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举例失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3:15:37
慎防“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举例失误

发表日期:2008年12月19日        已经有497位读者读过此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高一《经济常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的掌握,许多老师和教辅资料都采用了例证的方法,但不少举例出现了失误,让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

 

例1:“生产同样的一匹布,有的用8小时,有的用13小时,而大多数劳动者用10个小时,那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10小时,一匹布的价值量就是10小时劳动量。”(选自《中学教材全解》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33页)

 

例2: 

纺织部门劳动生产率

绝大多数厂家生产工具

劳动时间

一人一天棉纺产量

一人一天生产棉纱价值总量

500克棉纱价值量

原来

水利纺纱

12小时

12千克

12小时

1小时

提高1倍

电子纺纱

12小时

部分(社会)劳动生产率

 

答案:①24千克  ②12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③0.5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④ 越大  ⑤不变  ⑥越小(选自《考试报》高一政治新课标第2期)

 

类似以上两例经常别采用,粗看没有什么错误之处。但笔者认为以上两例的表述有误,学生很容易形成错误理解。“大多数劳动者用10个小时,那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10小时。” “绝大多数厂家生产工具” 学生很容易得出:在同类商品生产中,绝大多数生产者的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很明显这是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错误理解。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的社会生产条件,既不是指过去的,也不是指将来的,而是指现在的。

 

(2)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多数同类产品的条件。生产条件主要是指劳动工具。

 

(3)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绝大数同类商品的生产者的劳动技能水平和劳动紧张程度。

 

如:某一时期,社会上的纺织行业一天总共生产出1万尺布。分别由5家机器织布的企业和95家手工织布的企业生产。其中7万尺是用机器生产的,每尺布的平均劳动时间是5分钟,3万尺布的平均劳动时间是50分钟。此时机器织布的企业只有5家,而手工织布的企业却有95家,问:生产每尺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解析: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键是要确定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什么?“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多数同类产品的条件,而不是绝大多数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机器生产就是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因为用机器生产的7万尺布在该类总产品中占绝大数。因此,每尺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5分钟。

 

因此,应该对以上两例的表述进行改正。例1中“大多数劳动者用10个小时,那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10小时。”应改为“生产同一类大多数产品的劳动者用10个小时,那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10小时。” 例2中“绝大多数厂家生产工具”应改为“生产同一类绝大多数产品生产使用的生产工具”。这样虽然有点烦琐,但可以避免学生在理解上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