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的经济学解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3:47:34
周恩来曾经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说道:对苏联的情况,我们是若明若暗。实际上,许多国家都存在这个问题。例如苏联解体,就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就连自认为对苏联研究得很透彻的美国,当时表现也大失水准。又如解体前的1991年8月19日,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突然宣布国家即日起进入紧急状态,并由副总统亚纳耶夫代行戈尔巴乔夫的总统职务,这明明是一起政变,有的国家偏偏作出误判,匆匆表态对政变方表示支持,搞得自己十分被动。

    苏联解体至今已将近19个年头,而解体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本文所要介绍的,则是对于苏联解体的一种经济学诠释。

    发生于20世纪末期的苏联解体,时间上比农业集体化晚了60年,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因果关系呢?

    我们先来看看斯大林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新经济政策时期,由于政策对头,民心大顺,工农业生产屡创新高。20年代中期,布尔什维克党内高层在如何推进国家工业化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是斯大林的意见占了上风。他主张改弦更张,终结新经济政策,加强国家行政体制,改造农村,消灭富农,消灭个体农户,成立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使之成为向工业输送所需资源的可靠渠道。斯大林决定在1930年夏天之前“基本”结束集体化运动。滥施暴力带来的后果是农民对集体化的大规模抵制。他们不肯把财产和牲畜交到集体农庄,担心遭到富农那样的厄运,便纷纷宰杀牲畜(集体化期间牲畜总头数减少了一半甚至三分之二),减少播种面积。某些地区,特别是在南俄,农民同政府武装对峙。(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南都网)

    然而最可怕的,甚至都不是集体化本身,而是相伴相生的“把‘富农’作为一个阶级来消灭”。这里所谓的“富农”,实际上就是新经济政策期间善于经营、勤劳致富的农民。当时没收“富农”的土地和财产,将他们连家带口,流放到北极、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等边远地区(流放过程中的种种惨状暂不赘述)。为什么要下此狠手呢?因为只要消灭了经济上独立的农民,实际上就拔掉了任何民间反抗、尤其是1918年以来那些让布尔什维克十分恼火的暴动的根子。此外,集体化还解决了令当局感到非常头痛的交公粮问题。

    真正的庄稼把式、种田能手从此斩尽杀绝,而那些对农业生产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则成了集体农庄的当家人。他们只知对上级惟命是从,充当剥夺农民的帮凶,想指靠他们来振兴农业,无异于缘木求鱼。真正意义上的农民没有了,代之而起的是集体农庄庄员,他们被剥夺了迁徙、选择工作和居住地点的自由,被迫在农庄的土地上从事无偿劳动,只能靠在分给的一小块宅旁园地上辛勤耕作,聊补无米之炊。集体农庄庄员实与农奴毫无二致。他们辛辛苦苦一年,连自己全家老小的肚子都填不饱,哪里还有生产积极性可言?此后苏联农业效率低下,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农业从此一蹶不振,成为国民经济中的软肋。(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南都网)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农民逃离农村的情况也日益严重。例如1953年,粮食产量仅为战前1940年水平的104%。而城市人口每年增加几百万,国家的粮食采购量却十几年原封未动。战后尚未复兴的农业生产正在迅速崩溃,两三年之内就可能引发实实在在的粮食危机和全国性的饥荒。斯大林去世后上台执政的赫鲁晓夫,也曾试图振兴农业,他采取了减轻农民税负、开垦荒地、大力提倡种植玉米等措施,农业生产一度有了起色。例如1956年,仅垦荒地最集中的东部地区就收获粮食6300万吨,全国粮食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近12500万吨。但好景不长,1963年更是急剧下降。这一年全国的人均粮食产量为483公斤,甚至低于俄国1913年人均540公斤的水平。无奈之下,只得作出到国外大量采购粮食的决定。为此动用了国家黄金储备的三分之一。1975年粮食歉收,苏联为增加粮食进口,只得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举债,并且动用本国的外汇储备。曾几何时,20世纪之初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俄国的继承者苏联,正逐渐沦为最大的粮食净进口国。

    好在苏联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上个世纪60年代在西西伯利亚又发现了多处大型石油天然气产区。于是出口石油天然气赚取外汇,再用这笔钱在国外购买粮食,便成为此后若干年解决国内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苏联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快速增长,石油价格高企,尚可勉强维持。孰料自80年代中期起,国际市场上出现了石油价格的空前狂跌。从每桶32美元降至每桶不到10美元(1986年6月)。表面上看来,苏联经济仍然是个封闭体系,完全与世隔绝,实际上苏联作为石油出口国和世界最大粮食进口国,已经深深地融入国际贸易体系,开始与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息息相关。(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南都网)

    80年代中期苏联遭遇严重的收支平衡和财政体系危机,进而发展为全面经济危机。此时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即使不借新债,仅仅由于还债支出增加,外债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1990年,几乎全部石油出口所得均用于偿付债务和利息。这年的年中,国家已到了宣布自己丧失支付能力的边缘。换言之,就是国库空虚。年末,苏联当局不仅公开请求西方提供新的贷款和信贷担保,而且请求给与食品方面的慈善救助。情况急剧恶化。至1991年12月,关键问题已不是筹集用于采购食品的外汇,而是清偿向俄国国内运送食品的船舶运费的欠债。1991年12月25日,曾经辉煌70年的苏联宣告解体。

    综上所述,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降,是引发苏联严重经济危机、从而导致这个超级大国分崩离析的导火索。而斯大林所确定的国家工业化模式,则为苏联经济留下隐患,埋下祸根。这就是苏联解体留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