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一个长期被忽视的严重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7 02:13:00
刘益飞:党内一个长期被忽视的严重问题——党内有不少的东西恐怕是既不姓社,也不姓资,而是姓“封”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在党内生活中还有着深深地烙印时事论坛 2009-10-31 08:22:58 阅读2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党内有不少的东西恐怕是既不姓社,也不姓资,而是姓“封”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在党内生活中还有着深深地烙印肃清党内生活中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不容忽视新中国成立60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涯60年。在执政党建设中,60年来已经硕果累累,这是新中国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根本性原因。但从历史来看,执政党建设中发生的偏误,也曾经给新中国建设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甚至是灾难性后果。因此,正视并认真解决执政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是执政党健康发展的题中之义,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时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一个需要清醒思考的问题是,60年来在党内生活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中,究竟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呢,还是封建主义的东西多呢?只要我们仔细地想一想,就不难得出结论:党内有不少的东西恐怕是既不姓社,也不姓资,而是姓“封”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在党内生活中还有着深深的烙印。直面现实,今天党内生活中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仍然随处可见:顽固的家长制作风和许多地方及单位都存在的家长式人物、个人专断及蔑视党员权利的专制主义行为、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几乎无所不在的有悖于共产党人革命初衷的等级制及等级森严的现象、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识、任人唯亲的不良倾向、封建衙门式的官僚主义体制和作风、个人迷信个人崇拜的种种消极影响、长官意志至上及压制党内言论自由、封建迷信思想的泛滥、“人治”思想及行为仍然广为流行、“父母官”一类的封建传统意识的泛滥(这种封建传统意识包括在抗震救灾中受到广为指责的“做鬼也幸福”一类的表达)等等,这就使得党内生活少了许多健康的成分。但这些客观存在为什么在党的建设上常常会处于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的状态?为什么社会主义搞了60年,党内生活中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还这样突出?为什么在执政党建设上对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一直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就及时地向全党同志提出了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重大任务。尤其是他在对“文化大革命”严重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在对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诸多弊端的深层剖析中,在对党内一些积重难返问题的追根溯源中,以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揭示了党内生活及党的建设上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种种突出表现,以期唤起全党同志的高度重视。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等重要著述中,对肃清党内生活中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有着大量的、专门的、重点的论述,可以说,肃清党内生活中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决不是邓小平的一个一般观点或即兴表达,而是邓小平深思熟虑的一个重要思想,是邓小平对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新觉醒,对于党在新的形势下正确地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但很遗憾的是,邓小平的这个重要思想,在新时期以来的执政党建设实践中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邓小平关于要补上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一课的要求,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落实。如果说,在60年的执政党建设生涯中,在前30年忽视了这个问题,党内已经有了深刻的反思,但为什么在痛定思痛之后,这个问题在后30年继续被忽视呢?直面现实,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党的建设中,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总体部署及工作指导,还是具体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要么是不被重视,轻描淡写,要么是走走过场,应付了事。特别是近20多年来,在党的建设上什么时候认真做过这件事?上级部署和要求的党建工作,什么时候郑重地安排了这件事?至少,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声音,在党校课堂上是很微弱的。这种状况,有深思的必要!肃清党内生活中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件执政党建设的大事,为什么一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从总结教训来讲,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值得重视:一、在认识上的偏差及其思想障碍在很长一个时期中,党内一种有代表性的倾向一直认为:现在民主革命已经胜利那么多年了,思想政治方面的任务反成了反封建,这很不恰当,思想战线上作为要反对的阶级思想主要是什么?把封建思想单独提出来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实际。这种观点和主张在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颇有市场。再加之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在实践中强调批资产阶级自由化,强调姓社姓资问题,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自然就很难提上应有的重要日程。这表明,至少在一个时期中,我们在党的建设指导思想上是有偏差的。一是低估了党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顽固性和严重性。党诞生在封建主义历史源远流长的旧中国,党内成员中包括领袖人物、知识分子、工农群众,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生活中封建主义意识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封建主义意识这种旧的思想和旧的心理,不仅是前一代人、而且是若干代人所积淀和传承下来的,决不会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朝建立而自动地消失。况且,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还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物质生活的现代化并不可能很快带来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千百年来形成的封建主义思想意识早已浸润于人心,并在很大程度上化为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某些根深蒂固的习俗。党存在于这样一个环境之中,党内生活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主义思想政治残余影响的种种长期影响和腐蚀。我们应清醒看到,就封建主义的整体而言,在现在的社会生活及党内生活中的确只是一种“残余”形态,但就封建主义的思想意识而言,在特定的时间环境等条件下,就不一定仅仅是“残余”,有时甚至可能成为思想领域里的一种突出的表现形式,我们切不可以为是“残余影响”就掉以轻心。中纪委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特别指出:“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对党员干部的影响不可低估”。也许,从极左的思想束缚和从计划经济模式下解放出来的问题,已经解决得比较好,但从封建主义思想影响下解放出来的问题,还需下更大力气去解决。但是,在党的建设的一些指导思想上,往往缺乏这种忧患意识和应有的工作部署,有的甚至片面的、理想化的认为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党内生活中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会自然减少或消失。二是在党的建设的某些指导及一些党员干部头脑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根深蒂固的误区,那就是怕资本主义而不怕封建主义。由于在党执政后的一个很长的时期里,特别是在封闭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受极左思潮严重影响的年代,对资本主义尤其是现代资本主义缺乏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因此在党内滋生了较为普遍并具有主导性的“恐资”、“警资”、“拒资”、“批资”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反映在党内生活及党的建设中,就导致了对资本主义理性认识的缺失,就往往只重视反对资本主义,而不注重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对资本主义有着一种甚至神经质、习惯性的敏感,而对封建主义却像对一块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批资本主义再过火也无风险,批封建主义却要小心谨慎,总怕因此影响自身的利益和触犯传统的威严;批资本主义是大潮流无需顾忌,批封建主义则容易招致逆潮流之嫌。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党内动辄问姓社姓资的思维方式在相当一个时期居于强势地位,党内曾数度出现关于姓社姓资的强力诘问和责难。在这种状态下,在党内生活中就自然缺乏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应有的警惕和憎恨,在党的建设中就会忽视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人民网-理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