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行动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2:34:13
语境
关键词:语境
“语境”一直是令我费解的一个名词,最近看到一些文章,稍作整理。
复旦大学的孙中欣在《女性主义教学法与中国语境》(http://www.chinagender.org/chinas/report/forth/r1013.htm),中认为所谓语境(context)就是上下文,实际上从话语这个背景上说清楚一点就是说社会的背景,社会各种状况和问题。
廖美珍教授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语境的研究成果(http://www.liaomz.com/shownews.asp?id=121):最早提出语境这个概念的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他主要研究语言的功能,认为“说是做事情”,他把语境分为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而伦敦学派的先驱Faith,认为情景的要素包括参与者的言语活动,参与者的非言语活动,相关事物和言语活动产生的影响。 韩礼德则把语境分为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D.Hymes把语境概括为“SPEAKING”,S意为Setting, P意为Participant, E意为 End, A意为 Act sequence, K意为 Key, I意为 Instrumentalities, N意为Norms of intera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G意为 Genre。J.Lyons 认为语境变量涉及角色和地位、正式程度、话题、涉及范围和领域、时空位置和媒介。我国关于语境的研究,在冯广艺的《语境适应论》里有了很详尽的概述:“其实,中外语言学界对‘语境’所下的定义,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题旨情境说、广义狭义说、主观客观说、文化语境说、语境创造说和模拟语境说。”
也有文章认为广义的语境是指社会文化语境(http://www.51share.net/upfiles/2004516723426034.doc),也就是语言形式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形态,它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到价值观念等等。文化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两者局部交叉渗透。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存在,任何语言都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这便是语言的文化功能。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被人们用来在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交际。狭义的语境是指语言形式出现的具体语境,又称情景。Halliday认为情景语境是由“场景”、“方式”和“交际者”三个部分组成。Hymes又进一步地将情景语境细分为八个因素:场景、角色、功能、意念、语体、重音和语调、语法和词汇以及语言辅助手段。
因此,我们基本上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语境”,宏观的语境是指社会文化形态,它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到价值观念等等,如《教育研究中量化与质性方法之争的当下语境分析》中对语境的理解;微观的语境即情景,主要是指语言学习中语言出现和使用的具体环境。
行动研究seminar
3月16日晚偶然听说未来方向的seminar是刘良华博士主讲,以前读过刘博士写的《校本行动研究》一书,就赶去洗耳恭听。在对行动研究的起源和发展作了简单梳理之后,刘博士主要分析了行动研究的特征:参与、改进、系统和公开。参与是说行动者的第一地位,参与到行动中去,不受外来因素的控制;改进是指对行动者本人的生活和职业的改变;系统指研究的规范和系统性,还有就是制度的改变(英文system也有制度的意思);公开是指发表(纸质的)或公开的演讲。其中,“参与、改进”是针对理论者的,后两者是批判实践者的。
那行动研究与实验相比有什么异同呢?行动研究在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参与、改进的品质,淡化了对照组和控制组等因素的约束。行动研究的方法一直是教育技术界关心的问题,刘博士以为“道可道,非常道”,主张采用叙事研究的方式,研究者作为行动研究的工具,用自己的双眼和感受来观察和研究。而几乎没有提及行动研究的三轮行动研究模式,这在我们看来是不可能的,我们不提三轮模式就不敢说行动研究。
刘博士还提到了如何做文献分析。如果说好的行动研究象写自传的话,好的文献分析就是篇优秀的报告文学。要从研究的根源谈起,先说某个人的文章,有什么观点,后楼又有什么人提出异议,两者有什么异同,讲究跌宕起伏、柳暗花明。整个过程刘博士娓娓道来,真是令人如坐春风。还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大体是:所谓好的老师,就是让你莫名其妙兴奋一天的人;所谓坏老师,就是让你莫名其妙的郁闷一天的人。
刘博士的blog http://blog.cersp.com/18893.aspx,应该常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