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巨灾险面临分保困局 保险深度超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2:24:30

我国农业巨灾险面临分保困局 保险深度超低

2010-07-02 00:12:0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跟贴 1 条 手机看股票

2010年,灾害连连。中国西南地区和南方相继迎来干旱和洪水灾害,农业巨灾风险不断增大。截至6月26日,仅云南马龙县一地,便有粮食受灾14万亩,经济作物受灾面积8.4万亩,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亿元以上。

实施情况是,自然灾害几乎年年发生,然而巨灾险,特别是农业灾害的保险却极少。国内保险公司犹豫不决,而且国际分保难度巨大,造成了农业巨灾险的保险深度仅有正常保险深度的一成。

一个月前监管部门已经向业内人士下发了巨灾保险的调查问卷,探讨巨灾保险运行机制问题。

农险深度超低

据中国扶贫基金会报告披露,大旱导致西南五省区市除四川之外,至少有218万人返贫,经济损失超350亿元。因旱返贫的绝大部分是农业人口。

虽然农业在暴雨中受灾严重,但保险的覆盖十分有限。6月1日至28日平安产险预估的4000多万赔款中,主要是车险和财险,又如,在人保财险网站上的农险产品展示中,仅有一款收获期农作物火灾保险。

农业保险是化解农业风险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由于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虽然有政策扶持,一般商业性保险公司不愿经营农业保险。

关注农险较多的是四家专业农险公司,分别是位于上海的安信农业保险、安徽的国元农业保险、黑龙江的阳光农业保险和长春的安华农业保险。

而在遭受水灾、旱灾最严重的江西、云南等地,由于分支机构布局有限,专业农险公司的触角还未能触及。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四家专业农险公司前五个月保费收入12.58亿元,在前五个月总保费收入中仅占比0.19%。

农业保险在近年取得了长足突破,除了政策性农险公司试点,不少财险公司在全国多个省市展开涉及农民生活的小额保险试点,2009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33.9亿元,在财险中的占比仅次于车险和财险。

但按2009年全国农业增加值35477亿计算,2009年农业保险深度为0.38%,较2008年有所上升,但这数字不仅远低于欧美国家,离2009年中国3.32%的保险深度也有较大差距,大约只相当于国内深度的一成。

而事实上,自然灾害风险已经越来越频繁。根据慕再的“自然灾害服务”数据库,在2009年,全球共发生850起自然灾害事件,其中发生在亚洲的占34%,占经济损失总额的31%。但在这些巨灾事件中,只有7%有保险保障。在2009年发生的自然灾害所导致的死亡人数中,亚洲占71%。

农灾险分保“困局”

为了预防巨灾,农业保险公司一般每年会从当年保费收入中计提专项资金,用于建立专门的巨灾风险准备金。

国元农业保险公司董事长张子良介绍说,种植业保险品种按当年保费收入25%的比例计提,保费结余全额转入风险准备金;养殖业保费盈余,不作为利润进行分配,逐年滚存,以备大灾之年赔付。

保险公司还希望通过安排再保险,分散巨灾风险。但因为风险分散渠道较窄、分保成本较高。

多家农业保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每次和再保公司谈分保问题,都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拉锯主要集中在分保额、价格上。

由于农业风险和赔偿额都较高,国内再保险公司在农险分保上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除了分保部分给国内再保险公司,还需要寻找国际再保险公司。

“国际再保险市场是卖方市场。”张子良说。国际农业再保市场主要集中在瑞再、法再等几家规模较大的国际再保险人。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对国内农险分保的接受条件十分苛刻。总体来看,农险费率相对偏低,农业再保险价格尤其是超赔价格较高。

张子良说,目前,我国农业再保险基本上都依赖商业模式开展,给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带来较大的经营困难,如果选择自留,则风险更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较大威胁。

而对于国内农险分保问题,慕尼黑再保险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常青表示,慕再对于农险再保有严格的核保体系,目前慕再在中国农业险分保额并不多,他认为,这与其风险评估方式,和国内操作模式不太一致有关。但他表示,虽然如此,但对中国农险市场非常关注,也在逐渐探索进入这块市场。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球变暖气候峰会上,慕尼黑再保险董事长冯博德则建议中国建立巨灾风险共保体。他认为,面对高额的财富价值和日趋复杂化的风险状况,一家保险公司独立提供单一的风险解决方案,将难以应对中国市场的需求,为了减少政府在发生巨灾后作为“兜底保险人”的沉重负担,中国迫切需要建立风险防范和转移机制,可以考虑把其所面临的风险转移到全球保险市场,慕再可以为这样一个巨灾共保体提供承保能力和技术支持。

“建立一个巨灾共保体有其作用,也是其他国家解决巨灾的通用办法,既可以解决政府财政负担,也容易充分利用国外再保公司分散风险。”韬睿惠悦咨询公司中国区非寿险咨询业务总监祝光建说,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巨灾损失分散问题,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能解决。

 

但他认为,纵然共保体是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最终还是会落到“谁来兜底”的问题。这个共保体是政府主导还是纯商业形式,是有限责任还是无限责任,都要好好设计和考虑。

他认为,纯粹商业性的共保体不适合解决目前存在巨灾风险,一是因为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意去冒倒闭风险,另外即便有意,也有能力之忧。一场灾害造成的损失可能达到万亿甚至更多,而中国整个财险产业资本金只有1000亿左右,保险业本身难以承受。“因此,如果要广泛推广共保体,需要政府主持,比如成立一个巨灾保险公司,从一个地方、一定责任开始尝试。”他说。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