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掀起你的盖头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8:29:16

 

 

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6,相当于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士5国面积之和。石油、天然气、煤炭蕴藏量均居全国首位。然而,由于运输距离的原因,新疆一直是捧着金饭碗讨饭。著名作家王刚在小说《英格力士》中的一句名言:“新疆人的眼界被天山挡住了。”

一年前还在大漠黄风里苦苦挣扎的中国贫困地区,如今忽然变成了资本的天堂。

自5月份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后,一个足以进入中国历史最大开发规模行列的投资浪潮正在席卷新疆,资金如潮水般涌入,新立的项目鳞次栉比,中国最后一块能源处女地历史性地站到了蜕变的前夕。

拥有中国40%煤炭储量的新疆,会成为中国下一个资本乐园吗?与山西、内蒙古等中国煤炭大省相比,它的开发模式有什么不同之处?

新丝路上的宝藏

撒落在天山南北的煤炭资源,宛如一块块黑色的吸金石,构筑成聚焦众多目光的黑金地。

据新疆发改委向《能源》杂志提供的资料,新疆计划形成四大煤炭基地:吐(鲁番)哈(密)煤田立足以西煤东运、建立大型煤炭基地为主,满足当地用电和西电东送支撑电源的要求,适度发展火电;准东(准噶尔盆地东部)立足建立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并参与西煤东运;伊犁以发展煤化工煤电为主;库(车)拜(城)以满足南疆四地州生产生活用煤为主,适度发展火电。

新疆在地形上被概括为“三山夹两盆”,由北至南分别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脉。以天山为界被广义地划分为北疆和南疆,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和天山山间伊犁盆地、吐哈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北缘一带,资源区域分布呈“北富南贫”,北疆煤炭资源量占全疆资源总量90%以上。

在这其中,准东和吐哈煤田因地近甘肃、内蒙--意味着相对便捷的交通和更为广阔的市场--而成为各路资本竞逐的热点。

目前,已有华电、华能、保利、中电投、国投、中煤能源[8.45 1.20%]、香港明基、新疆广汇、山东鲁能、湖南煤业等30多家大型企业入驻吐哈煤矿,近距离短兵交接,掀起了抢占资源的大战,动辄盘踞数以百亿吨的煤炭资源。

“几乎国内所有具备影响力的煤炭企业都已进入,目前新疆煤炭资源已被各路投资者跑马圈地,可以说,第一阶段引入投资者的任务已经完成。”新疆发改委主管能源的副主任肖庆华告诉记者,“竞争开始呈现出无序状态,现在我们面临的形势,是进入到规范投资者市场行为的阶段中。”

之所以需要规范,是因为“新疆境内的煤田被规划为四大功能不一的产区,产业的发展需要和其它基础设施齐头并进。”肖庆华说。

“新疆的能源定位发生重大改变。我们争取到'十二五'末把新疆建成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和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完成新疆由国家能源储备基地向国家能源基地的转变。”肖庆华笑道,“我们现在也要承担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

搅热沙漠的热情

开发新疆的重点在能源,而能源的节点是煤炭。

从目前进入新疆围绕煤炭资源做文章的企业性质来看,既有以神华、国电、华电为代表的央企,兖矿、鲁能、湘煤为代表的地方国企;也有广汇、新疆美克等本地民营企业;甚至还有香港明基、泰国正大等外资企业--所有制结构不可谓不完整齐备。

这种表面上的完整结构不能反应实质竞争状况,要促进新疆能源产业的优质发展,需要对“潜心做实事,能够给新疆带来税收、解决就业的民营企业和从事清洁能源产业的项目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尤其注意规避煤炭资源低层次开发、低水平使用和高耗能污染”。

现在,几乎所有拥有新疆煤炭资源的企业都宣称将在当地投资煤化工项目,从事煤制气、甲烷、甲醇、二甲醚或者煤变油的业务。准东和伊犁的煤化工基地,正全力展开竞争,规划投资额都数以百亿计--6月8日,在准东两个分别由华能与湖北宜化集团投资的项目启动仪式上,其负责人对外宣称的投资额就分别高达350亿元和325亿元。

同一天,华能集团总投资380亿元的准东煤制天然气项目在新疆奇台县奠基。一期项目将于2013年建成,这是华能千亿投资新疆计划宣布后第一个落地项目。

奇台拥有探明的煤矿储量近2000亿吨,号称中国第一煤炭储量大县,从奇台一路驱车,向东经巴里坤到哈密,或者经过吉木萨尔到昌吉,再跨过伊犁河到靠近哈萨克斯坦的霍城县,在这条1000多公里长的公路沿线上,类似华能准东和潞安沙尔湖这样的能源重化工项目星罗棋布:神华集团在奇台县五彩湾的煤制油基地、鲁能在将军庙的煤电工业园、中电投和内蒙古庆华集团在伊犁的能源重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每一块空地,都可能意味着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投资。

除了五彩湾这一煤化工试点项目之外,神华集团“煤制气”的“帝国轮廓”正在迅速放大。2007年入疆以来,神华已分别在北疆多处筹建新的项目。在距离五彩湾煤化工项目130公里的昌吉,神华集团拟投资数百亿的煤制油项目在一个多月前开工奠基。

在煤制油领域,国内第三大煤矿企业--兖矿也蓄势待发,期望与神华形成争锋的格局。

大块头项目陆续开工,让越来越多的煤化工专业人员进入新疆。在未来的几年内,且不论像拥有管理和技术经验的煤化工专业人才,即便是刚从技校毕业的年轻车间工人,也不用考虑失业的问题。

在新疆东部一个即将建成的煤化工基地,我们和几位刚刚从没有冷气的食堂用过午餐的年轻工人交谈。他们大多来自甘肃,刚从技校毕业便被这家企业一网打尽。当说到个人发展的问题时,一位大约十八九岁的年轻小伙子笑了起来,“也许我们会在伊犁再见面。”

他的理由是,这边自然环境不好,全是沙漠,生活缺少乐趣。当然,更重要的,是他认为企业给出的待遇偏低,“所有的加起来,还不到2000元一个月。伊犁那儿风景秀丽,有家企业放出话来,即便是新手,也会给2600元。”

疆煤转化”的路径选择

超长距离的交通运输在新疆习以为常,若是客流,倒也好办,目前,新疆拥有通航机场14个,吐鲁番、博乐机场年内竣工后将达到16个。此外还有通用航空简易机场56个,近日民航总局局长李家祥表示,到“十二五”末,要让全疆县市实现起降飞机。

“客流没问题,关键得看物流。”一位在准东开采煤矿的内地地方国企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现在出疆要道只有兰新铁路单线,煤运到河西走廊后再走不了,运输能力不上去,我们哪敢扩大产能?”

2009年全疆煤炭产量为8740万吨,仅占全国的3%不到,其中出疆煤炭约1200万至1300万吨,同样微不足道。根据新疆发改委提供的资料,到2015年,新疆煤炭外运要达到5000万吨。

吐哈和准东煤田是规划中“疆煤东运”的主战场,新疆意欲将其打造成两个亿吨级煤田。摊开地图,狭长的河西走廊犹如一个瘦削的脖颈,兰新铁路贯穿其间,是疆煤东运的主要通道。

这种单一的紧张状况在未来几年有望得到缓解,2009年6月,新疆至内地名为“一主两翼”的运煤铁路线开建。“一主”指现有的兰新铁路复线。去年,国家投资1200亿元修建兰新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建成后,现在的兰新铁路线将改为货运专线;“两翼”分为北翼和南翼。其中,北翼指新疆将军庙-巴里坤-伊吾-策克(内蒙古)铁路,最终将连通包头;南翼指哈密-敦煌-西宁-成都铁路。

有乐观者估计,到2013年,“一主两翼”第一阶段完工后,其运煤能力将达到每年5亿吨,远期则可以增加到每年10亿吨。这也意味着长期困扰新疆的“能源孤岛”标签将被彻底撕下。“出疆煤炭热值达到5000大卡以上,远高于内地市场上主流存在的煤种,疆煤的竞争优势将显露无疑。”上述地方国企负责人告诉记者。

相比上述两大版块,“西电东送”更加依赖于国家电网在新疆的建设进度。众多有意建设坑口电站的企业之所以迟迟按兵不动,源于新疆电网覆盖与输送负荷薄弱的现状。

新疆电网长期自成一系,几乎独立于西北电网之外,形成一个封闭的孤岛。直到2007年11月才实现全疆220KV联网,结束了长期分散供电的格局。新疆与西北电网750KV联网工程将在今年年底投运,使新疆电力通过融入西北电网联入国家电网。十二五”期间,新疆电力还将建成哈密-河南、准东-重庆2条±800KV千伏特高压直流;“十三五”甚至还有两条±1000KV特高压直流连接到华中电网,以配合国家电网特高压战略,“最终实现新疆煤电、风电联合开发,整体外送。”

 “从市场操作性来讲,'西电东送'比'疆煤东运'和煤化工更为简单,它的问题关键是电网建设和上网电价。现在五大发电集团都已进入新疆,并取得了各自的煤炭区块。一旦上述问题解决,'西电东送'将成为新疆煤炭资源转化为财富最为畅通的路径。”一位业内电力专家向《能源》杂志记者分析道。

难以忽视的困境

根据预测,新疆在垂深2000米内、面积76394平方公里的范围中,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资源总量的40%以上,位居第一位。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前,基于国家战略储备和交通瓶颈等因素,新疆富饶的能源矿藏只能安睡于地表之下。

除了拥有令人羡慕不已的煤炭资源之外,新疆还是国内重要的油气基地,预计到2010年,新疆油气产能将达6000万吨,到2020年产能将达到1亿吨油气当量。

5月,中央新疆经济工作会议后,自治区政府各机关单位急忙抽调人手,修正各领域规划目标,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新疆有没有创造世界性影响的可能和条件?

这一切还仅仅是构想,而每个机遇背后总隐埋着挑战。

“煤炭的开发也不能重走石油的老路。”在新疆半个月的采访过程中,包括政府、企业和基层百姓都对此形成高度共识。

“一家独大,'国中之国'的做法已经伤害了新疆半个世纪,把资源带走,但未留下财富,也未能解决民生就业。” “每个来疆投资的企业,必须设立具备完整法人资格的子公司,而不是之前的分公司。”

子公司和分公司一字之差,其所折射的利益分配却有天壤之别。不过这点问题不大-- --接下来,在煤炭和新能源领域,所有来疆投资的企业必须设立子公司。几乎可以预料的是,受益于未来几年数以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新疆财税即将迈入膨胀的增长期。

“山岗遮盖了远处的矿井,却遮盖不住直冲天空的黑烟。”这是英国作家劳伦斯笔下描述的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煤矿区的情景。不过,在地广人稀的新疆,因处在开发早期,劳伦斯笔下的这种景象尚不多见。

尽管如此,随着数以千亿计投资的能源重化工项目未来数年内的落地,环境承载力的问题无法不被正视。新疆腾飞在即,但---新疆脆弱的生态面对汹涌的投资开发浪潮,能有多大的承载净化能力?

在至关重要的水资源上,“新疆是整体缺水,局部富水”,“关键是要合理利用,这就更加需要政府的调控与引导,鼓励清洁能源和节水项目的建设。”

一直以来,在新疆实行以低水价引进大项目的政策。但是,项目引进之后,争取用水指标成了各个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

据一家大型央企煤化工项目负责人透露,在富水的昌吉、伊犁和乌鲁木齐等北疆地区到2009年,由于水已被各大煤电项目分完,新疆新兴的煤化工项目皆无水可调。目前,规划中的重化工产业园部分占用的是生态与农业灌溉的指标用水。

多年来代号为“505工程”而低调建设的“引额(尔齐斯河)济克(拉玛依)”、“引额入乌(鲁木齐)”项目已初见成效,额尔齐斯河丰富的水源通过这些工程引入到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甚至吐哈盆地。但现在,俄罗斯和哈国已通过各种管道向中方提出抗议,为避免更大的纠纷,这些引水工程一直处于秘密不宣状态,因此供给能力将受到极大限制。

“建设新疆不能重蹈山西的覆辙。” “生态破坏、利益集中。当前,从央企到地方国企,声势浩大地进入新疆,宣称投资规模有多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多高。实际上,他们现在是跑马圈地后就按兵不动,没有或者延缓下一步的投资计划。”

如前所述,多数项目“雷声大、雨点小”的原因是交通运输与水资源匮乏所致,至于交通运输的瓶颈,新疆内外都普遍看好能获得有效解决--新任新疆党委书记张春贤在湖南工作之前,曾在交通部工作了8年。但水资源问题,却迄今未有各方满意的统筹方案。

对“利益集中”的担忧不无道理--能源投资开发的重要因素,是庞大的资金与雄厚的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进入的门槛,但也由此可能造就了一批区域能源寡头而阻塞了财富合理下沉的通道。

因此,在享受短暂的政策盛宴之后,各界的担忧--因集中于能源开发而可能导致的利益集中和生态灾难,将以最大的负荷考验中央和自治区政府治疆新政的路径与决心。

新疆这块“四大文明、三大语言、三大宗教”交汇的神奇而壮美的土地,在迎来千年不遇发展机缘之际,也面临着铲除滋生仇恨的土壤和引致新型矛盾痼疾之正反命题。

但不管怎样,序幕已经拉开,大漠不再荒凉。也唯有发展才有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让野蛮拥抱文明。现在,平静被打破了。  张春贤履新"百天" 治疆"新帅"通过首考   

王乐泉同志和张春贤同志亲切握手。新疆日报记者李杨摄

  与一般省委书记任免不同,王乐泉和张春贤的交接,有习近平出席讲话,李源潮宣读中央决定。中央对新疆问题的重视、对新挂帅人选的看重可见一斑。

  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有太多的理由。这里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与多国接壤,民族问题复杂,社会稳定任务繁重,从来都是世界舆论密集紧盯的焦点。"新帅"张春贤进疆,肩头扛的是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道考题。

  如今,张春贤上任已近百日,从"维稳"到"民生",频频调研和密切接触民众的背后,是张春贤对治疆思路的苦苦思索和探求,有些默默无声,也有些轰轰烈烈,在新疆各界人士的眼里,张春贤"百日"履新通过了首考。 解读张春贤百天足迹

  密集调研,"张氏风格"日益凸显

      张春贤在新疆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公众的目光。与前任相比,他"更多地是在谈民生与富民",网上有评论称,入主新疆仅仅三月,张春贤已经表现出他鲜明的"张氏风格","勤政""亲民"都是被打在张春贤身上的烙印。  此前有媒体统计称,任职履新的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9天开10个座谈会,马不停蹄地深入牧区、农场、社区、企业、农村密集走访和调研;上任半个月,新疆全面恢复互联网业务,积极回复网民提问;给乌鲁木齐小学生回信,勉励青少年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建设美好新疆;在阿勒泰地区看望受灾民众;在喀什老城区倾听民众对改造补偿甚至建筑风格的意见;在帕米尔高原了解守边干部群众的需求……直至今日,张春贤调研的脚步还是没有停歇。

  迎难而上"挂帅"新疆的张春贤,曾在出席的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讲话尾声时诚恳而坚定地表示:要做新疆的"儿子娃娃"!"亲民书记"的形象随着张春贤不辍走访调研的脚步和一系列富民政策的出台而日渐彰显。回看张春贤入疆履新100天的答卷,其"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的亲民新政已为他主政新疆赢得民心,赢得信任,也获得了高分。

  特别是7月4日至5日,张春贤轻车简从,穿行在大街小巷,与乌鲁木齐市民众交流,了解民意,倾听民声。

  这是乌鲁木齐"7·5"事件一周年的敏感节点,如此 "微服出访",多少有点出乎人们的惯性判断。走访中,张春贤亲切地对身边喜出望外的各族群众说,他就是来给大家鼓劲的,"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

  第二天的媒体报道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一消息,也让他赢得这个曾经受伤城市里更多市民的人心,更给予了大家走出伤痛与仇恨,共建美好明天的信心和鼓舞。 重视调查,重视基层,西北刮起"张氏旋风"       "要高度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这是张春贤调研时反复强调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人称张春贤的务实作风在西北刮起了"张式旋风"。

  张春贤此番入疆,前有19个省市一把手在"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上承诺的史无前例的支援计划,后有如期召开的首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对新疆战略发展作出定位,并出台一系列倾斜性优惠政策,时机显得恰到好处。

  就任湖南省委书记前,张春贤就曾表示,"我不喜欢烧新官上任后的'三把火',我也不刻意去追求这些!工作应讲究科学,应该深入了解情况后按规律办事。"基于这一理念,履新后的张春贤便一直忙于下基层调研考察。

  "我刚来新疆工作,最想听听大家的心声……"为了准确"把脉"新疆,张春贤带领党委一班人马行程上万公里,足迹遍布天山南北,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入农家,进大棚,下社区,看企业,与基层干部群众亲切交谈,倾听民意,就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进一步改善民生进行深入细致地调研。

  "自治区党委密集进行调研、座谈活动,就是要向全社会发出信号,引导各级干部结合实际,主动思考和研究问题,集中集体智慧,凝聚各方面力量,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地谋划关乎新疆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张春贤这样阐述调研活动的目的。

  待到履疆整一个月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就各项攸关新疆长远发展的事宜作出了具体部署并渐次展开,这位肩负中央和人民重托的"新帅",将中央的治疆方略解读得十分清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须以造福民众为第一要务。          寻求跨越式发展之路的探索

  张春贤进疆,中央送了个"大礼包"

  4月29日,张春贤(右前)与努尔·白克力等领导会见了新疆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

  在新疆许多人眼里,张春贤进疆,中央送给了他一份沉甸甸的"大礼包",这个"大礼包"既是责任,更饱含希望。

  "大礼包"内容之多,实属罕见:既有中央一系列支持新疆发展的新政,也有19个省市、各大部委以及大型央企对口援疆的具体内容,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

  一进疆,除密集调研之外,张春贤和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等主要领导干部的工作日程中更多的是"座谈"和"会见"。最早进疆的是张春贤的湖南老搭档、刚刚履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周强带领的湖南省党政代表团,双方共同商议并研究部署了湖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

  出席自治区政府与南航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会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一行,会见中国妇联调研组,与交通运输部商谈,会见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曹培玺一行,与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等领导举行座谈,会见新汶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郞庆田一行,与铁道部就加快新疆铁路建设发展进行座谈并签署会议纪要,会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一行,与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率领的上海市代表团举行座谈……看得出,张春贤几乎平均3天接待一次"援军",兄弟省市、国家部委和央企表现出的高度政治责任,给了张春贤莫大的鼓励,他的使命之一,就是要千方百计把"盛情"用好,把"钱"花好,把事办好。

  事实上,从张春贤履新"百天"的足迹中,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已经看到了信心和希望:中央的"大礼包"是货真价实的!仅资源税改革一项,虽然每年只有几十亿元的收入,但看得出中央动了"真格",其他省区市、国家部委和央企自然会跟着拿出真金白银。新疆一些干部群众说,从"大礼包"中足见中央对张春贤的倚重之心。     迅速统一思想,干部群众重拾发展信心

  5月26日,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在新疆人民会堂举行。这是大会会场。

  坦率地讲,张春贤进疆初期,新疆干部群众的普遍心理是观望、怀疑和希冀的混合体。这也是省区大员调整初期的普遍规律,不足为怪,何况是在新疆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社情敌情极其复杂的地区。

  经历了"7·5"事件的阵痛和主要领导干部的交替,新疆在最短时间内亟需解决的问题是:统一思想!这一点,在张春贤到任一个多月后得以实现。分析人士认为,能否在短期内统一思想,并让人们看到希望,考验的是一个干部的综合素质,既不能在不了解情况的情形下说"外行话",也不能急功近利迅速出台新政,要做到不偏不倚其实很难。但张春贤在履任一月后的表现,人们给它投了"满意票"。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的新的治疆方略是:走一条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之路。在5月26日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张春贤在全疆县级以上干部面前首次公开亮相,坦露心声并提出新疆发展新思路,赢得了一片好声。

  "新疆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是解决新疆问题的总钥匙""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新疆的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大机遇"等论断,统一了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事后不少干部表示,这次会议让大家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重新有了发展信心。

  新疆有社科专家分析,张春贤"发展是解决新疆问题的总钥匙"这一判断是英明和睿智的,这里的"发展"意指全方位的发展,但更侧重于经济发展。反思"7·5"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除敌对势力分裂图谋之外,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出现的城乡差别、行业差别、南北疆差别、群体差别"四大差别"没有被很好解决,影响了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积累了一些社会矛盾。

  其实,从张春贤进疆那一刻起,他就要为实现到2015年使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

  可喜的是,从张春贤百天足迹中,已经透出加快发展的紧迫性。5月28日,张春贤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主席联席会议,专题讨论研究推进自治区工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他要求,自治区各大领导班子要作出表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要雷厉风行、务实高效地工作。

  这一要求的效果,从新疆许多县市的干部们最近的感受中得到了印证,近一个多月来,经常会有自治区厅局级干部突然造访,不仅办事效率比以前提高了许多,而且要求接待尽可能节俭。这跟张春贤进疆后的"张氏效率"有关系,因为在6月,仅仅用了15天,新疆"富民兴牧"工程首批4个水利项目,便完成了从项目提议到开工奠基,此举随后被新疆干部群众和媒体大加追捧。其实,提议者正是张春贤。          走科学跨越发展之路,新疆经济环境将更宽松

  7月14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蒋洁敏,在天然气利民工程管道焊接现场参观。当天中国石油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正式开工。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张春贤的经济发展思路中,不是单一地讲成就,困难和问题总挂在他的嘴边。特别有了在湖南主政的经验,他总会时不时用湖南等地的发展与新疆的发展做比较,告诫大家不要沾沾自喜。

  而对于新疆的大发展、大开放、大建设,他则提出了几项基本原则:新疆要发展,但要跨越式发展,更要科学的跨越式发展;新疆的发展是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发展;是加速发展方式转变、不断调整结构的发展,是惠及民生、改善民生的发展,是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是廉洁高效、开放和谐的发展。

  新时期的新疆经济发展,除了继续做大做强石油天然气等产业,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外,张春贤要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经济发展思路中,张春贤大胆提出的几点想法令人耳目一新,并透出宽松发展经济的气息。比如,招商引资要坚持按市场化的模式运作,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搞园区建设、搞招商引资,形成企业办园区、企业招商的良性运行机制。把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放到战略层次,作为重大举措来激活、推动、提升,坚持"非禁即入",对非公有制企业一视同仁,放宽市场准入,公共事业、公共设施建设都可以进入。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优势资源开发与建设,参与与大企业大集团产业配套的相关服务业、配套产业,增强中小企业的实力……

  新一轮的新疆发展机遇,伴随的是中央和兄弟省市以及央企的大量援助。但从长远而言,新疆必须找到一条摆脱援助,寻求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激发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力。

  但对于古往今来已经习惯了依靠援助维持运转的新疆社会来说,这是个难破的命题,需要新的主政者足够的政治智慧来解决。

  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张春贤反复告诫大家,新疆必须借这轮发展之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从"输血"变成"造血"。在他看来,自己睡觉要自己翻身,靠别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张春贤主政新疆百天 探索长治久安治本之策

  从中央新疆座谈会和一系列重大援疆政策来看,中央治疆政策已经有了方向性的转移,转移的基本态势是:一改以往的强力维稳,转而强调举全国之力发展新疆,尤其注重改善民生……

  跳出治疆"刚""柔"轮回?

5月26日,张春贤在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讲话。

  近代以来,执政者对新疆的治理基本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所谓的铁腕治疆,采用强力打击恐怖分裂势力。另一种是柔性治疆,采取温和措施缓解社会矛盾,改善民众生存状况,安抚群众。

  《南方周末》撰文称,对于张春贤履新新疆,舆论广泛流传的说法是,中央派他到新疆,是要实施"柔性治疆"政策。张春贤是作为得到各方认同的领导人选,来"发展"新疆的。他意在把新疆带入一个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的"现代化的社会",而不能用传统简单化的"刚"或"柔"来划分其政策指向。

  5月26日,张春贤入疆履新整整一个月,新疆自治区党委全委扩大会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他首次提出了发展新疆的整体思路,即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的美好新疆。

  在舆论的喧哗中,张春贤作了大范围的调研和座谈,对新疆治理的理念在慢慢成型。有媒体报道,张春贤的这一思路听取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包括各级官员、专家学者甚至网民。他甚至在讲话中引用一句来自新疆网民的话:少形式,多行事,少开会,多整治。对经济放松管制。

  全力对接援疆,也是张春贤履新以来主要的工作之一,然而,援疆能带来什么?《南风窗》杂志如此发问。与历史上的治理模式相比,新一轮的援疆,同样是帮助新疆解决本该由本地财政承担的各种公共事业建设,诸如学校、医院、安居等民生事务。

  中央政府认定新疆民族问题的爆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发展不足,民生困顿,但对于一个财政自给率仅仅只有40%左右的行政区来说,解决民生问题所需要的资金除了外来的援助,别无它途。这也是19省市对口援疆行动最大的动因,但这些援助能够解决新疆的根本问题吗?        网民提醒张书记:新疆不能"被发展"

  新疆的发展与稳定是永恒的主题,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是两者不可或缺的辩证关系,我们讲的并不是哪个阶段抓稳定、哪个阶段抓发展;在谈到发展的时候,不可以简单地把发展理解成为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应该是社会整体的发展,包括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

  新浪网友指出:在新疆,经济发展与维护稳定是不可偏颇的两个部分,如果天真的以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那是一种很短视的行为,所以,务必保持对"三股势力"危害国家安全和区域社会稳定的高度警惕,务必加大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打击力度,同时,在对待19省市的外援方面,要从上到下对援助资金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监督。

  网民"天山姚新勇"说:我相信,按照这样的支持力度和思路,十年内新疆人民达到全面小康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然而,新疆的族群问题恐怕也不敢说就能较好地解决,也不一定就能为新疆的长期安定、和平、幸福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族群问题非常复杂,既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更是文化的。

  一些网民担心,如果片面强调新一轮新疆建设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力度,而缺少政治、文化上的综合思考、配套措施,恐怕不仅"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情况不会少,甚至"民族分离"倾向,也不敢说肯定会减弱。

  有网民指出:国家的支援需要层层落实的,如果仅仅注意发展和稳定,不注意反腐、民主法制等的政治制度的建设,恐怕基层人民获得的实际好处也会大大折扣的。因此,国家大力支持之后一定要注意新疆出现"新贵族阶层",所以,跨越式发展,如果没有制度方面的有效改革,自然也是不行的。

  新浪网友评论说:新疆的发展要经济发展和高压打击恐怖分离势力结合起来才行,两手都要硬;同时,应该加强双语教育,少数民族要学汉语,汉族也要学维吾尔语或者哈语(具体语种根据不同地域来决定),只有相互了解掌握不同民族的语言,才能更好地了解不同的风俗和文化,才会有真正的民族团结和新疆的大发展。

  一些网民给张春贤书记谏言:希望中央政府支持新疆不要太急,不要过度提"跨越式发展"。新疆的建设既属于全国一盘棋,但又具有新疆特色,所以要充分注意当地地方知识,努力调动地方积极性,结合、融洽地方知识,让当地人民既心存感激,但在根本上又觉得是在自我建设、自我发展,而不是"被发展"。

  可以想象,未来5年,新疆GDP的增长将会是耀眼的,但这些是否能够有助于提高老百姓收入,减少贫穷人口,以及解决环境和公平等问题,还是个未知数。        民族问题依然是最大的难题

  中央给新疆"一揽子"特殊政策,支持新疆发展,但不可否认张春贤面临治疆难题--民族问题,仍是最大的难题。有网民指出,"张书记要认识到,经济援助能够打下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这没有错,但同时应该看到,新疆的分裂势力越来越凶,有经济的因素,但不是主要的,更多的是政治因素,像'7·5'事件,不是经济诉求、更多的是政治诉求。"

  随着西藏及新疆问题的激化,关心族群冲突、"边疆问题"的声音开始在媒体上增多,而近来关于"新疆跨越式发展"的话题尤其热闹。在一些党政官员的公开言谈中,明显地包含着"发展迷思"或唯GDP论的观念,以为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问题就解决了。

  "中国过去三十年发展的经历已经告诉我们,虽然中央、地方各级在做规划、定指标、谈要求时,往往都很全面,但最后执行的结果,最有保证落实的只是经济数据,而社会公正、自然与人文生态的保护的要求则往往落空。""天山姚新勇"说,"现在有关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有关安排来看,我们还看不到已经提供了良性、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保证,也还看不到有什么措施可以在未来较短的时间内,健全制度建设,为新疆的大发展保驾护航。"

  《南风窗》杂志一篇关于新疆的文章指出,在全国援助新疆搞经济建设的大潮中,民族矛盾似乎被搁置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维吾尔族的精英群体会增大,民族的自治意识也会提升,这是中央政府必须面对的难题,这个难题显然不是单纯依靠经济发展能解决的。

  新疆社科院原民族研究所所长齐清顺认为,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新疆经济腾飞并不是一个难题,问题在于,在现行民族制度下,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长治久安。

  "当前,新疆在处理民族问题中的'三化'比较严重。"齐清顺解释说,这三化分别是"泛化""强化"和"政治化"。"在新疆这样一个边疆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一般的经济、社会问题,都'泛化'成了民族问题。其实,在内地许多省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人群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差距和差异也普遍存在。"        "与'泛化'相对应,民族问题也在不断被'强化',人一出生,就被确定为某一民族身份,以后的学生证、身份证、工作证都要填上民族身份。结果是,这个人一生的入学、升学、就业、升迁,都和民族身份挂上了钩。"

  "这样不利于一些民族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造成了人们民族意识的增强,甚至高于公民意识、国家意识,不利于各族人民对中国、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利益上的冲突也很容易上升为民族问题。" 齐清顺说,他赞同张春贤入疆后采取的高调发展民生、低调处理政治民族问题的举措,寻找各族人民的共同点,将思想统一到经济发展、民生上。但是,他也希望对"三化"问题予以解决。"比如公务员,有些职务等同于民族世袭,让汉族和少数民族都不开心,这是制度上的问题,光靠经济发展无法解决。"齐清顺说。

  "根本的调整还在于民族政策。"齐清顺说,"我们的民族政策,例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优惠照顾政策,干部培养政策,都是解放初期定下来的,但是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国家的经济、社会、人口结构、民族关系等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民族政策却一直没有适当调整,来适应社会发展,这才是酿成新疆种种民族问题的根本。特别是'7·5'事件,应该借此机会,对我们的民族政策进行总结和反思,与时俱进,而不仅仅是关心经济层面的调整。"

  但民族政策的调整显然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中央政府现在能做的仅仅是艰难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倾听底层穷人的声音,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基本的民族制度无法改变,但操作层面的政策是可以先调整的。"齐清顺说,比如,教育、计划生育、干部选拔等优惠政策的适当改革。

  事实上,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框架下,数十年来的优惠照顾,给当地民族带来了什么,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最大的三项照顾,计划生育的宽容、教育考试的加分优惠、干部选拔任用的倾斜,越来越让当地汉族人的不满溢于言表的同时,也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少数民族的生存境况。不加节制的生育、升学考试的优惠、干部任用的民族划界甚至限制了进步,并不是促进民族整体活力的根本之途。

  纵观中央的"治疆之策",从维护社会稳定到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稳定与发展的主线条始终贯穿新疆的各项工作,中央对新疆的定位也非常明确,是保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省区。

  或许可以这样解读,在全国各地援助新疆的大好局面下,张春贤面临的是一个充满希望,又问题重重、有别于内地省区的复杂社会。从现有的治理思路来看,经济上高调富民,文化、政治上低调调整,恐怕是最现实的路径。在这一路径下,维持新疆的长治久安,将是张春贤对新疆各族百姓、对整个国家最大的贡献。          2010年08月03日 11:30:12  来源: 新华网新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