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按摩法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6:01:16
   1. 叩齿吞津

n         动作要领

端身正坐,闭目绝虑,舌抵上腭,调匀呼吸,叩齿36遍。叩后用舌左右前后上下沿着齿龈搅转14遍,这样舌底两脉自然汩汩流出津液,等津液满口之时,再鼓漱十四遍,最后才把鼓漱之液,分三次用意念吞送丹田。

n         功用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叩之可去三尸、坚齿发、除百病。

津为肾之液,是人体精气凝结所成,故又称“琼奖”、“金浆”、“金津”、“玉液”、“玉泉”、“华池之水”等。

《黄庭内景》:口为玉池太和宫,漱咽灵液灾不干,体生光华气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审能修之登广寒。

吞津歌诀:心是灵台神之室,口为玉池生玉液;常得玉液溉灵台,流得关元滋百脉,百脉润,柯叶青,叶青柯润便长生;世人不会长生药,炼石烧丹劳尔形。

Ø       2. 浴面鸣鼓  

n         动作要领

浴面:双手擦热,贴在面下部,两手中指分别放在鼻翼两侧迎香穴处,向上推擦,经睛明、攒竹至前额发际处,然后两手分开推擦至额角后而下,经耳门穴而返回下面部,以肌肤觉热而止。

鸣天鼓:浴面之后,双手掩耳,以指弹脑后两骨36次,其声壮盛为佳。

n         功用

浴面: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皆行于头;五脏之精,上荣于面。按摩面部,可调理五脏六腑之气血,有美容养颜、祛风散寒、提神醒脑之功,并可防治感冒、鼻炎、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症。

鸣天鼓:修道之人认为,丹经称脑后之部,曰天枕、曰泥丸,为三关中之上关,以指弹之,名曰鸣天鼓。所以双手掩耳者,盖泥丸乃听政之府,召阳神集于泥丸,所以致灵也。此为开关之基。

Ø       3. 旋目保肝

n         动作要领:

双目微闭;眼球顺向旋转六圈,逆向旋转六圈后,两手用大鱼际旋转按摩两眼眶,先逆后顺各转六圈。

n         功用

肝开窍于目;五脏六腑之精亦上注于目;此法能保肝气,治目疾,增肾水,保神光。

Ø       4. 揉耳养肾

n         动作要领

双手擦热,用掌心按在耳朵上,正反各18转,进行轻揉;耳微微发热为宜;后以拇指和食指按摩耳廓和耳垂,并拉伸两耳耳垂各18次;

n         功用

耳为肾之外窍。其形如一倒挂的婴儿,与人体全息相应;耳朵上穴位密集,其不同部位对应人体不同的器官与部位。经常按摩双耳,可促进全身血液和精气的循环,通治全身诸疾,并可延年益寿。

Ø       5. 松颈摇头

n         动作要领

身体直立,全身放松,松而不懈;

两手反背贴于腰部,握虚拳,外劳宫穴贴于肾俞穴;

头部先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四方倾斜,拉伸颈部。然后顺时针摇转6圈,再逆时针摇转6圈为一次,共做三次。做的时候,颈部要放松,旋转的速度要匀、动作要慢,要轻柔,有如珠走盘之感。

n         功用

手足三阳经皆会于头部,而颈部为必经之路;如颈部淤滞僵化,则脑部必缺氧缺血;常行此法,能放松颈部,改善脑部供血,降低血压,清除心火、防治颈部诸疾,且能健脑益智;

Ø       6. 转肩开关

n         动作要领

身体直立,全身放松,转动肩关节,并带动肩胛骨。先以左手胛骨并肩向前圆转九数,次以右手胛骨并肩向前圆转九次,复以左右胛骨并左右肩向前圆转九次。加至二九、三九亦好。

改变方向,向后转,法同前;

不宜过快,从容和缓为之,或先缓后急亦可。

n         功用

肩胛骨及附近区域,要穴云集、也是背部比较容易发生结节的部位。常行此法,可以改善脑部供血,治疗肩、颈诸疾(如颈椎病、肩周炎等)、高血压等。

据道经记载,夹脊关,为神仙升降之径路,位于膏肓穴处。左太阳,右太阴。血通天柱。此穴薰蒸关窍,下通涌泉,上通泥丸,络接绛宫、华池,为人体之要枢。

Ø       7. 转腰

n         动作要领

身体直立,全身放松,重心放在脚后跟上。先搓热两手,将两手心贴于双肾处。保持头顶和脚根的位置不动,体会脊柱节节放松的感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腰各6圈为一次,做6次。转动的速度要均匀柔和。

n         功用

《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摇转不能,肾将惫矣。”常行此法,可防治腰、脊诸病(如腰椎病、腰痛、腰肌劳损等);双手心贴于双肾处,有交济水火、暖肾补精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