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传易筋经与补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9:02:32

真传易筋经

黄克刚 传授  张义尚 整理

  一、外壮神勇歌释

  二、内壮玄功歌释

  三、九转呼吸法

   1.预备功法

    ①除浊法

    ②安神法

   2.九转正功

    ①第一转服气

    ②第二转换气

    ③第三转调气

    ④第四转凝气

    ⑤第五转闭气

    ⑥第六转导气

    ⑦第七转火气

    ⑧第八转水气

    ⑨第九转伏气

  四、善后尾功

   1.还虚功

   2.解座法

  五、尾跋

  一、外壮神勇歌释

  若练外壮,约有九步。歌曰:一曰立鼎除内伤

  鼎,是庄严安定的象征。故本功第一步的站式以之命名,此步站式有二:一是并足式,两足两膝并紧站立,提肛、收臀、塌腰、拔背、顶头、微收下颌、两手握拳,一拳拳背压于尾闾之处,拳心向后;另一拳以拳背向前,以拳心按于脐轮之上。全身骨节对准,肌肉有收紧内敛之势,但精神却呈完全放松之态。口唇微合,舌顶上颚,面带微笑,两足如入地九尺,安稳肃穆而立。此为一般青壮年的站式。若中年以上或有病之人,则应取平肩式站法,即两足宽与肩平,或略宽于肩,身形肌肉与心态,均应同时放松,其他对两手头面等要求同并足式不变。

  这一步功夫的主旨在除内伤,对于身内脏器的锻炼,是以上焦心肺为主。以肺在五脏最高处,故名华盖,总司体内外气息的采摄交换与调整。天人一气相通,自能改善增强整个呼吸来统对于全身之影响。肺心相连,心为血液循环之主宰。一气一血,同是上焦脏器之所主宰,也同是人体生命活动之主要标帜。气充血足,百疾不侵,故为养生健身之关健性步骤。明白了上面道理,再依次地行九转呼吸法,详见后面第三节。至于第一步功夫的正常合格标准,当随学人具体情况而定。从时间上讲,大概最少要120天(4个月左右),多一点时间更好,以基础所在,不可玩忽视之也。

  第二安炉探阴阳

  炼丹之法,鼎安于上,炉位于下。炉在人身正相应于下焦肝肾之部位。功法取乾坤相对、坎离互藏、上下交泰之意,方能成其变化;尤其肾为先天之主,乃安身立命之所、精气归根之地,故此步与第三步,均当着眼于斯。根据中医《内经》学说,阴阳即天地之道,乃“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天地是大阴阳,人身是小阴阳,大小虽殊,一气全通,我们只要能以一定的呼吸,激发出全身各系统、各脏器之元始本能,自能三才一贯、阴平阳秘,完成太极之本体。曰“探”者试探义,即包括许许多多践履印证微妙变化之过程在。其具体作法,即基于平肩桩站法,两膝微屈而立,两手结太极印,即左手拇指尖掐左手中指尖之午位,右手拇指插入左手大中二指之内,掐于左手无名指根节之子位,其余四指包握于左手四指之外,此手印亦称“子午连环诀”,然后置脐腹之前二三分许;亦可以虎口相对,大指向后或向前,叉于两软腰之处,依之而运用九转呼吸之法。又当借助于降魔杵为道具(杵为倒人字形),以之抵于丹田以下之两跨内侧精囊之处而行呼吸。

  三炼睾丸造精厂

  “睾丸”包括玉茎,二者皆属肾系,乃人身主要生殖器官。易筋经功法对它特别重视,这是因为它处任督交界之所,对大小周天之运转而言有引渡作用,对日后同类阴阳之行持而言,更是阶梯法程。这本来是人体正常生理必需知道的知识,不过在封建社会旧礼教束缚时代,认为言这些器官不雅驯,故气功家多语焉不详,或避而不谈。

  练习之法,先须吐浊纳清,努气至于睾丸,以双手由轻至重,自松至紧,由勉强至自然,周而复始,行攒、挣、搓、揉、拍等诀;又再努气至玉茎之顶,行咽、洗、养等诀。详须师授。

  女子行持,当以两乳及两乳当中之膻中穴代之,当从师授。

  附洗药方:即以食盐、地骨皮等量,或蛇床子、地骨皮、甘草等量,水煎至沸,乘热烫洗下阴,日行二三次或一二次,习以为常,以使气血融和、皮肤舒畅。若于烫洗时加行吞吐呼吸之法,则是“泥水探珠”最上乘之方法。

  尚按:这一步功夫,与中国古代性知识有关,当参考中国古代房中诸书,若论修持,尤当参考藏密双身法,然此与中年以后之行者已无缘,因格于生理条件之限制,勉强行之,徒劳无功也。四镇心原不惊惶

  此心原即胃腑与绛宫之位,须用护心剑之道具行功。护心剑即二尺几寸之木棍,上端作团形馒头状,其功法系用低马步式,以心窝抵于木馒头上而行呼吸,可以收镇心神之效。

  心窝绛宫即膻中,何以又有心原之名?盖膻中即是气海,胃腑即是中焦水谷之海,胃神经与脑之关系最为密切。凡胃有病,每致头晕,我国人每每心脑不分,以心代脑,故此心又是指脑神经,心原即心之本源意。且膻中地位,正处于脐以上之躯干中心,故以心原名之。

  五锁玉关真精长

  武术界以腰背两肾中间之脊柱为玉关,中医称之为命门,故锁玉关有强固命门之意。命门强固,即能使真精不断增长,而真精真气与真神,又为人身上药之三品,故其地位非常重要。易筋经外壮行功到第五步,即需用玉关锁之法器(如图1形)抵在背后软腰之处以练呼吸,自能使真精源源发生。肾为先天之本,久病必及于肾,故此五步功法兼有培补先天之义,不可不下扎实功夫坚持长期锻炼之!

   

  六透三田气自刚

  上中下三田充实,乃是气满任脉之验。通过上面五个步骤,身内脏腑之重要脏器,俱已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在此基础之上继续加深九转呼吸之修习,三田真气不断充盈,“黄中既通理,润泽达肌肤”,都是自然而然的征验。

  七贯任督河车路

  气满则任督自开,运行自有迳路,其气由丹田而下,穿尾闾,沿脊背,上泥九,经上田、中田而返下田为一周,是为通小周天,也叫运河车。河车有气河车、精河车、金水河车之不同。初功通关,一般都是气河车,也叫子午河车,只觉一股暖气周流而已。通关之法,九转中有导气,见后。若兼用动功,则蜀东金家功夫中开合一法,最简最神,可以借用。

  八藏马阴龙虎降

  阴茎收缩不露,即所谓“马阴藏相”,乃康强无病之征。男子没有精液漏泄曰降白虎,女子月经断绝曰斩赤龙。这就是比喻身体已经复返青壮的一种征候。此步没有特殊作法,但是否达到这个境界,则是是否已可转入第九步之标准,不可马虎!

  九易筋骨成神勇

  功至八步,已是五脏真气充盈,须由内达外,使全身筋骨皮肉皆受到严格锻炼,由骨中生出神力来。骈指可贯牛腹,侧掌可断牛颈,是谓神勇。此步行功,有条件者,当备童男童女,进行推操拍打之法,又当备办木槌、木杵、石子袋等作为道具,初由脐腹下丹田周围始,以手推揉拍打,由内至外,从轻到重,周而复始,又从胸肋等处从上向下推揉拍打,再从背部由上而下逐一推揉拍打。道具初用木槌、木杵以至石子袋等,由轻至重拍打之。总要从上至下,从内到外,不可倒打。最后再练四肢,亦各分上下内外,依次拍打,直至指尖末稍。若无条件者,亦可以意导气锻炼,或改用太极拳、八卦掌、心意拳等内家拳法以代之,不过此需自力,较为多劳耳。调摄补益不老方

  调是和合、整理、均平、混融义,人身内阴阳与外阴阳,人与宇宙间、同类间、有生物、无生物、有象、无象,在在均有阴阳互交互换往来不竭之机。摄即采取,凡有不足,当采来为用,如是有余,又当释放求平,曰调曰摄,皆是意到而已,自然而然,不劳作为,能调摄即自有补益之验。此外壮神勇法之练功模式,与中医《内经》阴阳、脏象、气化、养生学说完全相符,能为人体生命之延续不断添油,身心自能健康,胜于常人,学者识之。

  二、内壮玄功歌释

  此编于内脏精气神之锻炼法,可以不假体外之法器道具。

  内外动静在筑基

  此言入门初步,不论你是练内壮还是外壮,是练动功还是静功,其主要目的在于筑基。盖外壮内壮,途径虽然不同,功夫深浅有别,但第一步总要筑固基础,以后才能逐步前进。若基础功夫不巩固,扰如沙上建屋,必不能成。

  莫把玄关须臾离

  谚曰:“修炼不知玄关,如入暗室一般”。外壮功夫的玄关,一般俱指脐下丹田,把那个地方练充实了,再逐步外扩,遍及腰腹两胁胸背以至四肢。比较高深一点的内壮功夫,则玄关有死有活。死的玄关,或在脐内,或在脐下,或在体内,或在体外,也并不是只有一个死点。不过在体内者,一般都在由顶门至会阴之一线,故曰:“黄庭一路皆玄关”;其在体外者,或高或低,或远或近,各有所宜,并随传授而不同,不过总有一个所在,故曰:“死”。至于真正玄关,则是在神气相交、虚极静笃之后,静极生动、六阴之下一阳来复,才是真正玄关。这个玄关,莫能形容,无可仿佛,功到则现,功寂则隐,故曰“活”。凡练气功,尤其内壮功夫,首需弄清这玄关,把握不放,功夫才能进进不已。故曰“莫把玄关须臾离”。

  首除七情不治病,始终一生无虚疾

  真能做好筑基功夫的人,身体必定强健,精神必定壮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必定不能侵扰牵缠,而由五脏阴阳亏虚而来之虚损,自然也就不会发生了。

  炼气功夫精益精,气归元海无喘息

  炼气功夫,呼吸九转,由初转服气到九转伏气,从浅入深,由粗及精,一旦达到极境,自然气归元海,无出无入,哪里还有鼻孔喘息的感觉呢?

  百节通透元阳旺,寒暑饥饱不相通

  气足即血足,气血俱足,则元阳壮旺,全身百节通透,活力充沛,表现出与一般人不能相提并论的境界,可以赤身睡卧雪地而不感寒,曝晒烈日之下而不觉热,一食数餐不饱,百日不食不饥。

  黄庭中有真主人,玉关紧锁无漏遗。无自无他无分别,青娥经术御无敌。

  “黄庭”有种种解释,《道藏》中有《黄庭内景》、《黄庭外景》之经文,此间是指心室,专言心不动念、志为气帅之妙。“真主人”即是正念,一正念在前,则邪念不存。“玉关”即两肾间之命门,炼外壮功夫时,且有玉关锁之法器;炼内壮功夫,不一定用法器,只要正念常存,则自然玉关紧锁而无滑泄梦遗之失。当然,如能外内同炼,则功验更是不凡,此亦须知。《青峨经》与《素玉经》为同类,只是一为女修之术,一是男修之法。功夫真能达到玉关紧锁而又对森罗万象寂照一如,无有差别念生,则人我相灭,动静不二,纵有擅长青峨经术之异性,亦可以从容驾驭而无虞。其所以能如是者,细体歌意,玉关之所以能锁,固是气脉作用,而黄庭中之真主人坐锁不动,则更是气脉作用之核心。此节与佛法密宗三灌“转毒成智”之修法有相通处,但这里只是从本法的功验方面讲,并不是说非如是行持不可。

  功成九转须洗髓,三际顿断空色一。大道平直法自然,寒空万里连天碧

  此言洗髓之功,专在三际顿断、空色两融,则“寒空万里连天碧”而入法性矣。“三际顿断空色一”一句,即是洗髓功法。此言“功成九转须洗髓”,是言九转呼吸俱已练成,即须接修此洗髓之功。实则九转伏气之中,已有三际不住之任运修习,此言顿断,是功夫更见得力。至空色两融,包括受、想、行、识,共五蕴,皆能与空双融无碍,此是佛法大乘般若宗之观习,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应深究《金刚》、《般若心经》,尤其禅宗顿悟,密宗解脱道——心地法门,皆宜细参。众生分别心炽燃,逐途成滞,帷菩萨识心泯尽,四智圆明,玄冥自然,与道合真,如寒空万里,不染纤尘,与碧空合一而无际矣。犹忆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中浣瞻礼南海普陀道场,至法雨寺观音圆通宝殿,门外右首一联:“五蕴皆空,即众生而观自在”;左联上首二字先为布幕遮掩,亟欲知之,随有微风徐来,恰恰揭开布幕,露出全联云:“六度齐备,惟菩萨亲见如来”。这是我亲身的经历,俗话说“心到神知”,历验不爽,此不过略示一例于千万耳!

  一九九四年七月八日晨于忠州之蜗居

  三、九转呼吸法

  实践锻炼易筋经的外壮或内壮功夫,最中心秘密的口诀,唯是九转呼吸法。此法因为过去非常秘密,故在古本易筋经中,没有透露,黄师传功时,对一般人只说呼吸有九转,也没有发挥。我既得师秘传,今特将师授口诀,结合个人经验,扼要叙述如后。

  1.预备功法

  易筋经的呼吸锻炼,若练外壮神勇,一般系从立鼎安炉的站功姿式下手;若以内壮为主的,则以坐法为先,双趺最好,单趺或自然盘次之,天王坐法也可以。

  其次,除浊气。以鼻吸体外清新空气入内,直入下腹,吸气已,随以口默念“哼”字,以吐胸隔以上之浊气。次又如上吸气,默念“哈”字以吐中焦之浊气。三又吸气一口,默念“海”字以吐下焦之浊气。如是连作三遍,共吐九口浊气。此为早课必行之功。余时炼气,则以鼻吸口呼一至三遍已足,无需念字。

  再次,安神。口唇闭合,眉心舒展,面带微笑,舌尖轻抵上鄂齿间,两目向前平视,凝光不动。俟凝定,渐渐内收,由两眼当中的鼻梁处(山根穴)入内,再向下行,直注于脐后腰前微下之丹田中,两耳也随之入内,倾听丹田所在之处。

  2.九转正功

  此为练气正行。练气,有刚气、柔气、中和气之别。刚气,呼吸有力,气入充满全身;柔气,多用自然体呼吸,气之出入,当以意念相主宰,只在丹田有感应;中和气则介于刚柔之间。本法属中和气,则更偏重于柔。又有顺呼吸和逆呼吸的不同,顺呼吸是吸降腹膨,呼升腹缩的自然呼吸;逆呼吸则是吸升腹缩,呼降腹膨的反自然呼吸。本法一般是顺呼吸,个别特殊体质,感到逆呼吸较舒适,也可用逆呼吸。若呼之与吸,俱全身肌肉向内收缩,逼气入骨的,则为内壮呼吸,但初学是不能随便采用的。

  此下分别介绍九转功夫

  第一转 服气

  除浊定神已,即以两鼻孔徐徐细、匀、深、长吸气,直入脐后腰前而微下之丹田,同时舌尖微向上舐,整个腰腹下部即自然四向膨胀为度;吸后就呼,中间不可停顿,仍要细、匀、深、长,直趋两鼻孔而出,舌尖同时微微下移,腰腹全部也就自然四面向中心收缩,以帮助压气外出。出入的气,细如一线,往来到底。出完即吸,吸后即呼,如胶似漆,绵绵不缀。这样一住一来,不断地吸气呼气,舌尖随着不断地轻轻上下动摇,腰腹部也随着不断地四向外张内缩,并且口鼻不可见呼吸之形,自己不得闻呼吸之声,外相要好似无呼无吸一般。如口中津液充满,即分小口微微仰头吞下,以意送到下丹田。初时鼻孔里还感觉有气出入,后来功夫深了,就只觉腰腹外膨,气即摄入,腰腹内缩,气即挤出,鼻孔如同虚设一样了。

  此功夫专修,早上一次,上午二次,下午一次,晚上一次,共五次。若业余修习,早午晚各一次。初学每座三十分钟左右,以后渐加至一点以上,量力而行,总以不感疲劳勉强为原则。若计数修习,一呼一吸为一度,初学四十九度,渐加至一百余度,最多不超过三百六十度为准。

  第二转 换气

  练气功夫,很难一帆风顺,初学服气,往往不能完全如法,此须集中精力,克服困难。经过一段时间,自能走上合法的正轨。但已上正轨之后,又经若干时日,可能又出现呼吸不匀,心气不能一致,甚至气喘如牛,心乱如麻。这是脏腑受炼而起急剧变化之故,名之为“换气”,是好现象,不要惊疑害怕。当将全身放松,心神放自在,照样锻炼下去。所以换气的口诀,只有坚韧二字。

  换气,是炼气中的一个过程,大抵初学炼气的人,多数要经过这个阶段;还有炼不如法,身体或精神上有勉强不自然时,也能出现这个现象,说他是好,因已有明显变化之故,但终究要超越它,故有放松、自然之诀。若是在先已练过气功,或者资质特别相应,也有可能不出现这一过程,总要任其自然,有了不惊疑,不有也不着急,才能顺利前进,不入岐途。

  第三转 调气

  经过换气阶段,渐渐又可达到呼吸合法的境界,名为“调气”,调气的意义有二:一是有为功夫,就是使不调者仍归于调;二是功夫的阶段,则是指气已调顺的境界。什么是调气的有为功夫呢?服气时的呼吸要求,是呼吸细匀深长,此调气的呼吸要求,则专在自然从容四字上留意。应当能调到几许细即几许细,几许匀即几许匀,几许深即几许深,几许长即几许长,做到自在悠闲、缓急中度,一点没有勉强为准则。呼吸已调的境界又怎样呢?气息往来自然、匀整而有力、舒适,即已是达到了“调气”的境界。

  功到“调气”阶段,大脑宁静程度一天比一天加深,就有种种证验感觉发生,或身轻如毛,或体重如山,或四体动荡,或觅身不得,或有寒热骤生,或有见闻异境,其他尚多,难以尽举,此当不惊不喜,不见不闻,专心行持,他非所知,是为至要。

  第四转 凝气

  于空气清新所在,以两鼻从容细匀深长吸气,纳入丹田。于吸气的终了,即心气相合,凝住于丹田而不动,用以增益气神,填补虚损,约经三、五秒钟,稍觉不耐,即将气缓缓放出,同时存想清新之气并未随出。每次停住的时间,随功力进展,逐步增加,由数秒渐增至十秒、二十秒、三十秒,以至一分、二分、三分等,缓缓而进,总以呼气时仍然从容自在为度。

  此凝气功夫,只限于凝住丹田,若于丹田以外有任何肉体或精神上的紧张不自然,都是错误。前此一至三转,忌饱腹行动,此功则正宜饱腹从事。于每座功完,最后一口气呼出时,更应神入丹田,觉气亦安住丹田,并未随呼而出;并且一直存住下去。斯后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皆当常保此意态而勿失,切要勿忽。天气晴明之时,每早宜于朝阳初出之际,增加对日行动,最少四十九度,能增长胆力,亦是要着。

  按前此流传的内养功,即是本法的利用。不过内养功的停气法,以字句作限制,最多不超过九字(即入气出气各占一字,中间停气七字)。本法最初停气的时间。亦只一字、二字,后则可以尽量延长。

  又高级层次至此,当修体呼吸。体呼吸法亦有浅深层次,当根据学人之资禀量级而有多种变化,须量体裁衣,勉强不得。此赖明师之指点,非纸笔文字之所能为力矣。第五转 闭气

  此是大停气功夫,前此凝气,至不耐即出,此则须尽力多住,此为不同之处。抱朴子曰:“鼻中引炁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闻其炁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著鼻口之上,吐炁而鸿毛不动为候也。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矣。”即是此法。此须有前面回转为基础,若无墓拙,是不能修习的。若勉强为之,无益有损。

  按此转即是修刚气,不过是由渐而至,与下手直接修习为有别。此种修法,在佛法密宗及印度瑜伽教中特别强调,但对修习者的年龄限制很严,一般都要在三十五岁以前,并且还要体质强壮的才能胜任。

  第六转 导气

  导气是在闭气功夫已稳固之后的作法,功至此步,须练幻身。先存想身如水晶,透亮光明而空彻,心中有白亮号字上升出顶门,摄集宇宙间所有精英,化为白色金刚;再由顶门下入心中,自身即化为金刚,坚固至极,无物能坏。

  再入正修,此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密语通关。诀曰:“①字导气起丹田”,即用气之后,存想心气凝结于丹田,现一白色①字。“②字导气至命门”,①字下行而穿尾闾至命门,转成白色②字。“③字导气在夹脊”,②字沿脊上行至夹脊变成白色③字。“④字导气至顶门”,由③上行过玉枕,入泥丸,变成白色④字。“⑤字导气至喉间”,泥九之④下行至喉,变成白色⑥字。“⑦字导气至心原”。“⑧字下行入心间”。变成白色⑨字。此⑨字又下行至丹田,化白①字轮流一周。至此方让气出,又再闭气行之,周而复始,每座最少修一百零八转(观想字如图2)。

    

  第二阶段,是导气四末。即闭气以后,存想气透手指足趾之末稍,更或从四末而出,至一尺二尺,以至十步百步外等。目前所讲的发放外气,即是此类。此是气的利用,作用很多,治病亦是其中之一。

  按:导气至于身外之法,黄师戒谓不宜多练,多练恐于身无利。但佛法密宗,息、增、坏、诛四法,除诛法不宜乱用,坏法、增法宜慎用,息法长可多用。盖高级功法,自别有善巧,此须学人道德高尚者方可用之。

  第七转 火气

  火气的修习,是增加健康、延长寿命、揭开人体生命奥秘的钥匙,须于闭气、导气已得自在之后修之。其法:观想丹田所在,有一红日,色红,光明,透亮,火热,炽然,任何物体遇着,都会立刻变成火焰,其火焰温暖、舒适,能使人产生无限安乐。以观鼻前径寸之地,乃宇宙大气之精华,能使丹田之火,不断增长。于是,从容细匀吸气,纳入丹田,前后二阴之气,同时微向上提,与外入之气,会于丹田,尽融入于红日之内,光热因之愈益增长炽盛。至气不能耐,缓缓放出,但红日的观想不要放松,每次最少应修一百零八次呼吸。至丹田火生稳固之后,应观光热外侵,凡火热触处,立刻转为红热之火体。初由丹田而满腰腹,又由腰腹而满两肋,而满胸背以至四肢爪甲毛发,整个身体成为一轮红日。凡火热到处,皆有温暖、舒适、安乐之惑觉,尽力而往。

  炼此火气之时,应多食乳酪、脂肪等增热之品;或更以壮阳益气之药物如上桂、附片、沉香、小茴、韭子、北味、枸杞、仙茅、鹿茸、红铅等药适当配丸长服之。

  又此火气修法即是佛家密宗拙火定。依准密法,火焰之增长不宜超过项轮,此点值得注意。

  第八转 水气

  火满全身,应修水气。先将全身放松,意想自身玲珑光洁而白亮,如水晶然。次观顶上高约一尺,悬一月轮,清凉皎洁,寂照光明,与秋夜碧空的月轮一样。次想皎月流出清凉甘露像乳一样润泽,冰一样凉爽,功能润枯泽朽,起死回生。斯后调整呼吸,用小停气法,于吸气之时,想甘露随气灌入顶门,直趋丹田,停息时,想润泽全身,安适异常,停后不需久住,吸、停、呼约各占一字即可。随呼气时,清凉安适观想勿忘,如是甘露愈积愈多,充满全身,全身即变成一个月轮。以后专住此观,呼吸任其自然,时间愈久愈佳。

  此上火水二气,一贯相承,乃是升降水火,调理阴阳的妙法。道家有,佛家有,印度瑜伽也有,不过观想不同。此处观法,与佛法密宗接近,不过不观脉轮。古哲云:“性在天边,命沉海底”。故此水火的观修,也是性命双修的一法,不要轻视。

  第九转 伏气

  伏气亦称胎息,是呼吸气微,仿佛鼻弄中无出无入的境界。前此都是有为功夫,到此方入无为正定。其法:先须停止头脑中的一切妄念,也不再去运用呼吸出入,一切不管,只存一“一无所着”之正念。不思过去,不想未来,不辨析现在,安安稳稳,舒舒适适,自在寂照而住,时间愈久愈佳。但初修每不能长住,需随时提起此念,不断熏习,不断缓缓增加住的时间。日积月累,自然可以达到长住久住的境界。功夫到了这里,境界体验甚多,唯一的要诀,是见若不见,闻若不闻,既不跟着内外缘境转变牵缠,也不要去制止压伏它,只是自自在在地住在那难以住止的境界里,这就叫“转不住为住”却成大住长住。

  此上九转功夫,每一转修习时间的长短随修习者的体格、年龄、悟解、掌握等等程度的不同而有别。一般的情况是:一至三转,最少需修一百二十天;四至六转,大约需修习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天;七八两转,最少修习一百天。至九转伏气,则是终生(身)行持功夫了。

  3.善后尾功

  此中分二。

  (1)还虚功

  实修九转功夫,每座功之后,皆当接修此功。其法:初将心神凝照丹田,不再管呼吸的长短大小,任其自然出入,时间久暂不拘,能久一点更好。然后,遍身完全松开,呼吸任其自然,将凝照丹田的心神也随之放开照注全身,存想自身安住白云絮中,遍体空松通透,一呼一吸,无处不相通连,恍如身体与外界俱不存在,只是一片疏松空透的云霞一样。如此约五至十五分钟为准,可免走漏滑遗之险。

  (2)解座法

  凝气宁神,两手掌互相搓擦,至觉火热,一手在内,一手在外相叠,按于小腹之上,顺转三十六,逆转二十四,觉外摩内应,腹气随之盘旋,愈旋愈宽,广无边际,感觉舒适清泰为则。又再搓热,摩两腰,不计其数,火热为度。再两手浴面,开口吐气,令火外散。再摆腰腹,扭肩胛,旋颈项,舒手足,起身,活动手足,散步片刻而终。

  如身热有汗,应以干毛巾拭干,不可当风贪凉。若欲沐浴,需休息至少半小时后,始可行之。

  此真传易筋经功法的优点,是见效迅速,一步有一步的作法,可以循级而登,引人入胜。凡年龄不大,身体较好的人,修此最为相宜。

  若年老休弱,最好按柔气功修习法行动(可参考拙著《胎息经注释》),较为适合而无弊。若必欲修此,则须尽量做到自然舒适,不可勉强图效。且闭气一转须略去,导气亦当审慎从事为要。

  一九九四年七月十二日于忠州蜗居

真传易筋经补编

张义尚

  笔者前辑《真传易筋经》,乃将黄克刚老师当年所授舆公山人世代秘传之易筋经加以整理。发表于《气功》杂志1995年6—9期,旨在为有志于修习道家功法者指出一条简捷而效速之途。此后函询者纷纷,实难一一遍答,为进而阐释该法,使读者更为明了,故今作此补编。

  道家养生功法之第一步就是筑基。筑基有先后天之分,古哲多未明示。唯孙汝忠《金丹真传》有明白指示,此外练道家获大成就者张三丰有“后天筑基”歌,歌曰:“气败血衰宜补接,明师亲授口中诀。华池玉液随时吞,桃坞琼浆逐日吸。绝虑亡思赤子心,归根复命仙人业。丹田漫暖返童颜,笑煞顽空头似雪。”盖后天为先天之根本,物质为精神之根基;修好后天,先天自见。故佛家密法有心气不二、脉解心通之论;在道家学说,以人身不外阴阳,阴阳即是性命,故千言万语,隐喻百端,无非是讲如何掌握阴阳,实修性命而已。阴阳之理是一,阴阳之事则迥异。道家重事不重理。事分内外,外事指地元炉火、天元神丹,目前已成绝响。内事指人元金丹、同类阴阳,目下亦已成鲁殿灵光,真知者稀,且修此者关及福德因缘,亦非一般人所可问津。故今补编所谈,皆就人身整个后天形(包括精)、气、神三者锻炼而言。

  这一功法,在道家称“炼精化气”。但此精非淫欲之精,故此处所说之形,就整个人体物质精华而言,即外而皮毛、肌肤、经络、骨髓,内而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皆在其中。养生方法无量,但总不出此形气神之三调。又调虽分三,但总是一体,即形调则气调,气调则心调;反之,心调则气调,气调则形调。炼精化气即是调形之功,炼气化神即是气化还原之法,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即是炼心养神之妙。精气属命,虚寂灵感属性,形气并炼,即性命双修也。又须知精气有形,心性无相,而气为形神调和之中介和枢纽,故道家功法特别重视气化、调息,古之养生家有炼气之士别名。

  形、气、神三者固然不可分割,然在具体运用上却不无有轻重之偏向。是以炼精化气即筑基,内容包括导引、武功、炼气服食、行善积德等。道家南宗之极功,同类阴阳之筑基、得药、结丹亦属此部。此皆偏重于炼形。形固则气神无有不随之而含宏光大者也。及至炼气化神,即进入忘形养气之境,此时自当以炼气为重。这与三元大法中之炼己、还丹与温养,正相当也。最后还虚合道,纯以炼神养神为主。此时通天彻地,无形无相,与宇宙界合而为一矣。至此,如司马承祯曰:“浅者唯及其心,深者兼被于形。”所谓化形而仙,与佛氏之涅般虹化相当也。

  简易万全功法

  我在前编《真传易筋经》中,有些地方未予详述,乃是让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有素者可据本人情况量体裁衣,自作活计,而有些人就难领会;又,动功方面没有示范,这些都是遗憾。如“外壮神勇歌”释“九易筋骨成神勇”的一步功夫,原来传授需童男(女)推揉拍打,这行之较难;而导引动作达三百余式又嫌太繁,虽经黄师紧缩成“五行动功”,但有动作机械断劲之感,不似太极拳之连绵自然。今据我个人六十余年研习之所得,整理出简易万全功,该法简便易学,而内涵深邃,习之有利无弊。本法分内外二部,今分述如下。

  一、动功修炼法

  1.预备法:首先是立志修身,认识真我。《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返身而诚,乐莫大焉!”释迎牟尼夜睹明星而悟道说:“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南宗初祖张伯端说:“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徒枉摆抛。”儒家强调:“舜何人也?余何人也?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有为者亦如是。”凡练习本法者应具此信心,认识自己和前辈一样,无欠无缺,根据本有而不甘居下流。这是思想上要作到的第一步。

  其次是纳清吐浊,转换形骸。即用《真传易筋经》前编“九转呼吸法”中预备功法,以“哼、哈、嗨”3字9出浊气,此为早起时必行之功。若在平时,则于认识真我之后。以鼻吸口呼。静、缓、匀吐出浊气3次。意想全身转换为光明无瑕之清净幻身。因心气本来无二,心转则自然身转,故可全身皎洁如秋月,光明似水晶而住。此依藏密无上瑜伽直观自身为本尊之理趣而建立者。

  2.正修法:人身气化赖五脏六腑以进行,脏腑互有联系,互相制约,又与身外大自然相通。欲平衡阴阳,促进气化,当从治理脏腑着手,尤其治脏更为重要,脏治则腑亦治矣。

  (一)修补五脏法

  (1)清金——开天引气,内炼所宗。肺脏位于体腔中至高之域,为“五脏之天”,专司吸清吐浊,内外二气之转换。洁身始于此,如开天门,乃一切修身养生之所宗奉。具体作法是,心神宁静后,全身放松,两目向前平视,舌抵上腭齿间,两足先正立(足尖分开或并拢俱可),随后左脚向左方平开一步,使两脚距离比肩略宽,顶头拔背,沉肩坠肘,两手下垂,展指鼓掌,下身塌腰坐胯,气沉丹田,使两足有下沉感。如人地九尺,再意想全身舒活、自然、愉快,放银白色光亮,空明晃耀。安稳不动(如图1)。此是无极桩式,最少站三五分钟,多多益善。随后两手轻柔匀缓地向前上举,直至头之两侧,手心向前,举手时与吸气相配合(图2);再由呼转呼,两掌心翻向左右外方而下落,至与肩平(图3)

  (2)安神——气能益神,金火交融。肺属金,主司呼吸;心属火,主司血液循环。两者相辅相成。若以气化论,金由火炼而益坚,火由风鼓而更炽,金火交融,红白两光所结,阳焰弥天,气血并茂,生命之力旺盛。具体作法是承上式,于呼气将尽转为吸气时,意想身放红光,与白光融和。动作上两手亦不停,随之转腕向下、向内、向两肋下腋窝穿去,身胸仍稳住不动(图4)。接着吸满转呼,身仍不动,两手转至与乳平,掌心向上,直向前面平伸而去(图5)。

  (3)益肾——火入水中,本固枝荣。如上风火交融,若无肾水相济,亢则成害,故必须引离火下入坎水之中,则水火既济,地天成泰。肾为先天之本而益固;肾又为肝母,母壮能益子,肝木亦能受荫,故曰本固枝荣。具体作法是承上式,由呼转吸,身向下俯,两手翻掌,掌心向下,观想红白火焰迅速下流,直人于蓝黑色肾海涌泉,和融而成紫色之光(图6)。吸后即转为呼,两手随之沿腿上移,恢复身体正立,两手约抚于髋骨少腹两侧。意想全身上下内外显现白红蓝黑和融所成之紫色光明(图7)。

  (4)疏肝——木金交并,四象和合。肝属木,木得水荫后木气自能上升,以益心主;又肝司人身两胁,木气畅旺,脏气无有不壮旺者。至此金木水火,互为制约,互为生扶,所谓金火相拘,水火既济,木金交并,为四象和合归根。具体作法是承上式,由呼转吸,身随之后仰(尽量翻仰,会使气充两胁),两手从髋骨再向左右分开至后背,使掌心紧贴两软腰部,两眼遥望天空,意想宇宙间充满白红蓝黑紫青绿之光明(图8)。气吸足后即转为呼,两手离开软腰,向后、向左右划圆弧而上,至与肩平,略成“一”字,而两手心相对应,若将起抱状(图9)。

  (5)厚土——土资万汇,其德唯容。脾属土,内应胃府。土载万物,为后天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