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改革--Danny‘s 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2:56:22
教育的改革
2007-5-8 8:2:58
最近两位OLDaily[中文版]翻译小组的伙伴各自写了一个帖子,讨论“教育改革”:
Tom:OLDaily点评:去学校化?激进思想?
Ken:有用的OLDaily-教育改革和教育2.0
他们的讨论又都是受到Stephen最近点评“De-Schooling”(去学校化)现象的启发。在OLDaily[中文版]4月27日、30日和5月3日分别有相关文字。
由于他们各自的领域不同,Tom在文章中的建议,结合E-learning关注微观2.0学习,Ken是大学系主任,更多从宏观以及运行层面在思考教育的改革。Tom乐观,Ken相对“悲观”。下面是我对他们部分建议的看法:
--国内外的情况一样,教育是以国家的政治目的为框架而设计的(Ken)
这当然是事实,但同样应该有相反的视角:国家为了政治上的发展,必然会不断调整和改善教育体系。要说哪个国家的教育行政主管不懂教育,那可就低估他们了。我觉得更重要的问题在于:认识到教育应该如何改革,与实际将其作出来,完全是两码事儿。我既不对国家发展教育的动因和努力表示怀疑,也不盲目乐观。
--不从根本的体制上进行改革,任何微观层面上的教育改革是浪费的(Ken)
这个看法我不大赞同。虽然改革会有一些关键性的标志,但整体却是渐进发生的。教育历经数十年发展形成现在的体制,有合理的地方,有逐渐形成的种种制度、机构、人员以及明的和暗的各种游戏规则,改革它们必然是一个大的博弈过程。参与博弈过程的,同样有你有我每一个个体的力量。所以我一直认为,任何微观的努力,对教育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作用,都会成为这个渐变过程中的一点影响力量。可巧的是,最近阅读的“混沌”理论研究发现:细微改变在非线性系统中会被扩散成很大的力量。教育体制改革,真正的关键并不在于“根本性”变革,而在于这个体制是不是一个开放的体制。如果它完全闭锁,是一个“极限环”(下面有介绍),那才是教育真正的悲哀。还好,在中国,这种状况并不存在。
--PLE也许是,或者最有可能是当下教育者能为学习者所创造的Education2.0,且PLE的外延应该是社会化和开放的(Ken)
最近国外对PLE有一波非常显著的讨论。PLE是个人学习环境的英文缩写,概念本身并不新鲜:谁不是在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成长的呢?但当web2.0创造出大量新工具后,再来谈论PLE,就有了新的价值。2.0技术的易用,易参与、易交流互动等特性,使学习者要组合更适合自己的PLE,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容易。这是技术带给人类发展深刻的改变:我们有了学习的自由。PLE不但是当下教育者们最有可能为学习者创造的帮助,而且应该是教育者转变观念的第一核心。另外,再次提醒:PLE虽然看起来术语样十足,其实就是一种观念,一种自古就有的观念,它并不是一种方法或模式。
--开设专门的课程,建立“Edu2.0微课程”站点(Tom)
“微课程”的概念,最近首先被小容提到,他看到庄秀丽老师三个“微观课程”,然后想到这可能成为网络时代分享的最佳内容。Tom受到启发,近期一直在教育中文翻译的平台上设计“Edu2.0微课程”站点。小容说的有一点非常对,期待普通人很快进入网络化学习状态不现实,很多人连上网时间精力都没有保障,更不用说网络化学习了。因此,“微课程”的价值就出来了:它们“言简意赅,对学习者实用有效,每篇文章都有来龙去脉和上下文关系,让学习者很容易的把文章的观点和方法应用到他的学习中。” 不过,“微课程”项目最大的难度在于它的组织。Yesen刚刚在翻译论坛中讨论贴上的留言,值得关注:只有当微课程的群体参与机制以及组织管理成形了,课程才有可能成功。群体智慧超越个人智慧,微课程尤其适合这句话。
补充知识:
极限环(limit cycle):基于纠合和趋同的系统显然不是创造性的开放系统。相反,它们的行为受制于少量负反馈环。无数小反馈环并不反映创造性自由度,而是代表混沌科学家所称的“极限环”。极限环是一个大的环路,它由许多小的环路相互咬合在一起所形成。这种环路相互纠合在一起,不断重复。极限环系统使自身与外部世界的流动相隔绝,因为极限环的大部分内部能量被用于抵抗变化,同时保持相对机械的行为模式。要在这样一种僵化和相对封闭的系统中生存,每个人都必须放弃部分--或者大部分--其个体性,以便与“趋同”融合在一起…… (《混沌七鉴》p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