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催眠下的暗示解决儿童的行为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8:56:07
 对年幼儿童催眠治疗可采用睡眠性催眠术,在催眠状态下帮助儿童分析引起不良行为的原因、发生和发展过程及其具体表现。要用通俗易懂、有说服力的形象化的语言,而不要过多地用强制命令和指责的口吻来教育。尽可能少提及一些不良行为的表现,注意多用良性的行为暗示语进行强化,使其对不良行为产生厌恶、憎恨的情感,下决心纠正这种不良行为,努力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
    在催眠状态下常用这样的暗示语:“你有一种非常坏的习惯,这种坏习惯也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是父母亲溺爱你所养成的。因为你非常幼小、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就没有及时指出这种坏习惯。现在,你渐渐长大了,已经开始懂事了。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其实呀!在你身上仍然保留着一些极为幼稚的行为,你觉得很不好、很难为情,知道别人都在笑你,你也想摆脱,你很苦恼,你知道什么是问题吗?……”“你真聪明,你已经知道了,通过今天的治疗,你的坏习惯已彻底纠正,你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催眠下的暗示根据不同的行为问题,可采用直接的暗示语,使其对不良行为产生厌恶感,如对咬指甲的不良行为可暗示:“当你想要咬指甲,手伸到嘴边时,你就能闻到手上有一股难闻的臭气,感到不适,立即会出现恶心呕吐的感觉。”经这种暗示之后,咬指甲的行为就会得到纠正。
    对退缩行为的暗示也采用直接催眠暗示:“退缩是一种胆怯的无能表现。儿童应天真活泼、合群。你今后不会再退缩胆怯了,你是一位勇敢活泼的孩子,你一定喜欢与小朋友们在一起玩了,不再孤独了。”亦可用想象的方法,引导他们去参加一次儿童联欢会,并上台表演。这种模拟想象的效果较为理想。
    对品德问题,可在催眠状态下采用双重人格的暗示方法进行纠正。使其人格转换成象班级中品德优良的同学那样。让其模拟体验,经多次模拟体验后,患童的品德问题会逐渐得到纠正。必要时可在催眠下用惩罚的方法来暗示:“今后当你对人粗暴、不守纪律、不接受老师教育晚你就会感到手抖、头痛、眩晕。如果听从教育、遵守纪律就会轻松。”经过一段时间患重行为的确已纠正后,可再经催眠暗示,解除这种手抖、头痛、眩晕的惩罚性暗示内容。
    使用催眠疗法纠正儿童行为问题,需经一段时间的治疗方能奏效。并且特别注意巩固疗效,彻底杜绝再度引起行为问题的因素影响。在对患童进行行为问题治疗的同时,要对患童家属予以指导,共同完成治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