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和VISA的利益之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7:21:53
 文_特约记者 刘英丽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的英文名称为China UnionPay Co., Ltd.,简称为“CUP”。这个“CUP”最近是真“杯具”了。

  VISA国际组织日前向全球会员银行发函要求,从今年8月1日起,凡是在中国海外(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受理带VISA标识的内地双币种信用卡时,不论是刷卡消费还是ATM取现,都不得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否则将对收单银行进行重罚,第一次将罚款5万美元。如果收单银行再犯,每月将罚款2.5万美元。

  中国银联很快做出回应:“对于VISA、银联联名信用卡的持卡人而言,双方公司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提供海外交易服务。”接着有媒体报道,银联正在积极推广银联标准PBOC2.0芯片卡(IC卡),单币卡不仅不再受VISA的制约,还有力阻止了后者在中国市场的拓展。

  事态在进一步的扩大化和白热化,鹬蚌相争很难双赢,不难想象,VISA和中国银联最终会坐下来协商解决之道。果然,6月8日事情出现了一定的缓解,VISA中国区新闻发言人表示,香港、澳门属于中国范围内,因此在港澳刷卡不算海外交易,仍可走银联通道。

  据VISA年报得知,2009年VISA交易总额4.4万亿美元;而中国银联官方网站上显示银联2009年的交易总额才7.7万亿元人民币。不过在整个事件中,中国银联不仅不畏惧VISA这个巨无霸,而且最终赢得谈判地位。

  

  银联的蜕变

  回溯到2002年3月中国银联成立之前,那是银行间各自为政的“战国”时期。每家发卡行发行自己的借记卡和信用卡,给银行间的货币往来造成了困扰。尽管那时VISA早已于1993年进入中国,但一直在做着开拓者的工作,比如建立中国第一家银行卡研究培训中心,投资数百万元设立VISA奖励基金,培训数以千计的中国内地银行卡系统员工等等。

  在银联成立之前,VISA未能真正切入中国银行卡市场,无法将各行的卡联网通用。后来,金卡工程在全国18个城市设立了人民银行结算中心,这就是银联的雏形。在银联成立之初,VISA甚至派了一个专家在银联办公室常驻,在外卡收单、芯片卡推行、芯片卡标准、银行卡解决中心和国际认证等多方面给银联出谋划策。3个月后,银联主动加入VISA和万事达,成为两大支付巨头的收单机构,这也是双币种卡的由来。

  可以说今天的银联的很多技术都是从VISA那里引进的,是VISA从观念上缔造了银联。它把国际化的信用卡市场拓展带到了中国,比如给商业银行高额的营销费用;不惜成本地拓展信用卡市场的规模;数据转接备份等等。甚至连银联的规章制度,也都是按照VISA的英文版本直接翻译而来的。

  于是银联迅速长大。据银联的官方网站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境内联网商户达157万户,联网POS机具达241万台,联网ATM机21.5万台,分别是银联成立前2001年的10.5倍、10.5倍和5.7倍。2009年全国银行卡跨行交易金额达到7.7万亿元,是银联成立前2001年的83.7倍。

  伴随着成长的并非只有快乐,也夹杂着烦恼——银联与VISA的合作关系受到了很大挑战。从2003年后半年开始银联希望借着VISA在海外的庞大网络走出去,遭到了VISA的拒绝。从VISA的角度来看,双币种卡在国内走银联的网络,既然这是VISA的标准卡,在境外理所当然应该走VISA的网络,否则自己在中国境内外就都无手续费可收。而银联则认为双标识卡不是个纯粹的单品牌银行卡,“任何一方都没有单方面限制持卡人选择海外支付渠道的权利”。

  这种矛盾一直存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VISA相关人士称,过去几个月,始终本着积极、建设性的态度与银联磋商双币卡事宜。“遗憾的是,双方直到今天仍无法达成一致。我们将继续推进与银联的对话,希望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导致VISA最终发布了限制令,这也许是不得已为之的做法。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在日前举办的“长沙银行财富论坛”上评论“VISA真是很傻很天真”。因为直接触及持卡人的利益,新浪网上进行的“你如何看待VISA与中国银联之争”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人“支持银联”,超过六成的人认为VISA的举动对自己的海外消费“有影响,成本增加”。

    

  战略与战术的成功

  2006年,业内就热传中国银联已上书央行、银监会,呼吁叫停双币卡。银联称国内发行的双币卡95%仅在内地使用,大部分的双币卡实际上只起到了单币卡的作用,VISA、万事达卡在双币卡上赚了钱,用的却是银联网络。但由于银联这一做法被指责侵犯客户利益,最终并未获得银行和舆论的支持。

  经过这次挫折,银联改用迂回战略,不再与VISA正面冲突,但加快了对海外市场的布局。一方面更积极地将境内商业银行的服务通过银联网络延伸到境外,截至目前,银联卡受理网络已经延伸到了境外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2009年一年,就拓展了32个国家和地区,银联卡境外交易大幅增长,同比增幅达62%;同时还在境外推广自有品牌——银联标准卡(即卡号62开头的卡),目前也已经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正式在境外发布了当地货币的银联标准卡。除了战略,还有战术——凡是在境外刷卡走银联的网络,就免收货币转换费。

  以消费1000欧元为例,如果刷银联卡或者刷双币卡走银联通道结算,会直接将1000欧元转换成人民币,约合8170元;如果刷双币卡走 VISA通道结算,1000欧元将首先转换成1200美元,再转换成人民币8194元,加收1.5%货币转换费,需还款约8317元。两者相差147元。

  所以现在大部分国人在海外以及香港、澳门消费的时候,都选择走银联的通道。这个战略布局对VISA的打击是很严重的。因为VISA前些年在中国市场发行了大量双币种信用卡,境内境外都可以刷。但它在境内刷卡走的是银联的网络,中间收入归入银联,VISA的盈利主要依靠境外刷卡这一项,就是国人在海外消费时走VISA的通道,只有将这个市场先占领了,未来有机会才可以扩大盈利。

  随着中国海外消费能力的逐渐递增,这块蛋糕的诱人美味正在散发出来。法国政府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尽管去年中国来法游客数量较2008年下降了17%,但中国游客却超过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所有其他国家游客,成为了购物支出最大的群体。另有数据显示,出国旅游的中国游客总数量也并没有因为全球经济危机而减少,2009年反而增加了5.2%,达到4220万,远高于2001年的不到700万,同时,总支出较2008年增长16%,达到约420亿美元。

  在尚未享受胜利果实之前,这蛋糕却在被中国银联不断蚕食,所以VISA日前采取这样的行动也在情理之中。而且,VISA的此次行为应该也暗含另外一个意思:借此为谈判增加筹码,希望中国政府会允许其发行VISA人民币卡,允许其建设VISA的清算转接网络。

  

  谁在垄断

  但是VISA的算盘应该很难实现,尽管它已经在中国市场谋划了17年,仍然无法进入核心的结算市场。“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就是加在VISA头上的一道紧箍咒,也是中国银联的强势所在。

  一直进行银行卡研究的聂俊峰撰文指出,VISA和银联的纠葛无法脱离中国内地银行卡市场的独特历史,原因在于银行卡组织市场依然处于行政垄断的局面。尽管中国银行业已全面开放,且银行卡已成为整个银行业最为市场化的领域,但在银行卡组织市场,中国银联继承“金卡工程”独家运营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和支付清算,甚至将触角伸向商户收单、信息系统以及同支付宝竞争的网络支付等领域——在整个行业居于至高无上地位。

  VISA以及万事达等国际卡组织与中国银联的竞争可谓是“非对称”的,这与双方的实力无关,而在于“中国特色”——中国银联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由80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机构。

  中国银联在自我介绍里写道:“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需要强大、自主的银行卡产业,一个强大、自主的银行卡产业需要中国银行卡产业界的共同努力。”这不是一句空话,细心的卡用户会发现,近一年以来,银行发行的双币种卡越来越少,而标志为“中国银联”的单币卡则在增多。

  而VISA的此次发难,也为银联进一步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一个契机,那就是大力发展自有品牌的银联卡。

  实际上,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就曾召集银行人士进行研究,能否将中国银联发行的以“62”开头的BIN号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并且动员各家银行对此予以积极支持。

  如果不是发行新的IC卡面临高额的成本负担,根据容量大小,IC卡成本大约在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发卡银行没有更大的动力更换卡,近几年推行缓慢的话,恐怕现在VISA更没有与中国银联对话的资本了。

  当然,VISA这个国际银行卡组织也具有“寡头垄断竞争”嫌疑,且一直为人所诟病,颇有银行卡界“微软”的意味。2004年10月,美国最高法院曾裁定VISA和万事达的排他性竞争规则(不允许成员行发行除他们两个卡组织之外的其他卡组织的卡)违法。

  多一种选择比只有一种选择强,因为出现了VISA,于是就有了万事达,合理的竞争关系是银行卡市场健康成长的保障。就中国市场来看,在VISA和万事达等国际卡组织的压力与扶持下,银联得以迅速成长,并且在客观上给持卡人带来了实际的利益,比如海外刷卡的双通道选择。

  但如今,银联的话语权在不断增多。如果中国银联进一步采取反制约措施如停发与VISA合作的双币卡,设置新的标准壁垒,甚至可以将后者“逐出”中国银行卡市场,这就有悖于公平竞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