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刺激措施或出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4:17:42

        【核心提示】按照惯例于7月中旬召开的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今年被提前到6月底召开,但这却引发市场一些不好的联想。6月30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再次会同其他部委人士一起对经济形势进行研讨,一位参会人员报透露了会议的基调--大家都比较担心下半年经济。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既有大起的可能,也有大落的风险。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接受采访时说。考虑到政府对目前经济指标下滑的担忧,新经济刺激措施有可能卷土重来。

  导读:
  从紧政策告一段落 高层密集调研国务院连续研讨
  新经济刺激措施可能卷土重来 政府应对成最大变数
  PMI连跌两月 经济回调苗头初现
  高盛下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政府四季度应会改变立场并放松政策
  夏斌:下半年经济下滑是正常的 中国的经济政策是及时的
  新华社:经济企稳回升缘何未给股市注入增长动力

  从紧政策告一段落 高层密集调研国务院连续研讨
  华夏时报记者 李爱明 吴丽华 北京报道
   我们老板是个低调的人,平常很少抛头露面,这次温总理来公司调研,我们都觉得很惊讶。"7月1日,谈及6天前温家宝总理来公司的情形,浙江祥润制衣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施浙闻还难掩兴奋。
   在施看来,虽然拥有2000多名员工,但在大企业比比皆是的浙江,祥润制衣不过是"一家小公司",根本没想到有朝一日会吸引总理前来考察调研。他不知道,中小企业、主做出口、劳动密集型这三个特征正是温家宝考察祥润制衣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考察企业是温家宝在浙江两天行程的主要任务。除了祥润制衣,温家宝还去了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浙江西子富沃德电机有限公司、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杭州制氧机集团等企业,并且还召开了长三角三省市负责人参加的经济形势座谈会。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曾在金融危机严重的2008年6、7月多次陪同中央高层调研。在他看来,中央高层选择浙江调研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经济情况比较复杂,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过程中存在困难,另一种情况则是将要出台重大政策。在周德文看来,总理这次考察似乎更倾向于前者。
   而从其后的6月28日、29日,国务院连续两天召开经济形势研讨会,会议传递出的信息表明,下半年的宏观调控主基调将是"框架不变,动态优化,防止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
   这也意味着,除了地产调控不放松以外,以信贷紧缩为标志的实际从紧政策将告一段落,下半年宏观政策偏向中性,产业政策继续落实。
  高层调研显担忧
   "温总理非常关心人民币汇率对企业的影响、企业面临的困难、工人待遇福利,他在车间里呆的时间比较长一点,向工人详细询问了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等问题。"施浙闻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
   与施浙闻相比,经常接待高层考察调研的商玉贵更能理解中央高层在此时调研的意图。商是河北保定长城汽车股份公司新闻总监,6月25日这天,他跟随公司高层接待了来长城汽车调研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
   和温家宝一样,李克强在河北调研的两天里,企业是他跑得最多的。除了长城,李克强还去河北石药集团、天威集团进行了调研。
   "李克强副总理非常关注企业如何转变生产方式、新能源汽车、员工收入等问题。"商玉贵判断,中央在进行系列调研之后,就要定调下半年的政策方向了。让他备受鼓舞的是李克强临走时还送了公司八个字:长城挺立,永远不倒!
   在中央高层忙于地方调研的背后,是当前经济形势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复杂性。
   浙江调研结束仅隔一天,国务院就在6月28日、29日连续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广泛邀请了宏观经济、财政金融、人口就业、资本市场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汽车、钢铁、造船、纺织、电子、银行、房地产等行业的企业负责人参加。
   通常,这也是决策层对上半年经济形势做最终判断和决定下半年宏观调控方向的前奏。而眼下,国际上欧债危机继续恶化,美国内需不振,国内股市持续低迷跌跌不休,楼市方向未明,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加剧出口萎缩等因素,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大大超出了预期。正是因此,在加拿大出席G20峰会的胡锦涛主席强调了"刺激政策审慎稳妥退出"的观点。
   座谈会上,温家宝强调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极为复杂",并且表示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
   一位参加过国务院座谈会的专家则表示,从决策层的分析和判断来看,下半年宏观调控的主基调将是"框架不变,动态优化,防止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
   换个角度来说,除地产从紧外,以信贷紧缩为标志的从紧政策将告一段落,下半年的宏观政策将更多地偏向于中性。
  领先指标不乐观
   让决策层担忧的是,中国经济放缓不再只是一种担心,而是正在成为现实。
   7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这已经是该指标连续两个月回落。同时,反映中小企业采购情况的汇丰PMI也继续回落。
   各研究机构立即给出了几乎一致的判断: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作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PMI是每月最先公布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反映的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活跃情况。
   国家统计局网站上也撰文指出,PMI指数已持续16个月保持在50%以上,但最近两月一改之前波动上升态势,呈现连续回落,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回调。
   被认为最能真实反映经济状态的发电量5月份也环比回落2.3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这虽然与国家控制高能耗行业发展有一定关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业生产的适度收缩。"
   7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上半年的经济数据。而从30家已发布下半年策略的券商观点看,研究机构几乎一致预期下半年经济增速将放缓,多数机构预计四季度GDP增速将回落至9%以下。
   反应最剧烈的是股市。截至6月30日,上证指数已经下跌26.82%,成为全球表现最糟糕的两个市场之一--另一个是欧债危机的标志国希腊。
   股市作出的这种过激反应也显示了宏观经济遇到的困境。一季度数据出台之时,市场还普遍担心经济过热和通胀风险,央行三调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也连连出手,紧缩之声一片。
   但是形势变化之快让人始料未及。4月份开始,工业增加值增速开始下降,作为领先指标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也随之下降两月,经济过热的担心随之被经济增速下滑取代。
   半年前还较为盛行的中国经济V型复苏的观点目前已近匿迹。安信证券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考虑到地产新政对投资的影响尚未显现,而国际经济形势的动荡以及全球去产能化继续压制着贸易顺差的事实,中国经济V型复苏已经结束。
  "紧缩"告一段落
   下半年经济增速回调成为各机构最主流的观点。
   不过,尽管经济减速难以避免,但是二次探底的说法并不多,多数人士认为二季度以来的经济减速趋势,更多的来自政策主动调整的结果,而减速压力之下宏观政策主动调整可能就此止步的判断越来越被认同。
   此前,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一个从过度宽松到实际从紧的过程。
   2008年末以来,中国依靠4万亿投资和天量贷款迅速完成了经济的"V"型反弹。今年一季度CDP增速甚至达到了11.9%的高位,不过担心也随之而来,大量的政府投资不可持续、过度的货币信贷刺激增加金融系统风险,地方融资平台的急剧膨胀造成地方财政风险,过度投资造成产能过剩,一系列刺激经济的后遗症迅速显现。
   实际上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随之调整,2009年7月经济刺激政策开始逐步退出,开始严格限制银行信贷,整顿地方融资平台,抑制高耗能产业,调控房地产市场。
   刺激政策退出效果立竿见影,股市率先做出反应,从2009年8月开始了下行趋势,到2010年6月份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也是2010年上半年的收官之战,沪指跌破2400点,同时房价涨势开始收敛,一线城市成交量更是从政策公布以来就开始进入观望期,成交量大幅下降。
   从紧效果在宏观数据上也立即显现,PMI、工业增加值、用电量、新增贷款都开始显示,经济增长进入减速周期。
   经济减速风险之下,宏观调控政策的判断开始踌躇,3月份CPI达到3.2%的高位后,加息呼声反而开始减弱,5月份数据公布之时,多数机构判断,紧缩政策暂缓。
   一种判断基本成为一致预期,"框架不变、动态优化、防止政策叠加带来的负面效应",有可能成为宏观调控政策的基调。
   上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面对房地产调控和结构调整压力,地方政府压力加大,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也开始希望国家放松从紧政策力度,目前多数省区房地产调控细则不出台实质上就是在观望国家调控政策的下一步走向。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认为,从6月开始,管理层已经开始放松对货币投放的监管,他判断6月新增贷款可能会有所增加。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则表示,下半年不宜出台进一步的调控措施,宏观调控应该主要倾向于落实已经出台的政策。他认为即使是楼市调控政策也有待进一步观察,继续出台政策的可能性则不会太大。
   各大券商半年报则纷纷判断,前期刺激政策的退出过程已近尾声,当前偏紧的宏观经济政策,下半年有望适度放松。如此看来,国务院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之后,前期从紧政策可能就此止步,成为多数人士的一致判断。

   新经济刺激措施可能卷土重来 政府应对成最大变数
  刺激政策复出概率增大
  孙健芳
  按照惯例于7月中旬召开的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今年被提前到6月底召开,但这却引发市场一些不好的联想。
  6月30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再次会同其他部委人士一起对经济形势进行研讨,一位参会人员向本报透露了会议的基调--"大家都比较担心下半年经济。"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既有大起的可能,也有大落的风险。"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接受采访时说。

  考虑到政府对目前经济指标下滑的担忧,新经济刺激措施有可能卷土重来。
  二季度数据让人不再乐观
  全国人大财经委和其他部委人士普遍对今年中国下半年经济形势表示担忧,归根结底是自今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一改第一季度高位运行的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先后都出现下滑。
  这与今年4月份情况刚好相反。"4月份人大财经委会在分析经济形势时,国务院六部门都参加了汇报,虽然六个部门提供的数据口径不同,但都认为一季度经济回升向好,开局良好,国民经济运行处于正常的区间。"之前尹中卿接受 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说。
  但是,刚过了第一季度,中国经济一改第一季度高位运行的势头,各项经济数据纷纷掉头向下。
  最先反应仍旧是先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4月份汇丰银行(HSBC)公布PMI开始出现下滑,5月份汇丰PMI比4月份下降2.5个百分点;5月份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CFLP)公布的PMI指数比4月份下滑了1.8个点,其中11个分项指标中10项都在回落。
  7月1日,HSBC和CFLP公布了最新的PMI指数,HSBC公布的6月产出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6%和49.7%,自2009年4月以来首次降至50%以下;新出口订单指数更是大幅下降4.7%至48.2%,为2009年6月以来首次降至50%以下;而CFLP制造业PMI购进价格指数比上月大幅下降,原材料库存指数下滑降至50%以下。
  数据还显示,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减缓,4月份增速比3月份小幅回落了0.3个百分点,5月份的增速比4月份的增速回落了1.3个百分点。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对此表示,"一季度以来企业预期不明朗,纷纷去库存化,导致工业增加数据下滑到个位数。"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则在报告中指出,"工业增速下降主要反映国内需求加入增长的动量在放缓"。
  的确如此,国内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月份比上年同期回落了4.4个百分点,1-5月份比1-4月份回落了0.2个百分点。"5月份不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从去年二季度的50%回落到21.9%,比今年一季度下降3个百分点。"安信证券指出。
  更令人忧虑的是:去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房地产和汽车双双回调。中国指数研究院5月份统计显示,全国35个大城市中,14个城市住房成交量减少。汽车销售数据也在下滑,5月销售汽车143.83万辆,环比下降7.50%,这已是汽车销量连续两个月环比出现下滑情况。
  与此同时,外需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也在回落,1-4月份贸易顺差下降了78.6%,1-5月份的贸易顺差下降了69.9%。"我们维持全年贸易顺差较2009年下降15%的判断。"安信证券报告指出。
  最近一个月,尹中卿去全国很多地方调查,他告诉记者,"近一个多月以来,特别是4月份和5月份数据出来之后,许多人都不乐观,悲观了,原来还是言之凿凿的回升向好,现在都变得不那么理直气壮了。"
  机构下调预期
  在预期不乐观的情况下,中外投行和经济学家们开始下调经济增长的预期。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预测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会降至8%左右,而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更是对记者直言,"中国经济在第四季度风险会加大。"
  "经济增长已经见顶。预计受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出口从第三季度开始放缓的影响,经济增长势头将从第二季度开始放缓。在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之后,我们预计GDP同比增速将逐季放缓至四季度的8.5%,2010全年平均增长10%左右。"瑞银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指出。
  世界银行发布最新报告虽然维持了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9.5%的预估,但也将2011年预估由8.7%下修至8.5%。
  "现在社会上开始出现了'经济下滑'或'二次探底'的声音了。有人认为第一季度的11.9%的经济增速肯定是成为这些年来我们的最高峰,也是成为我们这次四个季度经济回升向好的分水岭。"尹中卿说。
  不过,也有很多人对目前经济趋势难以判断,"目前的周期是新长期上升周期的开始,还是原周期的结束,尚无定论。"国泰君安在年中报告指出。
  政府应对成最大变数
  虽然多数官员和经济学家对下半年经济前景持不乐观态度,但却无法对中国政府调控政策做出一致的判断。
  尹中卿坦承,他对一些问题实在是把握不准,"我最拿不准就是我们的政府对增长看得太重,如果说过去政府对经济危机存在反应过度的问题,我现在担心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现同样的问题,也就是如果我们第三季度经济指标更不好看,政府会把更多的政策措施全拿出来。"
  董先安则认为,在二季度经济数据的刺激下,政策转型会很快发生。而未来政策可能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将明确刺激大城市地铁、高速等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二是延长或新增消费刺激措施;三是进一步鼓励民间投资;四是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而瑞银汪涛认为未来一年经济增长将实现软着陆、通胀上升但仍较为温和,所以她认为政府不会出台任何新的、重大的紧缩政策。不过,她也认为,政府会推动城镇化进程和大众及保障性住房建设,使全年的房地产建设活动稳健增长。同时,由于汇改重启,她认为未来几个月内将不会加息,而是通过实施月度信贷额度控制、审慎监管、回收流动性(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今年以来的信贷增长。
  尹中卿不认为目前的经济形势是二次探底的危机形态,而更多的是从高位运行向正常增长状态回归,"即使说探底,我觉得它所探的底也不是2009年第一季度的6.1%那个底,而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提倡的、计划中预计的8%的那个底。"尹中卿说。所以对于当前政府的政策选择,他的建议是,"逐步淡出我们的刺激政策,即使有面临下滑和二次探底的风险也不能再继续刺激。因为如果经济刺激过度了,反而会导致经济增速回落,所以我说是大起得越快,大落得也越快。"
  "后危机阶段我们宏观调控要找中性的道,要把积极的财政政策改变为稳健的扩张政策,把过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或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改变为从紧偏松的货币政策,"尹中卿进一步补充道,"所谓从紧偏松,我就觉得是比适度的宽松要紧,比审慎的要积极。"(.经.济.观.察.报 .孙.健.芳)

   PMI连跌两月 经济回调苗头初现
   紧张的中国投资者又有了新的担忧理由。
   7月1日,2010年下半年的第一天,沪深股市未改弱势,继续缩量下跌。上证指数报收2373点,再次刷新年内最低收盘点位。对于这样的大盘走势,有着十年股龄的徐先生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意外。"市场早有预期。"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这样表示。
   徐先生所谓的市场预期是指被视为经济形势先行指标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7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PMI跌至52.1%,在5月急跌了1.8个百分点后,6月再跌了1.8个百分点。
   不仅跌幅与5月份数据完全相同,6月制造业PMI的分项指数也与5月类似,仍呈现"一升十降"格局,唯一上升的分项指数仍是产成品库存指数。但是库存指数上涨并不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下游销售开始不畅,而必将引发又一轮的"去库存"。
   与此同时,韩国、中国台湾、印度以及澳大利亚的PMI报告均显示6月份工厂活动转弱。在当前全球经济步履蹒跚、中国经济隐患未消的背景下,中国PMI连续两个月的下滑,再加上周边市场制造业活动的明显放缓,加大了中国高层对于未来经济走势的担心。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本周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就表达了这种担心。
   不过,尽管本报记者采访到的多位专家中,不乏有悲观者认为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速下滑已成定局,但大部分经济学家相信,中国经济正走向急需的减速,而非下滑。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对记者表示,PMI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增长趋缓,部分原因是政府收紧措施开始奏效。但他认为,对下半年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显然是"夸大的"。
  一升十降
   7月1日,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联合发布的PMI数据,再次印证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前高后低的判断。PMI连跌两月,不过目前仍在临界点50%之上。
   PMI体系共包括11个指数:新订单、生产、就业、供应商配送、存货、新出口订单、采购、产成品库存、购进价格、进口、积压订单。
   分项指数显示,6月份PMI指数延续上月走势,11个分项指数中"一升十降"。同5月相比,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升幅为1.5个百分点,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回落幅度多在2个百分点左右。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最大,达到7.6个百分点;进口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回落幅度较小,均在1个百分点内。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个月下降2.1个百分点,显示外部需求仍旧低迷。
   尽管PMI连续16个月保持在50%以上,但最近两月连续呈现回落趋势,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趋缓。
   此外,有"民间PMI"之称的汇丰PMI也继续下行2.3个百分点至50.4%,几乎接近了50%的牛熊分界线,创14个月低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官方数据反映了政府收紧政策和全球复苏趋缓的影响。与此同时,欧洲各国公布的6月PMI报告均显示,欧元区制造业活动6月放缓至四个月来最慢增速。
   这一系列的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正在从今年首季眩晕式的增长中,慢慢放下脚步。
  中小企业堪忧
   "投资减速影响内需增速下滑,已对工业生产产生影响,产成品库存上升与积压订单下降同时出现,从业人员指数亦降至12个月内低点,这都说明了企业生产开工不足。"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向记者分析表示。
   数据显示,工业生产指数亦大幅滑落2.4个百分点至55.8%,受本身宏观调控及欧洲债务问题双重打击,企业开工明显放缓,这种现象在中小企业中表现尤为严重。
   河北石化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扬告诉本报记者,在本轮宏观调控中,首先受到波及的就是中小型钢铁企业。大钢厂承受价格波动的能力较强,减产尚未大面积出现,但多家中小钢企不堪忍受亏本压力,已经开始扎堆减产或者检修停产,而类似的情况在纺织等化工企业中也有显现。
   企业开工不足的情况在5月份的发电量数据中已初现端倪。据发改委网站消息,5月份,全国发电量34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虽达18.9%,但增速已比上月减缓。
   一方面开工不足,而另一方面内地各行业库存亦明显增加,库存指数攀升1.5个百分点至51.3%,其中钢铁库存指数攀升至63.9%,居各行业之首,而家具库存更激增一成。
   除了放慢新投资项目审批和银行信贷增长外,中国政府4月份出台了一揽子政策,力求遏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显然,调控地产新政的影响已开始显现,并且波及下游的钢铁及家具行业。
  经济初现"软着陆"
   虽然投资者对中国增长放缓的报告反应紧张,但中国经济下半年走向减速而非下滑,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在上半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政府在宏观政策上也做了一系列的部署。其中,包括调控房地产,清理地方融资平台,以及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对6个行业采取行政办法关闭落后产能等。业界认为,这些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政策相叠加后,必然形成对未来中国经济的下拉力量。
   受访经济学家向本报记者表达的普遍观点是,下半年中国经济最多也就是"软着陆"。因为逐步减速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会变成"硬着陆":一是遏制房地产投机的政策造成建筑活动崩溃,二是欧美增长乏力导致中国出口急剧转弱,而这两项风险目前来看都是在可控范围内的。
   屈宏斌认为,PMI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增长趋缓,但没有必要夸大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汇丰预期大规模的投资支出和旺盛的私人消费,将会支撑中国经济在下半年继续强劲增长。"他说。
   国家统计局网络也对6月份PMI指数进行了分析,认为PMI指数已连续两个月出现回落,但仍位于临界点50%以上,表明制造业经济总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在国家近期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慢等因素作用下,增速趋缓。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目前一些领先指标增长放缓,显示经济增速已明显放慢。不过,他认为,中央暂时对经济下滑仍有较高容忍度,因此短期内宏观政策不大可能出现明显改变,但也不会有大力度的刺激政策退出措施,未来中央的政策将以关注经济结构调整为主。

   高盛下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政府四季度应会改变立场并放松政策
  早报讯 高盛高华证券7月2日发布报告,将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由11.4%下调至10.1%。不过,高盛高华证券认为,宏观政策可能转变,中国经济在2010年四季度会再度反弹。
  据财新网报道,高盛高华证券当天发布的报告称,政策紧缩已经导致高盛金融状况指数大幅收缩,如果目前紧缩政策继续持续,2010年二季度以及三季度GDP环比增速可能下滑至8%甚至更低。
  该报告称,高盛金融状况指数在2010年2月出现逆转,目前已经收紧了479个基点。财新记者了解到,高盛金融状况指数使用了广义货币(M2,反映流动性充裕程度)的月环比指标。
  高盛高华证券认为,8月至10月连续三个月,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应足以使政府改变政策立场,GDP季度环比增速可能在2010年四季度明显反弹。
  高盛高华证券预计,到2010年四季度,基建投资与保障性住房项目可能成为需求的主要推动力,同时,由于对房价反弹的担忧,房地产行业整体政策继续紧缩。高盛高华证券预计,2011年,中国政府将保持适度宽松的政策,以确保经济增速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但是对经济过热的担忧又使得政策不会过度宽松。
  至于通胀水平,高盛高华证券将2010年CPI预测值从3.5%下调至2.4%,将2011年CPI预测值从2.8%下调至1.3%,并且预测通胀环比从2010年6月将大幅放缓。
  不过,高盛高华证券预计,由于政策在2010年底可能放松,经济增速将有所反弹,通胀率可能再次上升至温和水平。虽然2011年全年通胀较低,但是个别季度通胀环比增长逐步升至2.5%-3%的趋势水平。
  2010年4月,国务院下发关于遏制部分城市房价快速上涨通知,从信贷、税收等方面收紧房地产行业政策。除了房地产行业政策,国务院还陆续出台了整理地方融资平台,减少高能耗产能等政策,欧洲债务危机亦使得世界经济复苏不明朗。(东方早报) 

   夏斌:下半年经济下滑是正常的 中国的经济政策是及时的
  "我认为对今年中国经济不该抱有过快增长的心理预期,今年很难会有两位数的增长。"在交通银行举办的"2010沃德财富博览会"上,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指出,面对过量的贷款和过量的货币供应,必须马上紧缩政策,要做好下半年经济下调2至3个百分点的准备。
  中国的经济政策是及时的
  金融危机来临,各国政府联合采取刺激政策,夏斌认为,中国刺激政策的方向是对的,采取时间也是及时的,并且,有力的刺激政策,使得中国对全球经济复苏作出了很大贡献。
  与此同时,他认为,由于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银行体系与美国不同,因此,中国的刺激政策,在2009年创造了过量的货币供应和天量的贷款。"在出口减少的同时,我们的经济结构调整在加速,在过量的贷款和过量的货币供应之下,我们知道这是很危险的,必然产生资产价格泡沫和产能过剩。面对这样的环境,我认为必须马上紧缩政策"。
  货币政策一旦紧缩,经济增长必然也会出现调整。"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为11.7%,因此,下半年的经济下滑,并不意味着衰退,而是正常下滑"。
  "相对于第一季度,应该做好下半年可能下调2到3个百分点的准备",夏斌说,只有做好了大量的政策准备,才不至于出现增长下滑过快的局面。否则,在目前的结构之下,要维持75000亿元的贷款,相对于去年来说速度比较快的下调,会出现增长的压力。
  夏斌认为,今年上半年的调控方向,是正确的,不能动摇。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调控中比较大的政策变量,关键在于房地产调控、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整顿,以及国务院下达的关于限制产能过剩的一些政策。"中国的货币供应量、贷款指标等数额能不能落实,落实到什么水平,能不能坚守指标,关键是看这三大政策。"
  高增长下之后
  夏斌认为,稳定市场、稳定预期,主要在于政府要给出明确信号,必须坚持回归常态的货币政策。今年年初,已经提出今年的贷款增量75000亿元,银信合作的信托,4月份已经做到18800亿元,假设今后几个月,信托不发新的增量,19000亿元加上73000亿元,又是90000亿元。"银行和信托合作,通过信托的角度进入了实体经济,这个增量很大。所以我提议说,我们的监管部门和货币政策决策部门,必须关注这个现象"。
  他指出,必须把信托的规模控制住,必须记住历史教训,过往信托投资公司的5次整顿背后,是当通货膨胀时,仅控制贷款规模,没有将信托用量统计在内。
  第二,是政府对房地产政策的信号,要非常明确,以稳定市场预期。"我个人认为这个信号,就应该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就是要发展以消费品为主导的市场。不鼓励投资,不鼓励投机。尽管国务院文件没有这么讲,但国务院文件内容里,比如'打击投资投机',已经很明确提出。又比如说,在供给方面,'加大社会保障房的建设'。有些话,要更加明确地给市场信号"。
  他认为,对于已经形成的泡沫,应该准备花两到三年的时间,慢慢消耗掉。同时,要抓紧检查和真正落实社会保障法,低收入群体住房的土地供应和资金配套、资金来源。在抑制需求方面,应该尽快出台简便易行、便于打击炒作投机的房地产税收政策。另外,国务院人大政协应该尽早组织对有关部门落实非公36条的检查,以给社会游资寻找出路。
  在"国退民进"问题上,夏斌指出,需要重新研究加快推进。他指出,财政赤字3%左右。而每年的财政收入,难以满足扩大民生、扩大居民消费的结构调整的支出,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
  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控股的普通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股权资金几十万亿元,中央的国有企业净资产有17万亿元,这些资金要切实为扩大民生、提高居民消费产生意义。为此,夏斌开出了药方:
  首先是适当提高中央地方企业国有资本分红的比例与范围;其次,研究中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国有企业战略控股的原则是什么,哪些领域是必须要控股的,哪些是相对控股,哪些是绝对控股。适度地在市场上转让国有资产,进行套现。分红的资金、国有资产转让套现的资金,全部纳入财政账户,重点用于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加快扩大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从而扩大消费。从中短期看,这些措施有益于扩大内需、有益于解决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也有益于市场稳定。
  "从长期看,我们坚持适度有序并持续地推进国退民进的措施,有能力真正培养一个消费市场,真正有益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大转型,来真正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夏斌说。

   新华社:经济企稳回升缘何未给股市注入增长动力
  已经"V"型反转的中国经济并没有为持续低迷的A股市场注入增长动力。在连续14个月的下跌后,A股市场在2010年下半年的首个交易日又迎来"开门绿"--沪深两市双双下跌,资金净流出量高达50亿元。
  而回顾上半年市场走势,一波又一波的连续下跌与持续回暖的中国经济大势大相径庭。截至6月30日收盘,上证综指下跌26.82%,深证成指下跌31.48%,A股市值"蒸发"超过2.5万亿元。
  这个"成绩单"不仅同比、环比均令人失望,更是大大低于未能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欧美、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股市,甚至与羸弱的希腊股市"并驾齐驱"。如此表现,难怪A股市场被评为上半年全球表现"最差"市场。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本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末持仓A股账户数为5399.77万户,较前一周增加3.8万户,并接近5403.76万户的历史最高值。业内人士认为,持仓A股账户数再次上升并接近历史新高,一方面意味着持股集中度下降,另一方面表明部分投资者由于已经被套,因此在市场小幅反弹时并未进行减持。
  对此,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闫伟说,与农业银行上市相比,表现不佳、信心不足的A股市场忌惮更多的,仍然是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劳动力成本缓慢提高过程中,中国经济增速由年初高点减缓的可能。
  众所周知,2010年是中国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国内经济处在诸多两难抉择关口,外部形势依然严峻,处于一揽子刺激计划末期的中国经济,形势和环境复杂的程度超乎预料。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部分市场指标似乎都失去意义,"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已经被市场情绪所左右。其中,对于国内外经济复杂和不确定的谨慎态度,或已变成A股的"拦路虎"。
  闫伟认为,与上述因素相比,A股市场新股发行、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试点等金融创新并不构成对市场的直接冲击。相反,中国股市融资能力的提升,恰恰是中国资本市场实力增强、中国企业融资渠道增加的具体体现;而金融衍生产品的适度推出,也使得A股市场向成熟健全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而对于农业银行等大盘股的发行上市,国泰君安证券总经济师、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在合理定价的前提下,中小投资者在目前市场状况下能买到相对"便宜"的新股,从中长期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与上述因素相比,A股市场中的直接利空因素也清晰可见,中小市值个股估值依然偏高、新股发行中部分公司定价"虚高",机构投资者追涨杀跌的非理性行为,从内在上给中国股市继续承压。

   截至7月1日,深圳中小板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仍然达到39.54倍,而仅有90只股票的创业板市场平均市盈率更是高达56.29倍。
  "去年不少中小板个股股价纷纷超过2007年A股大牛市顶点时的水平,在中小公司业绩弹性较大的特点下,今年的股价难免需要'还债'。"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研究所所长对记者说。
  从A股外在环境看,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欧洲和面临增库存周期结束的美国成为市场关注的主要对象。虽然股市表现稍强于A股,但美国道琼斯指数、法国CAC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日经225指数今年以来也分别下跌6%-15%,体现出外部环境依然未能有效好转。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国经济增速、价格水平、库存水平、订单指数等数据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后,目前A股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温度计"。 不管是从2009年8月A股率先"见顶"出现调整,还是近期PMI等经济先行指标出现调整,A股的下跌都出现一定的"提前量"。
  "今年下半年股市将经历一个先寻底,后反弹的走势。"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时伟翔说,"本次股市的底部来自于调结构的信心底,调结构后必然以新的经济增长因素主导经济发展。"
  此间接受采访的宏观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长期看,中国经济一直处在增长态势中,即便短期内会出现一定回落幅度也不会很大。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在2010年至2020年期间会有所下降,但仍将保持在相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