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中国人与犹太人:为何中国难出科学成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9:47:12
为何中国难出科学成就2010年06月26日 12:03 中国网 】 【打印共有评论88

西方人很喜欢做科学统计工作,对比各个民族或族群在人类文明史中的贡献就是其中一例。N年前我看过的一本书中统计中国人对世界文明贡献所占比重为大约11%,而中国人口却是1/6,所以很明显中国人对于人类文明贡献低于人口比例,是负值。

下面是另外一个西方人做的《文明的解析》(查尔斯.默里,21世纪),也是同类书籍,这本书更严谨地对于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进行了科学的统计,得出了许多让中国人意外的结论。我们可以在这个比较的过程中看到中国以及中国历史文化中欠缺了什么东西导致了近代中国的停滞或倒退。

作者查尔斯将文明组成分为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在这其中最为重大影响人类的是"认知工具",共有14项,中国仅涉及其中2项。作者解释说:“禅定和今人使用的数字系统——发源于印度。中国、印度河希腊各自发明了第三项——伦理学(即儒学——苏三注)。中国和希腊分享第四项发明——对大自然的长期观测。印度对戏剧的发明有一份功劳。即便如此,14项超级发明中的12项基本上或完全发源于西方。”

全部14项是:现实主义艺术、直线透视法、抽象艺术、一符多音、戏剧、小说、禅定、逻辑、伦理、阿拉伯数字、数学论争、测量不确定性、对自然界的长期观测、科学方法。

16世纪的“科学方法”我认为可能是一个重要分野。后来的工业革命更是加速了西方与中国的鸿沟。对于中国的种种伟大发明这位作者并未视而不见,但是他总结道:很多发明、发现和灼见来自中国人人,然而后来却不了了之,比如火药。中国人很聪明,但是中国人并不善于总结和发展系统建设,这似乎是一种文化习惯。

截止今天为止的人类文明成就绝大部分来自欧洲,或者准确地说,来自欧洲近代的男性。其实看看我们今天生活的环境,不得不如此承认这个说法是公允的。人类文明成就的区域集中于公元1400-1950年的欧洲。真正有谦虚态度的人们可以耐心地研究为什么如此,为什么这一切令人骄傲的事迹没有发生于中国?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只要你愿意去寻找和研究。当意识到这些因素不仅发生在昨天,而且可能实际上还影响到今天,就不禁让人好奇去探个究竟。

经过缜密的资料分析,作者提炼出包括全世界各地的重大人物4002名,时间与地点上他们呈现的分布状况:大致80%的人物分布于西方(这里日本为东方),主要涉及国家为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以今天版图论),再扩大一些就是荷兰与俄国,而其中的80%的人分布于近几百年。同时,从意大利向欧洲西北部转移的痕迹明显,尤其是英法方向集中。

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然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西方人在教堂养成的习惯使西方人更容易耐下心来认真做每一件事情。而一般西方人眼中的蛮族(即不信基督教的人群)则不会有此雅兴。但是当我刚一如此设想,我就被自己驳倒了,因为古希腊人起码并没有基督教教堂。但是我们依然会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西方的许多艺术与科学都与教堂有不解之缘,中国很难找到这样一个文化核心,相反儒教似乎泯灭了一切生机。印度也是由于宗教而别具特色,但是他们并没有成为一个科学大国,阿拉伯世界起码由于宗教而极大影响了他们的世界。

不过我还不死心,为了证明我的这一观点,我继续追踪犹太教这一基督教前身,他们比之基督教更具传统宗教性。我认为与《圣经》有关的这一体系肯定对于科学研究精神有所贡献,尽管总体上犹太人在文明史上并不特别突出,因为他们长期受到迫害甚至明确被驱逐于诸多艺术领域之外。

对于犹太人的注意真的非常有意思,出我意外,这些数据看来得到查尔斯的支持。曾经有人统计过公元1150年到1300年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共有626名,其中95人是犹太人,占总数的15%,可是他们的人口仅占全球大约0.5%。他们的贡献远远超过了应有的份额,看来中国人完全不能与犹太人相比,这给上面我的假设增添了信心。中国人的聪明也是世界公认的,但是中国没有创新、不出科学成就也是世界共知的,现在连我们自己都开始意思到并加以承认,只是还不知道究竟如何改变。我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有问题,它有一些是反科学的,这需要研究。

今天看到复旦大学校长发表言论说,中国的大学问题严重,至今中国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而且以后的很长时间也很难。这可能有现实的问题,但一定有其深层的历史文化的问题需要探究,与上面实际上是同一个命题。242

实际上犹太人或犹太教民在欧洲一直受到法律的明令制裁,直到20世纪才获得不同程度的法律“解放”(普遍是1870年之后)。对于1870-1950年期间西方各个学科重要人物统计表明,1277个人物中他们至少占据了158人——且主要分布于哲学、数学、物理学,实际上按照人口比例仅只28人就足够了,又是一个超额。

就诺贝尔奖,在20世纪下半叶犹太人在获得彻底"解放"后获得的科学与文学奖中占据了29%的份额,华裔占据的数额之少根本毋庸统计,非常之低(可能在2%左右)。所以,在今天过多中国人将一些埋怨投射到科学与文学之外的外部社会环境时,尤其是过去一百年内激进地进行政治改革抱太高希望时,我觉得这方面可能是个问题,但不是全面的问题。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历史文化过于宽容而缺乏深度批判,永远把责任简单地归于政治落后完事,每当看到这些倾向我就会异常抗拒,因为我所知道的数据并不支持这样的结论——起码它太简单了。

假如要以1950年之前的半个世纪比较的话,当时犹太人刚刚“解放”不久,释放的空间有限,犹太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比率是14%,依然远远高出0.5%的人口比值。要知道犹太人所受到的压抑是真正的民族歧视,不是一般性的政治压力。

即便历史中的体制一直对于中国的各项事业有所压抑,比如专制传统,但民族传统内的某些因素依然现出强劲的分别。当然,专制传统本身也可以看做一种文化来考虑。行动自由的限制确实会是影响思想活跃的重要因素,但这是不是最关键的因素目前还没有结论。

当人们评价贡献卓著的犹太人时,曾经迫害过犹太人的英国基督教徒说:“犹太人是一个聪明过人,文化素养极高的民族——这讲的不是处于古时鼎盛时期的犹太人,而是处于颠沛流离中饱受压迫歧视的犹太人”。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我常常会想起艰难“闯关东”的东北汉人与今天粗鄙的东北文化。无论是更为艰难的东北人还是一般中国人,异常聪明而为什么没有出现犹太人这样受人尊敬的局面?或许在东北这里答案会更为明显:中国没有犹太人那样的宗教传统和精神,中国是个世俗社会——在这里随时追逐利益和人的自然本能会成为最大的社会特征,精神追求完全丧失。

延伸下去的另外一个问题很可能是:科学研究需要一种超越世俗、探究真理的精神,而犹太教与基督教都有这样中国人不能理解的一种探究真理的精神。起码在科学研究中仅有聪明才智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一种精神氛围,一种社会氛围,这种氛围必须是反世俗的,我认为。所以,中国的科学精神以及教育问题,不是简单的行政就可以干预的,也并非仅只给些自由就可以完全解决。

查尔斯还认为,许多研究证明,犹太人智商高于其他族群,比如20世纪20年代对加利福尼亚测试出的高于135的儿童中,其中10.5%是犹太人。对于犹太人的高智商,一个解释是他们有特别擅长读书的好学精神,比如在1818年时人们发现每家犹太人都会买书学习,即便最穷困的家庭也至少每家有10本书——可是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也很少家庭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到农村看看就知道家里有藏书(课本不算)的可能不会超过50%,与犹太人相比这是个没有读书习惯的国家。继续佐证的对比资料是,1949年之前90%以上的中国人都是文盲,何来读书传统?人们以为1949年之前中国社会有很优秀的传统,以识字率如此低下起码不是文化知识方面的传统,至多是继承了三从四德之类的传统。另外,作者认为外部环境的恶劣促使了犹太人更加勤奋。我不同意后者的解释。中国的环境越恶劣人也越恶劣,我认为能够得到锻炼成才的是特殊的具有特殊文化传统的人群。聪明人成为流氓还是对社会有所贡献,中国人与犹太人对此做出了肯定的答复,他们根本不同的传统对于他们的文明成就做出了解释。

假如有人认为犹太人正是西方的一份子,他们本身就获得了西方科学土壤的优势,那么话题就在此回到他们共同的一部分根源,宗教传统文化对于科学态度的影响与矫正。最明显的一点是,《圣经》文化是一种入世文化,而中国的宗教文化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都是出世文化,唯有儒教入世,但儒教却又讲究圆滑的中庸,所以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类似“一根筋”的认真精神在中国就会非常薄弱。这是不是“聪明”而世俗的中国人“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局?

在评估非欧洲裔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中,中国人处于一个中间状态,日本人高居首位,并且他们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人也呈上升趋势,但与印度还是比较接近。假如要考虑到人口比值,中国人得无地自容。日本人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品性竟然获此殊荣?西化当然是其中一个因素,西化本身就意味着全面的精神价值的大换血,但可能还有其他东西值得关注。

中国今天开始富裕,这很可能是一个中国人将开始对于人类有所贡献的一个开始,但不要太为乐观。因为研究证明,财富不一定在扶植科学与艺术哲学中担负责任。科学研究与艺术创造,很可能与精神世界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中国欲要改变这些局面,可能首先要改变精神体系。

正如查尔斯所言,再过几十年不同群体之间遗传差别的理解会大白于天下,但是我认为对于文化历史的争论依然会持续下去。即便在今天的条件下,中国与犹太人也不能相提并论,明天寄希望于哪里中国人才能获得世界的尊重,从聪明人变成文明人与有智慧的人,需要研究。要痛改前非,必须从正视自己的问题开始。在真切了解中国人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之前,别胡乱拿中国人与犹太人相比,那会让人觉得这国际玩笑开大了,因为中国人与犹太人恰是人类文明贡献一览表中的两个极端。中国人目前唯一对世界最直接最重大的贡献可能还不是发展科学艺术,而是计划生育。(作者:苏三 中国网专家博客文章)有一定的道理,但感觉没有自己的东西,没有从一个高度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