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搓背村”有个“搓背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2:35:57

  在江城浴池、澡堂里,活跃着一批“搓背工”,他们多为蔡甸奓山街龙王村人。72岁的“搓背王”罗良岸带领村民们“搓背”致富,并发起创立了全国首个“搓背协会”,让“搓背村”走向全国。

  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5月,江城浴池、澡堂便迎来一年中的旺季。“老武汉”们总爱隔三差五到街巷里的浴池、澡堂泡个澡、搓个背,舒解一下工作、生活的辛劳。而在浴池搓背打工的多为蔡甸奓山街龙王村人,其中,有个“搓背王”叫罗良岸,正是他令龙王村一展昔日“搓背村”雄风,带富一方人。

 武汉国医馆

  “搓背村”满眼“搓背楼”

 

  位于奓山街汉阳318国道与京珠公路交会处的龙王村,只有510户人家,2000多名村民。这里以水稻种植为主,地少人多。

 

  从近代起,当地村民为维持生计,便有农闲到汉口浴池搓背打工的习惯,龙王村因此有了“搓背村”的称谓,并在武汉三镇小有名气。不过,解放后至上世纪90年代初,“搓背村”的搓背业因故冷落下来,直到“搓背王”罗良岸1992年退休还乡,凭借其多年在汉口浴池的搓背经验,指导村民重操旧业。

 

  眼下,“搓背村”已割完晚稻,村里300多栋楼房显得格外静谧,青壮年村民们大多外出“搓背”去了。这些楼栋也因为主人在农闲时外出打工“搓背”,而被当地人称为“搓背楼”。

 

  经两个老人指点,记者穿过“搓背楼”来到村西新开发的“龙王小区”,在一幢枣红大理石“洋楼”前,遇见了刚刚散步回家的“搓背王”罗良岸。罗良岸说,今年他已不再搓背了,自己投资80万元开的数家浴池均交给儿女们去打理,自己只在家里指挥,为家乡培养一批搓背新人。

 

  罗良岸称,近年建这幢楼房花去了其多年“搓背”攒下的30多万元钱。72岁的老人乐呵呵地说:“如今,我3个儿子和媳妇都住在这幢楼里,一家人住一块别提多热闹了。”

 

  59年“搓”出个“搓背王”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罗良岸称,他这个“搓背王”头衔的获得,靠的是娴熟的搓背、捶背、捶腿、捏脚功夫,整整搓了59年的背,接待了无数个顾客。说到这里,老人向记者演示了一个搓背准备动作:将一条白毛巾一挎一甩瞬间缠上手,从其娴熟的动作中不难看出“搓背王”当年的神采。

 

  “如今,村民搓背主要是在秋冬农闲时外出挣点‘外快’,和我当年为生计去搓背完全是两码事。”罗良岸说,他有一哥两姐,父母是龙王村菜贩。1946年秋,因家境贫穷,13岁的他离家随姐夫外出打工。姐夫有一老乡在汉口江汉一路华新浴池当领班,于是罗良岸首先到这家浴池做小工,打水、捡拖鞋、拖地、扫浴池之余,学着给人搓背,开始了他漫长的职业“搓背”生涯。

 

  据罗良岸回忆,起初,因个头小、臂力弱、手艺差,他常遭老板、顾客的呵斥和扇耳光。两年后,因无法忍受这家浴池的待遇,姐夫介绍他到八元里三英浴池,拜河南师傅郑老三为师,专学其搓背、捏脚、捶背、捶腿之术,技艺有了明显长进。

 

  1952年10月,19岁的他与本村同龄姑娘罗和英结婚,理解他的妻子成了他最好的“搓背陪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自己捏脚、捶背、捶腿的高超技术,结婚后不久,罗良岸进入了国营硚口清泉浴池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

 

  1982年,他入了党。1992年,他以浴池店堂经理身份退休回乡。不过,虽每月享受单位480元的退休金和医保,但他仍对搓背情有独钟,在江岸区沈阳路自办浴池服务大众。

 

  在家乡,罗良岸见众多村民仍守着几亩薄田过生活,遂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搓背技艺,并帮助村民联系搓背打工地点,有的直接安排在自家店内帮工。

 

  就这样,到1996年底,龙王村1000多名村民在他的指点下,仅靠搓背就人均创收5000元,一举摘掉了贫穷的帽子,不少人甚至在外当上了浴池老板,昔日“搓背村”的雄风恢复了。罗良岸自己也在汉口连开8家浴池,被人尊称为“搓背王”。

 

  “职业搓背”要“过三关”

 

  “别以为搓背就是拿着毛巾擦水除体垢,有力气蹭就行。”罗良岸告诉记者,在各地澡堂、浴池中,“职业搓背”其实都相当讲究,从业者必须先过好“三关”。

 

  首先是闷热怪味呼吸关。澡堂、浴池从早晨7时许开张,到晚上9时打烊,其内往往浊气充斥、闷热难耐。顾客从洗到搓一般只需半小时就可搞掂,而搓背工忙起来一呆就是几小时,需要长时间忍受怪味和闷热。

 

  其次是察颜观色手法关。罗良岸说,来洗澡搓背的人中有的体质不好,泡澡出池后被凉风一吹,脸色立马变得惨白,走路稍不小心即会摔倒。此时,搓背工应及时发现,并上前主动搀扶,让其在床上静躺一会儿,待脸色恢复正常后再搓背。他称千万不能让顾客摔倒,因为顾客一摔倒浴池便有责任,少说赔钱数百元,这样一来,搓背工的辛苦钱就没了。

 

  此外,搓背工的手法也极为重要,用力一定要因人、因部位而异。通常情况下,对青壮年、“胖子”手法可重些,对老人、“瘦子”手法则要轻些;搓背的顺序是先上后下;先搓胸前,后搓背;搓肋骨处尤其要轻,避免搓出红印;而搓颈背、膀腿则可重些;搓完一定记得用丝瓜瓤子打一遍肥皂,让顾客冲洗一遍。

 

  最后是一专多能体力关。罗良岸告诉记者,搓背工的工钱计算是对半和浴池、澡堂老板分账,故要多赚钱,必须最大限度地具备多种相关技艺,如捶背、捶腿、捏脚、按摩,甚至刮脸、掏耳,这样,才能满足顾客的多种需求以增加收入。一般情况下,搓背工连续工作5天才能休息1天,因而自身体力显得尤为关键。

 

  创“搓背协会”谋发展

 

  “如今,在武汉搓背业的收益比前几年差了一截子,几乎少了一半。”罗良岸分析原因有三:一是本埠开小浴池、小澡堂的人多了,搓背市场出现明显分流;二是煤水涨价太厉害,洗浴成本大幅提高,致使浴池难以平价维持;三是江城家装太阳能、电热水器猛增,大大减少了浴池顾客量。

 

  “搓背王”说,他今秋已关了两家浴池,毕竟江城搓背业正出现一定萎缩,“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今年打算组织乡亲们向沙市、荆州、京山、天门、长沙、西安等地进军,那里搓背利润可能比武汉要高一些。”谈及家乡搓背业的“突围”及发展韬略,“搓背王”成竹在胸。

 

  近日,在区、街、村支持下,罗良岸率先发起成立了全国首个“搓背协会”,并出任会长。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10月农忙一结束,“搓背村”一带的农民已开始在“搓背协会”的安排下,有组织地赴周边城市打工。“明年协会的组织工作将覆盖华中、华北、华东省会城市,后年将打入东北、新疆、内蒙……”罗良岸憧憬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