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本是完善社会主义,如今在极少数人那里何以成了悄悄地改变这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9:50:34
改革本是完善社会主义,如今在极少数人那里何以成了悄悄地改变这个……
谢韬公开发了有关民主社会主义的文章,已有多日,而至今的主流媒体,仅只有光明日报发文作了批评性讨论,这一现象,是不是说,在主流媒体,大多数人确是赞成谢的观点的,如是,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我们的改革始终是说“要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现在,谢分明是在主张改变这一制度,人们不发表批评讨论意见——赞成改变社会主义制度,那么,完善社会主义的改革何以成了悄悄地改变这个制度……?
在马恩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中,是有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不象历史上剥削制度——必须用革命来改变那样,她是可以通过这个制度自己的改革来完善自身的……这一系列理论的。改革之初,我们也被某些(极少极少)改革精英一遍又一遍地告知:我们今天的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也只能是“自我完善”。据我观察,——鉴于毛泽东的多次教诲在前,即在改革发轫,也是有不少人不信某些(极少数)人的改革表白的,但鉴于社会主义事业的空前伟大,得允许“试”,也允许“闯”,加之,有我们党的“如果出现错误再改回来”的清醒的决心,所以,人们大多还是拥护改革的。
如今,一转眼,改革就二十多年。现在当人们蓦然回首,却发现某些人行为“有改初言”。不错,改革一开始,确是从改革分配、管理——不动摇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方面进行的,但到后来,渐渐有了变化,由分配,继而涉管理,再而却是产权……
有人写文章,这样明确地回顾说:
到了十五大,“有的地方把大会的精神集中概括为一个字:‘卖’,‘快卖,卖光’。当然,在理论上这有点不够完美,于是媒体又有文为之辨正。不过从后来的‘实践’看,还真是那么回事。胶东某市书记,外号叫‘×卖光’,全国都赶着去参观学习,风光得很。真是‘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赶潮也罢,无奈也罢,为政绩也罢,为浑水摸鱼也罢,总之,大势所趋,非卖不可。既有名又有利的事,何乐而不为!
“在这个趋势面前,谁也无力回天。
“因为社会已经形成一个定势,使公有制难以为继:坚持下去,不是毁于外部竞争,就是毁于内部腐败。迟毁不如早毁,晚卖不如早卖。这就是‘曹破产’之类生存和红火的基础。于是,由‘小’而‘中’而‘大’,由企业而文化教育,由个别到一般,由中而外--一步步‘迈’向了‘接轨’。
人们看到,“在现实的‘优化投资环境’的‘倾斜’中,不光公不如私,而且中不如外。所以,无须理论精英们怎样论证,老百姓凭着直觉也能看出来:产权的‘明晰’和‘转移’,随着改革的‘深化’,不光会化公为私,更会变中为外。
不错,改革刚起步的时候,“叫做‘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过一系列的‘完善’步骤,公有制却越来越难以为继。这时智囊精英们才告诉大家:公有制‘产权不明晰’,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弊端无法克服,出路只有‘卖’和‘股’,人间正道私有化。--如果一开始就如是说,谁也不信。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也……”
这样一来,我们又回到一个经典性的命题上来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改革已如愿以偿了,公有制已不占主体了,不纠缠什么“姓社姓资”了,市场经济、先进生产力、效率、看不见的手、全球化……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是,下一步,新的矛盾比较尖锐,怎么着?劳资矛盾如何协调?
“搞成美国那样!学习新加坡……”谢韬等人高声宣布。好一个学美国、仿新加坡!这分明是资本主义嘛!这里,我不去论证美、新等国特殊的剥削世界的手段(这方面的论证,我已写过几篇)了,我先得要问这些极少数的改革“谋士”:完善社会主义的改革何以成了悄悄地改变这个制度……?!
我相信,我们党是决不会接受谢韬等人的意见的!
“打左灯向右拐”,这个比喻真的很精辟!——寒江春梦
偷梁换柱,挂羊头卖狗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是精于此道的。
把财产白送、贱卖给私人,使自己丧失主人地位,是“人民的选择”吗。当然右派还可以说,苏共灭亡不是修正主义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