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提高国民收入作为“十二五”基本目标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主要任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2:20:29
把提高国民收入作为“十二五”基本目标  匡贤明 2010年07月08日08:35   来源:《南方日报》 把提高国民收入作为“十二五”基本目标 --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十二五”改革要从经济总量导向转为国民收入导向。

  当前各级政府都在研究并制定“十二五”规划。各方的共识是,由于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十二五”将是我国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改革的关键时期。能否形成消费主导、服务主导和创新主导的发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十二五”改革的实际进程。但是,从过去几年改革的实际进展看,要使改革在关键领域和重大环节取得突破,必须获得社会的广泛支持。当改革不能以惠及大部分社会成员、当发展不能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任何好的规划和好的改革都将缺乏社会基础。从这个现实出发,“十二五”迫切需要对改革的基本目标作出重大调整,要从经济总量导向的改革转为国民收入导向的改革。

  改革开放之初,社会最大的凝聚力是中央鲜明地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且以经济总量为导向推进了全方位的改革。客观地看,这一改革导向极大提高了全民福祉。但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内部发展条件的变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导向形成的积弊日益突出。最突出的是导致居民收入与财富增长速度远低于投资与GDP增长速度,形成严重的内需不足。

  以扩大供给为目标的制度安排与以扩大需求为目标的制度安排,有明显的不同。既然内需不足是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那么从“十二五”开始,就需要把改革的导向调整为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增强社会消费能力。

  只有以国民收入为导向的改革,才能凝聚社会合力。这些年社会对改革的诸多不满甚至质疑,根源在于一些改革并没有惠及百姓。事实上,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提高国民实际收入的改革,仍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例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农村教育改革等。明确提出未来改革要以提高国民收入为导向,有助于形成社会合力,防止社会“碎片化”。

  只有以国民收入为导向的改革,才能形成扩大内需的制度基础。收入分配领域中“两个比重”下降,既有市场因素,但更有以扩大供给为目标的制度因素。例如,尽管高于其在农村劳动的收益,但农民工工资水平长期偏低,既不利于扩大农村消费,也不利于扩大城市消费。明确提出“十二五”改革以提高国民收入为导向,有助于扩大内需,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促进发展方式转型。

  只有确定了改革的国民收入导向,才能为其他一系列改革确定标杆。例如,第一,“十二五”中小企业在改革发展中到底如何定位?从扩大供给来看,中小企业应当主要定位为生产者,是GDP和税收的主要来源;而从国民收入导向看,中小企业、尤其是微小企业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提供就业,切切实实地提高居民收入。第二,“十二五”财税体制改革的思路,不能仅以提高国家财政能力为目标,要真正把财政作为保障民富的手段,变汲取型财政为藏富型财政,并由此调整中央地方财税关系。第三,行政体制改革,不仅要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更要以促进国民收入为目标。能否在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降低行政成本,减轻国民负担,就成为衡量“十二五”行政体制改革成功的准则。第四,国有企业的改革,不仅要加大收租分红的力度,更要重新配置在公益领域,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以提高国民实际收入水平。第五,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在明确可考核目标的基础上尽快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这应当成为“十二五”改革的重点。

  可以预期的是,要从经济总量为导向的改革目标转向以国民收入为导向的改革目标,存在很大难度。最大的困难在于能否有新一轮的思想解放。正如30余年前如果不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念中解放出来,就无法有效地推进经济建设一样,各级政府如果不能从“经济建设至上”的理念中解放出来,就无法实现改革导向的重大调整。

  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主要任务 ◎ 白津夫 2010年07月08日09:17   来源:《红旗文稿》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产业发展、总量扩大的同时,支撑经济增长的要素条件开始发生变化,增长成本上升、比较优势弱化。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其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加速经济结构调整。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低碳经济正在催生新产业成长和结构性变革;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和消费行为的变化,正在改变全球性生产-消费格局。我国目前的发展方式正面临新的挑战。

  能源资源约束从紧。我国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能源资源对外依赖较大。据海关统计,2009年中国石油进口2.04亿吨,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达52%;铁矿石2008年进口约4.4亿吨,占中国铁矿石消费比重的60%。

  环境压力增大。2007年我国仅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就达60亿吨,居世界第一位。今后十年GDP若以 8%速度增长,那么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的绝对量将接近百亿吨。“十一五”前四年累计单位GDP能耗下降14.38%,要实现2020年下降45%目标,“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应不低于15%,减排任务相当艰巨。

  投资带动性不强。基础设施投资占比过大,投资效益不高,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不够。去年国有投资同比增长35.2%,高于非国有投资7.15个百分点。按照国际经验,1元政府投资应带动5元民间投资。

  居民消费比重低。据统计局核算,去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5.9%,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不足9%。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中,政府和企业的贡献66%,而城乡居民消费只占34%。

  城乡居民消费不均衡。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反向发展。1978年到1990年,城镇居民消费率从37.9%上升至50.4%;而农村居民消费率从62.1%下降至49.6%。自2003年以来,城镇居民消费率跃居到70%以上,农村居民消费率滑落到30%以下,这种趋势一直在持续。

  内外需发展失衡。对外依存度从80年代的20%左右上升到2008年的60%以上,远超出世界41%的平均水平。内外需相互拉动比较差。外资“独资化”倾向,利用国内的生产场地,两头在外、封闭运行,形成外需对内需的替代。

  供给结构问题突出。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层次低。在国际标准分类的22个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有7个大类列第一、15个大类列第三。但制造业增加值率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机械工业的增加值率在26%左右,比发达国家低10多个百分点。二是增长方式粗放。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5倍,吨钢可比能耗、火电供电煤耗、水泥综合能耗分别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5%、20%和24%。 2008年我们消耗了全球36%的钢铁、16%的能源、52%的水泥,仅创造了全球7%的GDP。三是产能过剩突出。目前有十几个行业产能过剩。2009年粗钢产能超过7亿吨,国内消费量只有5.3亿吨,在建仍有几千万吨。水泥总产能达19.6亿吨,当年消费量为13.7亿吨,在建生产线超过400条,新增产能将超过6亿吨。四是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我国仅发明专利就逾百万件,但专利技术转化率不足1%,专利成果产业化更差。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的专利持有者。五是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目前,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40%左右,远低于全球平均67%和经合组织国家平均73%的水平。2008年我国服务型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只有40.1%,而发达国家平均6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70%。
【1】 【2】 【3】 【4】 

 
(责任编辑:赵晶)
相关专题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红旗文稿》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主要任务
◎ 白津夫 2010年07月08日09:17   来源:《红旗文稿》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产业发展、总量扩大的同时,支撑经济增长的要素条件开始发生变化,增长成本上升、比较优势弱化。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其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加速经济结构调整。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低碳经济正在催生新产业成长和结构性变革;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和消费行为的变化,正在改变全球性生产-消费格局。我国目前的发展方式正面临新的挑战。

  能源资源约束从紧。我国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能源资源对外依赖较大。据海关统计,2009年中国石油进口2.04亿吨,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达52%;铁矿石2008年进口约4.4亿吨,占中国铁矿石消费比重的60%。

  环境压力增大。2007年我国仅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就达60亿吨,居世界第一位。今后十年GDP若以 8%速度增长,那么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的绝对量将接近百亿吨。“十一五”前四年累计单位GDP能耗下降14.38%,要实现2020年下降45%目标,“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应不低于15%,减排任务相当艰巨。

  投资带动性不强。基础设施投资占比过大,投资效益不高,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不够。去年国有投资同比增长35.2%,高于非国有投资7.15个百分点。按照国际经验,1元政府投资应带动5元民间投资。

  居民消费比重低。据统计局核算,去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5.9%,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不足9%。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中,政府和企业的贡献66%,而城乡居民消费只占34%。

  城乡居民消费不均衡。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反向发展。1978年到1990年,城镇居民消费率从37.9%上升至50.4%;而农村居民消费率从62.1%下降至49.6%。自2003年以来,城镇居民消费率跃居到70%以上,农村居民消费率滑落到30%以下,这种趋势一直在持续。

  内外需发展失衡。对外依存度从80年代的20%左右上升到2008年的60%以上,远超出世界41%的平均水平。内外需相互拉动比较差。外资“独资化”倾向,利用国内的生产场地,两头在外、封闭运行,形成外需对内需的替代。

  供给结构问题突出。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层次低。在国际标准分类的22个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有7个大类列第一、15个大类列第三。但制造业增加值率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机械工业的增加值率在26%左右,比发达国家低10多个百分点。二是增长方式粗放。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5倍,吨钢可比能耗、火电供电煤耗、水泥综合能耗分别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5%、20%和24%。 2008年我们消耗了全球36%的钢铁、16%的能源、52%的水泥,仅创造了全球7%的GDP。三是产能过剩突出。目前有十几个行业产能过剩。2009年粗钢产能超过7亿吨,国内消费量只有5.3亿吨,在建仍有几千万吨。水泥总产能达19.6亿吨,当年消费量为13.7亿吨,在建生产线超过400条,新增产能将超过6亿吨。四是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我国仅发明专利就逾百万件,但专利技术转化率不足1%,专利成果产业化更差。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的专利持有者。五是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目前,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40%左右,远低于全球平均67%和经合组织国家平均73%的水平。2008年我国服务型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只有40.1%,而发达国家平均6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70%。
【1】 【2】 【3】 【4】 

 
(责任编辑:赵晶)
相关专题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红旗文稿》
把提高国民收入作为“十二五”基本目标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主要任务 应把提高国民收入作为“十二五”基本目标 “十二五”时期发展方式转型的基本趋势 //迟福林:以公平与可持续为目标 转变我国发展方式 把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作为特大城市发展主线 李毅中:十二五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 李毅中:十二五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 人民日报评论员:把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人民日报评论员:把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的核心任务 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开创“十二五”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新局面 李毅中:十二五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同花顺金融服务网 十二五规划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十二五”规划建议出炉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正确处理五种关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山西省"十二五"发展主要任务有十项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途径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推动信阳农业现代化升级 “十二五”六大对策促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 张军扩:“十二五”六大对策促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 “十二五”改革主线:加快发展方式转型 餐饮业发展的目标趋势与重点 住建部专家:十二五住房发展基本目标人人有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