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心髓——自治其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8:41:36
                                                            佛法的心髓——自治其心                                                      节选自陈兵《佛教修持与心理卫生》   
佛教向以擅长治心著称,佛称大医王,专以治疗众生心病为己任。宋孝宗“以佛治心”之言,表达了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中国人对佛教功能的界定。人类文化中,若论对心理卫生、精神健康的重视,当数佛教为第一。佛教以心为决定众生苦乐升沉,乃至国土世界污染清净的关键,《杂阿经》卷十佛言:“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四《厌舍品》云:“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用如实的知见“自治其心”、“自净其意”,因而成为佛陀所示解脱世间诸苦、提升精神境界的要道。人对境临事,心中尽管自然会起贪欲、愤怒等烦恼,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非自主性,但人心更有慧、精进、慈悲等殊胜的正面功能,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功能,以智能自主心、锻炼心、净化心,提高智商、情商和精神境界,自塑完美人格。

《中阿含·念处经》载:佛陀教导徒众“以心治心”,就像木匠用绳墨在木料上打上线,再用利斧斫治令直,又如两位大力士捉住一个瘦弱的贼,随意抓旋处置。《法句经》云:“洗除心垢,如工炼金。”意谓应像良工巧匠炼金打铁那样锤炼自心,去除无明烦恼的杂质垢秽,使心如同金子一样纯净。佛陀从对人生痛苦和存在意义的反省入手,以人内心深处了生死、趋求常乐的终极关怀为核心,对人心的结构、内容、性质及造成苦恼的因果作了明晰的解析,通过切身的实践验证,提出了一整套自治其心以达到“现法安乐”乃至涅槃解脱的技术。后世的佛教大师们,对佛陀教法不断发挥补充,形成精深博大的治心之学。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佛陀是一位极其高明的心理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导师,佛法是一门高级的心理学。  

    佛教的修行体系,从归依、发心到戒定慧三学、三十七道品,大乘菩萨行六度、密法瑜伽等,都是为治理自心而设计,都可以看作锻炼心及心理治疗的技术,或曰“心理卫生技术”、“精神保健体操”。正如宗萨钦哲仁波切在《佛教的见地与修行》中所说:“佛陀的一切教法,都可以认为是训练心的方法。”佛教治理、锻炼心的方法极其丰富,主要者大略有以下十二门:  

    1、以正信、正归依、正见安心

  正确的信仰提供人生的终极理想,是人安身立命之大本,乃一切精神力量包括自治其心的精神力量之源泉。正见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指南针和方向盘,也是进行心理锻炼和治疗的必要指导。佛教修行的第一步——三归依,建议人了解佛教的内容和特质,观察佛陀人格的伟大及佛法的真理性、可验证性、佛陀圣弟子的清净品性,经过深入了解、思考、比较、抉择,自觉归依佛法僧三宝。这种正归依,能予人坚强的精神支柱,使人在茫茫宇宙、滔滔人海中找到可靠的归宿,心灵得以安顿。三归依的核心,是树立正见,通过学习佛法,确信一切无常、诸法无我而业果不虚,乃本然如是的真实而非佛陀所造作;人生的意义,应是在佛法真理的指导下,过好物质的、伦理的、精神的生活,报恩尽职,为众生、社会服务奉献,如实认识自心、净化自心,完善人格,获得现前、后世、究竟的安乐。这种正信正见,本身就具有提高精神境界、治疗心理疾病的巨大作用。  

    2、以发心振作心

  发心,为修行的必要“加行”或起点,有如汽车上路前的确定目的地和加油。发心有发增上心、出离心、菩提心三个层次。增上心者,通过观察因果业报和人身的珍贵,决心合理生活,离恶行善,尽诸责任,做个合格的人、好人,获得今生后世的利乐。出离心者,通过观察人生的痛苦和世间的缺陷,决心以如实知见的智能净化自心,超越不圆满的生命形态,获得涅槃常乐。菩提心者,通过观察诸佛的功德、众生的苦难、社会的弊病和自己的心性,发愿修大乘道,以利乐众生、庄严国土为己任,带动众生同趋生命进化的顶峰——成佛。藏传佛教有极其具体的发起如上三心的观修方法。发心使人具有明确、高尚的人生目标,能赋予人锻炼自心的强大力量和积极向上的阳刚之气,脱离卑劣、怯弱的低级心态,避免向下堕落。  

    3、以持戒约束心

  持戒,乃佛教诸乘诸宗修行的基址,所谓“道品楼观,以戒为郭”。持戒,是通过观察思考,自觉求受佛戒,并依戒律之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佛教各种戒,皆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邪见、不贪欲十善为核心内容,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实质。受戒持戒,从心理卫生的角度讲,是用认定的合理轨范,由约束行为、语言不作诸恶,力行诸善,从最粗显的层面锻炼心的自主能力,使心不被有害于自他的烦恼所牵,流于恶行恶言,大乘菩萨戒还有督促受持者力行诸善、恪尽利乐众生职责的积极作用。持戒能使人避免杀害、贪污、盗窃、淫乱、纵欲、辱骂、挑拨、酗酒、吸毒、赌博等恶行,净化社会环境。持戒者因行端身正,心安理得,能保持安然平稳的心态,如《法句经》偈所言:“持戒者安,全身无恼,夜卧恬淡,寤则多欢。”  

    4、以方便对治调伏心

  方便,指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种种方法、技巧、技术;对治,谓针治烦恼和不良情绪,如对症服药。佛教对治烦恼、妄念和不良情绪的方法很多,重要者有双思维法、观息法、反面观想法、转治法、自我认定法等。双思维法,须经常注意自心的状态,保持对自心的明白觉知,知道哪些心念、情绪是善的、有益的,哪些是恶的、无益有害的,当贪欲、愤怒等恶念将生、已生时,以正见思考其害处及将会引起的恶果,及时舍弃断除,不令延续;当善念生起时,思考其有益而保持延续。观息法,是在恶念、不良情绪生起后,转念观察自己的呼吸,或数息,或调息令渐渐深细,能很快止息恶念,平静心波。反面观想法,谓想象与烦恼妄念所念相反的东西,如欲火炽盛时观想所贪恋的人身中有屎尿脓血等种种污秽不净,怒火中烧时观想所恨之人的优点、可爱之处,心情郁闷时回想欢娱成功,骄傲时省察错误过失,等等。以不净观对治贪欲、慈悲观对治嗔恨,是佛经中所举最常用的对治法。转治法,如欲火中烧时,将贪占心转为慈爱心,观想所贪爱的人如同姐妹子女等,这是佛陀教给比丘众对治性爱冲动的重要方法。自我认定法,是在烦恼恶念生起时,提醒自己明白佛弟子、比丘等身份,认识到生起如是念头非我所宜,实时舍弃。如《佛遗教经》中佛陀教导比丘“当自摩头”,体认身份,弃除骄慢。此外,对治烦恼的方便还有具治法、兼治法、息念法、转移法、纵念法等多种。  

    5、以智能观心

  这是佛教用以把握和净化自心、断灭烦恼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为佛教止观修习中“观“(毗婆舍那)的核心内容,是佛教全部修行道的心髓。智能,指对佛法特有的一切缘起、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真理之体认,以此正见观照自心,深入观析、体察心念生灭无常,来无所从,去无所至,空无自性,这样观察时,本身便有息灭烦恼妄念、截断意识之流,使心清明宁静的作用。《中阿含·念处经》中,佛以“观心如心”四字总括观心之要。当由如实观心见到心的真如实性后,整个心理结构发生质变,对佛法和心的真实得到决定的体认,会产生把握自心的超常力量,容易保持安乐明觉的心境。佛教诸宗诸派,各有其观心之道,大乘如来藏系的观心要在于当下一念顿观心的体性而“明心见性”,天台、华严、真言、禅宗及密教大圆满、大手印、道果法等,皆以由观心而见性为修持心要,有生住灭、去来、一异、一多、处所、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四运、四句推检观心等多种方法。天台宗的“一心三观”则以本宗关于实相的“圆融三谛”顿观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三即一,一即三,非一非三,而一而三。此宗还用“一念三千”的见地顿观当下一念具足全宇宙的一切,称“圆顿止观”。  

    6、以忏悔清洗心

  忏悔,是多种宗教通用的重要修行方法,佛教尤其是大乘、密乘对之亦十分重视。佛教忏悔之旨,在于清洗恶业、过错的积垢,放卸心理包袱,使心从罪过错误的重压下解脱,得以安然、纯净、轻快。佛教忏悔有具相忏、羯磨忏等讲究形仪的方式,在僧众或佛像前坦白发露过错,自我谴责,表示悔过,决心永不再犯。密教多以修金刚萨埵法来进行忏悔。最有效的忏悔,是佛教特有的实相忏,要在以佛法的智能观罪业、过错本空,无能犯所犯、能忏所忏。如《观普贤菩萨经》所云:“若人欲忏悔,端坐念实相,众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  

    7、以慈悲软化心

  慈悲,是对众生拔苦与乐的深度同情心、恻隐之心、仁爱心,将慈悲扩展至无条件、无限量、无分别、无执着,普遍于全宇宙一切众生,名“大慈大悲”,是佛教崇尚的精神,乃佛菩萨主要的品性和感情。经云:“佛无一切心,唯有悲心在。”慈悲,可谓人类心灵苑囿中最美丽的花朵,世人多对与自己无关、有隙的人、敌人不慈悲,但没有人不喜欢别人对他慈悲。慈悲给人温暖、友爱,常怀慈悲,人皆友爱,社会生存环境自然会优化。佛教诸乘诸宗都十分重视对慈悲心的培养,诸乘共修的“四无量心”(四梵住)中的慈无量心、悲无量心,通过观想,将慈悲扩展至无限,是软化心灵、培养高尚品质的高级训练方法,有对治冷漠、残酷、怨恨、愤怒的特效。  

    8、以喜乐滋养心

  喜悦、欢乐、愉快,是最佳的心灵营养品,常怀喜乐,给人喜乐,能使自他身心健康,延年益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佛经中常说“法乐”、“禅悦”、“法喜”“随喜”,乐,为涅槃的功德之一,获得现前、后世乃至究竟的安乐(涅槃),是佛教的目标。中国佛寺山门殿中那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布袋和尚)形象,集中表达了佛教常怀喜乐、予人喜乐的精神。诸乘共修的“四无量心”中的第三“喜无量心”,通过观想众生欢喜、为众生欢喜而欢喜,将欢喜心扩展至无限量,是培养欢喜心的绝妙方法,为对治嫉妒的特效药。  

     9、以“舍”宽松心

  “舍”谓舍弃、放下、放松,佛教认为是有益的心理状态。舍,主要指舍弃心中盘踞、粘着的贪占、愤怒、嫉恨等烦恼及忧愁、焦虑、散乱等不良情绪,舍弃因过度而变得有害的激动、狂喜、变态慈悲,舍弃贪惜吝啬,斩断不应有的情丝等,使心宽松、平静。舍能令激动的心平静,紧张的心放松,堵塞的心开通,是一种调节自心的重要技术。佛教“四无量心”中的第四“舍无量心”,通过观想,放弃心中的激动和粘着,将舍心扩展至无限,有对治激动、散乱、吝啬的特效。  

    10、以安忍炼心

  安忍,梵语孱提(ksanti),指在任何刺激下心安然不动,是对心理承受力、包容力的锻炼。大乘菩萨行六度中的忍度,专门锻炼安忍,所忍受的对象,包括寒热饥渴病痛等苦,打骂、诽谤、嘲讽、讥笑、陷害等逆缘,赞扬、奉承、歌颂等顺缘,及甚深难解的佛法义理。安忍,须磨练自心,在任何情况下都平静不动摇,临危不惧,临乱不慌,临难不惊,遇谤不怒,赞誉不喜,胜而不骄,败而不挫,难忍能忍,有如磐石,风吹不动,雨打不入,具包容一切、承受一切的海量,这是成就一切世间、出世间的事业所须具备的性格。大乘修习安忍的诀要,是以能忍所忍皆空的如实智能观察,这种方法在锻炼忍力上有特出的效用。  

    11、以精进磨砺心

  精进一译“勤”,梵语毗离耶(virya),指坚忍不拔、持久不懈、百折不回的意志力、毅力、耐力,是人心本具阳性的力量,可以开发、锻炼、增长。精进被佛陀强调为成就世间、出世间一切事业所必须,为佛教诸乘修行道的重要内容,“正精进”列为八正道之一,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以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恒令断、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为内容,以精进断恶修善,贯彻所有的修行道。大乘菩萨行六度中的精进度,专门锻炼精进力,以缘起性空的智能观照能精进、所精进皆空为修习的诀要,要求将精进力增长至无涯无际。  

    12、以禅定凝练心

  禅定,为梵语禅那(dhyana)与三摩地(samadhi)之合译,通指“心安一境”——高度专注的心态,佛教认为专注一境不散乱的定心乃成就一切世间、出世间事业所必须,《成实论》卷十四:“一切世间出世间利,皆以定心故得。”专门锻炼定心的禅定,为佛教诸乘修行道的重要内容,戒定慧三学中的增上定(心)学,大乘菩萨行六度中的禅那度,都是禅定的修习,具体的修习方法有南传上座部的“四十业处”,大乘的般舟、一行、觉意、首楞严、念佛等三昧,密教的四部瑜伽,总计多达数百种,形成一家精深博大的禅定学。佛教禅定的特点,是以如实知见的智能为导,强调“无智不禅”。禅宗之禅,更是定慧一体,不拘打坐的形式,即世间而出世间,顿入顿证。禅定修习不仅可以提高专注一境的能力,而且能使身心发生诸多良性变化,令人享受到高级的“禅悦”,有治病、健身、益智延年、开发潜能、伏住烦恼等功用。  

此外,佛教还有念佛、念天、念死、持咒等多种治理、锻炼心的方法。佛教徒日常所修的礼佛、诵经、祈祷、唱赞、聆听虚静淡远的佛教音乐等宗教行仪,其实都有调整心、锻炼心、治疗心理疾病的效果。通过多种修习,对心灵从理想、情操、智能、意志、感情、自制力、专注力、忍耐力、情绪等多方面进行锻炼,使人的心理素质全面、高度优化,心理结构从多烦恼、不自主、低层次的凡夫型逐渐提升到智能、慈悲、安祥、精进的完美圣智型,乃至由人而佛,可谓“心灵自我进化”或真正的“超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