙内”现象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绝对不能让这种现象蔓延和壮大起来。我们必须和新“衙内”们及其老子进行不屈不挠的搏斗。以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少受损失,以促进我们的反腐倡廉形势能好一些。     NO6.嫪毐                                           名气★★★    实力★★    相差度★    历史上最特殊的男人 以色留名千古的男宠嫪毐    嫪毐(?~前238)
  中国战国末期秦国宦官。以侍奉太后深受宠信。公元前239年(嬴政八年),秦王封嫪毐为长信侯,以山阳(今河南焦作东南)为其住地,又以河西、太原郡为其封田,宫室车马、衣物、苑囿等任凭嫪毐享用挥霍,政事无论大小皆由嫪毐决定。嫪毐门下有家僮数千人,宾客千余人。当时,吕不韦为丞相,见嫪毐权势渐重,十分妒嫉,两家宾客相琲牾处甚多,而太后总是袒护嫪毐。魏国甚至有人劝魏王以助嫪毐而抗吕不韦。嫪毐因而日益跋扈。后有人禀告秦王嬴政,揭发嫪毐并非宦官,且与太后私通。嫪毐得知事已败露,便趁嬴政至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时,矫用秦王和太后的印玺,征调县卒、卫卒、官练和舍人等发动政变,并准备进攻蕲年宫。嬴政派兵镇压,两军战于咸阳,嫪毐大败而逃。嬴政下令活捉嫪毐者赐钱50万,结果嫪毐被捕并车裂,其宗族被灭绝,死党20人被枭首示众。
  嫪毐这个人,在历史上也算是干了件大事,敢做秦始皇的假父就已经不简单了,竟然还去造反,那估计真实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不过可怜的是,人们记得他的只是那玩意比较大,是赵姬的发泄工具,虽然历史不这样,可是又能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