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探灵魂深处的镜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9:21:06

2010年07月10日 17:01:27  来源: 科学时报




□受访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萧延中
□采访者:记者 杨新美
《科学时报》:“心理传记学”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追根溯源“心理传记学”起源于何时,最早又是什么人涉足其中?
萧延中:“心理传记学”的始作俑者其实正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本人。1910年弗洛伊德在“性生活方面的活动和特点”和“童年早期”的特殊经历两方面,对天才的达·芬奇展开研究,出版了著名的、同时争议极大的《达·芬奇及其对童年的一个记忆》一书。虽然这项研究在方法论方面带有明显的缺陷,但却给“心理传记学”留下了丰厚的思想遗产,开“心理传记学”之先河。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期,时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的W.兰格在就职演说中认为“现代心理学注定要在历史阐述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心理分析方法应当成为所有历史学家的“下一个任务”。在兰格的号召下,上世纪50年代末以至整个60年代,美国心理史学迅速成长。其间埃里克森撰写的《青年路德》和《甘地的真理》这两部名著都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反响。即使对“心理传记学”持怀疑态度的学者,也对埃里克森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科学时报》:据了解,自埃里克森以后,一方面,“心理传记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大量的著作纷纷出版;而另一方面,它也遭遇到了诸如“臆想”、“武断”、“拼凑”、“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等等尖锐的批评。您是如何看此现象?
萧延中:“心理传记学”越遭批评,它的影响似乎也就越大。这种现象可能是与精神分析理论本身的魅力有关。据我所知,精神分析理论自身一直在被修正中不断发展,可能与之密切相关的“心理传记学”也就随之不断地产出新作品。
《科学时报》:上世纪80年代,随着弗洛伊德的众多著作的热传,“心理传记学”也开始逐渐走入中国,成为了西学东渐的成果。在我国是否也有这样的一些著作?
萧延中:在国内,心理传记学其范围似乎更多地被限定在史学理论的专门领域内。在这一领域也有一些研究作品,如上世纪90年代初期曾出版过一本《天子的隐秘》,对7位中国帝王进行精神分析,但是无论是历史史料,还是分析范式,都存在着进一步细化的空间,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影响不大。大体上说,“心理传记学”在我国仍属于空白领域,我相信人口众多的中国,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有这么多的杰出人物,这一研究领域是可以产生一些好作品的。
《科学时报》:说到“心理传记学”的意义,可能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一万双眼睛阅读同一本书将会留下一万种不同的感悟。在您看来,心理传记学在现今有何意义?
萧延中:跟这些重要人物做心理对话,起码是件长见识的事情。有时说不好在哪儿看就会刺激到你的“灵魂深处”,每当撰主的心路历程与你自己的焦虑和困惑发生重叠时,就会有一种释放的快感。这些人物就像一面镜子,从中可以反映出自我的某方面的形象。所以,心理传记学研究者舒尔茨才说:“理解这些人的生命,对我们自身有着很深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想象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及历史情境下,生命是何种模样;也可以让我们对于生命的运转产生新的领悟;并且或许可以提供我们一个参考架构,让我们重新评估自身的经验、命运以及存在的各种可能。”我觉得他讲的非常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