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美元走强背后的故事-期货频道-和讯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9:00:18
和讯特约

  2009年,就在市场多数投资者都在认为美元贬值是长期大趋势的时候,美元从2009年底开始悄然走强,时至今日,美元指数已从2009年11月26日的最低点74.18,猛然上冲至最高88.71,短短半年,涨幅近20%。

  表面来看,本轮美元的走强,貌似是以欧元区债务危机为基础,在国际投机资本的推动下所形成的所谓市场危机行情,是正常的市场自我修正与价值重估所形成的趋势交易机会

  但真正的原因绝非如此简单明了,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在经历了战争惨痛的教训后,已从心底彻底厌恶了世界性的战争,虽然局部战争不断,但战争双方实力强弱明显,真正的强国之间军事征战已少之又少,因为大家都明白,战火一开,必定两败俱伤。但国家之间的竞争相互攻击却又是不可避免的,谦谦君子只能是处处受打压。因此,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金融战争代替传统战争来达到国家目的的行为便成了世界上的主流。

  本轮美元的走强也不例外,虽然说,在经历了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后,美国为全力救市,财政赤字大幅增加,由于美国在传统制造业上已不具绝对优势,高科技产业的出口受危机影响亦受到很大冲击,因此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在不断的扩大,同时,为了缓和国内民众的压力,提升民意支持率,各项减税政策陆续出台,而国内的各项改革如医疗改革等有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于是美国的财政状况出现了“开流节源”悲惨状况。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考虑,美国为缓解财政危机,效果最为明显,也是看似唯一能做的就是大开印钞机,贬值美元,稀释债务,补充流动性。这也是当时市场多数投资者认为美元会长期贬值的最大理由。

  但美国并不是傻子,它很明白,一旦走上这条路,那么二战以来它苦心经营的美元霸权就将彻底崩散。原因很简单:对美国威胁最大的是谁?能撼动美元老大地位的是谁?当然是欧元。截至09年12月,欧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比率平均为27.4%,较2002年欧元正式取代成员国本身货币时的23.8%大幅上升。而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比率则进一步下滑至63%左右,彼时,美元的霸权地位受到了欧元的强烈威胁。此时,如果再按照常规路径解决本国的财政问题,那么无疑将中国、日本等美国债的最大持有人逼向欧元一方,更给了以内贾德为首的反美积极分子以到美元的有力口舌。

  所以,美国在经过权衡利弊后,决定采取看似不合理,但实际上能一举多得的中期逆火疗法,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第一,打压欧元、重塑强势美元地位。

  这是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元霸权大牌不倒,各国的小命就有很大一部分捏在自己手里,即使美元贬值,也是在不损害美元地位的基础上有限度的贬值,一旦遇到挑衅的选手,就毫不留情的打压是必然之举。欧元区内部问题重重,体制漏洞就像个大筛子,随时给对手以可乘之机,为什么那么多年都没有人去捅,或者即使有人捅,效果也不明显,很快就被看多欧元的乐观预期所湮灭。原因很简单,不是说欧元兑美元的威胁不大,而是彼时攻击欧元,美国无法做到利益最大化(无法实现政治、经济和既得利益的最佳效用值)。

  第二,借鸡生蛋。

  金融危机中的经济刺激计划使得美国财政空虚,各项措施使得财政问题日益严重,依靠政府再对经济作出拉动已是力不从心或者说是边际效用很低。因此,美国急需民间资本尤其是国际资本的回流来接过政府拉动经济的大旗。强势美元对于这一目的的达成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效果。自美元走强以来,美国吸金效果明显,一改往日资金进流出的颓势,甚至连最具经济活力的亚洲游资都吸引了过去,我国最近一段时间一改前期减持或“零增持”美国国债的行为,4月我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数额再次突破9000亿美元大关,真是太无敌了。

  虽然此举貌似又将美国带回了危机之前超前消费,高负债低储蓄恶性循环的老路,但实则却为美国解决目前的财政空虚,政府投资后续力量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最为高效的解决方案,世界资金源源不断的流入,为美国经济迅速摆脱危机困境,进而重新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看似短视的举措,实则却是最为务实的手段。在经过了这次危机的重创后,美国开始重新审视第二产业的战略地位,振兴实体经济,改变长期负债消费习惯已被提上了政治日程,但这一过程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乐观的5到10年,稍微悲观一点也得十几二十年,这期间美国的财政赤字和政府高负债问题必定难以解决。那么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原来的那套手段还得继续用----保持强势美元,吸引全球资本回流,消费+投资驱动经济马车。只不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强度将会是逐渐减弱的,以此通过这种权宜之计来为其经济转型争取必要的时间及资金支持。在完成转型的过程中,美国每一次的危机应对方案中,美元走强都将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第三,打压中国。

  中国近些年的发展举世瞩目,目前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其在世界事务中的话语权也是与日俱增,有时甚于敢于直接犯颜美国,这相对于后毛泽东时代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忍气吞声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那么中国经济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果,主要驱动力:投资、出口、消费,其中消费最为萎靡,这一点是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城镇人口比例有着直接的联系,虽然中国政府一直妄图拉动内需,甚至不惜采用非正常手段撬动股市、明里暗里的转移支付、完全不合情理的扩张本已臃肿不堪的公务员队伍,但内需增长依然收效甚微。相信,在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0%之前,或者说80、90后取代60、70后成为社会中坚群体之前,内需的增长依旧会在较为低的水平上,对于这一点,老美何等老奸巨猾,怎能看不出。

  那么对于剩下来的两匹马:投资和出口,其中,在投资上,老美虽不能干预你投资规模,但他可以通过抬高原材料价格来限制你,这就是市场上为什么有句话说:中国买啥啥涨!那么,有人肯定要问:“你老美把美元做上去了,大宗商品价格下来了,对中国岂不有利?”其实,这就涉及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问题了,现在美国自救是整体,中国只是一个局部,而且现在拉涨美元比之一年前机遇好得多,今年中国进入政策调整年,对大宗原材料需求比之去年下半年大投资时要低了不少,因此利弊综合,此时拉涨美元投资收益比更加合理。

  对于最后的出口拉动力,也是美国最绞尽脑汁的问题,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低,外汇管制较严,而日本前车之鉴过去不远,中国政府对于老美对付日本的那套手段忌惮有加,因此处处设防---任你老美如何威逼利诱,我人民币汇率问题就是不遂你愿,而索罗斯兵败香港更是让美国政府对中国汇改问题力不从心。刚好,这次美元的强势,让老美看到了蒿草大兔子、一举两得的大好机会,于是,在打击欧盟,做空欧元的问题上老美更加的卖力,也更加的坚决。

  于是乎,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点燃了危机的导火索,希腊危机,西班牙危机,匈牙利事件、金融恐慌,欧元大幅贬值,大宗商品迅速回落……以致4月初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暴跌,金融恐慌程度(VIX指数)已经接近亚洲金融危机、9.11和贝尔斯登事件时期。在这一系列的事件背后都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最终受益的是美国。

  故事不会就此完结,只要美国经济转型进程未完,危机阴影没有消除,类似于希腊的事件还会一次次被制造出来,追杀欧元的行动仅仅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