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队员眼中的昆明、重庆和成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0:51:43
                   原飞虎队员秘密旧照:记录抗战时期重庆真实场景            重庆晚报 2010-06-28                      65年前的重庆色彩是个什么样子?近日,豆瓣网、天涯网站论坛等上面的一组彩色的老重庆照片,引起众多网民注意。32张彩色老照片,展示了重庆抗战时期重庆街景、市民生活等方面。

  记者辗转找到这组照片拍摄者、原飞虎队员――美国人艾伦?拉森的朋友,揭秘照片背后故事。

  真实记录重庆街景

  短短几天,天涯重庆论坛这组老照片跟帖达4页,评说几乎都是“珍贵”。

  摄影家易行说,陪都时期老照片几乎都是黑白色,彩色照片凤毛麟角。这组老照片还原了一个五彩的陪都。

  照片记录着一个个历史镜头:抗战后重庆“庆祝胜利”,白市驿机场的P-51战斗机,洗衣打水的美国士兵,以及重庆街景和市民生活场景。

  这组照片再现了陪都时期重庆瓦房、泥地,生活气息浓厚。比如,在街上,一个年轻的美国士兵正在看一个饭店的招牌,有米粉、煎包、卤菜等;一个妇人从朝天门码头下船,坐在滑竿上爬陡峭的梯坎;一条商业街两旁的店招,分别挂出“空前贱卖”、“八折拍卖”等大幅广告语。

  照片除了记录化龙桥、临江门、解放碑等繁华闹市外,还有大量美军士兵生活及白市驿空军基地的情景。

  三峡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石丽敏称,重庆图库没有这批照片,也没有类似照片。这组照片十分珍贵,对研究飞虎队、研究抗战胜利都有重要价值。

  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厉华说,二战爆发,重庆成为远东反法西斯指挥中心,云集大批外国人,西方最先进照相技术传入,重庆是世界上最先有彩色照片的城市之一。                   化龙桥,临江的重庆景象(威廉  迪柏 摄)          记者辗转查找,发现这组照片来自一本刚刚出版的书《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属首次披露。所有照片是艾伦?拉森两人用柯达相机拍摄,时间是1945年8月6日~10月5日。

  通过出版该书的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编辑金嵘,记者联系上这本书的作者――艾伦?拉森在中国的一位朋友。据悉,艾伦?拉森居住美国,现在快90岁了。照片的另一拍摄者、他的战友威廉?迪柏已于2004年1月31日去世。

  1944年,艾伦?拉森进入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来到中国,后被调遣到照相勘测中队,负责照相勘测绘制地图。抗战胜利时,他正在重庆,得知胜利的消息,他和战友威廉?迪柏放声大笑,大家疯狂庆祝,甚至有人朝天鸣枪庆祝。

  艾伦?拉森还拍摄了在白市驿修机场的劳动者,他赤着脚,挑着泥土。他说,此前自己认为中国劳工都是贫弱无力的人。但和他们接触了,才认识到他们强大、能干,为了国家,他们在艰难的条件下,长时间工作,还冒着生命危险――因为飞机降落时不时会滑出跑道,会撞到在一旁工作的他们                      在这组照片中,3张人物特写照片特别引人注目:一位路边休息的力夫、一个抱洋娃娃的小女孩和一个背着背篼的小男孩。艾伦?拉森老人至今还挂念着他们。

  路边休息的力夫看上去十四五岁,穿着草鞋,坐在石梯上,皱着眉头,对着镜头憨笑。背着背篼的小男孩年龄稍小,赤脚,在一堆废木料中,同样冲着镜头笑。抱洋娃娃的小女孩约四五岁,扎小辫,着白裙,脚穿皮鞋,一脸欢欣。

  艾伦?拉森曾数次飞越驼峰,辗转在昆明、成都、重庆等地。他介绍,那个洋娃娃是从国外寄来的,他本打算送给昆明的一个小女孩。收到洋娃娃时,他已到了重庆。当时他听说空军总部附属医院一个护士有个可爱的女儿。于是,他和战友联系到那个护士,将这个洋娃娃送给了她的女儿。

  艾伦?拉森曾表示,照片中的力夫、背背篼的男孩和那个小女孩,如果健在,估计也是七八十岁的人了。他希望有生之年还能与他们见见面。2007年,艾伦?拉森曾到过中国上海。因为年岁已高,他没能来到重庆这个当年他深爱过、战斗过的地方。(本组图片来自豆瓣网,威廉?迪柏、艾伦?拉森 摄)                     白市驿机场上的战斗机                     威廉?迪柏坐在机场工地的碾子上                        在路边休息的小力夫                         背背篼的男孩                            1945年8月庆祝抗战胜利的重庆街道                         美国飞虎队员拍老重庆:白市驿空军基地像农场             来源:中华之声  作者:吴修强 http://www.9898.hk  [日期:2010-06-26]                           白市驿空军基地入口。小桥前面的草棚是岗哨所在                               美国第14航空队在重庆白市驿的基地指挥部                        拿着洋娃娃的小女孩                       在街上,一个年轻的美国军人正在看饭店的招牌                                               [灌水]   美国飞虎队员拍摄的民国图像                【凯迪网络】猫眼看人   联邦参议院 加帖 2010-6-26 15:16:44                                     拍摄背景:1944年9月1日,艾伦拉森随第35照相侦查中队从印度来到同盟国中华民国,他得知中队被派往第14航空队——由陈纳德将军领导的、赫赫有名的“飞虎队”。一抵达昆明空军基地,艾伦就和他的一位战友一块儿到飞机跑道上,他们站在一架鼻翼上绘着鲨鱼图案的P40战斗机旁相互拍照,那是多么令人兴奋的时刻啊!(约翰.弗洛曼 摄)                       拥有六道门的昆明古城墙,建于公元8世纪。这是在其中一道城门外拍摄的集市场景。(艾伦.拉森 摄)                     第14航空队和负责美军住宿的人员安在离昆明空军基地几英里外的地方搭建的休息营地。这里有一个美丽的湖泊,可以钓鱼、游泳和享用美食。许多到此营地休假的军人来自前线的前进基地。艾伦在此短暂停留期间,有几个飞行员也在那里。(艾伦.拉森 摄)                          手捧蚕茧的男孩(威廉.迪柏 摄)                           戴首饰的中国女孩(威廉.迪柏 摄)                             昆明城内的中国阿姨和孩子(威廉.迪柏 摄)                             修筑昆明机场跑道的军民(威廉.迪柏 摄)                             昆明的中国男孩(威廉.迪柏 摄)                             昆明护国门,铁饰大门前的街景(威廉.迪柏 摄)                             昆明护城河边(威廉.迪柏 摄)                        如同世界许多其他城市一样,时事新闻、历史事件及涉及到的人物,都是这里市民们广泛关注的话题。我们很高兴有几回和昆明的百姓一起观看昆明市区一栋大楼墙上张贴的许多五颜六色的海报和新闻(虽然我们并不会阅读)。这让艾伦回想起年幼时在美国波士顿市站在一群人中观看波士顿环球报大厦告示牌上用粉笔写的新闻的兴奋心情……(艾伦.拉森)                               可爱的中国女孩(艾伦.拉森)                                  美军营房外,晾晒的衣服和休息的士兵(威廉.迪柏 摄)                         发送木材、石料及其它货物的商业活动位于城市附近的一条狭窄的水道上。看到岸边那些堆积如山的木材和那里正从小船上搬运巨石的劳工们,谁都会对他们的力量和敏捷身手产生深刻的印象。(艾伦.拉森 摄)                               划船的姑娘(艾伦.拉森 摄)                               飞虎队总部“虎穴”外景(威廉.迪柏 摄)                        滇池是昆明最重要的游览地,对当地居民和美国士兵的生活、工作和娱乐都有重要的影响,它是游泳、潜水和划船的最佳场所,大观园是其主要的景点,园内有壮观的大观楼,一座保存完好的木质宝塔,点缀了滇池的湖岸。(艾伦.拉森 摄)                              赶马车的农夫(威廉.迪柏 摄)                        滇池小船提供了舒适的公园水上游览。不少小船上高耸的船帆有点破旧了,但它们却是沿湖游览必不可少的工具。相当一部分小船还被船夫们当作自己的家,其舱身在船的中部,顶上是由竹子和芦苇交织的弓形蓬顶。(艾伦.拉森 摄)                               昆明城门街景。城门上有“还我河山”的标语。(威廉.迪柏 摄)                                路边制作香烟是小贩(威廉.迪柏 摄)                               运河上装运稻草的小船(威廉.迪柏 摄)                           “虎穴”是给住在昆明空军基地三号宿舍的中队成员观看训练影片和电影的地方。(艾伦.拉森 摄)                                 湖边景色(威廉.迪柏 摄)                                    昆明的水上交通(威廉.迪柏 摄)                                    昆明石牌坊后的居民区(威廉.迪柏 摄)                           村民正在耕种田地。靠近我们基地驻扎宿营地区有一座很大的村庄,那里有许多机会拍摄村里的人们从事各项活动,如插秧、洗衣服、照顾孩子等场景。(艾伦.拉森 摄)                        1944年11月间,在昆明的某家商店门口有一座用色彩鲜艳、用纸花装饰起来的大花轿子。由几个壮汉抬着去举行婚礼。(威廉.迪柏 摄)                              洗衣的妇女(艾伦.拉森 摄)                        在滇池附近的公园里,餐饮店和小贩比比皆是。他们在自家小屋里营业,在诱人的美食旁放着黑板,上面是用粉笔写的菜单。(艾伦.拉森)                      昆明的中国建筑。在美国的主要城市有许多中国式样和特点的建筑,如西部的旧金山和东部的纽约。它们因外观绚丽,非常引人注目。我们听说在中国这样的房顶除了起保护作用外还有更多的意义,比如说相信弯曲的寺庙顶部可以辟邪。(艾伦.拉森 摄)                         路边小贩在兜售自制的笛子(威廉.迪柏 摄)                         昆明城墙上的抗日海报和标语(威廉.迪柏 摄)                           遇到昆明的“滇缅公路”街道景象(威廉.迪柏 摄)                         昆明乡村景色(威廉.迪柏 摄)                          头发式样时尚的昆明男子在品尝美食(威廉.迪柏 摄)                      基地附近村庄,中国军人走在田埂上。这是站在一个数年前修建的作为早期昆明空军基地美军防空掩体的土墩上拍摄的。它显然构造结实,但我们在那儿的时候,它尚未被使用过。(艾伦.拉森 摄)                          昆明汇康百货商店(威廉.迪柏 摄)                           空军基地内供美军生活和工作的三号宿舍入口,由中国士兵把守。(威廉.迪柏 摄)                           锯匠(威廉.迪柏 摄)                         滇南首郡牌坊(威廉.迪柏 摄)          附注:昆明街道,一般均极狭隘,街面以大青石条铺砌成,下有排水沟,纵横交错,排列有序。当时著名的街道有三坊十八铺或二十四铺,三坊指崇政坊--起自南门,北至马市口;报功坊--南起马市口,北至圆通街;世恩坊--在今北门街附近。十八铺是指云津、新城、三义、石桥、三元、咸和、敷泽、鱼课司、碧鸡、太和、近华、高山、庆丰、临江、羊马市、迎恩、西寺、东寺等铺,鸦片战争后,开辟商埠,发展为二十四铺,并成为街巷名。其中云津铺、三市街、珠市街等“房屋栉比云连,货物堆山塞海”,是繁荣的商业街道。街道上还有:万寿无疆坊、南国文明坊、滇南首郡坊、天开云瑞坊、忠爱坊、金马坊、碧鸡坊等牌坊。老昆明常说一、二、三、四牌坊,系从南往北数:一牌坊是金马坊,二牌坊是忠爱坊,与金马、碧鸡二坊摆成品字形,合称品字坊,三牌坊即天开云瑞坊(今昆明光华街口),四牌坊是万寿无疆坊(五华山上)。                      修筑机场的军人(威廉.迪柏 摄)                      昆明石板路步行街(威廉.迪柏 摄)                       空军基地附近的土路和马车,这些马车都使用填满黄沙的橡胶轮胎,传说是云南省主席要求的。(威廉.迪柏 摄)                        昆明城门内的喧闹集市(艾伦.拉森 摄)                           重庆,二战时期东方抗战首都。

        迁都重庆,定四川为总根据地,是中国抗日战争最重大的抉择之一。“以空间换时间”、“持久消耗”和“苦撑待变”的对日战争总方略得以实施,中国内部兵不血刃地完成了战争条件下的军政统一,中国正面战场与大后方的战略纵深得以建立,一场民族解放圣战的时空格局得以形成。

        四川以其“人口之众多,物质之丰存,教育之普及”成为抗战中国最强固、最辽阔的大后方。302.5万川军奔赴抗战前线,266,991人马革裹尸,356,267人负伤,24,025人失踪,其中刘湘、饶国华、王铭章、李家钰、许国章、王澜波、李成烈忠勇殉国。
  
        以重庆为中心的国防军工企业生产了步枪320万支,火炮8万余门,枪弹8亿5千万发,炸药包370万个,各类军用器材75万吨,四川提供的粮食、生猪、生丝、桐油、茶叶、食盐奠定了中国抗战物质基础。
  
         重庆从一个农副产品集散港埠,跃升为中国军事、政治、外交、经济、文化、法律中心,从一个内陆山城跃升为与华盛顿、莫斯科、伦敦并列齐名的国际反法西斯名城。两千余万沦陷区人民在巴蜀大地栖息繁衍,其中三分之一成为永久住民。
  
        抗战是中国亘古未有的民族解放圣战,四川是这场圣战不可逾越的屏障。抗战八年,除了俘虏,没有一个日本兵、一辆日本战车踏上过巴蜀大地。
  
        日本对重庆、成都等地的轰炸,成为人类战争史上“无差别”轰炸的滥殇,“重庆大轰炸”成为与“南京大屠杀”一样惨烈而悲壮不屈的名词。日本犯下的最大战争错误,正是放弃了1942年的“五号作战”,错失了攻掠四川、占领重庆的天赐良机,待到1944年发动“一号作战”,即使打到贵州独山,日本也无力进攻重庆,而只能望蜀兴叹了。                             美军第14航空队重庆白市驿基地指挥部(威廉  迪柏 摄)                        第14航空队在白市驿基地的营房是干净的稻草顶平房。部队计划把人员从昆明调到白市驿基地是为了让飞机更近距离侦查和攻击日军东部军事设施,包括那些日本本岛上的军事设施。1945年8月上旬迁移完毕后,驻扎在太平洋岛屿上的美国空军就向日本本土投放了原子弹。不久,日本政府便无条件投降了。(艾伦  拉森摄)                              白市驿基地指挥部(威廉•迪柏 摄)                        战时日军侵入中国东北内陆和沿海地区时重庆成为中国的陪都,中国民国政府迁至重庆,直至战争结束。战争结束前夕,艾伦就驻扎在附近白市驿基地,一次去重庆时他拍了一幅总统府的照片……当中国士兵驱赶艾伦和他的飞虎队战友时,这幢巨大的红色官邸已经留在艾伦的镜头里。(艾伦  拉森摄)                              重庆郊外木桥上行走的中国士兵(威廉  迪柏 摄)                             通往重庆的公路(威廉  迪柏 摄)                             重庆附近的小镇(威廉  迪柏 摄)                                            重庆的居民区(威廉  迪柏 摄)                             堆放陶瓷缸的私营小店仓库,小孩在好奇地看我们拍照。(威廉  迪柏 摄)                            重庆街景(威廉  迪柏 摄)                            重庆街景(威廉  迪柏 摄)                           重庆街景(威廉  迪柏 摄)                            重庆街景(威廉  迪柏 摄)                      重庆街景。在庆祝抗战胜利的街头装饰背景衬托下,一个黄标车夫在等待客人,座位上方搭了遮棚以阻挡炽热的太阳光。(艾伦  拉森摄)                       在重庆街上,一个年轻的美国军人正在看一个饭店的招牌。这名军人是艾伦美国学生时代的朋友,战时与中国军人共事。他的工作是训练军人如何将军火装备载在马匹上和驴子上,翻阅崎岖不平的山丘,运到前线。(艾伦  拉森 摄) 本店 备有 卤菜 煎包 烩饭 汤丏 荳丝 米粉                           白市驿驻地,威廉  迪柏在取井水。(艾伦  拉森 摄)                           在营房外的艾伦(站立者)和他的战友。(威廉  迪柏 摄)                         威廉  迪柏在晾晒衣服(艾伦  拉森 摄)                        威廉•迪柏在洗澡(艾伦•拉森 摄)                     原来要送给那个昆明女孩的洋娃娃终于收到了,可我在重庆,上哪儿去找她呢?据说空军总部附属医院的一个护士有个可爱的女儿。我们联系到那个护士,然后把洋娃娃送给了她的女儿。(艾伦  拉森 摄)                          艾伦与这位幸运的小女孩合影(威廉•迪柏 摄)                          威廉  迪柏在重庆郊外的小河边(艾伦  拉森 摄)                     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日子里,我们经常从白市驿的基地前往重庆游览。湿热的天气使我们了解这座城市以及饱受日军不断空袭磨难的市民。这张照片展现市民排着长长的队伍,在等待领取极少量配给的用水。(艾伦  拉森 摄)                       威廉•迪柏在俯视重庆山区的梯田(艾伦•拉森 摄)                                     重庆街景(威廉•迪柏 摄)            抗战时期成都周边的机场建设

         抗日战争时期,成都是中国空军的大后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作为同盟国的美军开始介入中国战场,1943 年 8 月,美国制定了从中国基地起飞轰炸日本的计划。当时美军的轰炸机主要是重量达64吨的B-29型,由于该机机体庞大,需要在大型机场上起飞和降落,为配合美军对日军的空中打击,1943年12月,四川省政府主席张群就机场建设这一“特种工程”进行紧急部署。1944年1月,新津、邛崃、彭山、广汉4个轰炸机机场的建修工程陆续动工。

        原川北行署政协副主席、南充专区副专员林维干,1944年曾任绵阳专区专员兼广汉机场建设管理处处长,并亲率民众抢修机场。机场竣工后,参与上述4个机场建设的组织者互赠机场竣工合影照片留作纪念。这张摄于1944年5月15日的“四川邛崃机场完工摄影留念”的照片,就是当时邛崃机场建设管理处处长陈炳光赠送给林维干先生的。广汉机场竣工后,林维干先生因组织有方,曾受到美国援华技术顾问勒森中校和马歇尔少校的称赞,并获得美国政府授予的勋章1枚、锦旗1面。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那些机场建设的施工者和组织者们有的已不在人世,而进入古稀之年的健在者,只要提到那段难忘的往事便会滔滔不绝、感叹不已。在艰难的抗战岁月里,四川共新建扩建空军基地达33处,先后在全省29个县调集民工50多万人。经过半年的紧张施工,如期完成了建设任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他们清楚地记得:施工期间正值旧历腊月,数九严冬寒风袭人。为了加快工程进程,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机场建设者们不畏艰辛,不怕劳累,克服了重重困难。没有压路机,民工们就用石碾子这种最简单的原始工具,顶着凛冽的寒风昼夜轮番作业。经过数月艰苦卓绝的辛勤劳动,1944年5月至6月,川西4个军用机场,包括12个航空燃料库、24个弹药库、8个无线电通讯所、4个容纳35架B-29轰炸机的机库、8个发动机配备所以及导航台、指挥所、兵营宿舍等配套设施如期建成。机场的每条跑道各长2600米,宽60米,厚1米,为当时亚洲机场之冠。

       史料记载:1944年5月底,美国空军“飞虎队”司令陈纳德抵达成都接收川西各机场,并在新津机场召开军事会议,布置“马特霍恩”作战计划。6月16日,第一批B-29轰炸机群从成都附近各机场起飞,对日本八幡市钢铁厂进行了空袭,一次性倾泻200多吨重磅炸弹。虽然这次轰炸对日本的打击并不严重,但美国人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因为这是自 1942年杜利特上校率领的16架轰炸机对日空袭后,美国空军战略轰炸部队对日本的又一次打击。到1944年底,从成都附近各机场起飞的B-29飞机对日本本土及其占领地共计投下炸弹3623吨,沉重地打击了日本法西斯的嚣张气焰。

        2006年9月,笔者在四川大邑县安仁古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川民间收藏博物馆,看到了两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石碾子。石碾子大的重15吨,小的重5吨,这就是当年的民工修建新津、邛崃机场碾压跑道时所使用的工具。目睹着这历经岁月风霜的石碾子,50多年前那些头裹白帕、腰系麻绳、脚穿草鞋、衣衫褴褛的民工们,在“嗨哟嗨哟”的号子声中,顶风冒雨修建抗战军用机场的的壮观场面,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成都,船工往船上装粮食,威廉•迪柏正与船工头说话。(艾伦•拉森 摄)                            成都,艾伦与小船上的船夫们(威廉•迪柏 摄)                            成都,河边云集的小船(威廉•迪柏 摄)                            成都南河(锦江)上(威廉•迪柏 摄)                           修筑成都附近新津县空军机场的民工(威廉•迪柏 摄)                           成都,沙石路上推独轮车的民夫(威廉•迪柏 摄)                              成都,迪柏和竹林(艾伦•拉森 摄)                            成都平原,迪柏在看农民晾晒小麦(艾伦•拉森 摄)                            迪柏在帮助成都农民晾晒棉花和红椒(艾伦•拉森 摄)                                    摆摊出售农产品的当地妇女(威廉•迪柏 摄)                           派到军营做帮工的成都小伙子(威廉•迪柏 摄)                           童子军(威廉•迪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