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地下害虫的防治措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1:10:17

中药材地下害虫的防治措施

  地下害虫是指在土中生活的一类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地老虎和金针虫等。这类害虫多昼伏土中,夜出地面活动,食性很杂,主要危害人参、丹参、玄参、地黄、乌头、贝母、黄连、牡丹、麦冬、天南星、白芍、桔梗、白术、紫菀、元胡、太子参、板蓝根、白芷等多种根及根茎类药用植物,对穿心莲、菊花、荆芥、绞股蓝、薄荷、除虫菊、款冬花、牛蒡子等药用植物的幼苗危害也较严重。  这些地下害虫的1~2龄幼虫,常聚集在药用植物心叶或嫩叶背面,将叶片咬成无数小孔。有的啃食叶肉,残留表皮,使叶片呈现半透明白斑;有的咬食未出土的药材种子、根、茎、块根、块茎;有的咬食未出土的幼芽或刚出土的子叶以及生长点。幼虫3龄以后,扩散危害,食量大增,白天躲在被害植株附近的表土下2~3cm处,晚上出土危害,尤以晚上9时、12时和清晨5时活动最盛。阴雨天则整天出土危害,将叶片咬成孔洞、缺刻或咬断幼苗嫩茎,甚至连苗带叶拖入洞穴内食用。一条4龄以上的幼虫,一个晚上平均可以咬断幼苗3~5株,最多的可达10株以上,常常造成缺苗、断垄,使幼苗生长不良,造成药材质量下降,产量降低,严重影响药农种植药材的经济效益。防治地下害虫有以下方法:  

冬季深翻 封冻前1个月,深耕土壤35cm,并随耕随拾虫,通过翻耕可以破坏害虫生存和越冬环境,减少次年虫口密度。  

粪肥处理 未腐熟的粪肥是最易引诱地下害虫产卵繁殖的好场所。因此药用植物栽培施用粪肥时,一不能施用未腐熟的生粪,二要在倒粪时每立方米粪肥掺5%的西维因500g进行药剂无害化处理,效果较好。  清洁田园 杂草是地下害虫产卵及隐蔽的主要场所,也是幼虫迁向药田危害的桥梁。因此,头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拣尽田间杂草,可减少越冬幼虫和蛹的数量;同时,在作物出苗前或地下害虫1~2龄幼虫盛发期,及时铲尽田间杂草,减少幼虫早期食料,也可消灭部分幼虫和卵。将杂草深埋或运出田外,沤肥,可消除产卵寄生。  药剂拌种 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ml加水500~600g,拌药材种子5~6kg,均匀喷洒,摊开晾干后即可播种,有效期30~35天;或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1kg拌种,可防治蝼蛄、蛴螬、黄蚂蚁、地老虎和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根部灌药 苗期害虫猖獗时,如发现断苗而幼虫入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50%二嗪农乳油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任选以上一种药液灌根,隔8~10天灌1次,连续灌2~3次。在地下害虫密度高的地块,可采用40%甲基异柳磷50~75g(均为亩用量)对水50~75kg,或用2.5%敌敌杀死6000倍液、速灭杀丁4000倍液,或地虫一扫净、乐斯本(按使用说明书配用),下午4时开始灌在苗根部,杀死地老虎效果可达90%以上,还可兼治蛴螬和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待续) 注:摘自农村医药报

 

秋令进补良药——芡实

  芡实具有滋养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作用。如将芡实与瘦肉或牛肉共煮,不但味道鲜美,也是适时补品。民间有用芡实60g,加入适量红糖合成大补汤,具有易消化、营养高的特点。能调补脾胃、益气养血,对体虚者、脾胃虚弱的产妇、贫血者、气短者有良好疗效。若平时消化不好,或热天出汗多又易腹泻者,经常用芡实煮粥,或煮红糖水吃有很好效果。若用芡实与瘦肉同炖,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虚弱症状,有很大好处。  《本草纲目》记载:“芡实能治遗精、白浊、带下。”如用芡实60g,北芪15g共煮烂吃,有补肾作用,治遗精、白带与多尿等;常吃芡实还可治疗老年人尿频之症;经常服芡实调脾胃之后,再进较多补品或难消化的补品,就容易吸收了。 注:摘自农村医药报

 

名贵的动物结石药材

  牛黄系牛科动物黄牛和水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有清心、化痰、利胆、镇惊的功能,多用于热病神昏、谵语、癫痫发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现用于治疗乙脑、流脑、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肺炎等病。著名中成药“安宫牛黄丸”、“清开灵”针剂都是以牛黄为主药制成的。  马宝 系马科动物马的胃肠道结石。有清热解毒、定惊化痰之功。民间用马宝研粉冲服治疗癫痫、小儿惊风及恶疮肿毒,疗效较理想。  狗宝 系犬科动物狗的胃中结石,因其能降逆气、开郁结、解毒,所以古代医学家多用其治疗噎膈反胃(食道癌、胃癌)等病。  

猴枣 系猴科动物猕猴等的内脏结石,有消痰镇惊、清热解除毒的功能,古代称之为治热痰之圣药。临床多用以治疗痰热喘嗽、小儿惊痫等病。如治疗小儿惊风、痰多气急、喘声如锯、烦躁不宁(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的良药——猴枣散,就是以猴枣作为主药的。注:摘自农村医药报

 

补骨脂与木蝴蝶的区别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首载于《雷公炮炙论》,别名破故纸、破骨脂、黑故子、胡故子、和兰苋、胡韭子。  木蝴蝶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干燥成熟种子,首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别名千张纸、破故纸、破布子、白故子、白玉子、玉蝴蝶。  以上两种中药材在我国历代本草文献及《中国药典》2000年版均明确分载,其性状鉴别、性味归经、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均不同。但由于二者共有“破故纸”的别名,故混淆使用现状严重。现将二者的性状鉴别、性味归经、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分别介绍如下:  药材性状鉴别  补骨脂:本品呈肾形,略扁,长3~5mm,宽2~4mm,厚约1.5mm。表面黑色、黑褐色或灰色,具细微网状皱纹。顶端圆钝,有一小突起,凹侧有果柄痕。质硬。果皮薄,与种子不易分离;种子一枚,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气香,味辛、微苦。  木蝴蝶:本品呈蝶形薄片,除基部外三面延长成宽大菲薄的翅,长5~8cm,宽3.5~4.5cm。表面浅黄白色,翅半透明,有绢丝样光泽,上有辐射状纹理,边缘多破裂。体轻,剥去种皮,可见一层薄膜状的乳胚紧裹于子叶之外。子叶2,蝶形,黄绿色或黄白色,长径1~1.5cm。无臭,味微苦。  性味归经  补骨脂:辛、苦,温。归肾、脾经。  木蝴蝶:苦、甘,凉。归肺、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  补骨脂: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  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和胃。用于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  用法与用量  补骨脂:6~9g,水煎服。外用20%~30%酊剂涂患处。  木蝴蝶:1.5~3g,水煎服。

 

五加皮的真异识别

文章内容:  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药材称南五加皮。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等地。药材呈细长卷筒状,长约5-15厘米,直径0.4-1.4厘米,厚约0.2厘米。外表面呈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纵纹和横长皮孔;内表面呈现淡黄色或淡黄棕色,有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淡黄白色,略平整。气微香,味微苦涩。其功能壮筋骨,祛骨湿,活血去瘀。全国不少地区市售的五加皮多为香加皮(又名北五加皮)。本品含强心甙,除能袪风湿,壮筋骨外,还有强心作用,服用过量可中毒致死。故宜与五加皮区别使用。《中国药典》亦将五加皮与香加皮分别收载。香加皮为萝摩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药材呈卷曲筒状,少数呈不规则碎片状,长短不一,直径1-2.5厘米,厚0.2-0.5厘米。外表面呈灰棕色或黄棕色,较粗糙,有横向皮孔,粗皮松软,常呈鳞片状剥落;内表面呈淡黄棕色或淡黄色,较平滑,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呈黄白色。有浓郁的特异香气,味苦。主产于山西、河南。五加皮异品的简易识别方法如下: 1、真品五加皮,外表面栓皮多数,但不呈现鳞片状剥落,气微。真品川加皮,表面密黄褐色刺毛,气微。 2、异口香加皮外表面栓皮鳞片状剥落;具有浓郁的特异香气,久闻令人头晕。注:摘自上海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