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恶的旧社会到底是怎么样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1:40:46
文章提交者:cnceehes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帮楼主添加点资料

【转贴】万恶的旧社会到底是怎么样的?

女儿放学回家突然问我:万恶的旧社会到底是怎么样的?新旧社会到底有什么区别?面对女儿的突然提问,我傻了,不知如何回答。

小时候,在我的心目中,旧社会(指49年以前的中国)就是黑暗的。提起旧中国自然就与“暗无天日”相搭配了。形象最深刻的就是大型舞剧《东方红》开头的那组镜头:衣不蔽体的工人们在工头的皮鞭下挣扎呻吟,蓬头垢面的小姑娘牵着瞎眼的爷爷捧着空空的破碗哀祈苍天……于是,“饥寒交迫的奴隶”这个短语就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语言里。本来,我的童年,也饿,也寒,但我却几乎浑然不觉。因为我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是伟大的D和M主席解放了我们,我们过的是不知比旧社会好多少倍的幸福生活!由于饥饿已经使我饱知其味,想到旧社会的人民过的日子还要糟糕得多,简直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我小时候(三年“自然灾害”)能够吃到白生生的大米饭,哪是好难得啊!那时候,能到馆子吃一碗白米饭,炒上一个回锅肉,是好奢侈啊!那叫打牙祭。平常,玉米、红薯还要拌大量的青菜是主食,吃干的都较少,稀饭居多。本来伟大领袖已经教导我们了:“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平时半干半稀。”他老人家真的为我们考虑得无微不至。其实不须他老人家操心,我们自然知道怎样才能吊住这条命,干的自然得少吃。

    类似的疑问也发生在我读鲁迅的《祝福》时,祥林嫂确也可怜,特别是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的时候。如果再加上同名电影一引导之后,自然会激起对旧社会的强烈愤恨。然而,我在政治课上接受的看问题要看主流的思想方法又作怪了。这不“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年年如此,家家如此……”“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如果我们细心点,完全可以从小说中读出鲁镇大多数人过的生活,其实也是比较幸福的,至少吃得起饭!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但是她毕竟只是少数人呀!如果她的命运代表了当时的多数人,那鲁镇的人们就一定不会那么“大惊小怪”的了。也就是说,是“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问题,我们应该看到社会的光明面,而不应该只看到黑暗面哪!当然,我知道我把这个思想方法用错了地方,这个方法只能用于新社会,不能用于旧社会。哼哼!

  那么,旧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想,那时候,绝对没有我们今天的日子好,这是肯定的。比如,绝对没有高速公路,没有悬浮列车,没有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就是蒋委员长,也没有玩过电脑呐!但那时,可能大多数老百姓是吃得起饭的,也基本是穿得起衣的,如果不是战乱,生活也可能是比较安宁的。肯定有贫富差异,肯定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但没有那种连睡觉都担心说错了梦话的恐惧。一句话,如果除了物质进步等时代因素外,旧社会的面貌大概与我们经过了改革开放20多年的今天差不多。

当然,差不多就意味着有差异。比如,从我的阅读所知,那时在政治生活中有真正的反对党,只要不搞武装暴动,不搞国家分裂,一般说来不会遭到武装镇压。虽然也有迫害,有新闻检查,但鲁迅的书一本一本的出,至于什么民盟、民建、93、农工之类的,更是异常活跃,风光得很。一个个活的人模人样,哪有今天这样窝囊!那晏阳初可以在山西搞他的平民教育,梁漱溟可以在山东搞他的乡村教育,陶行知更可以在全国搞他的育才教育和推广师范教育。

问题是我们一直以为在前进着。如果不知道历史,不了解真相,不懂得反思,我们就总是那么拥有当下的幸福感和感恩情。我们也就总是那么容易满足?!


**********************************************************************

二三十年代北京人的生活水平

为提供给读者一个参照系,简要描述当时的货币和物价。  

五四之后十几年间,中国南北市场上主要流通银元和兑换券(起先称为“宝钞”,后来称为“钞票”),币值采用“银本位制”;生活费用大体上说是稳定的。  
民国成立后,1912年到1919年间物价起伏不大;1926年到1927年间市场有所波动。以1912年为基数,到1926年上海市、华北(包括北京市)的批发物价分别上涨25%和48%,平均1/3;但是到了30年代,物价又有所回落。    

具体的市场波动情况如何呢?以主要食物价格计算:1911年到1920年大米每斤3.4分钱,猪肉每斤1角2分钱,白糖每斤6分钱,食盐每斤1到2分钱,植物油每斤7到9分钱;到1926年至1930年大米每斤6.2分钱,猪肉每斤2角钱,白糖每斤1角钱,食盐每斤2到5分钱,植物油每斤1角5分钱,等等。  
   
据史料分析,20年代北京“四口之家,每月12元伙食费,足可维持小康水平”。又,按照《1918年~1980年北京社会状况调查》的结果,20年代初一个四五口人的劳动家庭父母加两三个孩子,或老少三代每年伙食费132.4元,也即每月11元就可以维持了。  

当时一个标准家庭的贫困线定为每月收入10元(合今人民币350元)之下。  
   
相比之下,如鲁迅所说,学者教授们的生活水平属于“中产知识阶层”。他们不像统治集团、剥削阶级那样豪华奢侈,也不像体力劳动者和城市贫民那样一贫如洗。  
   
20年代在北京较为有钱的知识阶层,全家每月必需的生活费(伙食、房租、交通费)80元已经很宽裕了(合今人民币2800元),许多物价比上海低廉。而教授、讲师们的收入,普遍在200元以上,甚至可达400元(合今人民币1万多元)。因此能够盈余很多钱来购买中外文书籍报刊,并且从经济上提携后起之秀和自费出书。如沈从文、何其芳、卞之琳等都得到前辈们的资助。  
   
据记载,北京城内一座8至10间房的四合院,房租每月仅20元左右;一间20平米的单身宿舍,月租金4-5元。鲁迅在1923年一度租用的砖塔胡同61号,三间正房月租金8元。他的女佣除了全包食宿以外月工资仅3元(见《鲁迅日记》)。  

出入乘坐“洋车”人力车,费用在城里每次只有1角钱左右;包车每月10元。  

20年代北京城里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新派的学生们经常乘坐。司机开车后不是按喇叭,而是脚踩铃铛“当当”响,所以人都叫它“当当车”。起初电车的路线有4条,不久扩充为6条,以前门、天桥为中心,环城一圈。  

第一路红牌总段,天桥至西直门。共分四段,天桥至前门一段10枚(合4分钱);至西单牌楼二段18枚(合7分钱);至西四牌楼三段26枚(合1角钱);至西直门四段32枚(合1角3分钱)。  

第二路黄牌总段,天桥至北新桥,分四段,计32枚;第三路蓝牌总段,东四牌楼至西四牌楼。共分四段,32枚。  

总之,电车比人力车方便得多,车票也便宜。  

北京一般文化人的嗜好是:下饭馆,看京戏、文明戏和话剧、电影,泡茶座,逛琉璃厂买书籍、碑帖、文物。  

据顾颉刚等回忆:1913年至1920年北京大学食堂伙食费每月6元,6人一桌,六菜一汤,馒头饭随便吃;个人在饭店包伙每月10来元,四菜一汤。花费1元钱就可以请客涮羊肉。  

在大馆子请一桌十席,高级的鱼翅席每桌12元,加酒水小费总共不到20元,每人2元。鱼唇席10元、海参席8元一桌。最高档粤味“谭家菜”,40元一桌,主菜是每人一碗厚味鱼翅,可供11人入席,这属于豪华消费。  

至于以平民为对象的中等饭铺,2元钱一桌的“便席”,菜谱有:  

(1)四冷荤:四个装熏鱼、酱肉、香肠、松花蛋的拼盘,每盘5分;  

(2)四炒菜:如溜里脊、鱼香肉片、辣子鸡丁、炒牛肉丝等,每盘1角;  

(3)四大碗:多为米粉肉、四喜丸子、红烧鱼块、扣肉等,每碗2角;  

(4)一大件:一个红烧整肘子,或一只白煮整鸡,加一大海碗肉汤,合6角。  

这一桌菜相当丰盛,10个人是吃不完的,平均每人2角。  

游乐场所又怎样呢?两大著名公园中央公园(现称中山公园)和北海公园的入门券都是铜元20枚(或5分钱);公园设有几个著名的茶座,茶水1角,点心每盘1角。文明茶园,可以边饮茶边听曲,每人7分钱。  
20年代北京的剧场称为“戏园子”。著名的广和楼戏园门票2角,城南游乐园门票2角,电影院(当时还是无声黑白片)票价1至2角。最贵的演出,票价在1元左右。  

根据1927年至1929年的调查材料,当时北京的手工业者、木匠、人力车夫等,每个家庭每年消费约200元,合每月17元(合人民币600元)左右,这是社会下层的水准。而当时《新青年》的作者群,自食其力,自得其乐,生活消费比一般人家高出几倍,都无衣食住行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