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诫》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6 14:30:26
一、  这几天闲来无事,再次重温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戒》与《蓝》、《白》、《红》。首先在基氏电影中,人生充满了太多的偶然,而这些偶然性往往是人无法摆脱,成为他们命运中的一个部分。在《谋手短片》中那个普普通通的司机,他跟所有男性一样喜欢调戏穿衣暴露的性感女孩,并且还有点小小的同情心,看到路边流浪的狗很可怜,他会将自己吃剩下的午餐丢给它!他是如此巧合的、没有任何预感的遇到了哪个青年杀手,而且是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被杀手勒死的,生命如此无常!青年杀手为什么非要杀这个人,电影并没有明确说明,但我们可以感觉到那个青年杀手的厌世、孤独、仇恨,他只想去杀个人,杀死谁是无所谓的。而国家的法律对待他也是同样的冷酷,即不去分析他为什么去杀人,也不再给他任何改过的机会,就向他杀别人那样简单的也将他杀死了,让我们再次体验生命的无常。从唯物辩证法来看,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对立统一,虽然表面现象呈现出一种偶然,但其内在因有一种规律,这种规律性是事物发生的必然性的一面,那么我们人生中那些生离死别、欢乐与苦痛、幸福与苦难、它们内在的必然性我们是否能知晓能把握呢?!基氏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我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其次,基氏的作品跟所有欧洲电影大师一样在关注人性的本身,他在电影中为我们描述了父与子(第一戒)、夫妻间(第二戒与第九戒、《蓝》与〈白〉,古老的主题爱与背叛)、男女间(第三戒,婚外恋)、父女间(第四戒)、姐弟恋(第五戒,爱情短片)、母女间(第七戒)、兄弟间(第十戒)、恋人间〈红〉。基氏曾经说过,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就是最好的电影题材,根本不用特意的去编造。按照弗罗依德说法,人即是生活在自我欲望的冲动(本我)又要受到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压制(超我),所以人的内心(自我)是痛苦的,自我是夹杂在本我与超我两个强大压力下狗延喘息的。基氏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一幕又一幕的情感波折与生存压力,他从不会说教也不会传道,他只是给我们展示这些,我们一边在欣赏与解读他的电影,一边也在审视我们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只是生存的本身还是可以超越生存寻找到一个更美好的精神世界呢?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基氏作品中理性与超越。他的作品不像其它电影大师那样,对人性彻底的失望与无奈,而在基氏的作品中人性是可以超越的,在〈蓝〉中朱莉最后原谅了丈夫对他的不忠,并完成了他丈夫留下来的遗作,在第九戒中哪个妻子最终没有抛弃已经性无能的丈夫,爱情短片中哪个认为男女间只有性没有爱的玛利安最后还是爱上了哪个男孩。基氏的电影中你往往会看到冷色调的背景后会突然出现一道温和的阳光,就像鲁迅在小说中给革命者的坟头加上一个花圈,那是一种希望之光,也许他想说明人与人能够信任、能够理解、能够原谅、甚至能够真心相爱的。但是基氏决不是什么理想主义者,他只想说明人们都是在遭受各种感情磨难中成长与超越的!基氏的作品还有很多看点,包括对灯光、色彩、背景音乐的运用,对电影时空上的布局,特别是对电影的剪辑,据说每一部电影都是他亲自剪辑的。看基氏的电影确实是一种眼睛与精神上的双重享受   二、 电影史上伟大的经典之作  透过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生契约引出满含悲悯和质疑的精神命题,探寻现代人是否能称量自己偶在生命的重负  1988年出品 
  导 演: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  ·《关于杀人的短片》和《关于爱情的短片》蝉联两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奖  ·美国人必看的十部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十诫》语出《圣经》,据《圣经·出埃及记》载,十诫是耶和华所授,并命摩西颁布施行,其主要内容有: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当将安息日守为圣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他人的一切所有。多少年来,摩西十诫被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们奉为生活圭臬,成为四海通行的人生铁律。  波兰伟大的作家式导演基斯洛夫斯基拍摄的电影《十诫》所讲述的并非上述摩西所传的上帝的诫命,而是离经叛道地将其演绎为10个以波兰为背景的现代故事。在影片里,基斯洛夫斯基为故事中的人物设置了种种极端的困境,让他们面对永恒的道德难题和棘手的选择,挑战古老的十诫。“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我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活原则。”这是他拍《十诫》的初衷。    《十诫》是对现代人崇拜的科学理性、人道主义、享乐拜金主义、自由伦理以及各样偶像的一次深入且广泛的质疑。伴随着彻底的绝望和撕心裂肺的痛苦的,是无比悲悯人的情怀和博大的心胸。  我称得上是基斯洛夫斯基的忠实影迷,尤其是每次看完他的《十诫》之后,都感动得一塌糊涂。  ——著名作家 史铁生    基斯洛夫斯基善用命运中的偶然来最集中最突出最充分地揭示出一些人们习惯了的人生价值观的谬妄和虚无,以及人在生存困境中的软弱无力,无出路,无帮助,迷茫……仿佛让人听见个人自己在人的智慧能力尽头处,苦难中向神发出的呼号。  ——著名影评人 乐 歌    我太喜欢《十诫》了,其实最先看的是基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看了以后也没觉得这个导演有多伟大。但是看了他的《十诫》以后,他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就不同了。  ——著名作家 皮 皮    《十诫》的成功有赖于现实生活中本来就具有让观众理解其中哲学的条件。要是电影不借助用这些哲学源出的某种世界做背景,实现这一点就很困难了。原因是:类似阴阳五行、十诫、玄道、轮回、生死等带宗教的哲学是很抽象的,而电影是具体的。人们很难用具体表达抽象。  ——佚 名    基斯洛夫斯基的《十诫》是观影史中一个流连忘返的驿站,同样也是一个迷宫。它可以被视做基斯洛夫斯基从早期的纪录片导演转为后期的剧情片导演的分水岭,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笔。  ——绿 茶   三、  《十诫》实际上是由10个短片构成。  第一诫:小巴伯的父亲很迷信电子技术,相信一切都能够用电脑方程式运算出来。当小巴伯在滑冰之前按照父亲的教导问电脑冰面厚度是否可以撑住自己时,电脑的回答是“Yes”,而正当他欢快玩耍的时候,湖上的冰破了,巴伯葬身湖底。  第二诫:讲述了妇人瓦伊达在两难境地中做出的选择及由此带来的出人意料的结果。  第三诫:雅努什已经结婚了,但他有一个情人艾娃。在他们交往了一段时间之后,雅努什幡然悔悟,决定离开艾娃。可在圣诞前夜,艾娃却来到他的家,要求他陪着自己去找失踪的丈夫,雅努什只好答应她的要求,而他不知道,这也正是艾娃对生命的赌注……  第四诫:讲述了关于一个家庭——早已死去的母亲、父亲、暗恋父亲的女儿之间扑朔迷离的血缘关系的故事。  第五诫、第六诫此处略。  第七诫:梅依卡上中学时同老师波伊特尔有了私生女,但最后被老师抛弃了,为了自己的前途,她把女儿玛嘉交给自己的母亲抚养,所以玛嘉从小就一直喊外婆为妈妈。几年过后,当梅依卡想要回玛嘉时,却发现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  第八诫:伊丽莎白的心中一直有块阴影——她是犹太人,二战中父母都被关进了集中营,而一对年轻的夫妇拒绝救助她……多年之后,伊丽莎白才知道事情真相,原来那对夫妻之所以放弃救助,是因为有情报说伊丽莎白是盖世太保设下的诱饵,而他们事后才得知情报是假的……  第九诫:凸显了夫妻间的信任与人类本身所固有的怀疑痼疾之间的矛盾。  第十诫:亚瑟和杰西的父亲死了,留给他们的财产是生前最钟爱的一堆邮票。可不久之后,他们却发现家中的邮票不翼而飞,兄弟俩开始互相猜忌,各自向警探流露出对对方的怀疑。可当他们最终发现真正的盗贼时,不禁羞愧难当。  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生契约  人的一生无法离开法律或契约的规范和约束,传说中,《摩西十诫》是上帝留在世间的惟一文字,它被誉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30份文献之一。如今它已超越了宗教上的意义,对人类的道德和法律产生了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  传说上帝耶和华将10条诫命用指头刻在了玛瑙石板上,传给了摩西,要求希伯来人时时事事都必须遵照这10条诫命,对其中任何一条诫命的违反都会被认为是对整个诫命的侵犯。摩西按照上帝的吩咐让希伯来人12支族都设立了祭坛,并且建造了约柜,以此供奉十诫。摩西还把羊血撒在众人身上,以示他们同上帝耶和华立下了誓约。  摩西十诫虽然只有短短的10条基本的诫命,但字字珠玑,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能和哲理,涵盖了人类的信仰、交际、生活等方方面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十诫的含义已超越了宗教的层面,得到多方升华,我们可以从宗教和现代的双重角度对古老的十诫进行新颖的阐述:  生活中充满着诱惑,随波逐流有时会让你感到轻松,但那只是表面现象,无论如何你还是要有信仰;  你崇拜他人、你听从领导者,这些没有什么错,但无论如何你要分清是他的伪装还是他的本质吸引了你;  打着他人的旗号会让你感到威风八面,众人也会对你另眼相看,但无论如何狐假虎威的行为会让你跌得更惨,你要顺应生活;  你拼命工作只是为了追逐金钱,自以为找到了安全感,但无论如何忙碌不代表你生活的全部,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认为父母的关爱永远是束缚个性发展的绳索,无法说出这想法有多么幼稚,无论如何家庭的和谐才是成功的一种重要标准;  你若珍惜自己的生命,你必须爱惜他人的生命,无论如何你要爱人如己,亵渎他人等同亵渎自己; 
  一切都是平衡的,放纵于肉欲的快感必然引起精神的堕落,无论如何都要守护好身心的纯洁;  巧取豪夺会让你很快地获得丰厚收益,但你也要知道无论如何不当得利不能长久;  或出于一己私利,或屈服于强权,你可能会说出虚伪的言辞,但无论如何作伪都不能让你获得最终的胜利;  你有企图心是无可非议的,你有进取心也是值得称道的,但是无论如何你不能忽略贪婪与上进之间的分野……  当电子时代到来时,人们一味地追求不受限制的“自由”,可最终却发现自己的生活缺乏一个真正强有力的信条和原则作为支撑,殊不知所有的自由都应该在一定的规范下才会有意义,缺少正确约束的自由只能让人落入生活的泥沼之中。摩西十诫中的诫命不应被理解成束缚人们身心成长的条框,相反它更像一条引导你通向真理、通向美好幸福生活的人生之梯,它的上面是一片清澈广阔的天空,而你是在其中自由飞翔的永恒之鸟。(叶轻舟)    四、体谅的精神 《十诫》10个小故事,发生在一个社区里,他们就像导演培育的一块试验田,提供了人类伦理的切片。
  我是看一篇电影,读一篇刘小枫的观影笔记。看电影本来就有些晕,再看字实在是晕上加晕,也难怪我伦理学方面的知识太贫乏,什么偶在、自我性情的缺失论,半懂不懂得折磨我的神经。
  基翁剥离了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使在自由主义社会下的道德困局有了普遍意义。在他看来,我们外在环境的自由并没有让我们获得内心道德的松弛,反而使这种矛盾更加激化。
  在一个整齐划一的世界里,人们反而卸下了道德思辨的重负,将担子交给了权威与机制,人就是一台大机器里一个零件,不需要什么激情,只要你身体健康,就运转的坦然。而获得了政治、经济自由之后,这样的自由反而变成了心灵的苦役,成为一种艰难的抉择。自由就像一个如花少女,之前千方百计想要拥有她,拥有之后千方百计防止她红杏出墙。
  人就是这样奇怪,没有自由时想要要他,拥有了之后又向往锁拷了。
  我觉得体谅二字最能概括《十诫》的精神。第二诫中医生体谅妻子。第三诫中雅努什体谅他以前女友的孤独,七点之前陪她度过一个艰难的圣诞夜。第四诫中父亲体谅饱受亲情爱情煎逼的女儿。第五诫中律师体谅年轻的杀人犯。第七诫中母亲体谅早孕的女儿。第八诫中伊丽莎白体谅曾经将她几乎推入死亡的哲学教授。第九诫中性无能的丈夫体谅外遇的妻子。第十诫中互相猜忌的亲兄弟在财富的泡沫破碎之后的天真笑容。第一诫中的悲剧与第六诫中的爱情比较特殊,通过他们基翁也许在一次表明他是一个“永远的悲观主义者”。
  在这些短片中,他并没有表现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他大多是描写家庭生活,亲情、友情、爱情。可能在他看来爱国家爱集体有时候并不是一件难的事情,它往往是一种草率的惯性,只有聚焦于人们的生活,我们才可以看透生活的真相。泰戈尔说:爱一个不相关的人比如伟人、偶像并不难,可要爱你的邻居就不那么容易了。
  刘小枫那篇小文是这样街尾的:
  基翁在他自传里说:在柏林的大街上,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女人认出了他,拉着他的手哭了起来。原来这女人虽然与女儿住在一起,却形同陌路已经五六年。不久前,母女俩看了《十诫》看完后,女儿吻了母亲一下。“只为那一个女人,一个吻,拍这部电影就值得了”--基翁说。
  爱的碎片只是生活中诸多碎片之一,然而,却是唯一可以支托偶在个体残身的碎片。
  这种珍惜是一种信念-蔚蓝色的信念。
  我告诉小林,这是我敬爱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真正原因--他令我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