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 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3:30:02

村  魂

                                                                                                            
                                                                                                               史国强/著

 

黄河洪积大平原象一匹锦缎,舒展地平放在伟大祖国的腹心部位,容纳了几个省份的林林总总,芸芸众生。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南乐县就镶在这辽阔的平原上。从航拍的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弯弯曲曲的沙带斜贯县境,如同锦缎上的皱褶。这是古黄河的遗迹。全县300多个村庄,象一位天神站在空中向锦缎上撒下的一把珍珠,晶莹剔透,稳稳地嵌在豫北平原。这其中有我的故乡,生我养我的摇篮,古老神奇的村庄。

她古老,足有6000多年的历史。

它神奇,踏上这一方热土,想起中华文明的大课题。

这里诞生并安葬着一位万古巨圣。

五千年前,有一年的正月二十四日 ,一位文坛巨星在此降生。他二目重瞳,后人演为四目灵光。是他创造了文字,取代结绳旧制;是他给浑浑沌沌的人类通报了文明的信息;是他给人类的漫漫长夜迎来了第一缕曙光。

出圣人的村子应该多么大?或者应当多么小?古来没有定式。字圣故里村子不算大也不算小,两千六七百口人,史、刘、查三大姓世代和睦相处,代有姻亲,如同一个大家庭。村庄内外绿树成荫,隐护着瓦灰和土红色的农舍,与平原其他村庄并无什么二致。只是村庄摆布有些奇特,东西向显得太长,足有千米以上,而南北向太短,最为狭窄的地方不过200米。整个村庄的轮廓呈东西两头大,中间细腰的形状,象一只平放着的宝葫芦。四通八达的道路恰似系在宝葫芦中间腰部的彩带,飘逸洒脱。村北有条河,顺着村子弯曲,如同宝葫芦漂在水上。有人说:这村子风水好。”

村子的历史悠久而凝重,村北河岸有6000年前的古文化遗址,从远古的仰韶时期一直延续到唐代,雄辩地证明曾有人类在这里经过了漫长的繁衍过程。这中间虽然有刚性断裂,但文化藕丝却连接得十分紧密。

时序闪回到原始社会末期。那是个刀耕火种的时代,人文初祖黄帝占据中原,为了巩固地方,把自己心爱的二儿子昌意封在这块与东夷部族接壤的边沿地带。昌意筑城而居,史书上便有了昌意城的记载。这一史实,在发黄又绵软的古书上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依据,直接促成和引发了昌意之子颛顼建都濮阳和南乐建县的历史大事件。

颛顼十岁离开父亲昌意,到东夷部落辅佐少昊青阳氏,二十岁即位大首领,回到具有坚实政治基础,又是其父昌意的封地建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

南乐建县于西汉建武年间,初名乐昌,也是依附昌意的大名,取古圣贤昌意居住乐土之意。到了晋朝,朝廷认为把圣人大名放在后面是大为不敬,颁布诏令,改乐昌为昌乐。后来,昌乐县升格为州郡,成为南乐历史上规格最高的行政区划。

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事情。

人类自己创写的历史不能更改,白纸黑道之间有血汗的凝结,历史在这黑白相间之中延伸和沉淀。

古老的村庄有古老的故事。古老的故事依靠软硬两大载体流传下来。民间的口头习惯传说被称为软载体,而硬载体则是专指文字、图画之类。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大凡除却历史的真实,剩下的便成了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的传说故事。至于这故事里的事,或者有其真的成份存在。

譬如这村名吧,3000年前叫仓,或称仓邑,西汉称仓亭,后来建县叫做乐昌县,晋朝改为昌乐,南北朝时升格为昌州和昌乐郡,唐朝成为昌城乡,金元改史官村,明朝开始叫吴楼村。后来,人们省略了楼字,简称吴村。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和同县另一个吴村相区别,曾经一度称作西吴村。这就是村的历史沿革,是可据可查有稽可考的真实历史。但是,至于为什么从史官村改名吴楼村,何因何事?何人何时?不是一会儿半会儿能说得清道得明的。不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往下传,倒也传下一个说法来。这个说法大约就是故事里的事,属于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的那类。

据说,元朝末年战争连绵,灾害频仍,老百姓的生计十分艰难。史官村有一位年老长者,平时行善仗义,很为乡里人称道。他们父子二人在大名府城开了个布庄,一家人虽不算富庶,却还过得殷实。这一年,年关临近,父子赶牛车从大名归家。走到离村不远,见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因冻饿死在路旁雪地,一位七八岁的男孩骨瘦如柴,少气无力,正扶尸痛哭。老人忙上前询问。得知这男孩儿姓吴,因赶上兵荒马乱,一家人背乡离井出来逃难,四处漂泊,乞讨度日。小男孩儿的父母在逃难途中被散兵流寇杀害,只剩下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如今奶奶又冻饿而死,小儿无依无靠,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何方人氏,家在何处。老主人得知详情,顿生怜悯之心,就把吴氏小男孩收为义子,把他奶奶安葬了,一同勉强生活。

吴氏小男孩儿渐渐长大。老主人见小儿聪明,就让他读书求进,让自家儿子学做生意供给他上学。正是光明似箭,转眼城头易帜,到了明朝洪武年间,皇上开科取仕,吴姓义子已长大成人,而且学业大进。义父便让他进京赶考。正赶上饥馑之年,盘缠费用没有着落。义父卖掉大名府布庄,凑足路费,结济义子进京。

老人卖掉了布庄,家境越来越紧张。亲生儿子自幼学做生意,对于农活不很在行,偏偏又得了伤寒,因无钱医治,终于亡故。老主人晚年丧子,又到了风烛残年,渡日艰难,眼看就要入土了。

正当此时,吴姓义子在京城高中进士,任为京官。他得知家中情况,一心图报,就派人把义父接到京城,让他安度晚年。谁知时日久了,义父思念家乡,执意要回家。义子苦留不住,只得送归故里。老人到家一看,当年的破屋旧舍早已无踪无影,眼前是一片青堂瓦舍,一座高楼立在中间,十里八里都能望得见。老人心知这是吴姓义子报恩,就仍然叫义子姓吴,以续吴氏烟火。老人衣食不愁,不愿一人占用偌大的家业,只选了一座平房住下,把楼房称为吴家楼,善待往来客商。一时间,无论认不认识,凡从史官村经过的旅客人等,都可以在吴家楼吃住。久而久之,吴家楼名声大震,反把史官村的村名给淡漠了,后来干脆称作吴楼村。

其实,吴楼村没有一家姓吴的。

实在是,这个故事真假并不重要,却是有益教化。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得出村里的人侠风义骨。这也算是村里的灵魂之一吧。

蓝天之下,黄土之上,在这立体的空间诸如此类的故事大约不少。

如今,吴家楼早已荡然无存。那在京城做官的吴姓义子恐怕连子孙也早已“一片荒冢草没了”。然而,村里历史却一代一代流传了下去,那一腔侠肝义肠的老人的善举,也将一代一代流传下去。这是村庄的魂魄,是一袭传承不泯的精灵。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悠久的历史,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爱家乡的一切。

啊,我爱你,村庄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