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三公支出以公开促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6:44:45
三公支出以公开促改革

乔子鲲
2010年06月18日14:25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

三公支出以公开促改革--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现如今,政府受权花纳税人的钱,其中,用于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公费出国这“三公支出”的钱有多少?面对这些行政支出中的铺张浪费与腐败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是近年来人们屡有疑问和深思的话题,却一直未得到有效回应和切实解决。所牵涉的方面或有很多,但与财政支出缺乏有效公开关系甚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缺乏有效公开,就难以形成足够的改革动力。

  最近,针对预算公开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高调接受媒体专访,称“现在推动政府预算公开,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预算公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预算管理的很多基础性工作还不够完善”。不可否认预算公开的某种困难性,但这只是暂时的,也不存在实质性难题,包括预算公开在内的财政支出公开的各方面条件都已成熟。

  各级政府每年的财政开支都有详细账目,预算是多少,每年实际花掉多少,是有缺口还是有盈余,这笔账怎么可能是笼统账、糊涂账?如果连这些账都管理不清,岂非笑话?因此,这笔账一定是清晰明白的,其主要负责人也一定是清楚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当然不同,谁的账当然要由谁来公开。现在有些地方,公开的东西不是群众想知道的,群众迫切想了解的又太笼统,看不明白,其实质不是基础性、技术性难题的制约,而是心病,是不想、不敢、不愿公开,怕受公众质疑,又没法向公众交代。

  因而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各级政府财政支出必须公开以及什么项目公开、怎样公开等,都缺乏具体的刚性制度保障。如果有一个完善的刚性制度,那么无论什么样的心病,都难以阻止公开的步伐。如果没有刚性的制度保障,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公开就必然会流于形式。现在,社会上对三公支出的3个3000亿的说法,只是一种粗略估算,缺乏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唯有刚性制度保障,才能让公众真正了解真实的开支情况,行政开支的占比是高还是低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三公支出难题的破解也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当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公开成为一种不可隐瞒的必须后,阳光之下的众目睽睽就必然形成推动改革的舆论环境和动力。正所谓不公开不知道,一公开吓一跳。公众会问,为什么办这点事要花掉这么多钱,为什么在请客接待上的开支如此巨大,花这么多钱买公车有无必要,养一辆公车的费用为什么这么高,为什么人均因公出国费用要远高于因私出国等。绝大部分关于公款铺张浪费腐败等问题将暴露在阳光下,决策者也必然会面对公众这样的质询。这样的质询会形成一种压力,迫使决策者推行改革,以彰显公共财政、秉公用钱等价值取向。也只有暴露在阳光下,乱花钱、不讲效率、铺张浪费乃至腐败等,才会有所收敛。

  财政支出公开之后,改革的路还有很长。但唯有先如实公开,让公众知道钱到底花在何处,后续推进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