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银碰撞外资券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0:37:12
建银碰撞外资券商


 
 
  
 

  “外资技术+国有资本”结合,共建国内证券公司的战略似乎很容易被有国有银行股改经验的建银投资大股东汇金公司所接纳。
    
  迅速“国有化、本土化”能一偿所愿地彻底改善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吗?
  手中掌管上百亿国有资本,欲对高层指定20多家券商注资的建银投资有限公司,正面临着这一严峻的挑战。
  据某位贴近建银投资公司的人士透露,“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借助外脑,引入外资。我们并不在于外资带来的多少亿资金,而是他们的技术。”
  “外资技术+国有资本”结合,共建国内证券公司的战略似乎很容易被有国有银行股改经验的建银投资大股东汇金公司所接纳。
  嗅觉灵敏的外资已洞悉了这一想法。
  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宝来证券等外资证券公司虎视眈眈,已有逢低价进入国内券商,抢滩资本市场的计划。
  该人士表示,目前,一些外资投行开始主动接触建银投资公司。步伐较快、进入实质性阶段的有瑞士银行、法国里昂。目前,这两家外资投行正在与建银投资谈判合资入股北京证券和湘财证券事宜。
  
  国有化质疑
  面对前两次证券公司增资扩股失效,券商流动性警报此起彼伏,有着丰富银行管理经验的建银投资有限公司,是否一定能把手中的上百亿国有资本运作出成效呢?
  一位券商总裁认为,建银投资面临着四大壁垒。
  第一,建银投资没有选择注资对象的权利,而是被动接受。
  按照目前申请注资的流程,首先要经过人行同意、国务院批复,注资名单才到汇金或建银手中。这意味着存在本该关闭的券商通过高层公关加入到注资队伍的可能,加重了建银投资改革的困难。
  第二,建银投资管理层大多数来自建设银行,他们没有证券从业和管理的经验。
  “建银投资会情不自禁地用审查贷款风险的眼光,去看待发生在证券公司的某些问题。”
  他说,“保证国家资本安全是首要的,但注资不等于贷款,更重要地是如何用注资行动换来整个行业的重振。”
  第三,面临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
  国内证券公司治理机制中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点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作为大部分证券公司控股股东”,这已成为完善我国证券公司治理的主要障碍。
  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对证券公司高层人事的安排来实现自己的意志,一些地方政府以大股东身份直接任免证券公司的高管人员,使公司高管人员的约束激励机制扭曲。
  在这场注资行动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地方性券商偏好把这笔钱看作是国家的财政资金,不是市场化运作,因此,建银要深度介入这些处于强势政府下的券商,进行治理和改革,存在难度。
  第四,通过这场注资,使得本身股权高度集中在国有资本的证券公司股权更加国有化,股权更为集中。这并不利于公司的治理和发展。
  如果建银投资不能克服上述四大壁垒,投入数百亿国家资本还是被浪费掉,换不来行业的改革,今后谁会有实力和能力重振中国的证券行业呢?
  建银投资或许已充分认识到其中的困难和挑战。从市场上竞聘和选拔熟悉证券公司的管理人才,是建银投资的策略之一。目前,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的临时股东大会、董事会尚未召开,建银投资已内定了将要派出的管理队伍,有来自中关村证券的、也有来自上海交大的老师。
  这一策略可以适当弥补建银投资管理层证券经验不足的问题,但改变不了券商的国有化危机和政府干预。
  引入外资,把外国证券公司好的治理方式带到中国来,“外资技术+国有资本”结合是“海归派”周小川、汪建熙们的梦想。
  “治理结构很重要。我们引入外资投资者,并不在于这几十亿美金。”汇金公司总经理谢平在中金十周年论坛上关于国有银行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的理念,同样适用于国内证券公司。
  
  虎视眈眈
  此刻,国际投行们的热情空前高涨。
  “几乎每家外资公司都有参股国内证券公司的想法,我们也是。”宝来证券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外资券商一直私下与国内券商进行保持直接或间接接触。部分嗅觉灵敏的外资券商直奔建银投资有限公司,提出合作共同注资的需求。
  在外资眼中,目前正是以廉价的价格抢滩中国资本市场的好时机。
  “外资券商的强项是投行和资产管理,国内券商无法与之比拟,但我们的优势是网络、经纪业务和客户。外资看中的就是这个。”上述券商总裁判断。
  今年5月16日,里昂证券在北京举行第十届中国投资论坛。
  会上,里昂证券行政主席顾家利表示,里昂证券正打算收购一家证券公司股权,以谋求在政策允许时取得A股经纪业务牌照,收购目标将是一家中等规模的券商,在规模上“门当户对”,在运营理念上大体相近。
  据悉,里昂证券正在与建银投资洽谈共同注资湘财证券,瑞士银行正与建银投资谈判入股北京证券。三家小型证券公司中关村证券、昆仑证券、华龙证券正在实施外资增资扩股计划。
  “现在,我认为外资有足够的理由进入国内券商,”2001年就策划进入国内券商,之后又主动撤回的宝来证券人士告诉了其中的原因,“外资不担心国内券商业绩有多么差,而是担心那些不可预料的黑洞。”
  经过证监会三年来的全行业整顿、采用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证券公司的保证金、委理窟窿基本水落石出。
  “好券商不需要资金支持,质量差的证券公司又面临破产,无法挽救。规模大的券商,我们很难有话语权,而且船大掉头难,相对难以改造。”摩根大通人士告诉记者,外资投行青睐国内券商的标准:一、质量一般、包袱轻,透明;二、中等规模;三、有重组需求。
  建银投资对20多家待注资券商的前期介入和审查,一定程度上,帮助外资投行对国内券商的真实财务数据把关,分担因信息不通明而存在的潜在风险。
  
  话语权之争
  没有一定分量的话语权,就无法保护自己投入的钱。
  “一旦投入资金,老外对券商的治理结构是有很高要求的。尽管按照目前的政策,外资投资国内券商股权上限是33%,‘无法控股,无法派董事长,总裁’可能意味着在公司经营和管理上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摩根大通人士认为这是外资投行主要担心的事情,“在与国内管理模式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将怎样保护自己利益呢?”
  一般而言,外资会坚持董事会必须有他的一定席位。他派的董事,必须要有关键性的委员或主席。他提名的独立董事要当风险控制委员会、内审委员会的主席。外资非常强调董事会各委员会章程、职能和议事规则。
  外资对内部治理结构的规范、严格,正是建银投资渴求之处。
  按照建银投资阶段性持股的思路,三至五年后,建银投资将以市场化方式退出券商。
  “他需要有战略投资者回购其持有的券商股权。回购协议将在建银投资与外资共同注资之前制定。”上述券商总裁分析,“如果外资技术与国有资本在本土券商治理机制中得以发挥作用,那么现在制定的承诺未来购买股权的回购价格,相当于一个期权,在将来会显现地十分划算。”
  当然,外资的增持计划仍将受到政策约束。
  根据协议,在中国加入WTO三年内,外资券商必须通过与中方企业合作才能在中国开展业务,外资公司可最多持有33%的合资企业股权,并被允许承销国内证券,但禁止涉足证券交易。
  而“三年之后,股权比例放宽至多少、经营范围是否全部放开,仍存在着政策上不确定性”。对此,摩根大通人士无法参透。
  此外,如何定价也是外资据理力争的地方。
  汇金公司以1元面值高溢价进入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换取67%的话语权,是国有资本的无奈之举,是非理性的因素。
  “外资不会这么做。或许,我们要求在券商股权的每股净资产上折扣。”一些外资投行认为入股必须经过市场化谈判。
  国有券商的价格确实有许多可打折扣的地方:第一,职工的社保问题;第二,劳工政策,外资认为它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做法;第三,国有体制下高管的非市场化聘任;第四,案件频发,每年每家券商少则十几件、多则上百件案子,高管人员缺少责任追究机制;第五,地方政府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