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越来越“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1:58:25

中国越来越“中国”

(2010-07-11)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周兆呈

城外城

  外界需要重新适应正在不断改观的格局,也要做好这样的准备:日益开放的中国,未必是更西方式的国家,而可能是把中国的行为模式、价值理念更加巩固的国家。

每年出席苏州市在新加坡举行的苏州工业园区说明会,是了解这个新中合作重中之重项目进展的机会,园区发展说明的电子剪报越做越精美、内容越来越丰富,出席的人数越来越多,侧面展示出建设的成就。同一时间,人们也可以苏州官员为镜,在这一场合观察中国官场和官员素质的一些细节变化。

  率团的市委书记,几年间已经换了好几位,这显示中国对苏州经验的重视。苏州的官员可说跟新加坡最为熟悉,也可说是中国最具开放意识、最前沿的城市管理者。谈吐自信、视野开阔,又有着苏南典型的精明与干练,市场化、国际化的程度都远远超过中国大多数城市。即便如此,开放的姿态之外,你还是可以从他们身上清楚地看到中国官员的印记,无论是正式语言、仪式风格,还是程序安排、鼓掌进退等等。在对外的交往中,他们对这些特色有意无意的保留,仍然非常坚定。苏州如此,更广泛的中国城市也如此。

  6月28日,纽西兰《奥塔戈每日时报》(Otago Daily Times)网站发表了一篇报道,题为《中国未来的前景仍难预测》(China’s outlook remains inscrutable),文章主要引述了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在新西兰奥塔戈大学演讲时的观点。沈大伟的演讲题目是《中国的全球身份认同:精神分裂的超级大国》,他提到,有些西方评论家认为,随着中国越来越融入国际社会,其未来的行为举止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像西方发达国家。事实上,它将变得“越来越像中国”,而不是像西方。

  这是极为有趣的观察。沈大伟的这一观点虽然没有在演讲中进一步阐述,但我颇为认同。几个月前我曾撰文,谈及中国白酒开始在新加坡的市场再度复兴,这一消费景观改变的背后,意味着新中往来的频繁,也意味着“中国式习惯”在海外的延续,直接反映出中国影响力透过消费管道的不断增强。推而广之,在和世界的交往中,随着自身实力和讨价还价能力的增强,中国近年来形成的对世界的认知与判断、经年有余的习惯和规则,不但不会改变,很多时候还会加强。

  中国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固然在医疗、房地产、就业、教育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社会矛盾,甚至于频频发生过激的极端事件,但整体经济的蓬勃、城市阶层的收入增长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对于中国模式,民间阶层虽然对政治制度的改良还有这样那样的不满,但不可否认的是,多年的经济成长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人在海外的地位相应提高,反过来也相对巩固了目前政治模式的合理性。  为什么门户越开放,反而越保留中国特色?站在一个抽离的角度,不妨从这些最常与外部世界打交道的中国社会阶层进行观察:政府官员、带有官方背景的国有企业家、民营企业家、留学生、知识分子以及游客。官员和国有企业家一方面基于外事纪律和身份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国力增强带来的切实的力量,对于中国的规则和惯例,只要不是对方法律和经济合同的规定,在很多时候都十分坚定甚至顽固地坚持。这既是一种自尊,也是实力带来的底气。而民营企业家得益于中国经济的爆炸式成长,在复杂的经商环境里早已养成身段灵活的能力,他们知道如何借助各种各样的概念。在与外部世界打交道时,他们知道,外界对于中国巨大市场和他们可能调动的资源的无限想象,都可以化作他们对外拓展交往时的有利优势。
   新一代留学生,可说是与中国的崛起一起成长,相对更多离乡背井的父辈,他们整体而言家境优越许多,出门在外,除了背后倚靠中国经济成长的大背景外,自身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和上一代比起来,不可同日而语。千年的历史、国家的辉煌、科技的进步、建设的蓬勃,对现今的年轻人来说,在国内可能很多时候只会看到现实的压力,但一旦走出国门,往往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与外人相处时,被敏感地激发出对中国和中国制度强烈的维护意愿,以及自豪乃至自傲之情。 知识分子中不乏秉持批判精神、内外观点一直保持一致的,更多的是那些享受中国增加教育资源后的体制内既得利益者,并因为世界与中国交往的频率增加,他们成为中国学术、社会和趋势分析的代言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一股维护力量。

  至于游客,展现一定素养的游客不在少数,但也有很多我行我素、素质一般的。短时期的新奇之旅,他们看到的只是外界对中国消费者的欢迎、迁就,而自身高涨的消费能力所形成的集体力量,在一些场合变得至高无上,他们给外界留下的印象和优雅懂礼无关,带回去的却可能是再度被强化了的暴富心态。

  中国整体国力、经济总量、社会水准、消费实力的持续攀升,国民自信心高度增强,必然带来对国家方向的坚定,外界需要重新适应正在不断改观的格局,也要做好这样的准备:日益开放的中国,未必是更西方式的国家,而可能是把中国的行为模式、价值理念更加巩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