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休闲:城郊新农村建设的成功范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7:10:56
[ 作者:刘平    转贴自:湘潮(下半月)    点击数:1560    更新时间:2007-12-17    文章录入:admin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措施。城市郊区的新农村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殊区位优势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强的试验示范作用。城市郊区的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路子来。
一、建设生态休闲新农村要有新内涵
长沙市岳麓区梅溪湖街道近年来所开展的以生态休闲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在城郊新农村建设范式的探索上迈开了新的步伐。
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生态休闲基础设施。梅溪湖通过启动生态休闲新农村建设,一条全长约12公里、总投资约500万元的梅溪湖生态休闲主干道基本完成,第一期工程“联络——学湖”段长6公里已投入使用。次干道即将启动建设。示范村自来水工程及电力增容已通过区重点办与市有关部门积极进行了衔接,为生态休闲新农村建设打好了设施基础。
建成了特色鲜明的生态休闲经济走廊。梅溪湖结合岳麓区“一洲三湖”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把产业规划、项目包装、农民安置进行统筹考虑,进一步完善梅溪湖生态休闲走廊建设方案,将葡萄基地、落户基地的休闲山庄、园林园艺整合品牌、提高品位,做大做强,带动了当地村民的产业转化,壮大产业规模,形成竞争优势。同时,以联络、学湖村为主的“天露”葡萄基地今年共产葡萄约3000吨,总收入达1000万元,户均收入近1.7万元。经营户积极性空前高涨,
新增种植面积近450亩,新型都市农业特色进一步彰显。同时,通过引进技术,改良品种,对葡萄园进行扩容提质,新建了提子园200亩。
营造了良好的生态休闲产业发展环境。梅溪湖以阳明山庄为现代休闲购物商贸中心,以公司经营为主体,在继续培育、扶持阳明山庄以龙聚福酒店、休闲会所为首的项目同时,对阳明山庄以北咸嘉湖路沿线及阳明山庄以东雷锋西大道沿线门面统一招商,吸引广大商家和民间资本进入,着力打造阳明休闲商贸街。同时,启动骑龙村、天顶村位于麓谷产业配套基地内土地的开发建设。大力支持湖南嘉和置业有限公司、长沙四海花木有限公司、长沙名品实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发展高校配套产业,营造生态休闲产业发展环境。
提升了独具亲情的生态休闲文化品位。为了突出新农村建设的特色,提升生态休闲新农村的文化品位,梅溪湖以本地区的葡萄生态产业为重点,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休闲文化。以节日与会展为突破口,以举办“葡萄亲子节”为契机,扩大了本区生态休闲的影响。在葡萄成熟季节举行以“风情山水·葡萄人家”为主题的葡萄文化艺术节,通过节日和生态葡萄展览,提高了休闲农村的知名度,提升农村生态休闲的文化品位。
增强了极具规模的生态休闲产业吸引力。在构建生态休闲新农村的目标下,梅溪湖的影响日益增强,招商引资发展休闲产业的步伐逐步加快。先后与数10家有意向的企业进行洽谈,通过反复比较,初步确定了湖南建瓴集团和白鹭湖休闲山庄2家实力较强的企业入围,待投资者确定后即可启动相关建设。迪斯尼乐园、湖南佳程影视拍摄基地等一批开发商均对梅溪湖生态休闲的综合开发项目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一个生态休闲的产业中心正在形成。
二、生态休闲城郊新农村建设要有新思路
引导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态农业,开办休闲产业或企业,使农民的家庭经济在建设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农民家庭经济的发展又为街道的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真正形成这样一种双赢的建设机制,必须确立新的发展思路。
突出特色把握切入点。新农村建设不是样板建设,也不是农村的标准化建设,要结合各自的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选择具体的模式。城市郊区既有城市的特点,又有农村的优势,是连接大中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城市郊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城市郊区是位处城乡结合部、经济上紧密依托城市、具有非农产业为主导的综合产业结构和独立形态的新型区域,既具有一般农村没有的区位优势,又具有土地等资源相对紧张的劣势。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各地要根据本地的地域特点、经济特色和社会现实选择不同的模式。目前,业已形成了多种模式,如城郊服务型、效益美观型、资源开发型、山水田园型、产业主导型、“村企合一”型、文化旅游型等等,应在实践中进一步加以探索、创造和总结。一般而论,贴近大、中城市周边的城郊区,宜选择城郊服务型、产业主导型、“村企合一”型模式;而自然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历史悠久,人文景观渊源深远的远郊则宜选择资源开发型、山水田园型、文化旅游型模式。
相辅相成推进一体化。城市化是我国现代的基础和保证,与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新农村建设靠城市化带动,城市化必须靠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为此,要处理好城郊新农村建设与加快推进城市化的关系,解决好城市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矛盾。既要推进城市发展,又要切实加大城市对城郊及农村的支持力度,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一体共发展。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城市郊区是城市生态屏障,城郊经济开发与城市化进程应该成为一个互相协调的过程,关键在于协调好两者的矛盾关系,实现人、自然与城市的和谐相处。为此,在城郊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城市化的推动力,通过满足城市居民对生态旅游与休闲的强大需求来发展自己,在为城市居民建设“后花园”的过程中扩大自己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建设生态休闲的新农村,维护与平衡城市生态系统,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产业支撑培育增长极。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是“生产发展”,首要原则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工业为主导,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在城市与郊区及更大的区域进行资源配置,不断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总体上说,在支柱产业的培育壮大上,应以发展面向城郊服务的服务业、商贸流通业和菜篮子工程为重点,实现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其中城市近郊村和镇(街道) 周边村发挥地缘优势,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业和服务业,为城市的生产生活服务。农业资源优势明显的村庄,则应围绕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大力发展经济附加值高的城郊服务型农业,通过物流配送、订单供应等方式,为城市提供优质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对生态休闲的旅游产业产生了很高的需求,在城郊区产业发展中,必须把握这一需求,发挥城郊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以休闲观光和历史文化旅游为特色,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名牌,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村庄自主开发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城郊旅游是在城郊旅游资源基础上的一种以休闲、观光、度假为主的旅游,旅游产业也应是一种综合性的产业,为此,在城郊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以开拓并建立相应的康体、休闲、农业观光、娱乐、文化教育产业为重要内容,以此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