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鹫禅寺,附普光老和尚传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5:32:33

百科名片

坨里镇北车营村北。元代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有山门、二进殿宇和4块石碑。山门与第一进殿之间,左边有明正统五年(1440)四月八日碑记一块,额篆书"敕赐灵鹫禅寺"。第二进殿是正殿,无梁建筑。第二进殿后搪墙两旁,立辽、元碑各一块。辽碑为大康四年(1078)四月十五日立。元碑为"大元至正七年(1347)三月"立。

灵鹫禅寺

  建於元代。 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有山门、二进殿宇和四块石碑。山门与第一进殿之间,左边有明正统五年(一四四○年)四月八日碑记一块,额篆书「敕赐灵鹫禅寺」。第二进殿是正殿,无梁建筑。第二进殿後搪墙两旁,立辽、元碑各一块。辽碑为大康四年(一○七八年)四月十五日立。元碑为「大元至正七年(一三四七年)三月」立。寺东配殿南侧有正统五年(一四四○年)四月八日立「敕赐灵鹫禅寺兴建记」碑一块。旁有小石狮一尊,寺後台地上有圆通殿一座。在谷积山中,还有古塔三座。分别立在三座山上,铃档塔建於明代。鞭塔建於辽代,东塔也称和尚塔。明成化十五年(一四七九年)所建,山上还有张公、华公太监墓。中间山头上是鞭塔,密檐式砖砌防木结构,下部砖石被人拆去很多,看上去岌岌可危。东边的山上是喇嘛塔,局部雕刻非常精美,东西南北各有一面佛像,现在只剩两个了。塔下面开了一个洞,发现里面嵌着一块石碑,上书:宝塔记,并有天顺七年(即:1464年)的字样。西边山上是铃铛塔,楼阁式,汉白玉砌筑,空心塔,最为宏大,可以登临俯瞰灵鹫禅寺全貌,可惜现在只剩两层了。每个角上为悬挂风铃而凿出的孔还默默地坚守着,仿佛还在等待着那悠扬的风铃声。想想一个八角形九层的,该有72个角,72个风铃吧,他们保存完好的时候该是多美啊?夕阳映红塔身,悠扬的铃声飘荡在山谷,他们曾经这样伫立过多少多少个世纪又多少年?

相关诗词

  暑中带汗入山中,霜满风篁雪满松。

  只是山寒清到骨,也无霜雪也无风。

佛教圣地

交通

  开车出了北京,向西南方向就是良乡,可走京石,也可以走京良;都可以到房山县的坨里乡.再向北去北车营村,到那里再向西北走八里路就可以进入一道山谷中,这就是京西有名的佛教圣地谷积山灵鹫禅寺.坐车可在天桥乘917北线到北车下车,往西北向走就是了.还可以走108国道. 谷积山位于门头沟区和房山区的交界处,南距房山约十二公里.海拔711米.属西山势和缓,交通方便,南坡山坳附近多古迹,

特产

  这里还盛产柿子,山楂,苹果等水果.灵鹫禅寺就就座落在风景美丽的谷积山的山谷中央,四面环山,北面的山象一座大屏风挡住北面的寒风,使这里的气候比山外暖和,下边还有三个小山峰,每个山上都建有一座佛塔,错落有致.和山底下的灵鹫禅寺十分对称.显示出这里的建筑是经过精心规划过的.只是这里的佛塔无人管理,被人破坏的不成样子了,但是气势犹存.

构成

灵鹫禅寺座北朝南,是一座元代时期的建筑,由两座大殿和山门组成,山寺后面有一座石碑,是辽代太康四年(1078年)所立.上书”大辽析津府(即现在的北京)良乡县君于谷积山院读藏经之记”.由此可见这座千年古刹历史的久远了,这所寺院之所以还能留有遗迹,是由于这里的建筑就地取材,大多为砖石结构用木材很少,不同于大多数寺庙的砖木结构,表现出元代坚固粗犷的风格.一进门就可以看到上书”菩提场”三个字,这里供奉的是毗庐舍那佛,门券是由汉白玉发券制成的很漂亮,院落西边有一通碑,碑上刻着文字是”勅建灵鹫禅寺记”是明朝正统四年(1439年)立.第一进院落里的大殿,顶部已塌,只剩下汉白玉制做的券门和四面墙壁,殿内匾书”灵鹫禅寺”四个大字,第二进院落里的大殿保存还好,大殿面阔三间,略显高大,殿中有两根石柱,石券门做的又宽又厚,还雕有花纹,宝瓶等纹饰,券门顶由汉白玉砌成,还刻有梵文佛经.殿内东西墙壁上各有大佛龛九个,四面墙壁上还有无数小佛龛,这里原来供奉着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据记载这里应是罗汉堂.现在这里已毁坏得踪迹无存.殿内南墙上嵌有一块石碑.是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时一位叫硅璋的人出资为此庙置庙产,以供奉香火之事所立.大殿后面还立有辽碑,元碑各一块,元碑为”大元至正七年(1347年)三月所立.东配殿三间南边有一座明代石碑,东面有侧门可供出入,可能是和门外百米处有一古井有关.据碑文记载:凿石百尺有五,深三十五米,可见古代在此高山上开凿如此之深井是多么不易.再向上走,是一平台,这里有一座明朝正统年间修造的圆通殿,这所殿很有趣,殿为六角形这在市里很少见,一般只做亭子用,这里也是用砖石彻成,六角攒尖顶匾额为”圆通殿”三字.仍为石券门,殿内也有两根柱子,殿顶有蟠龙雕刻,还有彩色图案,殿前还有明天顺元年和明成化十一年石碑各一座.各述修葺庙宇之经过.

 

普光老和尚传奇(附)


       陕西省终南山。青峰山观音古洞。从长安区运输公司(老汽车站),乘到青岔的车(发车时间:早7:10一班,中午12:00一班),经石砭峪水库,进山到大瓢口下车。(如果自己有车或乘出租车,可以开到大瓢村)4—5个小时。上到山顶——观音古洞。多少年来。诸佛菩萨曾光临此处。参禅修道。著名大德高僧上虚下云老和尚。以及上来下果老和尚。都曾经在此修行过。所居住茅棚及锅灶等用具。以及饮水旧址现仍存在。现任观音洞主持。上普下光老法师。1932年曾在华山。东、南、西、北四峰找风水道场。几十年来走遍了大江南北。后来带著罗盘。踏遍终南山秦岭山。寻找风水宝地。终于看上这巍峨险峻的青峰山。从此隐居下来。当时山里野猪、野狗、野熊等野兽。时常出没。老法师行走时随身带著几十斤重的禅杖。行走深山找风水宝地。他八个月时。父母因当时战乱双亡。他被一位老和尚发现从火坑里救出。抱到寺院。每天一口一口喂大的。1927年老和尚圆寂时才告诉他。说他是1905年出生的。父亲是梁山泊卢俊义的后裔,母亲是林冲的后裔,从小老和尚教他习武,从此精心练武。练出一身好内功。如铁砂掌、金刚身、夜间行路如同白日。老法师长期隐居深山,过去饿了吃野果、树叶,渴了喝山泉水和水坑里的水维持生命。找了六年水源,三次吃野蘑菇中毒,被村民救活。他老人家一生缘:随缘不求缘,因缘生缘不攀缘,因缘了缘簿化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在山上他开山取石建设道场。多年来挖土刨石,把大半个山头平整扩宽,修圆通殿,大雄宝殿,修寮房,盖斋堂度化众生。成了新社会的愚公移山,这在历史上也记载了光辉的一页。

         据师父讲:1975年4月初8下大雨,从观音洞旁边大石洞里出来一条龙,头上长著两只角,身上有鳞片,身长有三丈五尺左右。师父发现后给它做完皈依后走了。

         师父是1932年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日进山的。1938年开山取石时准备修大雄宝殿,从山石里冒出一股白气并发出一股腥气味。把工人和在场的吓跑了。这时师父穿上袈裟诵经念佛回向才稳住大家。2003年六月十九日,由北京、西安、咸阳等众居士发心,尊请佛菩萨圣像,建成了大雄宝殿。中午开光时天空出现瑞相。诸佛菩萨显圣。千多位信众全部下跪,顶礼求佛力加被并在佛菩萨前虔诚忏悔。有信众可以证明。听师父说这山上有九条龙(已经皈依师父)真是风水宝地人间净土。老和尚多年来在深山里白手起家,用尽心血修建道场,真是不容易。仅靠西安、咸阳和北京的部分居士,集一点资金,由山下的农民一砖一瓦背到山上,运上去一根大梁,需要十几天花费2万多个工。总算盖起了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迎请了铜佛像32尊并开了光。最后一结账欠下农民工程款16万元。这下可把老和尚急坏了,正赶上过春节,农民用钱,前来讨债,老和尚没钱只好跑到西安躲债。没钱住旅店找了个地下室,十多人住在一间又黑又潮烟气熏天的民工房。晚上只好披著被坐在外面的台阶上。后来西安居士发现忍不住落下泪来。把师父接出来,但没钱也解决不了燃眉之急。找了几位老居士凑了几百块钱。这些老居士也是靠工资生活,拿不出更多的钱,想发心也是无能为力。老和尚有时哭著说认为自己没有本事。

           老和尚修持以楞严咒为主。早晚课都是持楞严咒,唱的佛赞都是近代大德上虚下云老和尚和上来下果老和尚的音调,长期来铿锵有力,如狮子吼振奋人心,在打愣严七时每天108遍楞严咒最快只用五分钟一遍,倒背如流。我们居士每次上山都深受感动。现在山上有一位大学毕业,刚出家不久的师傅,令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师父,每日担水背柴,做饭,山上太苦,很少有人能长期住下来。老和尚真心想让更多人修成正果。他用各种方式有时当头棒喝,按根器深浅因人而异,度化有情众生。

            山门不远有个观音石巍然耸立。像一尊菩萨窥视众生。后面有一座最高峰,老和尚经常上去插红旗,山后面有个慈悲洞。从上面滴下来的水总有两滴常年不断。留下来的水甘甜清凉。好多人前来取水给人治病。漫山遍野奇花异草,在蔚蓝的天空下显得那样多姿诱人。

           山下山沟里,四面环山围绕,像在莲花心内。有个下院——青音寺。为二僧道场。那里真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潺潺的流水声,让人心旷神怡。春天山花野草不时发出诱人的清香。秋天满山金黄的柿子挂满树枝。各种鸟儿不时在歌唱。让人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有诗为证

万里终南任尔游

潺潺流水冲心头

青山绿水寻清静

洗去凡尘忘牵忧

顿觉身心得宽阔

出泥不染得自由

山上白莲傲风雪

功行圆满度航舟

           那里只有一个北京来这里出家的师父居住,用自己的工资修复了大殿,山门及寮房,环境清静 优雅,是闭关修行的好道场。因为苦,修行来的住不下来,师父准备在那里修建往生堂,也因为资金短缺,人为财力不具备,因缘不成熟无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