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描到彩墨 解读才女潘玉良的中国画创作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1:10:20

                                   解读才女潘玉良的中国画创作图

2010-06-04 11:39:09 来源: 新华网(广州)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潘玉良 梳妆女 91cm 64cm 1961年 安徽省博物馆藏

从现存潘氏的作品来看,她在1937年出国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油画创作上,只是在1937年左右开始“新白描”的尝试并获得了陈独秀和张道藩等人的褒奖。她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态度更多地偏向一种自觉的借鉴和融合,这可能不同于她当年在法国的学友后来又一起在中央大学共事六年的徐悲鸿明确提出的用现实主义画风改造中国传统绘画的目标那样激进和宏大,因为她也对自己的绘画基础和社会地位有清晰的认识。徐悲鸿在中大努力地培养一批围绕在写实主义大旗下的干才和在教学中植入写实主义的绘画实践的时候,同样在中大教学的潘玉良就温和许多,她更注重学生对绘画道路自我的选择和发展。她对自己亦然,更多的是一个人勤奋地在绘画实践中去探索艺术发展的道路。从1928年学成回国首次个展中都为油画和色粉画作品,到1937年出国前的最后一次个展中引人注目的“新白描体”作品出现的变化,可以明显看出潘玉良是在自觉地进行“合中西与一冶”的绘画探索。

尽管,潘玉良再次出国直到1977年逝世的40年间一直生活在国外,但是她的中西绘画融合的探索不仅并未中断,反而成果也更加显著,尤其是1950年代以后开始大量创作的彩墨画,到1960年代逐渐成熟。

她的彩墨画主要是利用中国书法的线条勾勒对象(主要是人体)的外部轮廓,将用墨线的变化去把握对象形体和质感的手法成功的引进画面之中。在背景的处理上,她突破了传统文人画“布白”的理念,用交织重叠的短线组成肌理,加上擦染做出油画般的多层次的背景烘染和“后印象派”的点彩技法去反映空间的虚实和光影,突显主体对象,增加画面层次的厚重感。中国绘画工具、书法线条加上西方的造型原理和油画创作理念、技法的糅和,使作品喷射出神州的泥土芳香,表现出强烈的东方艺术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彩墨画风格,为中西艺术交融展示了新的成功的方向。巴黎东方美术馆馆长叶赛夫曾说:“潘夫人应时代潮流迈进,而绝未改变其对艺术的见解,独立于具象与抽象两派之间。她用中国书画的笔法,来形容万象,对现代艺术的贡献已够丰富的了。”只是令人遗憾的是她本人没有用文字表述过彩墨画创作历程和艺术思想,因此我们现在只能结合作品去了解她的创作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