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和农民工子女为何多读高职高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2:43:42
农民和农民工子女为何多读高职高专?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10-07-02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第一财经日报》2日发表文章,题为:农民和农民工子女为何多读高职高专?作者:熊丙奇。全文如下:

  教育数据公司麦可思的研究显示,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较多就读于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阶层子女较多就读“211”院校。2009届大学毕业生中,来自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家庭者,就读“211”院校的比例(分别为38%、22%)低于在生源中分布的比例(分别为40%、25%)。

  统计资料显示,在每年录取的所有大学新生中,农村户籍学生和城镇户籍学生大致持平,但是,在“一本”学校中,农村户籍学生最高比例不到30%,就连中国农业大学录取的农村学生也只有30%,其他的全国重点高校录取农村学生的比例只有20%左右。去年1月,新华社播发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署名文章《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在文章中,温总理特别谈到农村大学生减少的问题,他说:“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的减少呢?

  笔者以为,有如下一些原因:

  其一,农村的基础教育薄弱,农民与农民工的子女只能接受比城市家庭孩子更差的基础教育;

  其二,少数农民与农民工有条件将孩子送到城镇读书,但往往就读的是打工者子弟学校或城市中比较一般的公立院校;

  其三,农民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欠缺,我国的2000万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很难得到类似城市家庭一样的家庭教育;

  其四,应试教育体系之下,城市孩子有相当数量选择上培训班、兴趣班,假期则上夏令营、冬令营,而农民工与农民的孩子则往往望高昂的学费而兴叹;

  其五,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有浓重的“城市情结”,出题者大多偏爱城市生活,缺乏阅历和城市生活经历的农村孩子,在试卷面前或有些不平等;

  其六,从2003年开始的重点高校自主招生,由于采取“自主考试+面试”的方式,农民和农民工孩子难以支付赶考成本,同时在面试中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明显不能与城市孩子相比,所以获得自主招生资格者有相当部分为城市生源。去年北京大学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制,试点的中学全是城市里的重点高中,虽然这些重点高中也有农村生源,但农村生源的比例不高。

  教育显示着社会公正。因此我国农村生源的高考劣势,既不利于教育公平,也不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严重制约了社会弱势阶层的上升空间。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有关人士提出的建议是,在高考升学中,对农村生源实行加分。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好办法,可是,在加分腐败丑闻频频爆发的社会环境中,恐怕这又会给有权有势者提供机会。

  在笔者看来,要扭转农村孩子在高考升学中的劣势,从长远看,需要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求学的平等机会问题。而在当前,最有效的做法有两个:

  首先,应像限定重点大学在当地的招生比例(不超过30%)一样,限定重点大学招收的农村生源学生至少不得低于30%。这在发达国家的大学中,也是惯常的做法。

  其次,建立重点大学的“全国联考+自主招生”制度,全国各地的考生,不分户籍所在地,都可以报名参加全国重点大学的联考,自主招生高考分别设定对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不同的评价体系,比如在提出统一的申请分数要求基础上,按地区的教育质量、考生的家庭出身,进行多元打分评价,对教育发达地区考生减分,对教育不发达地区考生加分。同时,在进行招生录取时,实行所有学生信息全公开。(作者系上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www.st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