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钟调节实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1:52:26

生物钟调节实施

方案一:

1、    睡眠醒来后再小睡20分钟。每天准时起床,定时去迎接每天早晨的阳光,(光线会通过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和体温等不断重新设定生物钟)。

2、   体温下降容易引起睡意,如果体温调节失控,就会引起睡眠生物钟发生紊乱(睡前洗澡,睡前做20分钟的有氧运动)等。生物钟是不能轻易破坏的.

3、      调节饮食:酒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释放一种天然的兴奋剂,破坏下半夜睡眠。

     4、人的生物钟是长时间形成的一种生理反映。要想调整到最佳状态,应该提前半个月左右着手进行.为保证有充足的精力和适度的兴奋状态,就要完全按照作息时间安排一天的生活,逐步把生物钟调整过来。             

     ①、晚睡的习惯改掉;②、早上不睡懒觉。③、洗漱后活动一下身体和大脑,再吃早餐。这样到2小时左右整个人已经逐渐进入兴奋状态。④午饭后,按作息习惯休息一个小时左右再工作。

5、入睡时间:晚上9—11,中午12—1,凌晨2—3,(精力下降、反应迟缓、思维减慢、情绪低下、利于人体转入慢波睡眠,以进入甜美的梦乡)

     6、需要在夜间工作、白天休息,开始会影响睡眠,时间长了,身体就会建立起新的睡眠时间条件反射,调整生物钟,以适应这种变化。准时睡眠、按时起床、午间短睡也是较好的习惯。工作学习性质的不允许按照正常睡眠时间睡眠,则可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进行安排,但一定要注意按时睡眠

方案二:1、平和的心态2、均衡的营养3、适量的运动 4、充足的睡眠)

   第一,节律由于受清醒一睡眠周期的影响,每天的同一时刻感觉到睡意阵阵袭来,也会在同一时刻感到精神抖擞,做事情事半功倍。    清醒—睡眠节律主要服从于光线的支配,但同样会被各种活动,例如运动、与人交谈等等所左右。  对付节律最好的办法是使自己的安排与之合拍。保持房间黑暗,关闭所有光源

     第二,膳食  五种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成分)、两种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微量矿物质和维生素。晚上进入的食物营养相对越多对身体越有利,睡眠越好。因为夜间各器官都在生长发育和修复调整。医学专家建议每七天为一个周期来调整我们的生物钟,一是要有充足的睡眠,尽量不熬夜,每晚23点以前睡觉。二是每天中午睡30分钟的午觉(午睡是对人体生物钟的一种科学调剂)。三是每周公休日的时候最好睡到自然醒

 碳可增加脑细胞内5一羟色胺的化学物质(有催眠作用)。进食过多的碳,整个下午将昏昏欲睡。高脂难消化,不能及时给脑和肌肉提供“燃料”,过多摄入使人变成 “懒汉”。要保持整个下午精力旺盛,必须混合摄入碳及含蛋丰富的食物。另外,体内维和微含量下降也会导致疲乏,所以应摄入足量的水果和蔬菜。硼,对精神集中和消除疲劳有重要作用,含硼丰富的食物有葡萄、胡萝卜、苹果、梨、桃、花生等等。 维持一个平衡的血糖水平有利于让燃料源源不断地输入脑细胞和肌细胞。最佳方法是将一日三餐改为五餐。另外,在做重要工作前不要饱食,可保持头脑清醒。     糖果    倦怠时通过吃颗糖或其他甜食来恢复精力,是无济于事的,至少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因为糖在很短时间内便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流而使血糖升高,但仅能维持半小时。此时应进食松糕、饼干或水果之类的复合碳。这些食物可长期地维持一个平衡的血糖水平,人就不会有疲劳感。     咖啡     一定剂量的咖啡因能提高思维能力,但大量的咖啡因并不能增强抗疲劳效果。
     第三,运动——运气动血叫运动,跳舞跑步叫活动,工作叫劳动。(运动的宗旨:早调心肺,晚调肝肾,常调脾胃胆)。

 疲乏时,如果去户外逛一圈,精力可获得短时间的恢复,因为此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了。如果要保持持久的旺盛精力,就必须有规律地进行体锻。傍晚5—6点是锻炼的最佳时间,此时人体温度最高,肺对氧气的利用率也最高。

  睡前3小时禁止任何锻炼,以便让身体降低温度,向大脑发出睡眠信号。

     第四,情绪    体力疲劳常常是情绪不佳的信号,有抑郁或愤怒情绪时尤为明显。极度疲劳以及感到体力每况愈下应视作是身体发出的红色信号,除了设法排除器质性疾病外,还应考虑是否与环境因素有关。一般来说,越轻松的状态下越容易改变生物钟。     第五,呼吸    在紧张的体育比赛中,运动员是无暇顾及疲劳的。他们的绝招是作深呼吸运动——向空气索取能量。其方法是缓慢地深深地从鼻腔吸入空气(从1数到4),直至感觉到下腹部充满气体为止,然后屏气(从1数到8),让空气在体内“循环”,最后缓慢地呼气,边呼气,边收缩小腹,如此重复3次。当你面临另一类型“比赛”:如上司等着要你的报告,或面临别人的挑衅,情绪高涨接近“沸点”时,也不妨试一试这一绝招,可能有助于你稳定情绪,消除疲劳。

调整生物钟在冬季:
     冬季食欲多有增加,但这并不意味冬季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这是由于人体的激素钟在寒冷的气候下,运转有所改变造成的。冬天的寒冷影响着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碳和脂。
        对于体质偏弱而无严重疾病的人,可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适当选用药食两用的食品,如红枣、芡实、薏苡仁、花生仁、核桃仁、黑芝麻、莲子、山药、扁豆、桂圆、山楂、饴糖等,再配合营养丰富的食品,就可达到御寒进补的目的。
      
老人和儿童及体质虚弱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生理耐寒能力差,寒冷对他们是很大的威胁,尤其需要优质蛋。蛋、脂和碳三者应保持合理的比例,三者应分别占13%-15%25-35%、60%-70%为宜。
        老人冬季宜常吃粗粮、杂粮和薯类。如玉米、荞麦、燕麦、红薯、马铃薯、羊奶、兔肉、动物肝、动物血、豆腐、芝麻酱、红糖、虾米、虾皮以及带色叶菜都适于冬季进食。
        此外,冬季进补御寒,调整饮食的同时,应进行耐寒力锻炼从而增强适应能力。如忽略了人体本身的生理耐寒力,而一味依赖食物御寒,过多地食用高热能高脂肪的食物和酒类等,可造成和加重心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