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妹"到"新上海人" 记市劳模外来务工者朱雪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0:26:55
白皙的面庞、挑染的卷发、浅浅的笑容、从容的语调、流利的日语。
趁“五一”长假,带着丈夫和儿子回到江苏睢宁老家的朱雪芹,变化大得让乡亲们合不拢嘴。更让乡亲们“开眼界”的,是朱雪芹带回去的大红奖状:2004—2006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这个连初中都没读完的小姑娘,今年“五一”前,作为外来务工人员的代表,站上了上海市劳动模范的领奖台。
是什么,让12年前的“打工妹”,成长为优秀的“新上海人”?
学习,第一桶金
如今的朱雪芹,自信、时尚。可12年前刚来上海打工时,快节奏、高要求的工作方式让小朱甚感不适应。是什么改变了她?“学习”———朱雪芹的回答毫不犹豫。学习,是她来上海后挖掘的“第一桶金”。小朱所在的华日服装有限公司拥有很多型号的缝纫设备,工序也很繁复,公司鼓励员工学习各种工序,掌握全面技术。 就这样,小朱一学不可收拾。
这一学,她没日没夜。在学习技术的同时,朱雪芹报名参加了高中自学考,并为自己定下“死规矩”:每天学习两个小时。当初和她同住一个宿舍的小姐妹告诉记者,宿舍里有8个人,为了不影响大家休息,朱雪芹买来台灯,用被子掩着,躲在床上看;双休日伙伴们去逛马路了,她却留在公司活动室勤学苦思;即便加班加点赶工期,两小时的学习也雷打不动。
这一学,她屡攀高峰。三年刻苦自学,小朱获得了高中文凭,更获得了前往日本研修企业管理课程和服装设计专业的机会。有了自学考的经验,异国他乡的生活难不倒她。过语言关时,小朱口袋里塞满纸、笔、词典等学习用品,逢人就问;工作之余则往工厂附近的小学跑,一次次软磨硬缠、一次次鞠躬请求,小学门卫终于允许她进入学校向小朋友讨教。三个月,小朱的日语让专业翻译啧啧称赞。
这一学,她没有尽头。从日本学成归来的朱雪芹成了既会日语又懂技术的行家里手,但她仍不满足。小朱说,市场变化快,只有自己的知识跟着市场更新,才不会落伍。如今,她利用业余时间攻读上海电视大学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又系统地整理自己的日语知识,瞄准专业等级证书。
创新,更添动力
在日本的研修课程结束时,朱雪芹获得了日方颁发的管理奖、优秀研修生奖等荣誉,一名日方管理者还出高薪请她留下来。小朱说,"当时我在国内的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即便现在当上车间副领班,也就2000多元,和他们的待遇当然不能比。可我还是想回来。"为什么?因为日新月异的上海,正用创新精神吸引着她。
果真,回国后的朱雪芹找到了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在流水线领班这一岗位上,小朱既对技术细微观察,又在管理上融会贯通,创造出不少成果。为减轻姐妹们的工作强度,小朱与科技人员一起试验,提出了80套标准工序和2800秒出成品的分秒法。根据这一技术创新,每个操作工的任务更明确,速度更高效,操作工的收入增加了20%。而在企业的发展上,新成果让公司每年出口服装达到100万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管理上,小朱运用在日本学到的管理理念和专业技能,协助生产部门建立了一套严格、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程序。比如,在流水线生产过程中,新程序提出要"三个标准化"---工艺标准化、型板标准化、号型标准化;在技术上要运用"四功"---手工、刀工、车工、烫功;在服装设计上,把平面的衣片制作成符合人体特征的立体服装,须做到10个字---平、顺、直、胖、窝、圆、盛、登、挺……精准的归纳,让所有人对朱雪芹刮目相看。
创新带来的动力源源不断,朱雪芹将自己最新的创新目标锁定在产品设计上。她曾和天津某家科研单位合作,将一项国家专利技术运用到西裤的生产中。这种具有红外线保健功能的西裤一上市,就受到中老年消费者的欢迎,还获得上海市服装科技进步奖。小朱说,这让她有个想法,就是把服装设计理念和专利技术结合起来,使消费者把创新"穿"到身上。
劳动,永远光荣
无论在家乡、在上海、还是在日本,劳动者永远受到尊重。再多的成绩,也没有改变朱雪芹身上最朴实的劳动者情怀。这,帮助她走过一个又一个困难,赢得一次又一次的尊重。
在日本学管理的时候,小朱有一次关照日本员工用合适的线缝制西裤。但一名员工拿错了线,造成一大批产品不符合要求。在追究责任时,那名员工毫不客气地把责任推到小朱身上。面对周围怀疑的目光,小朱没有解释,二话不说,带头把半成品拆了,全部重做。从此,日本员工再也不敢小看这名认真负责的中国姑娘。
成为领班后,朱雪芹多了管理任务,可始终没有放下一线工作的念头。工友陈红财有些愧疚:"那次朱老师刚刚生完孩子,奶都没有断,我们却让她陪着一起赶工到半夜。"原来,公司接到一批紧急货单,但流水线上的一个小姑娘有急事请假回家,少了一个人,整条流水线动不起来。百般无奈,大家想到了在家休产假的朱雪芹。没想到,小朱毫不犹豫地就丢下孩子,赶到公司顶班。工友朱淑娟说,朱雪芹认死理,大家都服她。一次,一名女工不慎将一枚断针掉落在地,遍寻不着。尽管所有的产品都经过了断针检测仪器,可朱雪芹还是不放心,要求大家停产搜寻,用吸铁石硬是从一堆布料里抓住了那根惹祸的断针。事后才知道,如果断针混在服装中销售出去,公司将承担30万元的赔偿,大家无不佩服朱雪芹的执著。
采访中,小朱的话并不多,却始终将"感谢"挂在嘴上。她说,自己有今天,要谢谢公司。因为自己最初只是一名来上海的"打工妹",公司却从不允许别人称呼他们"外来妹"、"打工妹",让她感受到上海对外来务工者的欢迎和尊重。而这次能成为首批获得市劳模称号的外来务工者,更是谢谢上海的信任和支持,她相信所有的外来务工者都能和自己一样,在劳动中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