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后的生活{推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1:57:21
开‘悟’后的生活·{强烈推荐}
悟前,悟后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开悟之后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风光?开悟后天地还是天地,日月依旧是日月,人我仍然是人我,只是生活的内涵、品味不一样了。未开悟前,“吃时不肯吃,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开悟之后,“饥来吃饭困来眠”,一样的吃饭,一样的睡觉,洒脱自如,任性逍遥;开悟前时时难过,步步维艰,开悟后日日是好日,处处通大道。开悟之后的生活是精神重于物质的生活,是挣脱了物欲的牵系,住于尘劳五欲,但是却不被污染,追求无上理想世界的生活。
一般人在都只注重环境的清扫,身体的淋浴,却忽略了心灵的净化。窗明几净的环境,光鲜洁净的身体固然能让我们生活得更舒适,但是有一颗清净的心,更能使我们的人生别有不同的新气象。拥有清净的心,污浊的恶世也是安乐的国土;没有清净的心,纵然置身极乐净土也是污秽。洁身固然重要,我们更要学习懒融禅师节省有限的生命,去从事净化心灵的当急要务!
近代弘一大师,淡泊物质,随缘生活。一条毛巾用了十八年,破破烂烂的;一件衣服穿了几载,缝补再缝补,有人劝他说:“法师,该换新的了。”
他却说:“还可以穿用,还可以穿用。”
出外行脚,住在小旅馆里,又脏乱、又窄小,臭虫又多,有人建议说:“换一间吧!臭虫那么多。”
他如如不动地说:“没关系,只有几只而已。”
平常吃饭佐菜的只有一碟萝卜干,他还吃得很高兴,有人不忍心地说:“法师!太咸了吧!”
弘一大师恬淡知足地说:“咸有咸的味道。”
一个有悟境的人,早已超然物外,不受物质的丰足或缺乏的系缚,贫穷不尝以为苦,富裕也不曾以为乐,觉得这样也好,那样也不错,如同慈航法师所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不管物质好坏,境遇顺逆,精神一样愉快轻安。”
开悟之后的生活是智慧着重于感情的生活,是净化私情私爱,充满睿智的生活。是扫荡迷情,直透诸佛般若空慧的生活。
有一天,丹霞天然禅师在一个佛寺里挂单,正好碰到寒冬,丹霞禅师拿起木雕的佛像,生起火烤暖冰冷的手,寺里的香灯师父看了,惊叫:
“干什么?你怎么可以烧佛像?”
禅师说:“我在烧舍利子啊!”
香灯师父说:“胡说,佛像哪有舍利子?”
“啊!既然佛像没有舍利子,那么多拿几尊来烧吧”
我们平常的人看到烧佛像认为大逆不道,可是悟道后的丹霞禅师,以大智大悲洞然佛的法身遍满宇宙虚空,充塞无量沙界,佛与众生如如平等,唯有证悟自性如来,才是真正见佛、敬佛的人。禅师不像一般俗世的人一样礼拜佛像,尊敬佛像,但是在又敬不礼的行止中,却有着智慧的真情。
悟后的生活是大众重于个人的生活;是菩萨“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大悲生活;是“有一众生未度,岂可自己逃了”的利他生活,为众生施舍无量的方便,引导众生趋入菩萨。
悟,是从观念的改变到生活品味的转换,禅师们悟道生活是怎样的生活?我提出三点供各位参考:
(一)自然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泯除了一切机用、随缘放旷的自在生活,是超绝较量计度,绝对纯真纯美的生活。“山高水长,柳绿花红;日照则温,风吹则凉。”山川草木,大地山河无不蕴藏着无限的禅机;煦日照耀,微风吹拂莫不透露着诸佛的法音,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一切充满纯真的纯净、善的纯情。连最简单的饮食,在禅师们悟道的生活里,也有一份自然洒脱的境界。
有人向赵州禅师请教说:
“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禅师回答说:“吃茶去!”
这人又问:“什么是父母未生我的本来面目?”
禅师回答说:“洗钵去!”
吃茶、洗钵和参禅悟道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能从日常生活的吃饭、喝茶中,品尝出般若妙味,就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与三世诸佛心心相印。佛法大意不向高远的地方违求而在率性天真、自然朴拙的这颗“平常心”中体证。
(二)无住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绝对是自由自在的无住生活,住于生死尘劳之中,却不被五欲所牵系;住于涅盘无漏的世界之中,却不耽着涅盘的安乐。仿佛出于淤泥而不染的净莲,植根于污浊的现实世界,而成就庄严清净的国土。悟道的生活是参透凡情、无牵无绊的生活,住于喧嚣的十里红尘,常怀遁世归隐的出离心;住于清幽的水边山下,恒发度众济世有大悲愿,宛如行云流水,随缘度化,舒卷自如。古人形容出家悟道的出家人方:“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真是一种以无住为安住、因无得而真得,洒脱自逍遥优游的中道生活。
(三)救世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绝对大慈大悲,但负众生困苦的救世生活。一般人以出家人勘破红尘,过着青灯古佛的生活,是消极避世的悲观作法,其实出家人是勘破尘嚣的虚假空幻,放下浮世的巧争利夺,而积极追求更超真实的生命。勘破、放下不是退缩逃避,而是勇往直积极投入真理之旅的壮举。唯有勘得破、看得彻,才能真正提得起、做得真;先有出世的了悟心怀,才能做入世的慈悲事业。
赵州禅师问南泉禅师说:
“你将来要到哪里去?”
南泉回答说:“投生员外家做水牯牛。”
意思是说来生要为众生作牛做马,解决众生调养色身所需,并且为众生犁出智慧福田。所谓“欲成诸佛龙象,先作众牛马。”学习菩萨道必须抱持慈悲救世热忱的最佳说明。
临济禅师有一次在山上栽植树木,师父黄檗禅师看到了就问他:
“山上树木已经这么多了,何必又去种树呢?”
临济禅师回答说:“那些大树是前人种植的,我也来种一些,留给后代子孙做榜样用吧!”
禅师这种不求自利,与天下人作荫凉的胸怀,是崇高无上救世精神的显露。
有一个参禅的人,曾经告诉过我说:“每天我从窗子里看出去,送报的报童踩着脚踏车,挨家挨户的把当天的报纸送给每一户人家,不管风雨寒霜,日复一日。那份小小的报纸里,有多少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让一家人每天都能享受阅读新知识的快乐。我也想送一份小小的东西给每一个人的心……。”
你们是否曾经想过:这一生要送一份什么样的东西给每一个人的心呢?
开悟的境界需要自己亲自去实证,悟道的生活需要自己实际去体验。想要学会游泳,纵然遍览游泳指南的书籍,具备一切游泳常识,如果不上水一试,终究是旱鸭子一只,不能成功的。我诚恳祝福各位,在真理的大海里,每一个人都是泳技高超的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