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YST:中国大陆三项非凡的导弹能力震动美国高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1:16:56
台湾YST:中国大陆三项非凡的导弹能力震动美国高层 2010-07-09 15:40:44.0 中国未来的「不对称战争」


中国由于1840~1953这一百多年战争从来没有中断过,即使所谓的“黄金十年”中间也发生了「九一八事变」,致使中国的国力始终不能得到恢复,科学与技术到现在仍然处在追赶中。今天中国大陆在军事装备落后美国的情形下如果采用飞机对飞机、大炮对大炮、军舰对军舰的作战方式,那么战败的结果几乎不可避免。


中华民族是久经战争磨练出来的优秀民族,当然不会这么笨。历史上,中国经常以弱击强取得胜利,除了利用地形、地貌、天气之外,更重要的是发展新的技巧以己之强攻敌之弱,尤其是针对敌人关键性的弱点,这就是本文要论述的「不对称战争」。


经过半个世纪的休养生息(指本土没有遭受任何战争),今天中国的国力已经颇有基础,虽然仍旧落后,但已经不是全面落后。中国的战争能力大幅成长,战略与战术也因此上了不止一个台阶,基本上已经走出了「人民战争」的落后战略。简单地说,有了「两弹一星」后,战略与战术跟60年前朝鲜战争的时候完全不同了。所以「不对称战争」的定义对中国而言当然得改一改。


与时俱进,现在我们把「不对称战争」的定义进一步规范为弱势的一方研发少数高科技武器攻击优势一方的致命弱点取得战争的主控权。


上面这个定义重点就在中国虽然落后但不是全面落后,中国已经进步到可以根据自己的战略要求与战术需要研发出适合自己的武器。不,说错了,不是武器,而是「武器系统」。解放军的作战能力已经进步到非常复杂和高科技的「系统对抗」,解放军的不对称战争是以「系统对抗」的高科技型式进行,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要知道在科技的世界没有任何武器是全能的和无敌的,无论美国的科技多么先进它的武器一定存在弱点,尤其是整体作战的系统弱点,这个弱点就是中国针对性的武器研发的重点。中国可以根据本身科技的特质和长处研发攻击敌人弱点的武器,尤其是战略性的武器系统,这样就能充分发挥战争的打击效率。这是以科技智能对抗美国发明的高科技战争的高明打法,是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的打法,不是游击战的死缠烂打、人肉炸弹的牺牲打和持久战的苦打。这种智能型的作战方式叫对方输得心服口服。


1999年,【解放军日报】曾经有文章论述中国的「不对称战争」,它把中国的「不对称战争」归纳为下面甲、乙、丙、丁、戊五个途径。这应该算是大陆政府半官方的报导,所以可信度比较高,YST 就根据这五个途径分别做一些评论和说明。


甲. 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系统


在中国的武器库中最杰出的就是导弹系统,最落后的就是动力系统。


中国的导弹非常先进,一方面导弹发展的历史很短,中国导弹的起步几乎与西方同步;另一方面中国的导弹研发计划是由钱学森一手制定的,中国的导弹研发人员也是钱学森一手训练的,而钱学森是世界导弹的先驱、空气动力学的第三代掌门人和自动控制的鼻祖。


想想看,中国的导弹能不先进吗?


动力系统历史最悠久,它是工业革命开始的地方,牵涉到所有科技的领域,所以它是最复杂、最艰难、范围最广、最有累积性的知识,因此也是最难追赶的。


你也许会问:导弹也有动力系统呀,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


答案是:导弹是一次性使用的飞行器,有别于飞机。同样是涡扇发动机,用在飞机上要求数千小时没有故障,用在巡航导弹上通常只要求一、两小时,这在材料上的要求差很多。火箭发动机就更短了,通常不过是一百多秒。


由于大陆的导弹系统非常先进,部份设计与性能甚至领先,它们是解放军在「不对称战争」最倚重的武器。这可不是 YST信口胡说,在中美高级将领互访的时候,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高级将领言语而上以强大的海军舰队相迫,中国高级将领立刻回敬美国的舰队能够承受多少解放军的导弹打击,美国将领无言以对。


导弹是现代战争决定性的主角。


乙. 水下战争系统

1. 潜艇作战的优势

由于中国没有航空母舰与重巡洋舰这样的大型海面作战船只,解放军的海军特别重视潜艇与水下作战。这是非常聪明的决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在目前和可见的未来探测潜艇仍然非常困难,这对解放军的水下作战非常有利,弱势海军可以用潜艇对大型海面作战船只产生奇袭的效果,代价小而收获大,所以是值得执行和重点研发的「不对称战争」。


在「漫谈海军」这个系列文章中,YST 就论述过抗战胜利后中国海军部长陈绍宽与蒋介石的冲突。陈绍宽不要英国赠送的航空母舰而要潜艇令蒋介石大为光火,最后导致蒋介石免了陈绍宽的职。其实陈绍宽是对的,他是海军行家,他的决定是基于作战考虑;蒋介石是错的,他对海军是外行,他的决定是基于政治考虑。以中国当时的国情,潜艇的确远比航空母舰有用,这种局面到上个世纪结束都没有改变。航空母舰的需要是基于海外资源的保障,中国对航空母舰的郑重考虑也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的事。


潜艇水下作战的优势就在它的隐蔽性,这跟美国隐形战机F-22在空中作战的优势原因是一样的。探测不到的敌人是最危险的敌人。


2. 雷达与声纳


为了让读者了解 探测潜艇的困难,YST 简单介绍和比较雷达与声纳,解说为什么二者的理论如此相似,但是使用效果的差别却又如此巨大。

在大气层和近太空中,雷达是探测的利器,探测的距离远、覆盖的体积大、运作快速、计算精确和高度可靠(出现假目标的机率非常低)。但是就像光波在水中的穿透力很差,电波在水中能量消逝得很快无法作为探测工具。所以水中探测都使用声波,这种声波探测器称为声纳(solar)。声纳的探测原理跟雷达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有下面几个大缺憾:

a. 声波在水中的传播走的不是直线

电波的传送基本上是直线,声波则不然。声音在密度不同的水里传播的速度不一样,由于海水的密度随着温度和盐分的不同而改变,所以声波在水中走的是曲线,这就造成声纳确定目标位置的困难。

b. 声波在水中的讯号与杂音的比很低

探测理论中最重视的就是讯号与杂音的比(signal-to-noise ratio,简称S/N)。


我们看不到讯号是因为讯号埋藏在杂音里。理论上,科学家已经发明数学公式证明任何讯号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观察(on target)与整合(integration)就可以把它从杂音中分离出来。S/N越高这个观察与整合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于是目标就越容易被探测到,反之则越困难。

想想看,弱讯号是可以放大的,所以这不是问题。但是如果噪音比讯号强,那么无论怎么放大也没用。你如果常听收音机就知道,杂音高的电台无论把音量开得多大都听不清楚,就是这个缘故。

所以探测原理的常识是「不怕讯号弱,就怕杂音比讯号强太多(S/N 太低)」。

我们用数字来说明。

电波的S/N很高,通常整合需要的时间以千分之一秒(milli-second)计,典型的情况是 50 milli-seconds或更短(不到两百分之一秒);

声波的S/N很低,通常整合需要的时间以分钟计,典型的情况是两分钟或更长。

看到没有?雷达与声纳探测的速度相差两万四千倍,而且声纳探测的距离比雷达要近非常多。


c. 判断水下目标不容易

当雷达探测到目标,通常可以立刻判定是真目标,出现假目标(false alarm)的机率非常低。

当声纳探测到讯号要判断是什么样的目标并不容易(譬如是一艘潜艇还是一条大鱼还是一块大石头),这时候声纳兵的个人经验就非常重要了。

d. 被动声纳是主要手段

一般而言,探测潜艇的手段主要采用被动式,也就是说,不主动发射声波,就只听海水里的声音。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是避免暴露自己,跟雷达的情形一模一样。真正打仗的时候,雷达不到迫不得已是不敢开机的。

一进入被动式声纳,探测水中目标就完全靠声纳兵的耳朵和经验了。海水里面有各种不同奇怪的声音,由于同样的声音每个人听到的感觉不同,所以通常每个声纳兵都有一个自己译码的笔记本,上面记载各种不同的声音来自什么物体,譬如“妈妈的洗衣声”是一艘正在低速航行的商船等等千奇百怪的“密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这就不是科学,而是一种艺术了。


被动式探测是建筑在各种物体在水里运动时会发出特有的声音,如果一艘潜艇坐在海底等待猎物,被动式的声纳是几乎不可能探测到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伏击」是潜艇作战非常重要的战术,水面船只对这种攻击方式特别头痛。


3. 评论

a. 探测潜艇不容易

所以相对于雷达,今天的声纳技术仍然非常原始。浅海的杂音多又强,深海则有温差层和洋流,因此各有各的麻烦,不过浅海的麻烦要多得多。尤其现代潜艇的静音技术越来越厉害,基本上可以做到接近或低于海洋噪音的地步,所以侦测潜艇到目前还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b. 潜艇与智能水雷

解放军以强大的潜艇部队来对付美军强大的水面船只是非常聪明的不对称战争。除此之外,大陆科学家还研发出各种智能水雷(有些甚至是核弹头,当量在一千吨左右),一旦安置在主要航道上就会对美日的大型军舰产生重大威胁。


c. 水声指纹


每个舰艇在航行持都会在水中发出独特的声音,这个声音就是它的「水声指纹」。


潜艇作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搜集敌人舰艇的「水声指纹」作为目标判断的基础,这是一种永远在进行的工作,这些数据都是高度机密的。先进国家在这方面都建立了巨大的计算机数据库,随时补充、随时更新和长时期分析这些数据分析。虽然耗时又费钱,但是只有平时下足功夫,做好功课,战时才有胜利的可能。
d. 潜艇兵


潜艇在隐蔽上的优势是付出重大代价的,那就是潜艇兵长时间生活在非常恶劣的艇内环境。


人类每天的生活最重要的三样必需品是阳光、空气和水,这正是潜艇兵要长期忍受的。潜艇里面没有阳光,空气非常混浊,饮水限量供应,这些问题都对潜艇兵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空气的质量对潜艇兵的影响特别严重。


潜艇的空气是在密闭的空间循环的,内燃机泄露的废气、蓄电池的废气、仪器设备发出的废气、油漆和涂料发出的废气、武器发射后遗留的废弃、人体排泄物产生的气味....等等都混在一起,空气的混浊可想而知。潜艇在下潜之前都要经过长时间充足的通风,排出艇内的污浊空气,换上外面新鲜的空气,但是下潜后艇内的空气便渐渐开始浑浊,当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某个浓度时必须启动一种「氧气再生装置」生产氧气供艇员呼吸,这种再生氧气特别有一种怪味。根据科学家的分析报告,潜艇内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多达一百多种。


至于淡水供应更是严格控制,每人每天不到一公升(大约大茶杯的两杯),必要时甚至只有半公升,所以洗澡与洗衣服是不可能的,连擦身都不可能。由于出汗和内衣无法换洗,艇员患皮肤病是常事,最常见的就是烂裆。


除此之外,潜艇内的空间非常珍贵,所以可供艇员生活的空间非常狭小,艇内的温度高而且湿度大。


潜艇兵就在这种没有阳光、也没有星星、没有电视、也没有收音机、狭小、高温、高湿和难闻的空气中长时间地生活、工作、训练与战斗,其艰苦可想而知。


水下作战对潜艇兵身体和心理的挑战与折磨非一般人能够想象,潜艇兵是 YST所知道的最艰苦的兵种。


丙. 太空作战系统


目前这个系统主要是反卫星,这个题目在第四节会有详细的论述。


丁. 计算器网络系统


这是指计算机黑客攻击,可以窃取敌人的计算机数据,可以放毒,也可以瘫痪敌人的网络。

虽然这个系统也许很重要,但是 YST对这个题目不感兴趣。


戊. 特别行动部队

这是指特种部队,全世界各国的军队都有特种部队,训练不同、强调的程度不同而已,没有甚么好说的。


(三)中国大陆三项非凡的导弹能力

从上一节列出的五个途径,我们看得很清楚,中国研发的「不对称战争」是一个系统武器的战争,打的是系统对抗。

中共当年发展「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核弹是最终武器只能备而不用,人造卫星是遥感与通讯的工具,真正未来攻击武器的主角是导弹。


是的,今天所有中国反制美国的战略武器都是围绕着导弹,是一种以导弹为中心研发出来的系统武器,这就像德国在二战时以坦克为中心研发出来的「闪电战」是同样道理。其实我们在海湾战争中已经见证过了美国的手段,今后的中、大型战争一定是「导弹战」,不过主角是巡航导弹。

中国出奇制胜的地方就是把研发的重点放在弹道导弹。弹道导弹攻击的距离远、飞行的速度快,但是难控制。一旦中国科学家成功把弹道导弹做到精确控制,它们便成为中国式「不对称战争」的主角。


能够做到研发战略性的反制武器是非常不容易的,关键就在系统工程。导弹是主角,但是还要有配角才行,卫星就是最重要的配角,当然还需要有其它的辅助工具,譬如地面遥感站和空中控制平台等等,系统工程把它们整合在一起 构成一个执行 「不对称战争」的武器系统。

今年2月,YST 赶着在过年前完成中国大陆国庆阅兵的导弹方队就是因为导弹在未来的战争处于胜负关键的地位。当然,不是所有的导弹都处于同样的地位,这篇文章 YST选出三种弹道导弹的应用来做论述,它们是:

1. 反卫星导弹;

2. 反导弹导弹;

3. 反海面大型船只的导弹。



中国大陆在导弹的研发上有非常扎实的基础,研发的范围很大,产品五花八门,上面所说的三种导弹都是弹道导弹,是中共研发的导弹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这三种导弹代表的是一种上升到战略层次的非凡能力,影响非常深远,其中前两种已经向全球展示,最后一种 YST个人相信大陆已经完成并且也已成军但是战略上中共刻意保持神秘和低调避免过度刺激美国,所谓「国之重器不可示人」就是这个意思。中国让你猜,让你投鼠忌器,让你犹疑不决,虽然不能说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但是至少获得暂时的和平,得到更多韬光养晦的时间。

我们在下篇详细论述大陆这三项非凡的导弹能力,它们是中国大陆不对称作战最主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