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歷史建築簡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4:17:06
 上海歷史建築簡介(上) 
          一、外滩(中山东一路)
  1、中山东一路1号,太平洋保险总部(原亚细亚大楼)
  外滩1号是上海招商局地产,1916年英商麦克皮恩公司投资建造新楼,委托英商马海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承建,原建7层,1939年加层至8层,占地面积为173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3391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楼竣工后被命名为麦克皮恩大楼,后来产权转让给亚细亚火油公司,大楼遂易名为亚细亚大楼。建筑平面呈正方形,沿街东(沿外滩)、南(沿延安东路)朝向布置,两面均有门,东面为正门。由于建筑进深大,为了有利于通风和采光,中央设置天井,四边均为写字间。立面底部两层立面采用花岗石砌筑,中部三至五层立面采用罗马石拱券装饰,底层至二层及六至七层立面采用爱奥尼克柱式,入口大门饰有双柱支承弧形门罩,并雕以花纹。东南墙角做成凹弧形,使立面多变。整个建筑墙面采用横三段、竖三段式处理,建筑风格为以巴洛克式为主的多种形式并存的折衷主义。新中同成立后,亚细亚大楼易名为延江大楼,1950年7月华东石油公司进驻办公,1959年上海市冶金设计院、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上海市丝绸公司迁入办公,1966年上海市房地产部门接管大楼。在1996年的外滩房屋置换中,这幢大楼成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2、中山东一路2号,东风饭店(原英国总会)
  今天的东风饭店(现已关闭)过去是远东闻名的英国总会,又叫上海总会(Shanghai Club),也称上海俱乐部。是一座典型的英国古典式建筑。底层入口处两旁采用塔斯干柱式装饰,中间有宽阔的大理石楼梯直达富丽堂皇的大厅;二、三层立面中段采用六根爱奥尼克式柱式装饰,墙上饰有巴洛克特征的山花浮雕;屋顶南北两端各冠以巴洛克式风塔。整个建筑以大门入口为主轴线,建筑两侧对称,横向檐口线、腰线处理得体,外墙除柱和勒脚用石料外,其余均为水刷石。总会新楼建成后,成为上海滩最豪华的总会之一,外国使馆官员、洋行大班及少数华商头面人物经常进出这里。每年英国女皇加冕纪念日,旅沪英侨在这里举行庆祝活动。1914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总会被关闭。敌伪时期,曾为日军海军武官府。1956年人民政府接管了这幢大楼,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1971年将部分建筑改建为东风饭店。
  
  3、中山东一路3号,外滩三号(原有利大楼)
  是上海第一幢钢结构大楼,钢材由德国克卢伯钢铁厂供货。建筑仿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立面装饰有明显的巴洛克艺术特点。广东路北立面正门为中轴线,形成两边对称,立面作古典主义建筑纵横三段处理。大门和立面上饰有巴洛克特征的曲线、曲面、断檐和山花。在大楼临外滩和广东路转角处的顶部建有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塔亭。有利银行是英国经营远东贸易的银行,1854年在上海就开设分行,该行行址在外滩附近多次变动,1954年抗战结束后上海分行复业,看中广东路外滩这座关闭的大楼,以8万英镑取得了房地产权,大楼易名为"有利大楼"或称"有利银行大楼"。1955年有利银行关闭后,大楼由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上海市水文地质大队等单位承租。20世纪80年代初,大楼西部屋顶上加建了两层。1996年新加坡佳通公司通过房屋置换取得了该楼的房屋使用权。现在,外滩三号已成为上海的时尚高地。
  
  4、中山东一路5号,华夏银行大楼(原日清公司大楼)
  日清公司全称日清汽船株式会社,是日本近代在华最大的航运公司。1921年日清公司在外滩5号新建大楼,占地面积为12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484平方米,由德和洋行设计。由于当时资金不足,大楼建造缓慢,直至1925年才竣工。建筑造型为日本近代西洋建筑风格,立面构图三段式,一、二层为一个层次,三至五层为另一个层次,顶层又是个层次。立面中段采用大挑檐、方形窗和凹凸的八字窗,加上贯穿第三至第五层的窗框线条,显得很有层次感。外墙均为水刷石。1939年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并入东亚海运株式会社,1945年日本战败后,中国政府接管了日清公司大楼,改为招商局办公大楼。解放后,大楼由上海海运局使用,"文革"时期曾一度改名为上海轮船公司,20世纪80年代在大楼西部加建了一层作为海运局电台用房。90年代为实施外滩恢复金融街的规划,海运局迁往东大名路新楼,旧楼由锦都实业公司装修后作为出租商务楼,东部一层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5、中山东一路6号,6Bund(原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外滩6号(今中山东一路6号)原是一家拍卖行,3层砖木结构,东印度式房屋,中国通商银行将其买下后作为银行营业用房。1906年中国通商银行因业务发展,决定拆除旧房,另建新楼,委托英商马礼逊洋行设计。新建的大楼占地面积为169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541平方米,假4层,混合结构,哥德式建筑风格。立面近似欧洲封建社会后期市政厅式样,采用横线条处理手法,窗樘自下而上都用半圆券和平券,老虎窗用尖券,每层窗框边都有大小不一的柱式。墙面有不少装饰线脚,墙面为清水墙。屋顶四周有哥特式圆柱尖顶,每个老虎窗尖顶和四周圆柱尖顶上均竖有十字架。大楼入口处有罗马风格的柱廊。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通商银行迁往内地,1945年迁回原址。由于当时业务的扩展,隔壁外滩7号招商局大楼改为新通商银行。1956年中国通商银行业务划归中国人民银行,其房屋由长江航运管理局接管。现在,随着外滩3号和外滩18号将"外滩系列"打造成为了上海的时尚地标,这座哥特复兴式风格的建筑也将有了一个新的名字:"6Bund"。
  
  6、中山东一路7号,泰国盘谷银行上海分行和泰国驻沪领事馆(原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外滩7号(今中山东一路7号)大楼由英商通商洋行设计,1906年开工,1907年建成。大北公司1919年购进爱多亚路外滩地皮(今延安东路34号)自建大楼,在此以前是租房的; 外滩7号大楼虽然仅有4层,但是建筑立面严守欧洲文艺复兴建筑的原则,三段式处理手法十分明显。每层窗框上都有椭圆形式三角形窗楣,窗的两侧设置大小不同的巴洛克立柱。顶部两端黑色的穹窿,十分引人注目,尤其与立面的白墙形成强烈的反差,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解放后,外滩7号大楼由房管部门接管,长期由长江航运管理局使用,曾做过长航医院,底层开设酒家。现该楼为泰国盘谷银行上海分行,泰国驻沪领事馆也设在楼内。
  
  7、中山东一路9号,原轮船招商总局大楼。
  该楼房原名叫"轮船招商总局",建于1916年。招商局原是洋务派李鸿章于1872年试办,1873年正式成立的。1916年在外滩现址建造起一座砖石结构的三层办公楼。该座建筑每层都有石板腰线,东向的二三层立面采用古典柱子,二层为多立克式风格,三层为混合风格,石料为花岗石,门斗上设突出的阳台,每层层高都在4米以上,门窗档做刨砖线脚,石板窗槛,扶梯用雕花大木栏杆。这些都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装饰,属西方文艺复兴式风格建筑。
  
  8、中山东一路12号,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原汇丰银行大楼)
  1864年8月香港大英轮船公司董事苏石兰等发起成立香港上海银行有限公司,总行设在香港皇后大道维多利亚大厦,后来改名为香港上海银行,香港华人称它为汇丰银行。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在1865年3月设立,刚到上海时租借中央饭店房间(汇中饭店前身)。1921年5月5日选址外滩12号(今中山东一路12号)举行了汇丰银行新厦奠基仪式,新汇丰银行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英国德罗公司承建。建筑占地面积为933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2000平方米,5层,中部7层,另有一层半地下室。建筑平面呈近似正方形,正门入口处既是八角大厅,建筑立面采用严谨的古典主义手法,中部有贯穿二、三、四层的仿古罗马科林斯式双柱,顶部冠以古罗马万神庙穹顶,外墙用花岗石砌筑。该楼被英国人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为了建造这幢大楼,共耗资800万两白银。大门入口处三扇青铜大门和两旁的铜狮子由英国专门铸造(据说这对铜狮子当时在英国铸造后立即将模型毁掉,当时共铸建了两对,一对放在汇丰银行门口,另一对陈列在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铸工极为精细。底层八角厅高10余米,穹顶直径为15米,近200平方米的墙面上,用彩色马赛克镶嵌图案,穹顶图案是太阳神话故事,四周外圈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加尔各答、曼谷、香港和上海城市的壁画。大厅内有拱形玻璃天棚和爱奥尼克式的大理石柱廊,其中4根柱子是采用整块意大利大理石凿成的护壁和低坪也均用大理石铺贴。大楼内不仅装有暖气设备,还安装了冷气设备,整个大楼内装有13部电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接管了汇丰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一度占据了该楼,1945年日本投降后,新厦归还汇丰银行。解放后,汇丰银行在华业务大大收缩,几乎处于停业状态。1955年4月26日汇丰银行大班姚克绍代表银行把新厦交给上海市政府,以抵历年来税款。同年,上海市政府对大楼进行修理后,从江西中路"老市府大楼"搬入新厦。改革开放后,为了实施外滩重建金融街的规划,1995年7月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机关办公用房从汇丰银行大楼迁出,搬入人民大道新楼。1996年12月浦东发展银行通过房屋置换取得了汇丰银行大楼的使用权,然后拨出巨款按照修缮如故的原则将建筑修复,精心修缮的浦东发展银行竣工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9、中山东一路13号,上海海关(原海关大厦)
  这座房顶上有钟楼的建筑就是著名的"江海北关"(Customs House),1925年开工,1927年12月建成。由公英商公和洋行设计,新仁记营造厂承建。占地面积为572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2000平方米,由8层楼和5层辅楼组成。公和洋行建筑师威尔逊采用现代主义手法又结合欧洲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优点,如大厦门楣由4根希腊陶立克立柱支撑,给人以庄重感觉,大厦以钟楼为纵轴线,形成建筑两边对称均衡,塔楼外墙采用花岗石贴面,下部为粗糙花岗石砌筑。建筑外观为新古典派希腊式。钟楼四面为圆形钟面,每面用12角棱形图案组合,铜钟声音洪亮,可传数里之外。如此大钟在世界上也屈指可数,是上海的一大景观。(此钟从前被叫做大清钟BIG CHING,名字是跟着伦敦著名的大笨钟BIGBEN来的。)海关大楼与汇丰银行都是出自于英国设计师威尔逊之手,两座大楼仿佛一对"姐妹楼",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杰作。解放后海关大厦得以重点保护,多次精心修缮,大钟的钟面先改为向日葵图案。现在依然能听到海关大钟洪亮的钟声。
  
  10、中山东一路14号,上海市总工会(原交通银行大楼)
  大厦的前身是"交通银行"(该行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3年'),建筑形式为西方文艺复兴和近代建筑相结合的折衷式,大楼占地1908平方米,建筑面积9485平方米,装饰艺术派风格。整幢大楼矩形立体十分明显,东立面底层门框用黑色大理石贴面,其余墙面以白水泥粉刷。进口处为一圆形的门厅,两边筑有楼梯,大厅内有每排九根共4排大理石柱。二楼就设有一大厅,电梯设在楼厅的一侧,过电梯旁一侧,又设有一间较大的楼厅,三层以上楼层间虽不算太高,但光线处理较好。东立面为六层,正门为八层(汉口路为五层,部分为八层),该楼为外滩第二阶段建筑的典型代表。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这里原为德国德华银行所建的一幢文艺复兴式四层楼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政府对德宣战,接收德国在华的财产,这所银行就由交通银行接管,并于1919年将其在上海的分行迁至外滩14号。由于业务的发展,准备翻建旧楼,但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而停滞。抗战胜利后,重建计划才得以恢复。工程于1946年开始,于1948年竣工。
  
  11、中山东一路15号,外汇交易中心(原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沙皇俄国商人于1896年在上海开设华俄道胜银行分行,这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华俄道胜银行早期的行址在外滩29号巴黎国家贴现银行,新楼由德商倍高洋行设计,项茂记营造厂承建。建筑占地为146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643平方米,3层,砖石钢骨混合结构。建筑平面规整,以正门为轴线形成两边对称,立面饰以贯通二、三层的爱奥尼克式圆柱和壁柱,入口门廊上配置一对人物座像,具有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特色。室内有贯通三层的彩色玻璃天棚覆盖的中庭式大厅,宽阔的汉玉石楼梯和墙上欧洲新艺术运动风格的浮雕、花饰,加上铅条镶嵌的彩色玻璃门窗和硬木饰品,格调显得高雅又华丽。三楼大会客室洋溢着浓浓的俄罗斯风格,这幢建筑不仅豪华,还采用了不少新技术、新设备,开创了上海第一幢用瓷砖贴面的建筑,最早安装卫生设备和电梯的建筑之一,最早使用砂垫层替代打桩的建筑。1926年设在巴黎的总行因股票交易失利宣告破产被清理资产,不久冻结上海分行资产。中国部分的产业由"北洋政府"和后来的国民党政府清理委员会清理。1928年11月,南京政府设立国家银行--中央银行,接管这幢大楼产权,将它作为中央银行行址。解放后,大楼改为华胜大楼,民主党派机关、机电二局、航天局等单位曾在这里租用,1994年4月18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置换后的大楼内隆重开业。
  
  12、中山东一路16号,招商银行大楼(原台湾银行大楼)
  原是一家日商银行,叫"台湾银行",是日本近代西洋式建筑。我国宝岛台湾于1895年沦为日本殖民地后,日本立即在台湾开设了许多银行,其中以"台湾"两字命名的银行为最大银行之一,台湾银行总部设在台北,1911年日本又在上海设立分行。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台湾银行作为敌产加以没收,并划归中国农民银行上海分行所有。早期的台湾银行是一座东印度式建筑,因该建筑山墙不够牢固,安全性能不理想,没有具备近代银行的要求等因素,于是在1924年被拆除重建。新建大楼是一座日本近代西洋式风格建筑,楼高仅4层,主立面为东面(面向黄浦江),并设有四根粗大的立柱,三层、四层的层高明显小于一二层,基本上采用平拱窗框,整幢大楼远远望去呈下大上小形,有一种稳重感。该建筑虽然称不上是佳作,但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倒是另有一番情趣。现该建筑为招商银行、上海工艺进出口公司等单位的办公楼。
  
  13、中山东一路17号,友邦保险大楼(原桂林大楼)
  解放前为《字林西报》大楼,是上海第一幢高层建筑。《字林西报》是英国人办的一张英文日报,创刊于1850年8月3日(清道光三十年)。独家采用路透社电讯稿,使别的洋文报纸望尘莫及。1921年7月在外滩17号(今中山东一路17号)重建新楼,由英商德和洋行设计,美商茂生洋行施工,1923年6月竣工。新楼前部为8层,后部为9层,均设有地下室,建筑面积为9043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立面分三段层次处理,底层和二层用粗糙花岗石大石块贴面,底层中间单元用罗马陶立克柱式和大理石门额装饰。立面中段采用细石水泥粉刷。立面上段中间单元布置陶立克双柱式支撑的双阳台,两侧为拱形券窗,挑檐牛腿雕塑成8个神女,浮雕出自意大利名家之手,可惜在"文革"时期被水泥涂封。屋顶两侧各矗立巴洛克塔亭一座。整个建筑外貌给人以粗犷、质朴的感觉。室内装饰也很有特色,门厅内白色大理石地坪、黑色大理石墙面、金色马赛克穹窿顶,显得很有气派。室内过道护壁主要用马赛克和白瓷砖镶铺。《字林西报》从创刊至1951年3月31日停刊,连续出版了101年,最多日销量达7800多份,是上海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也是中国出版最久的外文报纸。《字林西报》停刊后,大楼由上海市房管局接管,上海市内河航务管理处、丝绸公司等单位曾长期租用。1995友邦保险公司通过房屋置换取得了该楼业主使用权。
  
  14、中山东一路18号,外滩十八号(原麦加利银行大楼)
  麦加利银行即英商渣打银行,建于1853年,第一任大班名叫约翰.麦加利(Johe Ma ckellar),故银行又名麦加利银行。1892年外滩18号的房屋业主英商新东方银行经营不善宣告倒闭,房地产由麦加利银行收买。这是一幢三层砖木结构的英国风格建筑,1914年邻屋汇中饭店发生火灾,使建筑受到破坏,当时准备拆除重建,但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该工程项目被耽搁,至1923年才开始重建。麦加利银行大楼为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由公和洋行设计,特罗甫.柯尔公司营建。有趣的是,这幢建筑与外滩24号横滨正金银行不仅设计公司与施工公司相同,建筑形式亦十分相似。有的资料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后复建任务繁重,故该楼图纸部分套用。立面采用横三段和纵三段的构图手法,外型端庄整齐、严谨对称,具有罗马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特征。底层墙面采用平整花岗石留间缝处理手法。二至四层中间采用爱奥尼克式柱式,1939年大英银行并入麦加利银行,使其实力更雄厚。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麦加利银行在华业务严重受阻,曾一度被日本三井银行接管。解放后,麦加利银行上海分行并入香港分行,在圆明园路185号设立留守办事处,麦加利银行大楼由房管部门接管,改名为"春江大楼"。2004年,经过整修后的外滩18号,成为了集世界时尚品牌旗舰店、国际著名餐厅、酒吧以及艺术展馆为一身的顶级综合消费楼,世界顶级时尚品牌杰尼亚还把地区总部迁至于此。
  
  15、中山东一路19号,和平饭店南楼(原汇中饭店)
  汇中饭店是上海现存最早的饭店之一,它可算是一座历史建筑。1854年中央饭店(Central Hotel)在南京路外滩(今中山东一路19号)建造了一座3层楼英国式楼房,是上海最豪华的旅馆,同年上海英租界工部局曾假作这里召开董事会,1865年4月3日汇丰银行借租这里开设上海分行。1903年中央饭店产权被英商汇中洋行收买后,改组为汇中饭店。1906年汇中饭店翻建新楼,由英国香港上海饭店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新楼设计由英商马礼逊洋行承担,施工由华商王发记营造厂总包,建筑为6层混合结构,屋顶为上海最早的屋顶花园,东西各有一座巴洛克式风亭。建筑风貌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底层外墙以花岗石贴面,上部各层饰白色面砖,楼层间和最上二层窗间墙均用红色清水砖装饰,部分窗框配以弧形或是三角形长楣。饭店内部装修十分豪华,进门采用柚木旋转门,为了方便旅客上下,安装了两部进口电梯,开创了全中国建筑使用电梯的先例。1909年2月1日万国禁烟大会在这里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称赞这幢建筑典雅。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12月25日上海各界假座这里集会,欢迎孙中山先生回国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在会上发表演说。正当饭店经营十分兴旺时,于1914年六层员工宿舍突然起火,屋顶花园以及顶层的建筑装饰全部烧毁,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业主顾不上修复,只是简单修理,顶层改作平屋面。1914年太平洋战争后,日军占领饭店,抗战胜利后饭店复业。1947年饭店产权出售给华商大庆公司,1952年歇业,不久,由上海市建筑工程局等单位租用,1965年改建为和平饭店南楼。
  
  16、中山东一路20号,和平饭店北楼(原华懋饭店)
  在南京东路外滩转角处,原名华懋饭店,因大厦建成后由华懋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故取其名开设饭店。华懋公司是新沙逊洋行下属房地产公司,沙逊家族是华懋饭店的投资者,故又名沙逊大厦。1926年4月动工拆房,请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华商新仁记营造厂承建,钢框架结构,钢材采用英国伦敦道门钢厂产品。建筑平面呈A字形,前部13层,后部9层,其中地下1层。建筑造型具有美国芝加哥学派高层建筑风格,建筑外部用花岗石饰面,通过建筑线条显示简洁明朗的特点,建筑重点处理面向黄浦江的屋顶19余米高的墨绿色方锥体,其表面覆盖的材料为瓦楞紫铜皮(这就是十分著名的金字塔尖顶)。沙逊大厦被誉为"远东第一楼",从此,沙逊将房地产作为赚钱的又一条路子,陆续盖起了汉弥尔顿大厦(今福州大楼)、都城饭店(今新城饭店)、河滨大楼和华懋公寓(今锦江饭店)等,在旧上海38幢十层以上高楼大厦中,沙逊就占了6幢。沙逊的房地产业拥有大小房屋1900幢,占地40多万平方米,仅这些房地产租金,沙逊每年即可收入350万元,成为上海滩房地产巨头。抗战期间,沙逊大厦被日伪强行接管,抗战胜利后虽然大厦归还新沙逊洋行,但是沙逊估计中国内战即将爆发,将大量资金抽回英国,并把新沙逊洋行迁往国外。在很长时期内,沙逊大厦经营陷入困境,华懋饭店生意清淡,1952年华懋饭店不得不申请歇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大厦以抵偿所欠债务。1956年沙逊大厦经整修后对外开放,改名为和平饭店。
  
  17、中山东一路23号,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大楼
  1937年建成,这是外滩唯一由中国建筑师主设计的具有传统建筑形式的高层建筑。陆谦受和公和洋行设计,陶桂记营造厂总承包。东部建筑17层,框架式钢结构;西部建筑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外墙用金山石饰面,最大特征是顶部巨大的中国传统的蓝色琉璃瓦四方攥尖顶,并在檐下饰以石质斗拱。1996年11月20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中山东一路24号,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原横滨正金银行大楼)
  横滨正金银行是日本横滨的一家官商合办的银行,成立于1880年。1893年5月在上海南京路租用房屋设立代理处,业务发展后,购进外滩32号地皮建造行屋,设立分行。外滩24号(今中山东一路24号)原是老沙逊洋行行址,1920年老沙逊洋行衰落了,开始出卖在上海的产业,1923年横滨正金银行买下后,拆除旧屋盖新楼。英商公和洋行承担设计,特罗甫、柯尔公司承包施工,1924年8月新楼竣工。建筑立面呈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底层和夹层外设有爱奥尼克柱廊,墙面饰以花岗石;二至五层采用爱奥尼克柱式,两侧阳台、窗框作装饰,五层顶部石板墙上刻上银行英文名称,上端饰以腰线;六层顶部希腊式檐口与腰线呼应,整个建筑立面造型强调轴线对称和横三段构图手法,外型端庄。抗日战睁胜利后,横滨正金银行作为敌产被国民党没收,改作中央银行行址,大楼也易名为中央大楼。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国民党中央银行,这里成了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办公地。1956年上海市纺织工业局迁入大楼办公。现今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
  
  19、中山东一路26号,农业银行上海分行(原扬子保险公司大楼)
  扬子保险公司全称扬子水火保险公司,外滩26号原是老沙逊洋行房地产,后由扬子保险公司买下。大楼为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建筑立面为折衷主义,一、二层采用粗糙石块墙面,三至五层为磨石对缝墙面。六层中央设爱奥尼克柱廊,七层屋顶为孟莎式。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扬子保险公司产业被日军接管,直至抗日战争结束才复业,复业后人气聚旺,保宁、中华、保家、保安等保险公司也纷纷租借该楼营业办公,这幢大楼成为"保险大楼"。1967年房管部门接管了大楼,改名为"扬子大楼",供粮油进出口公司租用,现在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办公楼。
  
  20、中山东一路27号,外贸总公司大楼(原怡和洋行大楼)
  这幢五层楼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厦,最初是英商怡和洋行。怡和洋行是英国最早进入中国的贸易商行,20世纪20年代前,怡和洋行不仅已发展成为英国在华资本最大的洋行,而且在全世界也闻名。建筑由英商思九生洋行设计,华商裕昌泰洋行施工,1926年9月竣工。建筑外貌为英国文艺复兴风格,立面作古典式三段处理,第一和第二层为一组,采用粗糙大石块贴面,半圆罗马拱形门券、统长钢窗;第三至第五层为另一组,采用花岗石贴面,中间单元为贯通3层的科林斯柱式;屋顶檐口和2米高的女儿墙为第三组,整个建筑立面横线条构图,给人以稳固、宏伟的气势。大门正门为包铜大门,底层内部采用大理石装饰,楼上走廊铺设马赛克地面,写字间均为细木地板。大楼落成后,除怡和洋行自用外,剩余部分出租给大英轮船公司、昌兴轮船公司等单位。太平洋战争后,怡和洋行被日本三井洋行接管,1946年恢复营业,但已无当年的盛况,业务逐年衰落。1955年后,市房管部门接管大楼,由上海市外贸局等单位租用,现在由上海市外贸总公司等属单位使用。
  
  21、中山东一路29号乙,广电局大楼(原怡泰大楼)
  英商公和洋行承担设计。建筑造型为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底层和第二层用花岗石砌筑,拱型大门两边设置花岗石立柱。第二层立面设部分阳台,第四、五层立面中央置阳台,第七层中央设塔楼,整个建筑立面稳重、简洁,数条水平腰线、挑檐线把建筑勾勒得很结实。太平洋战争时期日军接管格林公司,抗战胜利后,大楼又被美军占用,作为美国海军宪兵机构。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大楼,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设在这幢大楼内,人们亲切的称其为"广播大楼",到1996年10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迁至虹桥路新建成的广播大厦。现在大楼经过全面大修,大楼由广电局使用。
  
  22、中山东一路29号,光大银行(原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原名为"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而人们习惯上称它为"汇理银行"大楼,在外滩建筑群中是个小个子,很不显眼。但是,建筑专家评论它是上海少见的纯正法国建筑。建筑立面采用法国巴洛克风格。正门为主轴线构成两边对称,入口门券上方处理成巴洛克风格特有的波浪卷涡状山花。二、三层中间单元用爱奥尼克柱式装饰,二楼窗楣、阳台和顶部檐口处理均带有法国情调的巴洛克风格。东方汇理银行是法国在华银行中势力最强的银行,1956年东方汇理银行申请歇业,上海市房管局接管了大楼。后来有一段时期,它被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租用,1996年中国光大银行通过房屋置换取得了使用权。
  
  23、中山东一路33号,原英国领事馆
  英国领事馆是上海最早的领事馆建筑,位于苏州河与黄浦江汇合处的西南侧(今中山东一路33号)。英国领事馆建筑为英国古典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占地38559平方米,草地西面为领事馆主屋,高两层,平面略呈H形,四坡顶屋面。正立面底层中部有5孔券廊,其内是大厅。立面上下窗洞呈平卷式拱券,装有硬百叶窗,外墙为水泥粉刷勾勒横线条。底层和二层均有宽敞的遮阳长廊,屋顶使用中国的蝴蝶小青瓦。主屋北侧,1882年又建造一幢两层砖木结构房屋,是领事官邸,并有廊与主屋连通。随着领事事务的过大,后来升格为英国驻沪总领事馆,这座年逾129年的建筑,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至今仍保存的年代最久的近代建筑,虽然建筑局部经多次修理已改动,但是基本格局仍保持,它是上海近代历史的一个见证。1961年受中东国际形势的影响,英国政府撤消了上海领事馆,房产由中国政府接管。
  
  24、外滩历史陈列室(原外滩天文台)
  1884年,法国天主教会创建的徐家汇天文台,在"洋泾浜"外滩(今延安东路外滩)设立气象信号台,信号台原是一根竖立在地上的长木杆。1907年,建立钢筋水泥信号发布塔,塔高48.8米,塔形建筑顶部的桅杆上按时挂各种信号,向黄浦江上进出船只通报气象变化。在1995外滩综合改造二期工程中,信号塔被向东北方向移动了20余米,为保护这座有8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采用的是整体移位措施。现在改为历史陈列室,顶部为咖啡馆。这座醒目的白塔是由西班牙建筑设计师阿塔努布设计的,全球范围内阿塔努布风格建筑仅两幢,另一幢在欧洲挪威。
  
  25、苏州河与黄浦江汇合处,外白渡桥
  为钢架结构下承式桥,是上海市区最大的一座钢铁桥。桥有二孔,共长106.7米,车行道宽1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6米,经多次改造,现载重为20吨。从大桥落成纪念铜牌上的英文桥名"GardenBridge",1873年8月,在外摆渡桥西约数十米处建造了一座长约100多米,宽约12米的木桥,定名为"公园桥",以同近旁的外滩公园呼应。公园桥于该年9月中旬开始正式通行,人们过桥从此不必再付钱,于是大家就称之为"外白渡桥"("白"为不付报酬之意)。同年10月,韦尔斯将外摆渡桥折价卖给工部局,不久即被拆除。
  1906年,工部局开始建造铁桥,第二年建成,并于年底举行通车典礼。其间,外白渡桥木桥也被拆掉,由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座铁桥取而代之。原先外白渡桥的称呼,让给了这座巍峨高大的铁桥。桥名被呼唤了近百年,
   二、泰安路
   1、泰安路50号
  在泰安路,兴国路的转角,是一幢扁扁的梯形的奇怪楼房,二十年来几乎每天从它门口走过,直到有一天在街对面突然发现他是这么一幢洋气、漂亮、奇特的建筑,拍下来的照片让人感觉这是在法国街头,遗憾的是他的对面是一个公共厕所,而不是别的。
  
  2、泰安路76弄,亦村
  亦村4号是人民音乐家贺绿汀的故居,他1956年就在此定居,直至1999年4月27日,在这里走完了自己96年的生命历程。贺老的寓所建于1945年,是幢二层楼的现代式花园住宅,人字形屋顶,红平瓦铺盖。山墙顶开三个山字形透气孔,壁炉烟囱设置在西墙一侧,底层南房为贺绿汀客房兼琴室,侧房是女儿元元闺房,楼上是卧室、起居室和书房,庭前有一个将近200平方米的大花园。这里曾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迹:巴金先生在这里看望过贺老,梅兰芳在这里拜望过先生,傅聪在这里向贺老求教过琴艺……   
  
  3、泰安路115弄,花园住宅(周谷城寓所)
  泰安路115弄1-8号花园住宅,隔泰安路与卫乐园相望,原为陈家巷乡村,系德国外侨于1912-1936年间建的英国古典式和西班牙式假三层住宅,由黄迈士设计,共三排九幢,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40平方米。英国别墅立面部分木构架外露漆绛红色,山墙有凸窗,挑出小阳台,东面山墙凸出壁炉和烟囱,门庭高敞,半圆旋梯通向二楼。西端有和厨房相连的两层车库,住宅客厅面积较大,大客厅东侧是会客厅兼书房。西班牙住宅系缓坡屋面,盖圆筒瓦,铁制阳台栏杆,窗间有绞绳纹小柱。每幢住宅南面均有较大的花园,园内绿树成荫、绿草茵茵,环境优雅。该弄原为德士古洋行高级职员住宅,1949年解放前夕外侨均撤离回国。上海解放后多为部队、地方干部居住,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授,毛泽东的挚友周谷城,曾较长时间居住在此弄6号。该弄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市文物保护单位。
  
  6号,周谷城寓所,周老的媳妇是我的高中物理老师,周老的胖孙子是比我高一级的学长,某期南方周末说江泽民先生经常徒步不带警卫来泰安路周老的寓所看望周老,我怎么就从来没有遇见过呢?
  
  8号,杜宣寓所,杜宣的夫人就是赵丹的前妻叶露茜
  
  4、泰安路120弄,卫乐园
  卫乐园即华山路1501--1527弄及泰安路120弄,此处原为后李家宅荒地,四周沿泰安路,华山路,兴国路被洛云浜所围,河上架有5座小桥.因一些街头艺人常在此搭棚卖艺,故而得名"卫乐园".1924年大陆银行投资建造砖木混合结构三层花园洋房31幢,仿英,法,西班牙等国式样,整齐美观,煤卫齐备,底层还有汽车间.卫乐园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卫乐园是上海西区高档住宅区之一,整个居住小区内,环境幽静,每户都有近百平方米的小花园,在泰安路一线的住宅,每幢主入口的装饰形式都各个不同,很便于住户的记认.这些不同的门口的装饰,多见于上海的西班牙建筑,有的门头带有棚屋,盖有西班牙圆筒瓦,有的做成巴洛克风格,有流畅弯曲的弧形线条.而与泰安路一线相对,在弄北侧的住宅建筑,其风格就各个不同,有英国维多利亚,西班牙巴洛克,英国文艺复兴等不同风格.特别是这里弄口的西式大门,半圆拱券,墙顶铺红色半圆筒瓦,非常醒目并和弄内建筑风格协调.这里的房屋建成后,多数分幢租给金融界上层人士,高级职员.现居民中颇多知识分子和文艺,教育,工商界知名人士及侨眷,如著名导演,剧作家黄佐临就长时间寓居泰安路120弄卫乐园1号.还有毛泽东主席前妻,老红军贺子珍,1949年从苏联回国来上海后,由周恩来总理安排曾住卫乐园10号,当时贺子珍与侄女毛泽覃的女儿贺海峰住在一起(毛泽覃的妻子即贺子珍的妹妹贺怡,毛泽覃是毛泽东的弟弟).泰安路卫乐园被市政府定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市文物保护单位.
  
  泰安路120弄1号,黄佐临旧居,中国话剧教父黄佐临的外孙女是我小学的同班同学。
  
  泰安路120弄10号,贺子珍旧居
  
  泰安路120弄25号,骆也舟旧居     三、南昌路    1、南昌路100弄,老渔阳里
  老渔阳里,由于建造的年代实在太早,中国的五口通商的影响还没有即刻反映到古老的上海城,所以,老渔阳里还是由中国建筑商建造的老式石库门建筑.按照当今标准看,老渔阳里的建筑最多也就是三流标准.可是,就是因为在老渔阳里出过三位历史名人,这群老建筑的历史价值就连城了.
  1,100弄2号,陈独秀旧居以及《新青年》杂志社
  南昌路100弄2号是陈独秀的故居,他把《新青年》从北京搬到了上海.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陈独秀从狱中出来由李大钊亲自护送离开北京来到上海.1920年4月搬到了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南昌路100弄2号).当时老渔阳里2号是一幢老式的石库门房子,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据说有一个大天井,客堂后还有一个小天井,建筑面积约140平方米这里不仅是他的住所,也成了《新青年》编辑部的所在地和中国共产党发起的所在地。
  
  2,100弄5号,陈其美旧居以及中华革命党上海总机关部旧址
  1914年7月,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陈其美任总务长.1915年冬,陈在环龙路(进南昌路)100弄5号秘密组建上海总机关部.陈其美曾与叶楚伧于此商办《民国日报》,作革命舆论宣传.在定计翦除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后,于12月5日发动肇和舰起义,陈其美等人以此为指挥部,当日夜因被人告密,总机关部被破坏,起义失败.此处也为二层砖木结构老式石库门建筑,坐北朝南.
  
  3,杨杏佛旧居
  该旧址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坐北朝南。旧址现为居民住宅。      四、湖南路   1、湖南路8号,赵丹旧居
  一幢三层楼的公寓式小洋楼。光影迷离的落地玻璃门窗,黑黝黝的椭圆形铁栏阳台,粘满爬山虎的墙面,无论是一个点或一个面仿佛都被一种浓浓的艺术气质所裹挟着。赵丹的寓所在第三层,站在他家圆弧形的阳台上,可以看到楼下草绿花红的院落。
  
  2、湖南路262号,湖南别墅(周佛海旧居)
  是一所沪上名宅,位于原法租界居尔典路上,是一座法式建筑。1934年春,汪伪政权财政部长周佛海买下这座花园洋房并将路名改为湖南路。现在这里院墙上竖起了一人多高的竹篱笆栅栏,门外还标有"湖南别墅"四字。后为贺子珍住宅。 
   五、武康路
  1、武康路40弄1号,原唐绍仪故居(1932-1933年)
  现在为民居。唐绍仪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比较陌生,他曾是国名党第一任的内阁总理。他的故居是由董大酉事务所设计的,董大酉也算是上海名人了,从清华毕业后留学美国,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由他拟定了上海市行政区规划,设计了原上海市政府大厦和市政府各局办公楼、上海市铁路管理局大厦、上海市博物馆、上海市图书馆、上海无名英雄墓、上海市运动场(今江湾体育馆)等。董大酉所设计的这西班牙式样的小楼,为拉毛贴面,屋檐和窗口都有半圆型的装饰,而正门的装饰则是双螺旋的立柱,还有卷花和卷草的修饰花纹,正中是贝壳式样的装饰,整个门面华丽而有气派。不过由于这栋房子现在是民居,所以不能参观内部。在这栋房子里面还发生过一桩骇人听闻的惨案--唐绍仪被佯装卖古瓷瓶的人砍死在这栋楼里。
  
  2、武康路67号,住宅
  
  2、武康路99号,正广和大班住宅(1900年)
  
  3、武康路113号,巴金住宅
  
  3、武康路115号,密丹公寓(1931年)
  
  4、武康路117弄1号
  
  5、武康路117弄2号
  
  5、武康路232号,住宅(1936年)
  
  6、武康路240、242、246号,开普敦公寓
  
  3、武康路390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原意大利总领事官邸)
  义品地产公司设计并承建,1932年建造。地中海式花园住宅,平缓四坡红瓦顶,一层东、西、南三面均有敞廊,两边设弧形环抱台阶,檐顶为盔形山墙,设落地窗和阳台。"这样的建筑风格在上海仅有两幢,另一幢是高安路的励家花园。
      
  
  六、兴国路   1、兴国路78号,兴国宾馆,(原太古洋行大班的住宅)
  曾被用作国宾馆的兴国宾馆。这座坐拥7万多平方米的园林的五星级宾馆被分成新旧两个世界。宾馆最具代表的老式建筑是建于1934年一号楼,原来属于英商太古洋行大班Swire。这座英国式的皇家古典建筑,占据了一整片街区,在老法租界的西侧边缘,包括大片修剪整齐的绿地以及围绕着其他六所房子的豪华花园。一号楼采用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宅子的外墙用的是白色斩假石,显得平整对称,简洁典雅。屋顶是用重达数十吨的紫铜板盖的,历时长久之后生成了一层厚厚的铜锈,泛着一种古朴的黄绿色。
        七、康定路
  1、康定路759号,静安区政协办公楼,原朱斗文公馆(俗称朱楼)
  朱楼占地面积六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四六八平方米,绿地面积五百平方米,建造于一九二六年,属坐北朝南的独立式花园住宅。一九二六年,朱斗文之弟朱如山的婚宴,就在此楼前大草坪上摆下二百桌酒宴,整条马路被来贺者的车辆挤得水泄不通,蔚为当时上海滩特大豪宴之一。
 
   八、华山路  1、华山路303弄16号,蔡元培旧居
  是近代学界泰斗蔡元培先生的故居,也是他在上海最后一处住所。这是一幢黄色的三层花园洋房,外形采用较陡的两坡屋顶,山墙一段露出深色的木构架,深灰色卵石墙面,加上红瓦屋顶,显得亲切而高雅。整幢建筑采用不规则布局,南面有一大片草坪,左侧有一间矮小的花房,两侧屋旁种有龙柏、芭蕉、罗汉松、瓜子黄杨和盘槐。
    现在,宅子的楼下被辟作蔡元培故居陈列室,楼上则住着蔡元培的女儿和弟弟全家。蔡元培在中国第一个提倡"美育",主张将美术纳入学校的教学体系之中。
  
  2、华山路371号,枕流公寓
  有"海上名楼"之称的枕流公寓,是当年李鸿章小儿子李经迈的产业。20世纪30年代,枕流公寓是上海滩超一流的公寓.那时公寓给人的感觉就像文艺界的高级宿舍,名人川流不息。"金嗓子"周璇,是最早入住的一批名人,她从1932年起便住在这里,一直住到1957年去世。文汇报总编辑徐铸成、越剧名演员傅全香、范瑞娟、王文娟以及文艺理论家叶以群等都在此住过。
  枕流公寓的得名也很有意思。它最开始取的是英文名BrooksideApartment可直译作"河边公寓"或"溪边公寓",但这个译名显然不够雅致,于是李经迈向社会公开征名。有一封应征信援引了南朝.宋《世说新语》中的一段典故: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子荆机敏过人,立即解释说:"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这样"枕流漱石"就作为成语,就成了隐居山林、居静思危、潜心磨练意志的意思。"枕流"还有归隐田园之意。陆游就有诗:"聊将枕流耳,静听属思蛙。"李经迈挑来挑去,觉得"枕流"比原来的还更富有诗意,于是这个公寓就取名为"枕流公寓"。枕流公寓是一幢七层的八字型英式建筑。公寓大门朝北,与南门贯通,中间为门厅,内有电梯、信箱、服务台等。作家淳子在她《张爱玲地图》那本书里专门描写枕流公寓说:"英国式的房子,英国式的小电梯。因为伦敦是雾都,没有考虑到阳光,窗户做得小,加了百叶窗,阳台又凹在里面,冬天去那里,有隐隐的冷。给枕流公寓画下蓝图的英国商人居然懂得中国园林山水里深藏的归隐和规避,园子里用了中国园林的流溪、假山,地下室有游泳池。"
  
  2、华山路630号,上海戏剧学院熊佛西楼(原德国乡村俱乐部)
  建造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熊佛西楼是上戏的"老人",见证了上戏的历史。那时它并不叫熊佛西楼,而是德国华侨在上海的一个乡村俱乐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人强行占据了德国人在上海原迈尔西爱路(今天的茂名南路58号)建造的乡村俱乐部,平时喜欢休闲聚会的德国人,无奈之下只好在沪西的美丽园中又重新修建一座乡村俱乐部!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上海市实验戏剧学校在这个乡村俱乐部成立,当时由熊老先生担任校长,后来该楼就被命名为熊佛西楼,不久它成了当时远东地区最早最大的录音棚。
  
  1、华山路643号/华山路639号,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
  (1947年宋庆龄创办),原为一所美国学校。马海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41年竣工。平面Y形,分三翼,功能区分合理。四坡红瓦屋顶,窗口、入口等部位为仿假石齿状装饰。室内装饰带有古典主义风格。
  
  2、华山路849-879号,丁香花园
  曾经是李鸿章的别墅花园。丁香花园是李鸿章的第九房姨太太,由于与正室不和,李鸿章也有长居上海的打算,于是在上海建造了这座新颖的别墅花园。楼房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建筑师罗杰斯的作品,他最擅长的就是把建筑艺术和现代享受融和在一起。所以楼的风格结合了美国式的别墅建筑,使得一看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3、华山路893号,
     
  4、华山路,登云公寓
  矗立在华山路淮海中路口的登云公寓仍然非常显眼。这幢外墙以深棕色耐火砖砌成的法国城堡式建筑建于1910年,它九层楼高,解放前叫又斯登公寓。一直到80年代初,登云公寓号称沪西(长宁、静安、普陀)第一高楼,曾雄视沪西近80年。
     
  5、华山路1954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原南洋公学)
  这是一栋红白相见的建筑,墙壁上斑驳的痕迹,让它显得有点苍老。这里是南洋公学的起点,曾经也是交通大学的图书馆,几个繁体的"图书馆"还镌刻在门楣上,也许这是一栋最后资格讲述历史的建筑,所以现在他被改位了交通大学的校史馆。进入这栋大楼,浑身的热气被一吸而光。就象是跟一位老者对话,悠然地让人觉得心静。正面楼梯的墙上,镌刻者江泽民主席的题词。沿着楼梯,来到了三楼,这里是交通大学的校史成列室,我也绕有兴致的参观了一下,时间仿佛倒流了。南洋公学老建筑(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华山路1954号.清代),其中老建筑有第一宿舍(建于1930年,原名"执信西斋",以纪念国民革命先驱朱执信先生。初为学生宿舍,有房187间,建筑面积4397平方米。1932年淞沪战役期间,宋庆龄。何香凝等曾借用此楼主持建立国民伤兵医院)、大礼堂(原名"新文治堂",为纪念前校长唐文治掌校之功绩而命名。1946年交通大学同学会推赵曾珏学长组织筹委会,募集资金建造,承包的大元建筑公司主管人、建筑师均为校友。1947年1月12日奠基原奠基石由校友吴敬恒(稚晖)题写)、老图书馆(建于1918年,由1916年毕业班同学发起,师生及社会各界共同捐资建造)、体育馆(建于1925年)、总办公厅(原名"容闳堂",为纪念我国最早留美、最早主张引进西学的学者容闳而命名。建于1933年3月,是学校主要办公楼。建筑面积2165平方米。现门额"总办公厅"四字出自胡汉民手笔)、工程馆(建于1932年,由校友集资建造,原为两层教学楼,面积11007平方米。1947年为纪念老校长叶恭绰对学校建设的功绩,一度改名为恭绰馆,建国后恢复为现名)、中院(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夏,是学校最早的建筑。南洋公学创办时尚无校舍,暂借徐家汇附近民居招生授课,光绪二十四年(1899年)第一任校长(时称总理)何嗣琨、美国传教士福开森亲自设计并督造中院,一年后落成(即南洋公学中院),为砖木结构英式建筑,融会了古希腊何罗马的建筑风格,显得古朴、典雅。南洋公学后数易其名,1921年始称交通大学。中院几经修缮已与原貌大相径庭。考虑到此楼的历史价值,学校对该院实行了复原性大修,1922年12月告竣)    九、思南路  1、思南路36号,原杨森府邸
  原为杨森(抗日爱国将领)府邸,后转手黄金荣,其两个小妾(?)金素琴、金素文(梅兰芳挂名弟子)居于此。1953~1956年为卢湾区区委房产,后与民政局对换。现为普通住宅,现居民多为民政局退休干部。曾是卢湾区首届区委所在地,而杨森本人1977年5月逝世于台湾,享年96岁。
  
  2、思南路37号,原启秀中学
  原为启秀中学(1937.8~1956由徐婉珊创办),原址为霞飞路634号,1956年与正行合并,改名十二女中。为茅丽英烈士的母校。现为第十二中学,地处思南路与香山路交界的地方,闹中取静之所在;内有烈士茅丽英塑像。
  
  3、思南路39-41号,上海文史研究所
  思南路41号原是三、四十年代金融界头面人物之一袁佐良的寓所。袁佐良是金城银行行长。金城银行成立于1917年,1936年时存款总额达1.8亿余元,一度超过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居私营银行的首位。中国近代知名的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家北方私营银行通称为"北四行"上海文史研究馆1953年成立,原址永嘉路623号,1980年12月迁至此处。张元济(1867~1959),清光绪进士,为第一任馆长。
  
  4、思南路44号,卢汉故居
  卢汉(1895~1974),云南昭通人,40年代寓居与此,抗日爱国将领,曾任国民政府云南省主席。现为普通住宅(外事局房产)。
  
  5、思南路46号,原法国巡捕房
  解放后为部队警备区房产。现为普通住宅,部队家属居住。最初,法租界巡捕房的人员一律由以法国人为主的外国人组成,后来才准许雇佣中国人当巡捕。到1933年的时候,巡捕房警务人员已有近2000人,其中还有为数不多的华人高级警官。当年黄金荣的结拜兄弟程子卿就曾任督察长一职。法租界巡捕房政治处的任务,主要是收集中国政情变以及军事经济社会动态中的情况,并专门关注在法租界里居住活动的政治人物以及社会名流,是法国人在法租界统治的神经中枢。
  
  6、思南路57号,陈长蘅故居
  陈长蘅(1888~1987),四川荣昌人,1946寓居与此,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主计部主计官。
  
  7、思南路61号,薛笃弼故居
  薛笃弼(1892~1973),山西解县人,1925寓居与此,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委员兼水利部部长,解放后任上海律师学会副主任。系法式风格三层花园洋房。现为普通住宅。法式风格独立式三层洋房,住宅建筑面积与花园面积相仿,约400~500平方米,花园里种植有广玉兰、棕榈等树木,尤其是3棵广玉兰,占据了花园的大部分空间。薛笃弼早年受孙中山影响,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长、卫生部长、水利部长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要职。
  
  8、思南路73号,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1946年)
  卢湾区思南路51~95号,过去称为义品村,是个名人荟萃之地。其中73号曾经是中共代表周恩来旧居,门口挂有"周公馆"的中英文门牌,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中央党部黄天霞租住。民国35年(1945年)5月上旬,黄迁南京,6月中共代表团设住沪办事处,外称周恩来将军寓所(周公馆)。民国36年3月5日撤离,19日民盟受托代管,民盟中央副主任秘书周新民等当晚迁入居住,30日,芦家湾警察局分局接管。解放后,旧址长期作居民住宅,1979年居民迁出,1980年按原貌修缮,1981年4月,正式筹建纪念馆。系西班牙式花园洋房,三楼一底,坐北朝南,西侧临街,原义品洋行房产。现为市级革命历史保护单位(1980年8月26日公布),设有纪念馆,对外开放。9、思南路87号,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曾寓居于此,斋名梅华书屋。为一栋坐北朝南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共四层。思南路87号是当年梅兰芳先生的寓所。梅兰芳第一次演压大轴的新排戏《穆柯寨》就在上海,当年轰动上海滩。1914年,他再赴上海,45天以22万多张票被选为"伶界大王"。1932年冬,"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梅兰芳偕全家告别了北平故居"缀玉轩"故居,在上海马斯南路121号(今思南路87号)定居下来。梅宅是一幢坐北朝南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共四层。楼房前栽有不少花卉树木,中间是绿莹莹的草地,环境十分优雅。抗战时梅兰芳就是在这儿蓄须息影。
  
  10、思南路91号,李烈钧故居
  李烈钧(1882~1946),江西武宁人,1931寓居与此,20世纪早期的革命家,曾任国民政府委员。1913年7月2日,再湖口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并发布讨袁檄文,揭开了二次革命的序幕。1928年李烈钧从政坛引退,来上海闲居,就住在此处。1932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救国,抗战爆发后从新赴内地参加抗日工作,直到1946年2月20日在重庆病故。现为思南路幼儿园。
    十、永嘉路
  1、永嘉路389号,孔祥熙旧居
  孔祥熙四处旧居之一,另三处在多伦路、东平路和虹桥路。这是一幢西方城堡式建筑,坐北朝南、两层砖木结构。由北边入口,一进门是喷水池,绕过水池是大客厅,厅内楼梯是呈S形逐级向上。高级木材制作的扶手上雕刻着华丽的花纹,每层楼上铺设柔软的织花地毯。上楼后先进入布置有中国传统名画的会客厅,旁边是卧室,附近有书房。
  
  2、永嘉路571号,一幢建于1931年的法式老建筑。    十一、愚园路      
  1、愚园路81号,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刘长胜旧居)
  愚园路81号是1946年至1949年刘长胜同志任中共中央上海局副书记时的居住地,也是中共中央上海局的秘密机关之一。该宅是一幢沿街的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2004年5月27日,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正式对社会开放。刘长胜故居整座外墙和董竹君宅的底座一样,都是卵石墙面。建筑为砖木结构,沿街三层楼房。这座身处静安区商务楼包围之中的小楼原先在九百城市广场所在地,后为配合区里整体规划,花费200万元,进行了上海市首次大规模的平移200米的工程,从愚园路11号移到了今天的愚园路81号。
  
  2、愚园路132号,康有为旧居(已拆)
    
  3、愚园路218号,百乐门舞厅
  百乐门大酒店原名百乐门舞厅,是近代上海最著名的舞厅,1932年中国商人顾联承征地后建造舞厅ParamountHall,并以谐音取名"百乐门",请中国建筑师杨锡璆设计,陆根记营造厂承建。高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采用美国近代前卫的ArtDeco建筑风格,是当时30年代的中国乃至全世界建筑设计的新潮。舞厅中间舞池地板用汽车钢板支托,弹性很好,故称弹簧地板。建筑造型为美国近代式,转角顶部耸立圆柱形玻璃灯塔,转角立面作直线形长窗处理。舞厅建成后,每天晚上9米高的玻璃灯塔熠熠发光,吸引着社会名流光顾舞厅。张学良来沪时,喜欢到这里跳舞,卓别林夫妇访华时,也慕名到百乐门跳舞,曾誉为"远东第一乐府"。1934年圣诞夜,新沙逊洋行老板哈同慕名到百乐门,受到冷待,房地产大王咽不下这口气,发誓要盖一座自己的舞厅,后来果然在南京西路造了仙乐斯舞厅。百乐门舞厅的舞女中最负盛名的叫陈曼丽,1941年因不愿意与日本人伴舞,被日本人枪杀在舞厅内。散文家翻译家梁实秋晚年的妻子韩菁菁曾为百乐门"一代歌后"、"大众情人"。百乐门乐队在当时上海也首屈一指。百乐门先是请来上海首席外籍爵士乐大乐队--纳尔逊乐队,后又于40年代排斥世俗偏见,大胆起用中国第一支华人乐队--吉米金乐队。解放后舞厅经营萧条,严重亏损,1953年改建为红都戏院,设有1122个座位,放映电影也兼演话剧、沪剧、越剧和滑稽戏。为了振兴静安寺地区的经济,以文化娱乐促进经济繁荣,有关部门花巨资装修一新的百乐门舞厅在2002年1月31日又开张了,许多年长的顾客又梦浸在30年代的百乐门舞厅氛围之中。
  
  4、愚园路361号,愚谷村
  愚谷村是建筑质量和环境质量均属上乘的新式里弄住宅,它是一种适应当时崇尚西欧生活习惯的富裕阶层小型家庭    
  5、愚园路395弄1-24号,涌泉坊
  典型的新式里弄住宅,里弄内色调明快,环境优雅。弄堂口设过街楼,中大两小的券柱式入口,2层设两联平窗,3层设券窗 ,顶部有券齿装饰。弄堂的尽头24号是一栋漂亮的花园洋房,粗略看来很像马勒别墅。房子让厚实的墙头保卫着,茂盛的树木也遮掩不了洋房的华丽---这是早年华成烟草公司总经理陈楚湘的故居,人称陈家花园,而涌泉坊也主要由他出资建造。
       
  6、愚园路532弄,柳林别业
  
  7、愚园路699号,严庆祥住宅
  严家宅是一幢独立的北欧式花园,早先由一个德国医生出资建于1920年代,中国第一代工商业者严裕棠、大隆机器厂的长子严庆祥购于1940年。严庆祥退休后,严家花园每周都有艺术界的朋友前来品茗聚会,吟诗聚会,这是当时刘少奇倡导的"神仙会",所以有人将之称为"神仙"聚会的花园。目前这座花园式住宅仍是严家私宅,由其子严德泰后裔居住。
  
  8、愚园路750弄,愚园新村(愚园坊)
  属西式里弄民居。此处原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于1921年建造的"游存庐"旧址。1913年,康有为从海外归来,在上海创办《不忍》杂志,晚年在愚园路构筑了花园住宅以颐养天年。园内有池有水,水上有桥,假山有亭,植有樱花、桃花、红梅等1200多株花树果木,并驯养了孔雀、金丝猴、麋鹿等动物,其布置十分豪华。当时,康有为还利用沿愚园路的一幢西式楼房开办了"天游学院",园内建有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延香堂"。后面有一平房,是康有为根据《荀子.札论》中"天为生之本,祖为类之本,圣为教之本"之义而命名,专门用以供奉祖宗。另一座木结构的"竹屋",外形使用竹材,室内陈设雅致,是康氏休息和招待客人、亲友和弟子的地方。康有为在"游存庐"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7年时光,在花园落成时,他作有"自有天游人非想,默存独乐始于今"的诗句,可谓其闲度隐居生活时心情的真实写照。1930年,由浙江兴业银行购地建造了29幢假四层联立式洋房,总建筑面积约3190平方米,均有煤气、卫生设备。民主革命时期"七君子"之一的民主斗士沈钧儒先生曾居住在愚园新村11号,这幢寓所也是其长子沈谦行医的诊所,现仍由其子孙居住。  
  8、愚园路1032弄,岐山村
  是愚园路上颇为著名的新式里弄之一。宽敞的弄堂两侧是砖木混合结构的联体式三层花园住宅,由美商中国营业公司、中央信托局和一些富商分别投资建于1925~1930年。建筑墙面有清水砖墙和水泥拉毛两种,室内布置考究,洋松打蜡地板,壁炉、卫生设施皆有。中国现代派文学开山大师施蛰存先生曾长期居住于岐山村。施蛰存先生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意识派"和"心理分析"小说的真正鼻祖的施蛰存先生祖籍杭州,他和杜衡及诗人戴望舒被文艺评论家赵景深称为文坛"三剑客",为此曾在上海轰动一时。著名爱国志士杜重远在上海时也寓居岐山村。
  
  9、愚园路1088弄,宏业花园
  顾圣婴旧居
  蒋老师住宅          10、愚园路1315弄,瑞兴坊
  瑞兴坊(今愚园路1315弄)4号是新西兰共产党员、著名作家路易.艾黎(Rewi Alley)的故居。这幢英国式双开间三层砖木结构的建筑建于1912年,东西向而建,露天水泥台阶可直达二层,屋内设施齐备。底层为汽车间和厨房,上层左侧是艾黎的卧室,1982年,艾黎被授予"北京市荣誉市民",同年被新西兰政府授予"英国女王社会服务勋章",1987年艾黎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198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为路易.艾黎在沪寓所举行了勒石纪念仪式。1992年6月,愚园路1315弄4号被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列为市级纪念地。
  
  11、愚园路1136弄14号,陈友仁旧居
  
  12、愚园路1136弄30号,沈镇旧居
  
  13、愚园路1136弄31号,长宁区少年宫(原王伯群旧居、汪公馆)
  原国民政府交通部长、何应钦的内弟王伯群(时兼大夏大学董事长、校长)于1930年为娶续弦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建造。该建筑系意大利哥特式城堡建筑,在当时可谓上海滩少有的豪宅。此建筑由协隆洋行柳士英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1935年王伯群与保志宁在此举行婚礼。主楼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西班牙式造型。有大小厅房30余间,客厅采用东方传统艺术装饰,梁柱平顶,施以彩绘,配以壁画,地坪采用柚木镶嵌成芦席纹图案。起居室则用西班牙古典装饰。花园占地达10亩,小桥流水,花木扶疏,给人恬静闲适之感。整个住宅坐落于宽敞的弄堂深处,巨大的铁门将其与喧嚣的市井隔绝,豪华气派又颇显神秘,在全市私人住宅中堪称一流。当年王伯群兼任上海大夏大学校长时为续娶学校一女生而耗巨资营建此新婚住宅,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携眷随国民党政府内迁,伪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将住宅占用,作为其在沪官邸,称"汪公馆"。抗战胜利后,一度为国民党军统组织使用。此后,又几经周折,直至上海解放,该住宅才回到人民怀抱,最终成为培育祖国花朵的"苗圃"。  
  
  14、愚园路1320号,长宁区区政府(原董竹君旧居)
  锦江女老板董竹君宅,现在已经是长宁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住宅主楼是一幢建于1925年的英国独立式的花园洋房。这样风格的建筑以前不经意间也曾看到过,今天才清楚地知道原是英国乡村式的建筑风格。看介绍得知,英国独立式乡村花园洋房采用较陡的两坡屋顶,山墙一般有暴露的木构架,或以砖材仿造木构架的效果。采用深色构架、浅色粉墙加上红瓦屋顶,富有装饰趣味和田园情调。这幢房子假4层,建筑面积890平方米,混合结构,红瓦四坡屋顶,西侧面、南侧面开间设三角形山墙。底层里面水泥砌块,山墙侧采用卵石墙面。
  
  15、愚园路1352弄,联安坊
  是1926年建造的砖木结构独立型花园住宅。4幢坡瓦屋顶,清水墙面的假四层楼房,总建筑面积为1428平方米,房屋结构坚固,室内开间宽敞,装饰典雅。楼前的庭园内砌有花坛,以花木山石点缀。1946年5月,农工民主党的前身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由重庆迁沪,中央机关即设在联安坊11号。次年2月,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党部和市党部机关设在此处,农工民主党执行主席章伯钧也居住在此。解放后,这些当年愚园路西段的高级住宅改为长宁区人民政府机关使用。
  
  16、愚园路1376弄,亨昌里
  位于愚园路1376弄的亨昌里属典型的旧式里弄建筑。1925年,先施、永安两大公司合资兴建3层新式石库门住宅,分列5排,共25幢,南北两弄口各有过街楼1间,分别通向愚园路和长宁路。建筑总面积3584平方米,内部设施齐全,供两公司高级职员居住。
  
  1376弄34号,《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
  1927年10月,中共中央常委决议,在上海创办党中央的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由瞿秋白、罗亦农、邓中夏、王若飞、郑超麟五人组成编辑委员会,编辑部建于该弄48号(今34号)。编辑部旧址建筑面积136平方米,房屋坐北朝南,有假三层。楼下前客堂是会客室,室内以沙发等西式家具布置,后客堂是餐厅,两间由拉门隔开。二楼南间为郑超麟的办公室兼寝室,一派富贵人家的布置,当时常以搓麻将作为瞿秋白等党内领导人来编辑部见面开会的掩护。北间是陈独秀秘书的办公室兼卧室,陈独秀、罗亦农等也在此住过。常来编辑部的有周恩来、王若飞、罗亦农、谢觉哉、罗绮园等人。《布》刊从1927年10月24日创刊至1932年7月1日出版最后一期,在4年9个月的时间里共出版5卷52期,其中在亨昌里的1年4个月中出版了31期,占总数的一半以上。编辑部旧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长宁区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
  
  17、愚园路1396弄内,西园大厦(西园公寓)
  建于1912年前后,属英式近代公寓建筑。大厦及其附属建筑面积约2384平方米,建筑结构坚固考究,楼内有电梯和疏散回旋式扶梯,钢窗、柳安地板、壁炉、水汀、大小卫生俱全。大楼二至九层为16套独立居室套房,每层东西两部各有2套,室内设大客厅、起居室和寝室,每套建筑面积约118平方米。车房、储藏室和佣工卧室建于底层。楼前的大花园面积为大厦占地的两倍,环境舒适。公寓由外侨、富商租房居住,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创始人之一邓仲和先生也曾长期居住在此。    十二、山阴路  1、山阴路2、30、44、64、112、124、132、144、156、168、180、192、208、210弄,大陆新村
  大陆新村是一群红砖红瓦砖木结构的三层新式里弄房屋,由大陆银行上海信托部投资,于民国20年(1931年)落成。现虹口区山阴路30、44、64、112、124、132、144、156、168、180、192、208、210弄,甜爱路59号、40号,山阴路2弄1-43号,四川北路2044-2058都属于大陆新村。
  
  2弄3号,原内山完造寓所
  虹口区山阴路2弄,即千爱里,系日商东亚兴业株式会社产业,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取"千爱"之名,因日文中的"千爱"两字的含义与汉语相近,有"爱之千家"之意。当时在此居住的均为日侨,寓居在3号的房主人就是内山完造。内山书店后弄,即千爱里3号的内山完造寓所是幢坐北朝南的新式里弄花园洋房,砖木结构假三层,拉毛水泥墙面颇具日本式建筑风格,整幢建筑显得小巧精致。当年,房前设有木栅栏,庭院里植有红松和杉树,还疏松地种有一些花草。经过多年的沧桑变迁,现在木栅栏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砖块砌筑的矮围墙。1947年12月8日,国民党上海市政府蛮不讲理,在无任何证据下把内山完造先生看作是颠覆国民党政府阴谋集团主谋,强行遣返回国。新中国诞生后,内山完造为中日友好事业奔走。他被选为日中友好协会理事长。
  
  132弄6号,茅盾旧居
  1946年3月茅盾夫妇从香港返沪,住入大陆新村1弄6号(现为山阴路132弄6号)。7月他在此地起草致电国际人权协会,抗议国民党特务杀害进步人士李公朴、闻一多。12月茅盾夫妇应邀到苏联访问,返沪后在此地完成了著名的《苏联见闻录》一书。1947年12月,经组织上安排,茅盾与郭沫若等人一起离沪去香港继续战斗。
  
  132弄9号,鲁迅旧居
  大陆新村是一群红砖红瓦砖木结构的三层新式里弄房屋,由大陆银行上海信托部投资,于民国20年(1931年)落成。现虹口区山阴路30、44、64、112、124、132、144、156、168、180、192、208、210弄,甜爱路59号、40号,山阴路2弄1-43号,四川北路2044-2058都属于大陆新村。其中山阴路132弄9号,鲁迅旧居。拍过照
  
  133弄12号,瞿秋白旧居
  1933年3月鲁迅把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夫人在今山阴路133弄(原东照里)12号分租到的一个亭子间给瞿秋白夫妇居住。这所房子中的房客多为日本商人和浪人,他们经常到瞿秋白家窜门,影响了瞿秋白的工作。为了闭门谢客,瞿秋白只得躺在床上看书,夫人杨之华在门口炉子上熬药,烟味弥漫,才避免了房客的干扰。瞿秋白在这里只住了三个多月,现被定为瞿秋白在上海的旧居。
       十三、多伦路
  1、多伦路8号,公啡咖啡馆
  位于四川北路1915号(多伦路8号)。曾经是左翼作家及地下党的聚集处,左联筹备会也曾在此召开。现为旧址新修。
  
  2、多伦路59号,鸿德堂
  鸿德堂建于1928年,属中国的基督教长老会自办,建堂经费主要由美国北长老会资助和本国教友捐献。当时为纪念美国传教士费启鸿故名。这是国内罕见的以中国式廊宇形式而作基督教堂的建筑。主楼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教堂外部形式采用中国传统殿宇风格,入口处有方形钟楼,钟楼顶部为楼阁式,覆盖重檐四方攒尖顶。外墙青砖砌筑,并有仿木结构的红色混凝土列柱,檐下绘彩画。
  
  3、多伦路66号,薛公馆
  约1920年由薛氏建造,人称"薛公馆"。公馆外观为青砖砌筑,周围有较大的庭院。主体部分原本是外廊式建筑,形式上受到英国侨治王朝时期风格的影响。入口门廊为新古典主义样式。抗战时期曾作为侵华日军海军武官府驻地。
  
  4、多伦路85号
  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该住宅建筑形态处理简单,是日本洋风时期的住宅建筑,并带有东西方建筑结合的特征,也反映了日本从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演进过程的简化趋势。建筑为复式人字形屋顶,其上铺盖着小青瓦,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歇山式山墙、平拱木门窗,外墙立面采用现代式装修手法,外墙贴面为拉毛水泥。北立面门廊采用罗马式建筑风格,用古罗马式的券、拱及带有古典主义的柱式。屋外前檐下设平台,和适合做家务使用。正篆建筑显现出既古朴苍劲有典雅洒脱之韵味。
  
  5、多伦路93号,1920咖啡馆(王造时旧居)
  "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时当年曾把这里作为革命的一个据点,如今是1920咖啡馆。这幢房屋建造于20世纪20年代,住宅建筑整体具有简化了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特征。建筑面北临街,两层混合结构。屋面平台,对称地置有弓形山墙和三角形山墙作为装饰构件,并广泛运用了西方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于入口、门、窗上,这在20世纪20年代上海地区是不多见的。外墙全部细面仿水刷石饰面。特别是层间立面的巨柱式柱头为变形的塔司干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经变形和简化,表现出了向现代建筑过渡时期的建筑风格特色。
  
  6、多伦路119号,夕拾钟楼
  建于二三十年代,名称取自鲁迅先生著名文集《朝花夕拾》。钟楼顶端所置古钟为青铜冶铸。整幢钟楼棂体用花岗石砌成,既表现超越时空的动感,又有凝重的哲人气质。九十年代由上海浙商应国华捐资修建,楼高18.5米。旁边的小路即为东横浜路,景云里名人住宅群就在这里。
  
  7、多伦路123号,老电影咖啡馆
  老洋房,我经常去的地方,在三楼看旁边的夕拾钟楼,日落黄昏,感觉特别好。
  
  8、多伦路145号,左联纪念馆(原中华艺大校址)
  约建于1920年。这是一幢独立式的东南亚殖民地风格建筑,从建造年份推算,是一栋仿英国安妮女皇复兴式样,表现为维多利亚时代后期(1837~1901)的安妮女王复兴风格。这是一种由英国建筑师理查德o诺尔曼o肖创始的风格。该宅占地面积684平方米,花园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是坐北朝南假三层,砖木结构,西式花园住宅。这类外廊式建筑,是上海开埠至20世纪初,在各种建筑类型中最先引入沪埠的一种西洋建筑。其特征注重装饰,追求色彩与材料的肌理效果,出现了红砖清水墙或者用不同色彩的砖砌出线条的手法。特别是该宅受安妮女王时代的影响,殖民地外廊式建筑的演变趋势由简洁到丰富,由强调秩序感转向追求装饰效果。该宅外廊的立面构成,由连续的列柱转化为连续券,进而发展为连续的券柱式构图,并出现了多种券式的混合使用。随着建筑立面的演变,建筑平面也由最初方形的简单分割渐趋于布置合理并有丰富的变化。该宅曾作为左翼中华艺术大学校址和学生宿舍。现为左联纪念馆和十大文化名人展馆。
     
  9、多伦路201弄2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原中华艺大校址)
  1924年建造,为陈望道任校长的中华艺术大学校址。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在此召开,从此标志着以鲁迅为旗手的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谱写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光辉篇章。该建筑整体形态采用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城市住宅形式,局部处理使用简化的古典建筑语汇。沿街一面山墙立面呈曲线形,带有欧洲传统住宅特征  
  
  10、伦路路208号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广东人陈仲篪建造。建筑外观为欧洲文艺复兴样式。西立面主入口门由四根简化的爱奥尼式柱子支撑,二层露台围栏处理呈几何化特征。北立面窗装饰以古典样式,北如中门头带有层层叠涩的砖砌拱券明显受罗马建筑的影响。
  
  11、伦路路210号,411医院康复理疗医学中心(原白公馆)
  白崇禧寓所坐落在多伦路210号,原由广东中山商人唐林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所建、为典型的法式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外观典雅、气势恢宏。整个建筑平面成凸字形,四根白色的巨柱为变形的科林斯式,白色巨柱雕刻精致。抗战时被转卖给日本人,抗战胜利后曾为白崇禧寓所,人称"白公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直完好地保存,2003年经过整修。目前,这里是411医院康复理疗医学中心。
  
  12、伦路路215号,广东商人李观森住宅(梁鸿志旧居)
  该住宅属于一种西班牙式,略带有地中海风格的建筑。1924年由广东商人李观森建造。后曾被汪伪南京维新政府行政院长梁鸿志和侵华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侵占。该建筑外观呈高坡屋顶,红色鱼鳞瓦屋面,简洁的门窗及布置于平面一侧的塔楼等反映出西班牙建筑特征,门廊、二层露台和塔楼底层设有仿古罗马陶立克式的柱子。拍过
  
  13、多伦路250号住宅,孔祥熙旧居
  孔祥熙上海的四处旧居之一,另三处在东平路、虹桥路、永嘉路。该建筑物位于四川北路多伦路转角处,原来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中国"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所有。这是一幢具有东方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的砖木结构2层楼住宅,孔祥熙这幢住宅在正门入口及弧形外墙的窗框间都有带马蹄形连续拱的图案,图案中没有人及动物造型,这是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图案。在室内外墙面上使用釉面墙砖,屋顶有两座马蹄卷四方亭,原亭上有圆顶,建于民国13年(1924年)。现在属于海军411医院。      十四、茂名北路  1、茂名北路120弄(甲秀里)5~9号;安义路63号,7号为毛泽东旧居
  1924年2月中旬~1924年底毛泽东在国民党"一大"当选中央候补委员后,第九次来沪,除继续担任中央局秘书外,并担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执委、文书科代理主任、组织部秘书,管辖上海和苏、浙、皖、赣等省党务工作,即住在茂名北路甲秀里318号,现茂名北路120弄5~9号,安义路63号均已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茂名北路旧居被上海市旅游局推荐为观光点。
   
  十五、茂名南路   1、茂名南路125号,锦江宾馆中、西楼(原峻岭公寓、茂名公寓)     十六、蒲西路(徐汇区)
  1、蒲西路158号,徐家汇天主教堂。
  1910年竣工,砖混结构,简化的法国哥特式建筑,平面呈"T"字型,高5层,进深70米的大堂可容纳2500人。堂内有大小64根立柱,每根柱用10根圆形小柱合并而成,均用花岗石精雕而成。正门两侧有高31米的尖塔。1989年9月25日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新堂在旧堂的南侧(今蒲西路158号),由陶特凡尔(Dodwall)建筑师设计,法国上海建筑公司耗时六年建成。1910年10月22日,新教堂落成,举行祝圣典礼,并举行了第一次弥撒。教堂规模宏大,装饰华丽,被誉为"中国教堂之巨擎"、"远东第一大教堂"。
  
  2、蒲西路166号,徐家汇观象台旧址。
  现为徐汇天文台,徐汇观象台是一栋英国风格得建筑,这栋建筑还曾经出现在凡尔赛的小说里面,说明在当时徐汇观象台在世界范围里面的影响。经过资料查询,徐家汇观象台在被国际天文协会确定为标准时计处后,在1926和1933年两次参加国际经度联测任务,成为重力加速度的基准点,是世界三大基准点之一(其他两处分别在巴黎和旧金山)。
     
    
  十七、衡山路(徐汇区)
  1、衡山路53号,国际礼拜堂
  1925年-1936年建造,砖木结构,哥特式风格,陡峭的两坡石板瓦屋面覆盖整个礼拜堂,外型简洁,清水红砖墙面,窗框窗棂均为石质,梁架采用简化的英国悬锤式木构架,中高两低三廊式大堂。1989年9月25日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2、衡山路303-308号,西湖公寓
  原名华盛顿公寓,西湖公寓地处锐角形街角,总平面略呈三角形。墙面简洁,涂的是墨绿色涂料并有微微的拉毛。抬头仰望可以看见公寓的纵向窗间有白色几何装饰图案,在它的入口门框处还有层层向上收缩的形态,这些都显示了装饰艺术派的风格。
  
  3、衡山路811号(徐家汇绿地内),小红楼La Villa Rouge酒吧(中唱小红楼)
  中唱小红楼位于徐家汇公园内。19世纪末,法国百代唱片公司登陆沪上,带来了新鲜时尚的留声机,其后,法国百代公司在上海成立"东方百代唱片公司",1921年,东方百代购下徐家汇路1434号地皮(现徐汇区衡山路811号)设立唱片制造公司,建起上海第一座录音棚(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此为国内最好的一所录音棚),从此开创了中国唱片生产历史,Pathe(雄鸡)商标风靡中国和东南亚,中国现代艺术史上几乎所有的重量级人物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解放后,中国唱片厂改组,继续生产在国内堪称一流的胶木唱片,厂内还设有老唱机的修理部和唱片调剂处。到1982年国家成立中国唱片总公司,这里挂上了中国唱片上海公司牌子。一直到去年徐家汇绿地二期工程开工,唱片公司才被迫动迁。红楼的东侧一大块地方,就是以前中唱大录音棚,这个当年号称全亚洲最大的棚,曾吸引了不少音乐名人前来。中唱公司大门右手,以前曾是中唱门市部,里面品种不少,尤其是胶木唱片,是唱片收藏者的最爱,不但乐迷常来淘碟,连远道来录音的港台歌手音乐人都时常露面。再过去大约五六十米处,以前是一幢沿街小楼,1986年中国第一本流行音乐杂志《音像世界》就在这里诞生。     十八、天灯弄   1、南外滩天灯弄77号,书隐楼
  书隐楼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有两百多年历,是与宁波天一阁、南浔嘉业堂齐名的中国江南三大清代藏书楼之一,书隐楼是上海市中心仅存的大型清代民居珍品、属私产性质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年曾任《四库全书》编纂,陆锡熊的好友渖初应邀为传经书屋题匾曰"书隐楼"。约光绪后,陆氏家道衰落,住宅被分批出让,园林大部分被改建为住宅。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郭氏购进书隐楼旧基。现为郭家私宅,该楼占地3亩余,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全景布局合理,前后共有5进,计有房间70余间。从正门而入,一至三进,为前部,属宅邸花园,可供静步欣赏,景点典雅脱俗。内有名花异木,假山池沼和船厅,船厅三面临水,上有船蓬轩,其形像逼真耐看。另有轿厅、七梁正厅、话雨轩、十字墙和古戏台,往日逢喜过节,幽幽乐声,绕入耳际倍觉情景如画。四进与五进,说是后部,实为正中,当曲径通幽漫步而入,顿有与世隔绝之感,中间两幢古典式走马楼形成一个"开"字,四周为大青砖砌起的厚2尺余,高3.6丈的封火墙所围合,大门、侧门均为石库门,木质门上都用方砖遮盖,其防火之严密,可谓尽善尽美。四进谓正楼,供藏书之用,五进谓宅居楼,是主任准备告老回籍阅书隐居之所。两楼雕梁画墙,美轮美奂。2002年台风来袭使西厢房倒塌,我当年因寻访书隐楼,穿梭于老城厢之间,因此深深迷上了这附近的康乐球和小弄堂。
    十九、北苏州路  1、北苏州路20号,上海大厦(百老汇大厦)。
  百老汇大厦曾是外滩三座最高的建筑之一,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新仁记营造厂施工,大厦因地处虹口百老汇路口(今大名路口)而得名,是解放前上海仅次于国际饭店的最高建筑,大厦高22层,建筑面积为24596平方米,建筑体型呈八字形,既可使四翼的房间获得较好的朝向又可以提高建筑容积率,在建筑外观上雄伟挺拔。地下室为锅炉间,底层为大堂和公共服务部分,第二至第九层设大小公寓72套,第十至第十六层为业主住所,第十九至第二十一层为设备层。大厦立面摒弃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繁复的装饰线脚,采用几何立方体组合,第十一层起开始逐层收缩,形成近代摩天大楼风姿,仅在各层女儿墙处饰以艺术装饰主义派的花边图案。外墙底层用暗红色花岗石贴面砖,楼层均用咖啡泰山面砖。第十八层宽敞的大平台是鸟瞰浦江两岸景色的最佳处,许多中外知名人士曾在此极目远眺、流连忘返。1939年3月业广地产公司被迫将大厦产权卖给日本恒产株式会社,日本侵华将领、日本特务机构都盘踞在大厦内。1945年抗战胜利后,大厦作为敌产被国民党政府接管,作为国民党特务机关励志社第七招待所。解放后,大厦改为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际处,1951年5月1日命名大厦为"上海大厦",从此成为上海市接待国宾、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港澳侨胞的大宾馆之一。
  
  2、北苏州路276号,上海邮政总局(原邮政大厦)
  设计者为新怡和洋行的英国建筑师思金生,由余洪记营造厂施工。地上4层,地下一层,大楼于1922年12月动工,1924年底建成。地价和造价总共320万银圆。这座大楼建成后,曾是远东第一流的邮政建筑。二楼营业大厅,曾有"远东第一大厅"之称。大厦建筑风格为英国古典主义,气势雄伟壮观。在立面基座上采用花岗石砌筑,其余为水刷石墙面,楼层以贯通上下三层的科林斯立柱装饰,北立面为红砖清水墙。东南侧转角处塔楼高8层,塔楼由13米高的钟楼和巴洛克式塔亭组成。塔亭两旁有两组雕像,一组为信使和两个爱神;另一组爱神手持火车、轮船和书信盒,这套雕像十分精致,被誉为上海滩最高水平的石雕,,可惜在"文革"时期被当作"四旧"砸毁,上世纪90年代按原祥复制后重新安装在塔亭旁。转角人口门厅呈圆形,旋转型楼梯均用大理石铺筑。室内装修富丽堂皇,螺旋型邮件滑梯设计施工均很精湛。大厦竣工后,各种报纸纷纷刊登消息报道,《申报》载文称这座大厦为"中国第一大建筑",有的报纸称二楼营业大厅为"远东第一大厅"。邮政大厦建成后作为上海邮政总局,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特别是1949年在解放上海的四川路桥激烈枪战中得以幸存,今天这座大厦风姿不减当年。   
  
  3、北苏州河路400号,河滨大楼(河滨公寓)
  河滨大楼建成于1933年,原址是1887年沙逊建造的宝康里。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新中营造厂施工、沙逊的第四代维克多.沙逊投资建造,河滨大楼占地近7000平方米,是当年上海最大的一座美国公寓式大楼。由公和洋行设计,新申营造厂承建,建筑总面积达54000平方米,堪称当时亚洲第一公寓。由于地皮不规则,建筑师因地制宜地将建筑平面作"S"形布置,整幢大楼有8个门可出入,并有7处楼梯,9部电梯,还有暖气设备以及2.1米深的游泳池,可算是设备齐全。1938年,欧洲大批犹太难民涌入上海,一时无处安置,于是,沙逊财团将河滨大楼让出,作为上海犹太难民接待站,使数百户犹太难民得以入驻。一年后,该处难民搬出,迁至虹口难民收容所。解放后,大楼居民以机关干部、知识分子为主,也有一部分外侨。1978年大楼加建三层后为11层,居住了700户居民。
      二十、吴淞路   吴凇路560号,虹口消防中队(虹口救火会,沈家湾救火会)
  虹口救火会由工部局建于1915年,因工部局1867成立"火政处"在该址南首的沈家湾附近,因此俗称为沈家湾救火会。屋顶中部有四方塔楼一座,塔楼之上是六角形了望台,高36公尺,了望半径可达5公里,能了望至控江路、五角场等地区。现为虹口消防中队。没去过
  
   二十一、黄浦路
  1、黄浦路15号,浦江饭店(礼查饭店)
  大约1846年英国人礼查在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建造了最早的礼查饭店。约1860年英国人史密斯将旅馆买下,于1906年拆除重建(今金山大楼)。1907年又在该楼前建造礼查饭店新楼(今浦江饭店)。1910年竣工。1959年改建成浦江饭店。为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立面设计采用文艺复兴建筑三段式处理手法,整幢建筑凹凸面多、进深很长,女儿墙处东西两侧和南立面侧设立多座希腊神庙式三角形山墙,这种山墙在古典主义建筑中往往是立面的构图中心,是一种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这是上海目前能见到的如此严格的希腊神庙山墙形式的不多见实例。1922年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客居于礼查饭店三楼304室;同年,英国哲学家罗素也寓居在310室;1931~1936年喜剧大师卓别林曾下榻在四楼401室。礼查饭店是上海外侨的第一个旅馆,而且它还有着众多个"上海第一"。旅店在上海第一个成功试燃电灯(时称"奇异的自来月");1867年在上海最先使用煤气;1883年最早使用自来水;1901年最早使用号码为200号的"德律风"(即电话);1908年最早放映半有声电影;1913年最早放映有声电影。1959年由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接受管理改名为浦江饭店。  
  
  2、黄浦路20号,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苏联驻沪总领事馆)
  建于1916年,1924年成为苏联驻沪总领事馆。1991年苏联解体,此楼又成为俄罗斯驻沪总领事馆。领馆坐落在外白渡桥北堍,苏州河与黄浦江汇合处。占地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64平方米,设计者为汉斯.艾米尔. 里埃勃,由周瑞记营造厂施工。建筑立面为德国文艺复兴风格与巴洛克装饰细部掺合的折衷主义风格。屋顶为四坡两折孟莎式,开设小圆拱天窗,有一处开设可通向室外的阳台,天窗和山墙均用巴洛克弧线装饰,顶部设六角形了望塔。去过
  
  3、黄浦路60号,海鸥饭店(原上海国际海员俱乐部)
  上海国际海员俱乐部是海鸥饭店旁的一幢四层建筑,非为现海鸥饭店主楼。海鸥饭店主楼为新建筑。
  
  4、黄浦路106号(灰楼),原联合国救济总署办公室
  该建筑建造年份不详,民国35年(1946年)曾为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办公室。民国36年(1947年)3月28日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简称亚远经委会)在上海成立,该楼成为联合国亚远经委会秘书处的办公楼,该组织1974年改名亚太经社会。现为部队招待所使用。经过
  
  5、黄浦路106号(红楼),原日本领事馆
  日本领事馆初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地址北扬子路1号(今扬子江路),名出张所,后称日本公馆,同治十二年改称日本领事馆。清宣统三年(1911年),在黄浦路25号A(即黄浦路106号)建新馆。由平野勇造(日)设计,协盛营造厂承建。为清水红砖墙的砖木结构新古典主义建筑。现为部队使用。
  
  
  二十二、东大名路   1、东大名路378号,上海远洋运输公司 ( 英商耶松船厂)
  东楼1908年竣工,系缅甸式5层建筑,红砖,顶端塔亭为翘檐四方绿瓦锥顶,别具风格。该地原系渔民打鱼晒网场所。19世纪50年代美商在此筑船坞设修船厂,当时俗称"新船澳"(或"新船坞")后称为"老船澳"(或"老船坞")。60年代改为英商耶松船厂。1964年创建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上海分公司,简称上海远洋公司。
  
   二十三、昆山路   1、 昆山路135号,景林堂(现名景灵堂)
  景灵堂建于1923年,原称为景林堂(当时为纪念监理公会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博士而命名)。宋庆龄之父宋耀如先生曾在此处任牧师。该堂坐南朝北,原有房屋面积为720平方米,1983年扩建为811平方米。有2层楼,3层楼各一幢。1981年更名为景灵堂。
  
  2、昆山路146号,东吴法学院旧址
  是英国传教士林东知1881年创办的中西书院,为中国培养了一代杰出人才。资料显示其旧址为昆山路20号,现在是一家会计师事务所。     二十四、延安西路   1、延安西路64号,上海市中福会少年宫(原嘉道理爵士住宅)
  1919年-1924年建造,俗称"大理石大厦"。思久生洋行与马海洋行设计,砖混结构,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92平方米,入口为爱奥尼式白色大理石柱门廊,两旁有通长游廊,室内多用大理石装饰。 1989年9月25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原为英籍犹太人嘉道理爵士的私人别墅,称"嘉道理公馆",是上海近代著名建筑。1919年,嘉道理原先在今黄陂南路上的住宅失火,妻子摩卡塔为救被困屋内的家庭女教师而丧生。嘉道理悲痛欲绝,为避免触景生情,带着两个儿子去伦敦暂住。行前委托好友建筑师拉汉.布朗为他在大西路(即今延安西路上)重建新屋。没想到布朗酗酒成性,将新屋交给英商马海洋行的斯金生设计后,便不再过问此事。结果,1924年新屋落成,嘉道理重回上海时,看到的是"一幢宫殿式的建筑和一个烂醉如泥、正躺在医院里的布朗",而管理这幢花园洋房至少得用三、四十个佣人,更让他吃惊的是,承包商寄来的账单上竟是高达100万两白银的天文数字,按当时米价折算,可买大米5000万斤,足够14万人吃一年。别墅以巨额的白银建造,弄得嘉道理哭笑不得;但这毕竟是一座美丽的建筑,而且嘉道理本人也十分喜欢这幢建筑。
     
  2、延安西路221号,华东医院
  前身为"宏恩医院",该医院由当时著名建筑师匈牙利人邬达克设计。
  
   二十五、富民路   1、富民路182弄,裕华新村
  裕华新村属现代式花园里弄住宅,坡顶平缓,外墙为棕色面砖和水泥砂浆饰面,表现块面、线条的组合与对比。    二十六、陕西北路  1、陕西北路173号,华业大楼
  建成于1934年,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西班牙风格的建筑。公寓中高两低跌落状造型,顶端采用八角形
  
  2、陕西北路369号,宋家花园
  陕西北路北京西路附近有一处高墙深院,终日很少人走动,熟悉掌故的人称之为宋家花园,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座影响了半个中国的花园。这处房子建于1908年,原是一个名叫约翰逊。伊索的外国人的别墅。1918年5月,被誉为"没有加冕的宋家王朝的领袖"的宋耀如先生在上海去世,其夫人倪太夫人移居于此,从而给这个花园带来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传奇。倪太夫人卧室的左侧是宋美龄的闺房。另有两间是宋子安和宋子良的卧室。其它的宋家儿女当时都以成家,宋霭龄住西爱咸斯路(今永嘉路)、宋庆龄住莫里埃路(今香山路)、宋子文住祁齐路(今岳阳路),他们姐弟3人常在假日去看望母亲和弟妹。
  
  3、陕西北路457号,何东住宅
  
  
  二十七、陕西南路   1、陕西南路30号,衡山马勒别墅酒店(原马勒别墅)
  上海最漂亮的建筑,极具北欧风情的花园别墅--马勒别墅,于1936年落成。传说这所房子的设计是依照当年花园主人马勒最宠爱的小女儿一个梦境设计的。当初小女儿梦到自己拥有了一座"安徒生童话般的城堡",于是马勒请来了设计师,在陕西南路30号设计了这座有着北欧挪威建筑风情的城堡式别墅,并投入巨资,历时7年造成。主楼为三层,顶部矗立着高低不一的两个四坡顶,东侧的坡屋顶高近20米,上面设有拱形凸窗,尖顶和凸窗上部均有浮雕装饰物;西侧的坡屋顶高约25米,屋顶陡直。这一建筑具有典型的挪威建筑风格,采用高尖陡直的屋顶,有利于抵御北欧寒风侵袭和减少屋面积雪。主楼南立面上有三个垂直于主屋脊的造型优美、装饰精细的双坡屋顶和四个老虎窗,连同东西两座四坡屋顶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座华丽的小宫殿。中间双坡顶的装饰木构件清晰外露,构件间抹白灰缝条,比较典型地表现出了斯堪的那维亚情调的乡村建筑风格。主楼的外墙用泰山面砖镶嵌,颇具特色。1989年9月25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曾作为上海团市委办公地,2006年更因为中纪委进驻,成为上海最瞩目的地方。
  
  2、陕西南路39~45弄,长乐村(凡尔登花园)
  长乐村原名凡尔登花园,位于陕西南路(原亚尔培路)39~45弄。1925年由华懋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建造,英商安利洋行设计。这个地块原来是德国侨民乡村俱乐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宣布与德国断交,法租界当局于1917年3月26日没收了俱乐部,由于中国政府反对,法租界只得出钱购置这批土地房屋,并以法国凡尔登地名命名。凡尔登花园面积有5公顷,1924年在花园东部兴建法国总会,1925年在花园西部建造花园里弄住宅,里弄名称仍沿用凡尔登花园名。外观小巧玲珑,内部装修讲究,各户入口处门斗上有欧式装饰。房屋间距1:1.5,很宽敞,房前屋后植树种花,环境幽美。凡尔登花园分三批建造,1929年才全部竣工。
  
  3、陕西南路387号,步高里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典型的老上海旧式里弄住宅的代表作,由法商建于1930年。位于陕西南路287弄,共有砖木结构二层石库门建筑78幢,形成完整的里弄街坊格局,弄堂口的中国式牌楼独具特色。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经在步高里52号居住了一个多月,并且创作了<海的梦>.这类石库门建筑属于新式石库门建筑.     二十八、南京西路   1、黄浦区南京西路108号,金门大酒店(原华安大厦)
  华安合群保险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华人创办的人寿保险公司,为全国最大的华人人寿保险专业公司。1926年建造,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由哈沙德洋行设计,江裕记营造厂承建,高九层,建筑立面三段式,突出对称中轴上高耸的双层环柱式塔楼。塔楼冠镏金球顶。立面底层罗马多立克柱廊和中部屋面矗立九米高的镏金圆顶很突出。外墙面底层部位砌筑花岗石,楼层部位作水泥斩假石。建筑造型雄伟、典雅又别致,内部设施豪华又先进,工程竣工后十分引人注目,1939年香港商人来沪开饭店,租用大楼三至七层房屋,并加建一层作为餐厅,名为"金门饭店"。1950年金门饭店停业,大楼由华东纺织管理局租用为机关大楼。1958年改为专门接待归国侨胞的华侨饭店,设120间客房,还有宴会厅、酒吧间等,建筑内部中心装修。现在又恢复"金门饭店"的老招牌,是一家三星级宾馆。
  
  2、南京西路150号,上海市体育俱乐部(原西侨青年会)
  民国17年(1928年)美国人菲奇o洛克菲勒等筹款60万两银子,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规划建造一座现代化娱乐和体育为一体的联谊大厦--西侨青年会大厦。建筑坐北朝南,造型美观,立面具有西方古典建筑风格情调,但是又不繁复。立面竖向和横向均采用欧洲古典主义建筑横三段和纵三段的构图手法。西侨青年会建成后,成为西侨青年们的社会活动中心,各种演讲会、讨论会和社交活动都在这里举行,美国妇女俱乐部、美国体育联谊会、上海工部局美国连队在这里建立总部,还建立西侨学习华语学校。1950年8月人民政府接管了大楼,上海市文化局曾在此办公。1953年10月,在陈毅市长的关心下,大楼划归上海市体委改为上海市体育俱乐部。
     
  3、黄浦区南京西路170号,四行储蓄会大楼(国际饭店)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半个世纪里,国际饭店一直是上海标志性的建筑。1934年建造,邬达克设计,馥记营造厂承建,现代派风格与装饰艺术派风格。地面22层,地下2层,高83.8米。建筑立面强调垂直线条,15层以上呈阶梯状,曾号称东亚第一楼。是1983年以前上海最高的建筑。1989年9月25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国际饭店一直是上海的最高建筑,地居上海市的中心。1950年11月,为统一上海的平面坐标系统,当时的上海市地政局对全市进行了测量,测量以国际饭店楼顶中心旗杆为原点,由此,确立了上海城市平面坐标系。1997年10月国际饭店内部改造时,特别把顶层中央旗杆处的方位垂直向下定位,在大堂设立了"上海城市坐标原点(副点)"标志向社会开放,供游人参观。
  
  4、南京西路216号,大光明电影院
  由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大光明电影院,占地面积401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902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前部2层,后部4层。建筑立面造型为美国近代式,南立面有大面积长窗与半透明玻璃灯柱组成,后背是竖横交错板片墙面。西侧耸立的长方形玻璃灯柱和大门口乳白色玻璃雨蓬十分别致,晚上通电后灯火通明,数里之外即能望见,成为大光明电影院的标志。大光明电影院自放映之日起,就一直是中国电影界的龙头影院。
     
  5、南京西路325号,跑马总会(上海美术馆)
  1933年建造,新马海洋行设计,余洪记营造厂承建,新古典主义风格。外墙褐色面砖,西北转角处有高八层的攒尖瓦顶钟楼,仿石饰面。建筑外貌具有古典主义构图的折衷主义特色,大楼外墙以褐色面砖和石块交织砌筑。西面有贯通二层、三层的塔什干式柱廊,北端是高53.3米的钟楼,上盖坡形楼顶,四面置直径达3.3米的大钟,气势壮观。室内装修考究,布置设计采用现代俱乐部式样。1951年8月,人民政府将土地收归国有,跑马总会的建筑仍归总会所有,但需交纳土地税。由于解放后仍然不能经营赛马,没有收入,至1954年,已欠下大批地税及人员工资,跑马总会只得表示"愿将一切动产、不动产交大华企业公司,以充债款"。当年5月31日,跑马总会所有建筑物由人民政府接管。现跑马总会大楼作为上海美术馆馆舍。
  
  6、南京西路455号,愚园坊
  1931年8月17日下午,邓演达赴上海愚园路愚园坊20号出席江西起义干部训练班结业式,国原行动委员会上 海市干部会负责人陈敬斋叛变告密,邓不幸被捕,
     
  6、南京西路934号 ,泰兴大楼
  泰兴大楼原名麦特赫斯脱公寓,英商新瑞和洋行设计,1934年建成。公寓沿转角街坊建造,平面呈八字形,主立面朝东偏南。公寓中央部分为十二层,两翼稍低为是层。建筑立面以横线条为主,在女儿墙和底层腰线上也饰细横线条,中央部分突出垂直线条,建筑形式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现在大部分楼面为办公用房,底层为移动通讯公司店铺,楼上还有一部分居民居住。
           7、南京西路1418号,郭順住宅         永安公司老板郭乐、郭順兄弟住宅。1916年由公和洋行威尔逊设计。这两幢建筑外貌颇具法国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风格。虽属西洋式,但因业主、营造商是中国人,故多少还带有中国传统的三间二厢平面。屋高三层,屋面坡度较陡,壁炉烟囱凸出屋面。正中有弧形门廊和有顶阳台外凸于东西两侧,二、三层楼对称设置外挑阳台。顶部的女儿墙做成古典的宝瓶透空栏杆,与正中的圆弧形门廊和阳台浑然一体,凸现讲究立面平衡对称的法国式住宅风格。立面上线脚复杂,装饰细致,空间处理活泼而富于变化。底层用塔式干柱式,二层设爱奥尼克柱式,三层置科林斯柱式,平顶的石膏花饰精致,在花纹中心配上配线装置吊灯,后来的豪华住宅较流行这种平顶样式。  
  
  二十九、北京西路   1、北京西路1320号,
  原为雷士德医学院(雷士德[英]毕生从事建筑工程和经营房地产,1926年逝世捐出全部遗产资助上海教育、医疗、慈善事业,建有医、工学院及仁济医院大楼等)。雷士德与德和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32年竣工。现代派风格,局部装饰属装饰艺术派。
  
  三十、威海路   1、威海路412号,民立中学
  欧洲城堡式花园住宅。1920-1930年间建造。南立面两侧塔楼原对称,2层中部设券柱外廊,檐部山墙为巴洛克式。北立面有中国江南建筑特色。    三十一、铜仁路
  1、铜仁路280号
  毗连式多层公寓。砖混结构。清水红砖墙,坡屋面。北立面布置四个对称的三角形山墙,窗口饰清水红砖齿形装饰;南立面设间隔凸出的大阳台,前为公共庭院。
  
  2、绿屋(吴同文住宅)
  上海颜料大王吴同文的旧宅,吴同文是富商贝润生的女婿,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姑父。吴同文请匈牙利建筑大师邬达克给他设计了这栋房子,这是邬达克在上海的最后一件作品。1938年竣工时邬达克向吴同文保证,即使100年也不会落伍,当时这座绿房子被称作"远东第一豪宅",有电梯、冷空调、地板供热和锅炉房。在"文革"期间,这座豪宅由上海三轮车工会使用,后又划归上海市规划院,后来规划院在边上建了新大楼,这套花园洋房就成了晒图室。现在被台湾商人顾传晖租下。           三十二、奉贤路
  1、奉贤路68弄40-52号、80-92号
  花园公寓里弄住宅。砖木结构,1911年建造。行列式排列,清水红砖墙,红瓦坡屋顶。单体正立面为连续券柱式构图,顶层为三角形双山墙,山墙断檐、入口拱券等有卷涡状花饰。    三十三、巨鹿路
  1、巨鹿路675号,刘吉生旧居
  
  1、巨鹿路733号,原美军住宅
  巨鹿路733号,现在是南京军区幼儿园所在地,原来是美军住宅。
  
  2、巨鹿路852弄1-8号、10号
  英国乡村式花园住宅。砖木结构,1930年建造。共8幢,分列弄道两侧。假三层,黄色糙面水泥砂浆墙面,楼前有小庭院。部分山墙露木构架,设高烟囱;部分入口作拱券形雨棚。
  
  3、巨鹿路868-892号
  英式双毗连花园住宅。砖木结构,1930年建造。共12幢,沿路排列,南面设大花院,北面有小院。单体为假三层,红瓦坡顶,三角形山墙露木构架。
  
  4、巨鹿路889号,巨鹰宾馆
  英式双毗连花园住宅(原为亚西亚火油公司建造)。混合结构,1929年竣工。原9幢,每幢两单元,分门进出,独用庭院。南立面底层为券廊,2层设大阳台,两侧作双坡三角形山墙,与四坡屋顶连接。
    
  
  三十四、常熟路
  1、常熟路113弄2-31号,原名善钟里
  (常熟路旧名善钟路)。潘义泰营造厂承建,砖木结构,1930年建造。双毗连花园住宅。
    三十五、长乐路
  1、长乐路764弄,原为杜美新村
  (所在路旧名杜美路)。砖混结构,1930年建造。新式里弄住宅。各单元均有小庭院。南立面中部开间呈半圆形前凸,设三联窗,顶层变成阳台。
  
  2、长乐路800号
  古典式花园住宅。砖木结构,20世纪30年代建造。南立面对称,底层为敞廊,2层中部退为大平台;细卵石墙面,墙角、檐下、勒角镶清水红砖。较陡的红瓦顶,西侧设四坡尖塔,檐下有木支托。
  
  3、长乐路752-762号
  花园里弄住宅(福新烟草工业公司建造)。华盖建筑师事务所陈植设计,1941年建造。沿街前后两排。单体为双开间,假三层;南立面西侧开间前凸,山墙露木构架,红瓦双坡顶,东侧屋顶设棚式老虎窗。
  
  4、长乐路570弄,蒲园
  (长乐路旧名蒲石路)。张玉泉设计,混合结构,1942年竣工。花园里弄住宅。均为西班牙式,有独立式、双毗连式两种,平行排列于弄道两侧。浅黄色水泥拉毛墙面,饰螺旋形窗间柱,2层设挑阳台,平缓的筒瓦四坡顶。
  
  5、长乐路109号,华懋公寓(锦江饭店北楼)
  1929年建造,由安利洋行设计,钢框架结构,装饰艺术派风格。高14层,体量较大,立面以竖向构图为主,檐部、基座以及各层窗套用白色斩假石饰面,其余为褐色面砖。1989年9月25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十六、乌鲁木齐中路
  1、乌鲁木齐中路12号5号楼,原为中国红十会医院
  (1904年沈敦和等创办万国红十字会,后改为中国红十字会,所属的大清医院、上海哈佛医院,武汉庞氏医院于1907年合并建此医院)。砖木结构,1910年竣工。古典主义风格。    三十七、番愚路   1、番愚路60号,孙科旧居
  在延安西路1262号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大院内有一幢风格独特、景色宜人的花园洋房,曾经是孙中山先生之子孙科的旧居。这幢洋房旧时为哥伦比亚路22号(今番愚路60号),如今此门已被封死,只能由延安西路出入。孙科住宅现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系西班牙式建筑,兼有巴洛克建筑风格,其斜坡屋顶采用红色筒瓦铺设,檐口细部装饰讲究,门套、窗框形式多变,运用各式拱券,宅前是典型宽敞的中国式庭园,该建筑由邬达克设计。    三十八、沙泾路  1、沙泾路10号、29号,原工部局宰牲场
  远东最大的屠宰场,象一个迷宫一样的圆形建筑,在九龙宾馆的后面,非常神秘。
          三十九、乍浦路
  1、乍浦路439号、471号,虹口区健身房(西本愿寺)
  民国19年(1930年)4月,在今乍浦路439号和471号,另建西本愿寺上海别院,人称"西本愿寺",由冈野重久设计,岛津工作所承建。其建筑形式仿东京筑地的西本愿寺(今乍浦路471号内)风格。室内主体建筑是一个仿印度支提庙的东西纵长呈马蹄形的拱形大厅,西端是一个半圆龛,供日本人朝拜和安放骨灰盒之用。沿街东山墙及北入口有火焰形券面,周围装饰着莲花瓣图案浮雕。券下缘为禽鸟浮雕的带饰,在此带饰和下方的莲花纹样之间有一大块高浮雕,表现热带丛林中的白象出没,有七只大象,姿态各异,两端雕着两尊坐式菩萨,可惜这些浮雕在"文革"时期遭破坏。再下是三行,每项七朵莲花浮雕,朵朵形态逼真、形状相异。莲花墙北侧有铁栅,可以望见西本愿寺仅剩的边门,门廊前上方饰有微型小塔。乍浦路439号东门入内,还留有一幢带有日本建筑风格的入口门廊,当时是日本和尚居住处。抗日胜利后,西本愿寺的僧人全部被遣散回国,寺庙由当时政府接管,由招商局使用。解放后,439号由海洋局作海远局作宿舍,现已改作民房使用。旁侧471号改作虹口区健身房,其建筑外貌基本保存完整。
   四十、圆明园路
   1、圆明园路南苏州河路,新天安堂旧址
  是一幢建于1886年的哥特式教堂,外墙红砖砌筑,其高耸的尖塔,曾是苏州河南岸的制高点。1949年后,改为上海照明灯具厂办公楼,内部分成三层,尖塔也不复存在,只剩下残缺的底部。    歡迎進入還舊樓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