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和广东经济发展路径的对比( 苏行记之一、二、三、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8:00:46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和广东经济发展路径的对比(苏行记之一、二、三、四)
上传时间:2009-11-10
姚华松
笔者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网络宣传,在网上营造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良好氛围,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指导、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共同主办、江苏省委宣传部承办、中国江苏网等江苏省新闻网站协办的专家博客主题笔会定于9月13日至18日在江苏举办。本次笔会主题为“科学发展、和谐家园”。承蒙南方网之邀,不才有幸代表南方网专家博客栏目成员参与这次活动,将与各路博主前辈一道深入江苏各地企业、园区、干群中考察学习和访问,以博文形式反映江苏落实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家园的社会实际,书写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为祖国60岁生日献礼。
这里,从江苏和广东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历程回顾角度,谈谈自己的浅见。
江苏和广东,一直都是中国版图中的两颗璀璨的明珠,虽然不如上海和香港那么惊艳夺目,但也是群星闪耀、绚丽隽永。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两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分别成为华东、华南地区的核心地带,2008年,江苏、广东两省GDP分别达到30 024和35 696亿元,占据中国省市排名榜的第3名和第1名。在长期结合本土特色发展过程中,他们找寻到了适合各自省情的经济发展路径,开创了新的区域发展模式,为其它省份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
一、苏、粤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的比较
(一)江苏社会发展概况
江苏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和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河南,西连安徽,东南与山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是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2008年常住人口7 600.1万人。
江苏历史悠久,是中国吴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数十万年前南京一带就有人类聚居。6 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现了原始村落,开始原始农业生产。3 000年前,青铜器的冶炼和锻造已达很高的技术水平。公元3-6世纪,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纪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有所谓“天下大计,仰于东南”的说法,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公元14-17世纪中叶以后,苏州、松江和南京等地,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19世纪末叶,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在无锡、南通、苏州、常州、徐州等地陆续兴起。此后,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一直名列前茅。
经济发展方面,江苏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依托上海的经济辐射,经济发展迅猛,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2008年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全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3 089元,全年进出口总额3 182.3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158亿美元。各具特色的开发区遍布全省,其整体规模和发展水平均居全国前列。
江苏科学教育水平居全国前列。全省拥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共计88人,从事科研活动人员32.3万人,科技力量与科研能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第三位。
(二)广东社会发展概况
广东位于岭南,是中国大陆的最南部,东临福建,西连广西,北与江西、湖南交界,东南和南部隔海与香港、澳门、台湾、海南相望以南。广东省面积为17.79万平方公里,2008年末常住人口9 544万人。广东籍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人数近3 000万人,其中华人约2 000万人,港澳同胞约600万人,台湾同胞约400万人,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广东具有历史悠久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早在秦朝时期,广东就是越族人聚居之地,素称百越地。秦始皇33年统一岭南后建郡,隶属南海郡。汉初赵佗据岭南三郡称南越国,建都番禺(今广州),增强了南北的交流,促进了岭南的发展。秦末汉初及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兵荒马乱,数十万中原人大规模南迁,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发展。汉朝,广东广州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成为海外贸易中心。唐末,清海、靖海两军节度使刘岩在两广地区立国,定都广州。清末,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此后,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广东人民不屈不挠,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击,三元里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等。近代,广东是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涌现出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大批杰出代表。历史上的广东虽开发较晚,但商品性生产出现较早。南北朝,广东甘蔗已分出糖蔗和果蔗。鸦片战争后,在西方资本和技术的影响下,广州筹办枪炮厂、南禾昌隆缫丝厂,广东成为中国现代工业和民族工业发源地之一。
经济发展方面,广东积极依靠比邻港澳的地缘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了以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是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35 696.46亿元,全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7 588元。全年进出口总额6 832.61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91.67亿美元。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心,成为环珠江口经济发展产业带。
(三)苏、粤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对比
对两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的勾勒不足以探析其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机制,这里,对苏、粤两地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元素进行抽炼,利用SWOT(基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思维分析方法)分析工具,对各因子在两省的在地性表征进行详细阐述,见下表(表1)。
表1 苏、粤社会经济发展因子对比
Tab.1 Comparison of socio-economic factors in Jiangsu and Guangdong
省份
发展因子


历史积淀
吴文化、中原文化系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南越文化、岭南文化系列、舶来文化
文化优势
精巧、纤细、温柔、敦厚、稳健、规范、正统、集体主义、组织性、纪律性强
开放、包容、务实、创新、不拘一格、不定一尊、不守一偶、视野开阔
文化劣势
官本位意识浓厚、缺乏创新和领跑意识、缺少闯劲、视野狭窄、个体价值观不足
单打独斗、过度竞争、小富即安、缺乏集体发展意识
地理和交通区位
地处内陆,但水路、公路交通便利
地处沿海,水陆空交通发达
经济区位
比邻上海、浙江,构成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比邻香港、澳门,有珠三角、泛珠三角等构成的华南经济区
区域综合实力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区全国领先
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经济区排名次之(未考虑香港因素)
区域增长极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发展迅猛
香港是世界重要的国际性大都市,金融、信息服务行业高度发达
区域内部空间结构
阶梯式结构:苏北、苏中和苏南三级阶梯,各阶梯发展差异巨大
环形结构:珠三角和环珠三角,环内外发展差异巨大
经济发展核心圈
苏中南城镇密集带(包括苏州、无锡、南京、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等)
珠三角经济圈(包括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珠海、肇庆、江门、惠州)
经济发展类型
集体经济、外向经济
外向经济
经济发展内源性
较强
薄弱
经济发展外源性
较强
很强
教育水平
教育和科研综合实力雄厚,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华南教育中心,产业创新能力强
人脉关系
海外联系较弱
海外联系密切
新近利好政策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二、苏南、珠三角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
鉴于讨论问题的针对性和可借鉴性,笔者不打算从江苏、广东行政边界范围讨论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而是选择两省经济发展最活跃、最迅猛典型的苏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进行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试图找到各自发展过程中的发展逻辑和发展的源动力。
(一)苏南经济发展历程
回顾苏南经济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2-1980年):社队经济。在江苏省苏、锡、常、镇、通等地的乡镇企业,发轫于人民公社时期的社队工业,即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方合办的工业。公社和生产大队、生产队是集体经济的实体,它可以动用社员劳动所得中积累的资金兴办集体公有的企业。
第二阶段(1980-1995):旧苏南经济。80年代初,江苏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苏南农民没有把社队企业分掉。而是通过乡和村级人民政府替代先前的人民公社和生产队管理这份集体经济,通过工业保存了集体经济实体,借助上海经济技术的辐射和扩散,以乡镇企业为名而继续发展,形成所谓的“旧苏南模式”。其本质是通过公社集体经济的积累,有足够资金后一步到位地把工业引进农村,借着农村体制改革的机遇,快速地发展起乡镇企业。苏南集体经济到了1990年代中期得到空前发展,形成了乡镇集体经济、当地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三分天下的格局。
第三阶段(1996-今):新苏南经济。由于旧苏南经济存在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活力不够、投资主体单一、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度竞争、资源浪费等弊端,1996年,乡镇企业在江苏省工业总产值及税收中的比重直线下降,增长速度明显减缓,经济效益不断下降,企业亏损面逐步扩大,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江苏集体经济发展面临重要挑战,经济发展转型和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在此背景下,以苏州、昆山为代表的城市率先决策,选择经济发展外生式道路,即采取产业和项目引进型发展模式,通过建立工业园区,以强势政府和有效政府为基础,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土地换资金,以空间求发展。以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昆山经济开发区、吴江开发区为代表的园区经济,构成了新苏南经济的亮点。
(二)珠三角经济发展历程
从改革开放在珠三角的纵深推进及对珠三角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将1978年以来珠三角发展历程归结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1年):发展起步期。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在改革和发展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那就是划定为珠三角为经济发展开放区,给予了珠三角更为优惠的区域发展政策,尤其在招商引资方面。这一优势让珠三角具有了全国意义上的先发优势,为珠三角的经济“先行一步”打下坚实基础。在此背景下,珠三角与香港原有的地域、亲缘、乡缘等文化渊源和潜藏已久的民间联系在长期累积起来的巨大能量迅即迸发出来,珠三角对于发展的迫切需求和香港城市产业升级、转型和自身发展空间受限的现实需求,两者实现了有限对接。香港企业、产业纷纷外迁至深圳、广州等珠三角城市,形成独特的创造珠三角经济腾飞30年奇迹的“三来一补”的经济发展模式(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第二阶段(1992-2000年):发展快速期。上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的退位,和市场经济制度主体地位的确立,珠三角改革开放和区域发展达到了全所未有的新高度,珠三角各城市实现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两股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基地:以深圳、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东岸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以佛山、中山为代表的珠三角西岸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巨大市场需求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珠三角成为承接和发展香港和外来制造业的最佳地区,依托香港巨大研发能力和世界国际性市场的优势,珠三角成为珠三角“世界工厂”的核心地带,区域经济实现了巨大腾飞。
第三阶段(2001-今):发展步入深水港时期。2000年以来,珠三角经济发展出现一些新特征,体现为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更新和升级加快。但同时也存在问题,表现为经济发展整体于粗放、资源耗费大、创新和知识含量不足、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自我品牌缺乏、抗击国内外市场风险和波动的能力差。经济发展步入转型期。
三、苏南、珠三角经济发展模式的对比
对苏南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对比,见表2。
表2 苏南、珠三角经济发展模式对比
Tab.2 Comparis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s in North Jiangsu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省份
发展因子
苏南
珠三角
产业基础
集体经济、乡镇企业
非农产业整体薄弱(除广州外)
经济总量


先期优惠政策


源动力
集体经济(先期),外向经济(后期)
外向经济
经济发展方式
消费、投资、出口
出口、投资
企业种属
集体、国有、外资
外资
经济稳定性


本地根植性


国际化程度


发展理念
城市经营
城市经营
总体上,苏南经济以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起家,原始发展积累较多,发展过程中的集体经济痕迹明显,即使到了现在,运作较为成功的“江阴模式”依然没有舍弃“集体经济”的成分。当然,后期的苏南开始大踏步转型,走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招商引资、城市经营、借地生财等经济发展主要手段。而珠三角经济发轫于改革开放优惠政策的先发优势,经济发展一直借力于香港和国外产业转移和辐射,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四、苏、粤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苏、粤经济发展迅猛,综合实力在全国位居前列,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处于发展的中级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共同问题,大致涉及6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整体粗放
苏南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建立在耗费大量土地、水、点、煤、气、廉价劳动力、巨额财政支出的基础之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屡见不鲜,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道路。
(二)产业发展层次低,升级任务严峻
无论是珠三角,还是苏南地区,经济发展以来料加工、简单组装为主,整体处于产业发展链条的劳动力密集型、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低端环节,真正拥有自主品牌、有自身核心和关键技术的企业鲜见
(三)外向经济的本地联系少
由于两者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出口,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利润被外资转移,产业发展的本地联系性、根植性不强,比起外资获取的巨额收益,本地百姓得到的实惠较少。
(四)经济抗风险能力差
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特点是与国际市场结合紧密,受国际市场影响巨大。比如去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包括珠三角、苏南在内的靠海外订单生存和发展的企业造成巨大影响,很多企业和工厂不得不裁员、甚至破产、倒闭。
(五)各城市过度竞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缓慢
在GDP主导政绩观和城市长官新自由主义的管理倾向下,很多地方领导过分热衷于招商引资,基于同一项目的不同城市之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城市产业结构雷同现象严重,增加相互间的恶性竞争,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非经济性。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大都雷声大,雨点小。
(六)省域内部空间差异巨大
苏、粤两地的经济核心区——苏南和珠三角是各自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贸易、金融和信息中心,省内的综合性高等级职能机构都集中在核心地带,而其它地区发展不尽如意。江苏的苏中制造业以低级组装加工为主,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不甚发达,苏北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任重道远,和苏南差距非常大。在珠三角以外的粤北、粤东和粤西等很多地区,由于交通地形不畅、产业基础薄弱、投资硬软环境建设滞后,仍然没有摆脱贫困的帽子。
五、苏、粤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积极开展产业升级和转移
苏、粤经济发展速度快,但整体质量不高。为摆脱这一局面,对现行产业进行更新升级、在空间布局上进行合理优化是当务之急。只有通过知识和技术创新,向产品研发、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微笑曲线的高附加值端进发,产业发展才能保持市场竞争力。可惜的是,粤东正在加紧实施“双转移”发展战略,此举对于加快各地产业更新升级,增进珠三角和非珠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往来、加速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伟大意义。
(二)树立经济发展多条腿走路的观念
如上所述,全球金融危机对包括东莞、深圳、苏州等苏粤两地以外贸出口主导的城市经济带来巨大不利影响,很多企业遭受毁灭性打击。对此,我们企业、城市政府应该好好吸取教训,反思经济发展思路。我以为,在全球经济尚未回暖的情况下,外向型企业应该做好两手准备,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事实上,这与国家积极扩大内需和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政策相吻合。对于习惯了靠出口拉动经济的发达地区而言,在巩固出口的同时,更应该转向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尤其是国内消费。
(三)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诚然,苏、粤两地的经济中心城市发展势头迅猛,核心经济发展数据非常优秀,但与其临近的周边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城际发展差异明显。其次,各个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窝里斗”的现象不胜枚举。各城市相互协作、分工明确、各展所长、各避其短,形成各城市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是苏、粤两地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两地应该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从个体城市利益最大化升级为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建立有效的城市利益协调机制,构建高效城际交通与通讯网络,实施产业联动、企业协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大发展做贡献。
(四)继续作为“配角”的角色
这里的“配角”不是绝对意义的,而是相对意义。于江苏,要继续强化联系和承接上海的功能定位,虽然上海的发展重心南移,可能弱化与江苏的联系,但江苏要本着更加积极的姿态,主动去做上海的配套,提供优质的服务。于广东,要继续加强和香港、澳门的联系,随着香港本身的产业升级和转移,广东应该多引起一些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产业,以此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两省要充分利用上海、香港世界城市体系的重要节点,以此为契机向国际市场进军。
(五)苏、粤两地开展积极合作
从文化渊源看,苏、粤两地的文化特质各具特色,有同质性,更有差异性,求同存异,互为补充,相互借鉴是不错的选择。如江苏的稳健、规范和硬制度魄力值得广东学习,而广东的闯劲、务实和软制度值得江苏学习,以文化互补和共融来促动两者经济与社会的往来,无疑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两地的核心城市——苏州和深圳,不久前发生了一件联姻之美事,历任苏州市委书记的王荣,被调任至深圳任职代市长。我以为,这可以成为苏州和深圳两市联姻的好机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苏、粤两地开展合作提供示范和标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