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公主的家园——英格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7:39:29

美丽公主的家园——英格堡

李 玉 广

 

在绵延千里,横亘新疆的天山山脉东段,博格达山脉宛如一条遒劲的苍龙盘踞于准格尔盆地南缘。连绵起伏的峰峦丘壑,峻峭挺拔的悬崖石壁,银装素裹的雪峰冰川参差巍峨比肩而立;喷珠泻玉的汩汩清泉,汇聚成细如银丝的山涧溪流,与叠翠缀绿的茫茫林海,绿茵如织的广袤草地交相辉映,就像造物主用饱蘸浓墨重彩的画笔,精心绘制的一幅长长的美仑美奂的水墨画卷,不无炫耀的悬挂于蔚蓝的天幕之上,以恢宏的气势彰显着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神奇魅力。美丽公主的家园——英格堡,就是镶嵌在这幅壮美画卷上的一颗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的耀眼明珠。

英格堡地处天山东段的博格达山脉北麓,位于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西部,西与奇台县老奇台镇接壤,东与西吉尔乡为邻,南与鄯善县隔山相望。英格堡,旧称“英格布拉克”,以地形得名,蒙语意为“舀水的勺子”,因所处地有古城堡遗址,汉族人则称其为“英格堡”。也有人认为,“英格堡”,其实就是“英格布拉克”的汉语音译。“布拉克”快读的谐音即为“堡”。还有人认为:“堡”在汉语中有两种读音:在“城堡”一义中读“bao",在表”集镇、村寨“一义中读”pu”。”英格堡“作为地名,还是应当沿用当地老户的传统叫法”英格堡(pu)"为宜,其实,早年的英格堡“街街子”就是一个农村集镇,不必与什么“城堡”去牵强附会。《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地名图志》即采用了第一种说法。孰是孰非,各执一词,这里姑且不论,不过,关于英格堡地名的由来,在当地的民间倒是流传着一个脍炙人口的凄美悲壮的故事:

大约是在十三世纪初,雄踞于北方的蒙古族迅速崛起,一代天骄元太祖成吉思汗开始西征,曾亲率大军兵临时为“蒲垒”军事重镇的“独山守捉城”下,见该城空无一人,就下令迁移梭里迷国六十户人于此,并任命约朵失野纳为独山城长官,自此,“蒲垒”即归大元帝国辖制,在此期间,不知是由于宫廷内乱还是部族纷争,一位失意的蒙古族公主便率领着她的部落从关内辗转千里来到“蒲垒”,当她的大队人马行进至天山北坡时,这位美丽、聪慧、干练、英武的蒙古族公主突然眼前一亮:远望群山,茂密的森林荫天蔽日;近看丘坡,绿草茵茵繁花似锦;一条小河从深山峡谷间蜿蜒曲折奔涌而出,宛如一条银色的飘带。在小河的下游,地势豁然开阔,山坡上,牛羊成群;田野上,麦浪滚滚;村落里,炊烟袅袅;小道上,人来车往。眼前的美景让这位征程未洗的蒙古族公主精神为之一振,她情不自禁的扬鞭催马,一阵轻尘,直奔对面的高坡而去。在山顶上,她手搭凉棚极目远眺,时不时地发出一阵阵的惊叹:哇!太美了!快来看啊,这地

方真像一把“舀水的勺子”,那狭长的河谷就像“勺柄”,而眼下开阔的丘坡原野则犹如一只圆圆的“勺头”,真像我们蒙古人的“英格布拉克”。紧接着她把马鞭一挥,大声说:奔走千里,历尽艰辛,大家伙儿饱受鞍马劳顿之苦,今天总算找到了一处安身立命的好地方,我们就在这水草丰茂富庶美丽的“英格布拉克”安营下寨吧!自此以后,这位蒙古族公主就带领着她的臣民们在这座世外桃源里,与当地的汉族老百姓和睦相处,一面放牧,一面操练,农忙季节,还指派青壮年牧民帮助汉民收庄稼,当地百姓对这位心地善良的美丽公主十分感激,都亲切地称她“英格公主”。得益于英格公主的庇佑和恩泽,英格布拉克的蒙汉百姓牛羊成群粮满囤,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富庶日子。为了保障一方百姓的平安,防御外敌的侵扰,英格公主又动员蒙汉百姓,出工出料在西梁坡上修起了一座城堡。但是,好景不长。在一个阴云黯淡的日子里,从南山里突然窜出一支彪悍的蒙匪人马,杀气腾腾的直扑“英格布拉克”而来。这支显然是专为寻仇而来的匪徒,将城堡围得水泄不通,企图被迫退守在城堡内的英格公主缴械投降。而坚贞不屈的英格公主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仍然带领她的人马顽强的坚守着阵地,宁死不降。一连数日,眼看逼降不成的蒙匪军头目恼羞成怒,下令在城外烧杀抢掠。眼见得一座座农舍燃起滚滚浓烟,一时三刻化为灰烬,英格公主见此惨景怒不可遏,率领人马冲出城堡,与入侵之敌短兵相接,展开了惨烈地厮杀。激战持续了三天三夜,但终因实力悬殊寡不敌众,英格公主及其属下全部壮烈牺牲,城堡也变成了一片废墟。为纪念这位美丽、善良、聪慧、勇敢的蒙古族公主,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块地方叫做“英格布拉克”,汉族人则称其为“英格堡”。

英格堡,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发源于雪山深处的英格堡河,是英格堡人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它以自己清洌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一代又一代英格堡人。它的水源主要来自南沟、东沟、柳墩子沟以及大、小石阶子。一眼眼喷涌而出的山泉,一股股潺潺流淌的雪山融水,汇成一道道微波荡漾的山涧溪流,沿着谷底顺势而下,一路欢歌汇入英格堡河谷,清悠悠的河水翻滚着,喧嚣着向下游直泻而下,流经马场窝子、水地、街街子、王家庄子、下英格堡,到奇台八户后汇入“黄渠”。集水面积为6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为800万立方米,为沿河流域的百姓提供了水利之便,仅灌溉面积就可达一万多亩以上。英格堡的水地主要分布于流域两岸的河谷地带和西梁缓坡区域,旱地则遍布于河谷两侧黄土丘陵的宜耕区。主要种植小麦、豌豆、油菜、胡麻、荞麦、玉米、鹰嘴豆、扁豆、土豆等农作物。春夏季节,满沟满坡绿浪滚滚,;秋收时节,满到四处溢彩流金,农户们的脸上个个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富庶的英格堡,俨然就是大自然恩赐给当地户儿家的一个聚宝盆。

英格堡的富庶还源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英格堡虽然地处偏远,但在清末民初以前,这里距繁华富饶的奇台县旧县城“老奇台”却仅有三十多里路程。老奇台便利的交通,繁荣的商业,活跃的市场,旺盛的人气,让时属奇台县辖制的英格堡尽享地利之便。1930年木垒建县后,英格堡又地处“一地跨两县”的特殊位置,借助与“跌倒拾银子”的“金奇台”的历史渊源和亲情人脉,一些头脑精明的小商小贩和手艺工匠便携家带口到这里来投亲靠友,安家落户,建屋开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英格堡河谷中段的黄金地带,便逐渐形成了一条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的繁华小街——英格布拉街街子。“街街子”虽小,却五业俱全。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已颇具规模。形成了以“四大店铺”、“十大作坊”为支柱,集农工商贸于一体的闻名遐迩的“旱码头”。其中名气较大的有:杜金有、张耀德、金万才三家的土产日杂、日用百货铺和李有才家的中药铺;程秉俊名下的油坊、烧坊、水磨坊;赵焕生、罗有才的油坊;李有才、李进才哥俩的粉坊;张耀德、王学义两家的醋坊;王浩学、王生仁爷俩的旱磨坊、碾坊。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也在这里大显身手。铁匠、木匠、泥水匠;皮匠、毡匠、碗碗匠;炉匠、银匠、铁皮匠;纸匠、石匠、油漆匠;鞋匠、铧匠、成衣匠,各式工匠应有尽有。在各大作坊里,酒把式、粉把式、油把式、醋把式、车把式各显其能,与当地的庄户人联手创造了美丽公主的家园——英格堡昔日的辉煌。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席卷全国,英格堡“遍地红”农业合作社应运而生,“街街子”上的“四大店铺”、“十大作坊”也积极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有的“公私合营”,有的参股入社,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一员。1958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如雨后春笋般宣告成立,英格堡所在的“遍地红”高级农业合作社即改制为“红旗公社一大队”,即“英格堡大队”,原手工作坊和服务业统统归大队副业队经管。此后不久,公社加工厂也从西吉尔迁到英格堡,自此,一个初具规模的人民公社“工业基地”便在英格堡的土地上落地生根。为适应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供销社、卫生所、邮电所、粮站也相继成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英格堡的经济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年代,英格堡加工厂、副业队所属的加工业和副业也相继改制为乡镇企业或以个人承包形式经营。得益于当地白石山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乡镇企业中,石灰石生产占相当比重。1985年前后,就有大小石灰窑18个,年产石灰三千多吨,成为当地的龙头产业。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和农村改革的深化,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并渐成气候。仅英格堡街街子一处,就有各色门类齐全的商家店铺二三十家之多,,店铺内各色商品玲琅满目应有尽有,构成了一道充溢着浓郁市场经济气息的靓丽的人文景观。

美丽公主的家园——英格堡,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其

文化积淀也比较深厚。创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英格堡学校,是木垒县最早的农村学校之一,是英格堡人接受启蒙教育的基地和人才摇篮。英格堡的“笔杆子”在木垒享誉一方,在书法、绘画、民间戏曲、器乐方面也是人才辈出,后继有人。

1984年12月,英格堡、菜籽沟两个大队从原西吉尔公社剥离后成立英格堡乡,自此,美丽公主的家园——英格堡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英格堡乡历届党委政府,在县委、政府“富民强县”的总体思路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谋强乡富民之策,做造福一方之事,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打拚,如今的英格堡,已是旧貌换新颜:柏油路四通八达,农电网惠及农家;广播电视村村通,固话手机遍地花;灌溉渠道联成网,自来水流入百姓家;春种秋收机械化,种田养畜科技化;设施农业成规模,温棚蔬菜四季青;主产小麦和豌豆,还有土豆鹰嘴豆;油菜胡麻扁豆子,谷子糜子和玉米;牛羊猪鸡摇钱树,,科学养殖快致富;五谷丰登六畜旺,人均收入年年涨;“两免一补“政策好,合作医疗解民忧;村村建有文化站,自娱自乐笑开颜;新农村建设绘蓝图,“强乡富民”谱新篇。

每逢盛夏,当你驱车驶入英格堡河谷时,满眼醉人的绿色便扑面而来。一垄垄绿油油平展展的麦田,在微风的吹拂下翻滚着一道道涟漪,田野里散发着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麦香。极目远眺,在河谷两旁的丘陵坡地上,一块块种植着豌豆、小麦、油菜、胡麻、鹰嘴豆、荞麦的地块,上下相接,纵横相连,黄绿红蓝白相间,洋溢着盎然的生机,如同一幅幅彩色地图张贴在两面的山坡上。在田边地头和山道路旁,一丛丛开着金灿灿的黄花,挂着石榴般红果果的野蔷薇点缀其间;一棵棵枝叶繁茂的老榆树,就如同一个个饱经沧桑的护田老人不分昼夜不畏酷暑,忠实地坚守在丘坡之上,守护着丰收在望的庄稼。,实行退耕还林后,在不宜耕作的荒坡上,近几年种植的大片大片的生态林、经济林如今也已绿树成荫,开始显现出其独特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你行进到英格堡河谷中段时,一座喧闹繁华的小巧玲珑的集镇,便豁然呈现在你的眼前。在宽阔整洁的街道两旁,一家家生意兴隆的店铺,一处处沿街摆设的地摊,人流、车流,叫卖声、吆喝声、欢笑声与汽车的鸣笛声,拖拉机的隆隆声交织在一起,真是热闹非凡。在这里,你会更加真切的感受到英格堡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跳动的脉搏和前进的足音。这就是英格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街街子——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乡村集镇。

沿蜿蜒曲折的英格堡河逆流而上,在上游的高山峡谷间,镶嵌着一块晶莹剔透微波粼粼的巨大翡翠,这就是木垒县十大工程之一的英格堡水库。这座举全县之力,投资3961万元,库容287.5万立方,控制面积2.7万亩的山区小(1 )型水利枢纽工程,极大地改善了英格堡河流域的灌溉条件,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英格堡的经济腾飞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富于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英格堡人,将会抓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趁势而上,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设一个富裕、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英格堡,可以预料,随着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美丽公主的家园——英格堡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