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一季度经济述评:发展教育及促进就业的杠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1:39:54
今年一季度,伴随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就业情况也好于往年。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消息表明,一季度,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7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3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24%。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的34%。但总体而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依然严峻。
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
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看,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处于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的时期,在2005-2015年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年平均0.7%的增长率。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在今年两会期间预测,今年城镇新增的求职人员将有2400万人,通过努力,争取能够实现1200万人的就业。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就业工作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从需求情况看,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1000万左右。
而在需求方面,虽然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劳动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经济增长也会带来失业人员数量的增加。从目前情况看,部分行业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失业,特别是这些行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人数的能力随着成本的不断提高有所下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和近地转移的困难日渐加大;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企业成本攀升,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企业竞争力,从而也会影响就业增长;为了提高竞争力,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将进一步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国际贸易摩擦和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会对我国的就业形势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劳动力素质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变与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与目前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技术水平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结构性失业在城镇已经非常突出。
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经济结构变动的过程。这种变动要求市场重新进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转变带来就业与职业结构的转型。各国就业与职业结构转换的长期趋势是,劳动者逐渐从第一产业(农业和矿业)转向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应劳动者的职业结构也从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和各种服务业员工。
专家分析认为,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从农业向制造业转换时,由于初级制造业劳动技能不高,所以农民变为工人比较容易,但是进一步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会遇到人力资源质量的限制。随着全球化、技术发展和工作组织方式的变化,尤其是这些变化的不断加速,社会经济转型将对国民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一季度的数据或可佐证这一观点:今年一季度,从总量结构看,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占主体地位,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2.6%、34.7%和62.7%。劳动力市场中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较大,分别为3.36、2.2和2.07。(求人倍率是指企业需求的人数除以求职人数。分子是求人,分母是求职。求人倍率越大反映需求旺盛,求人倍率越小反映劳动力供给越多。)
另一方面,总体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与少数行业和局部地区出现“教育深化”现象并存。求职者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找到合适的岗位,而用人单位有时又很难寻找到具有某种特殊技能素质的人才,这种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发展的不匹配,成为结构性失业的原因之一。
发展教育促进就业
就业不仅具有经济意义,劳动者在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同时获得劳动收入;而且具有社会意义,使劳动者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自尊。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不低于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这已成为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政府除了通过改善就业、再就业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外,通过发展教育和培训,以劳动力质量代替数量更为重要,因为发展教育永远是增加劳动者收入以及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有研究机构对北京等5个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不论是外来劳动力还是城市本地劳动力,在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和大专及以上这三个教育阶段上,受教育每增加一年,工资都会有显著的增长。
劳动力通过其自身文化技术水平和其技术装备程度的提高直接影响就业的效率,因此要不断推进学龄期文化教育、进入劳动领域前的职业教育、转岗转业教育以及劳动力的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通过加快教育方式改革,努力培养具有市场经济精神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合格人力资源。
虽然通过发展教育促进就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却是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