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的帝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3:14:26
影响世界的中国帝王 2009-02-18 16:26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帝王掌握着一个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命运,他们的是非功过都写进了历史,在今天再回头看他们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有不同的见解,本文主要根据《影响世界的100位帝王》一书,将其中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中国帝王(14人)辑录出来,并保留了原来的帝王排序,以供朋友欣赏!
1、君士坦丁大帝(罗马皇帝)
2、秦始皇(中国秦朝皇帝)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210年),秦国国王(公元前246—221年在位),秦朝皇帝(公元前221—210年在位)
秦始皇,不但是中国,也是西方家喻户晓的一代名帝王。而他对中国影响之深远,也确实足与他的名气相匹配。
秦始皇嬴政出生在战火纷乱的年代,关于嬴政是吕不韦珠胎暗结之产物的说法流传很广,但可信度不大,不过嬴政出生于异国,且幼时差点被杀,直到懂事之后才被送回秦国却是历史事实。但他是幸运的,他13岁便成了最强大的秦国的最高统治者,而上天又偏偏赐予他一颗永不知足的野心。
与东方六国相比,秦国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僻处西方一隅的局面,使秦国统治者有着天生的进入中原逐鹿的强烈愿望,而且没有受到产生于复杂国际环境的势力均衡思想的制约。秦国在其西部没有强有力的挑战力量,使它不用像其他国家一样遭遇几面受敌的处境,“秦中自古帝王关”,依山靠河的优势,加上商秧变法所带来的蒸蒸日上的气象,使秦国成为屹立在中国西部的霸权。
到秦始皇即位之时,秦国在七雄中的优势已经很明显,具有摧毁其中每一个国家的实力。但这并不表明秦始皇统一天下已成为水到渠成的事。首先,六国在其各自的地盘都有着漫长的历史传统和稳固的根基,其次,如果六国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对抗秦国的话,秦国也未必能占优势,而且,列国并立早已成为人们的思维惯性,若非有非凡胆略的帝王,绝难有勇气去改变它。秦始皇即位之时,秦国最需要的已不是一个能够大规模提升综合国力的君主,而是一个有着非凡胆略去改写历史的帝王。
3、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
4、成吉思汗(蒙古大汗)
成吉思汗(1162—1227年),蒙古大汗(1206—1227年在位)蒙古人当之无愧地将13世纪命名为“蒙古世纪”,这个世纪,草原风暴席卷了欧亚大陆的大部分,改变了这些地区的政治版图和文明进程。而成吉思汗,正是这场世纪风暴的发起者,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征服者。
成吉思汗之名为铁木真,出生于蒙古尼伦部落勃儿只斤氏族的一个首领之家。当时,蒙古高原上有上百个部落,相互间纠缠在没完没了的仇杀中,而金国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使他们成为臣属。
但这一切因为铁木真的横空出世而彻底改变了。铁木真幼年坎坷,9岁时父亲为仇家毒死,他也一度身陷敌囚。侥幸逃脱之后,投靠曾同其父结盟的克烈部首领王罕,并被王罕收为义子。他利用自己为氏族首领后代的条件,在王罕的帮助下,召集了本族的旧部,逐渐发展成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这支队伍在部落争战中遇强愈强,不断发展壮大。铁木真不但是一个天才的军事统帅,也是一个杰出的外交策略家,这突出体现于他在部落争战中采取联合多数重点打击个别的策略,先后征服了札答喇惕、塔塔尔、克烈、乃蛮等部,成为蒙古高原上战神选出来的霸主。
5、欧麦尔一世(阿拉伯哈里发)
6、阿育王(印度孔雀王朝君主)
7、拿破仑·波拿巴(法国皇帝)
8、彼得一世(俄国沙皇)
9、大流士(波斯皇帝)
10、查士丁尼一世(拜占庭皇帝)
11、屋大维(罗马元首)
12、查理曼(法兰克国王)
13、汉武帝刘彻(中国西汉皇帝)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87年),中国西汉皇帝(公元前141—87年在位)西汉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历时210年,而汉武帝一人就独占了55年,他统治的时段又是西汉王朝的黄金时代。放眼中国周边地区,此时仍是一片蛮荒,而汉武帝的中国,已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十分成熟的国家。任何一个在位时间超过半个世纪的帝王一定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深刻的烙印,而汉武帝更以其多血质创造型的性格,让他的55年成为历史上漫长而不乏精彩的一段。
汉武帝,名刘彻,小命刘彘,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作为帝王,他是一个幸运儿。他本非嫡子,但因其母王志在宫闱斗争中击败其它后宫佳丽取得皇后宝座,遂子凭母贵,成为太子。他的曾祖父汉高祖为他打下了北达长城,南抵南岭,东到大海,西至川陇的大好河山,他的祖父汉文帝和父亲汉景帝实行休养生息,半个世纪的积累使得“钱累巨万”、“太仓之粟充溢露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5岁的刘彻继承了汉朝帝位。但汉武帝在位前6年,在他祖母窦太皇太后为首的崇尚黄老无为而治的集团束缚下,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能力和抱负,直至公元前135年才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14、汉谟拉比(古巴比仑国王)
15、恺撒(罗马元首)
16、美尼斯(古埃及法老)
17、明治天皇(日本天皇)
18、居鲁士(波斯皇帝)
19、萨尔贡(阿卡德国王)
20、伊莎贝尔一世(西班牙女王)
21、奥托大帝(德意志国王)
22、伊丽莎白一世(英格兰女王)
23、阿克巴大帝(印度莫卧儿王朝皇帝)
24、路易十四(法国波旁王朝国王)
25、征服者威廉(英格兰国王)
26、图特摩斯三世(古埃及法老)
27、乌尔班二世(罗马教皇)
28、威廉一世(德国皇帝)
29、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唐朝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年),中国唐朝第二任皇帝(626—649年在位)隋朝末年,统治者的荒淫奢侈及连年对外战争导致国内民变、兵变纷至沓来,各地诸侯纷纷割据自立,隋末农民大起义从611年开始,到了617年隋朝灭亡已成定局,剩下的悬念是谁能在群雄逐鹿中笑到最后,成为新秩序的建立者了。617年,太原留守李渊在一个最恰当的时机和最合适地点揭旗而起,开始了创业的过程,他的儿子李世民是起兵的主要策划者之一,这年,他才18岁。
李世民出身于关陇的世家大族。其曾祖父李虎是西魏北周时期的八大柱国之一,父亲李渊袭爵唐国公,隋炀帝时被封为太原留守。李世民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像其它关陇贵族一样,从小就娴熟弓马,通晓军事。在李世民刚刚步入成年之时,似乎特意为他准备的隋末乱世就给了他淋漓尽致发挥的舞台。
30、奥斯曼一世(土耳其帝国苏丹)
31、萨拉丁(埃及阿尤布王朝苏丹)
32、帖木儿(帖木儿帝国君主)
33、穆阿维叶(阿拉伯倭马亚王朝阿里发)
34、拉美西斯二世(古埃及法老)
35、明太祖朱元璋(中国明朝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中国明朝第一任皇帝(1368—1398年在位)
明太祖朱元璋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从乞丐、和尚到皇帝的故事,如此大的人生落差,在世界历史上也只有若干从奴隶到帝王者能与之相比了。
朱元璋出身与濠州的一个贫困的自耕农家庭,幼名重八,字国瑞。16岁那年,家乡受到一次罕见的旱灾、蝗灾、瘟疫多重夹击,他父亲、母亲、长兄都因此丧生,朱元璋被迫到附近的皇觉寺出家为僧,并需要到四方云游以化缘度日,四年后才重新回到皇觉寺。
1351年,以开河工为发起力量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起义军称红巾军。这是元朝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双重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总释放。朱元璋投身于郭子兴部,因出色的作战能力,逐渐成为郭子兴部的骨干,并娶了郭子兴的义女为妻。朱元璋的旗下逐渐聚集了一批人才,如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成为他未来打天下的基础。1355年,郭子兴死,朱元璋成为右副元帅,随着另两位实权人物的战死,朱元璋完全接管了郭子兴部。1356年攻下集庆(即今南京),并以此为根据地。朱元璋在力量还不强大的时代,采纳了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并采用军屯制促进生产,迅速提高了实力。
当时的形势是,刘福通部红巾军在北方同元朝军队作战,元朝内部也四分五裂,内斗不已,而在南方,则是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红巾军出身的力量在争斗。朱元璋先在鄱阳湖大战中击溃了陈友谅部主力,在惨烈的水战中取得了最后胜利,然后回头对付东面的张士诚部,经过两年的进攻终于歼灭之,接着又吞并了东南地区的方国珍部,已然占据了半壁江山。这时已是1367年,元朝也消灭了刘福通部,双方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1368年,朱元璋采取了“先取山东,次河南、河北,扼守潼关,直取大都”的稳妥策略,派徐达、常遇春这对黄金搭档北伐,七月攻克大都,元顺帝北遁,北方在200多年之后重归汉族政权的统治。
36、康熙皇帝(中国清朝皇帝)
康熙皇帝(1654—1722年),中国清朝皇帝(1661—1722年在位) 康熙皇帝,名爱新觉罗·玄烨,庙号清圣祖,习惯上以年号称之为康熙。他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二代皇帝,因为缔造了“康乾盛世”,以及在维持中国领土完整方面的作为,成为中国最受景仰的帝王之一。拜当代影视传媒所赐,他也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帝王。
康熙以八虚龄践柞,其时前辈留给他的是一个庞大而危机四伏的江山,对清朝的效忠尚未形成习惯,以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已经显现或将要显现;在朝廷内部,“强人政治”的时代尚未过去,鳌拜等大臣独断专行,已形成对皇权的巨大威胁。这样的时代,正呼唤一位政治巨人的出现,来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治秩序。康熙以他日后的文治武功证1明了,他很好地承担起了这一角色的责任和义务。
37、威廉一世(荷兰执政)
38、尼布甲尼撒二世(新巴比仑国王)
39、叶卡捷琳娜二世(俄国女沙皇)
40、苏莱曼大帝(土耳其帝国苏丹)
41、腓特烈大帝(普鲁士国王)
42、古斯塔夫二世(瑞典国王)
43、迦腻色迦(贵霜帝国君主)
44、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意大利国王)
45、伊凡三世(莫斯科大公、俄国沙皇)
46、曼苏尔(阿拉伯帝国哈里发)
47、威廉三世(荷兰执政、英国国王)
48、爱德华一世(英格兰国王)
49、若昂大帝(葡萄牙国王)
50、隋文帝杨坚(中国隋朝皇帝)
隋文帝杨坚(541—604年),中国隋朝皇帝(581—604年在位)隋文帝杨坚,因为将历经二百多年分裂的中国重新统一为一体而名垂千古。实际上,他无论夺取政权还是统一天下,都属于水到渠成的事件,而他在宝座上实行的一系列改变了中国政治结构的改革,才真正体现了一代雄主的远见卓识。
杨坚在登上权力顶峰的路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的父亲杨忠是北周政权的开国元勋,立下战功,官至柱国,封随国公。杨坚十四岁就开始了仕途生涯,后来娶大将军独孤信之女为妻,使他又多了一个雄厚的政治后盾。经过二十多年经营,公元580年,杨坚已爬升到骠骑大将军、大兴郡公的位置,其女也成为北周宣帝皇后。这时,北周宣帝病死,年幼的静帝继位,杨坚勾结近臣作伪诏,取得了辅政大臣之职,总揽朝政,这也许是杨坚一生中最关键的一步。
51、沙普尔二世(波斯萨珊王朝皇帝)
52、卡洛斯一世(西班牙、德意志国王)
53、英诺森三世(罗马教皇)
54、魏孝文帝拓跋宏(中国北魏皇帝)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年),中国北魏皇帝(472—499年在位)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不很受人关注但却意义重大而且特别耐人寻味的王朝—北魏。它在五胡十六国的大混战之中神秘地崛起,沿着盛乐—平城—洛阳三级跳的轨迹,在历史上划出了一道漂亮的弧线,在汉唐两座中国封建文明高峰之间的漫长低迷岁月中,在北魏一朝实现了由弱势到强势,由分裂到统一,由胡族到汉化三大关键性转折,逐渐使北方各族融合进了中华文明之中,开启了通向隋唐盛世的大门。但另一方面北魏统治阶层的残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北魏宫廷留下的不解之谜的数量,在中国历代王朝之中是首屈一指的,或者可以说,北魏的历史就是由一个又一个或长或短的不解之谜串联起来的。 在北魏历史上,魏孝文帝拓拔宏无疑是最出彩、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他的改革的功过在引起了一千多年来争论不休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民族和文化命运的深层思考。
55、海护王(印度笈多王朝君主)
56、图拉真(罗马帝国元首)
57、巴西尔二世(拜占庭皇帝)
58、宋太祖赵匡胤(中国北宋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中国宋朝第一任皇帝(960—976年在位)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上,宋朝是向封建社会后期迈进的转折时期,表现在中央集权加强,皇权加强,世俗地主取代门阀士族成为统治阶层的中坚,社会风气趋向保守等。而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个人作用也促进了这些变化的发生。
赵匡胤出身于武将世家,于公元927年出生于洛阳夹马营中,从小也喜爱习武。在崇尚武力的五代乱世,他的背景和特长对于他攀上权力巅峰帮助很大。22岁那年,据说受到一名高僧的指点,他投奔到郭威的军中,并受到郭威养子柴荣的赏识。951年,郭威废掉后汉皇帝,建立后周,三年后,柴荣继位为后周世宗。柴荣继位后即发动了关键的高平之战,赵匡胤以宿卫的身份救护柴荣,立下大功。此后,赵匡胤又在攻南唐等战役中立功,官拜殿前都指挥使,成为柴荣的心腹大将。959年,赵匡胤在柴荣临终前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实际掌握了军权。
59、汉高祖刘邦(中国西汉皇帝)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或247年—195年),中国西汉第一任皇帝(公元前202—195年在位)
秦汉之际为中国历史的一大变局,中国社会政治的诸多质变得以成功确立,而汉高祖刘邦是其中一大关键人物。
刘邦是中国第一个平民出身的帝王。他生长于沛县丰乡,年轻时以好吃懒做、好出大言而闻名于乡里,不事耕种,也不喜读书。进入中年之后,终于混到了一个亭长的职位,并利用工作之便,结交了沛县吏萧何、曹参、夏侯婴等,加上他原来在乡里结下的死党樊哙、周勃等,成为他后来称霸天下的基本班底。
60、亨利八世(英格兰都铎王朝国王)
61、亚历山大二世(俄国沙皇)
62、戴克里先(罗马皇帝)
63、哈拉尔蓝牙王(丹麦国王)
64、提格拉·帕拉萨三世(亚述国王)
65、穆罕默德·阿里 (埃及帕夏)
66、腓特烈二世(德意志、西西里国王)
67、路易九世(法国卡佩王朝国王)
68、矮子丕平(法国加洛林王朝国王)
69、武丁(中国商朝国王)
武丁,中国商朝国王(公元前1250—1191年在位)  在中国历代文献中,武丁只是商代后期一个比较重要的王。但到目前为止,炎黄、尧、舜、禹、汤毕竟都只是古书中影影绰绰的人物。到武丁时期,甲骨文发展成熟,青铜时代进入它的盛期,武丁建立了一套成型的官僚机构和一支稳定的军队,他的南征北战为华夏初步奠定了疆域,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分封制度。而武丁长达59年的稳定的统治是这个繁华时代的政治基础。一切似乎都在表明,武丁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时期,是中华文明许多特征的源头。随着考古学发现的增加,这个时代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认识到。我认为,武丁是中国历史上,至少是秦始皇之前的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帝王。他在本排行榜中名列第69位。
70、伊本·沙特 (沙特阿拉伯国王)
71、阿尔弗烈德大帝(英格兰国王)
72、维多利亚(英国女王、印度女皇)
73、利奥波德二世(比利时、刚果国王)
74、查理四世(德意志国王)
75、穆罕默德·杜尔(桑海国皇帝)
76、希拉克略(拜占庭皇帝)
77、利奥三世(拜占庭皇帝)
78、忽必烈(蒙古大汗、中国元朝皇帝)
忽必烈(1215—1294年),蒙古大汗(1260—1294年在位),中国元朝皇帝(1271—1294年在位) 忽必烈,按中国皇帝的庙号称为元世祖,按蒙古语尊称为薛禅皇帝。他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第四子拖雷的第四子。他曾患有脚疾,但并不妨碍他像其他蒙古贵族子弟一样在战场上屡建功绩。17岁时,其父拖雷因代大汗窝阔台受过,喝下巫水致死,忽必烈同母亲唆鲁禾帖妮和众兄弟投靠到伯父窝阔台的帐下。 寄人篱下的日子过得并不舒心,但随着1251年忽必烈之兄蒙哥在忽里勒台大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拖雷一系开始得势。忽必烈被蒙哥任命为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管理河南、陕西等汉地,他任用汉人儒士,取得积极效果。这段经历,使忽必烈成为蒙古王公中对汉文化态度最为积极的一位。
79、月护王(印度孔雀王朝君主)
80、旭烈兀(蒙古帝国伊儿汗)
81、李成桂(朝鲜李朝国王)
82、朱拉隆功(泰国曼谷王朝国王)
83、西蒙大帝(保加利亚国王)
84、梅什科一世(波兰国王)
85、克洛维(法兰克国王)
86、推古天皇(日本女天皇)
87、亚历山大一世(俄国沙皇)
88、查理七世(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
89、伊凡雷帝(俄国沙皇)
90、红胡子腓特烈(德意志国王)
91、腓力二世(法国卡佩王朝国王)
92、阿拔斯一世(波斯萨非王朝皇帝)
93、武则天(中国女皇)
武则天(624—705年),中国女皇(690—705年在位)
在中国历史上称帝的人有数百,称王的则数以千记。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最特殊的莫过于武则天了,她不但是唯一的女性,而且登上最高宝座历程的曲折令人叹为观止,她无论为政还是为人都有着众多让后人说不清,道不尽的地方。
武则天名武曌,“则天”来自于她晚年上的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改皇后)。其父武士镬原为大木材商人,因在唐朝开国中立功,官至工部尚书。凭借此出身,武则天14岁被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尽管地位卑微,但她以出众的美貌,过人的才气和运气,得到了唐太宗及其太子李治的垂青。649年太宗死,武则天被迫削发为尼,到感业寺忍受青灯黄卷的生活。
但武则天不甘寂寞的性格决定了她必然寻求结束这种生活,而命运的眷爱也给了她东山再起的机遇。李治即位为高宗后不久,便将她召入宫,晋升为昭仪。此后几年武则天投入到了惊心动魄的争宠斗争之中,先联合王皇后一起斗倒了萧淑妃,后又以掐死一个女儿的代价来诬陷王皇后,使之被打入冷宫。655年,武则天终于登上了人生第一个高峰——皇后。
94、戒日王(印度戒日朝国王)
95、 玛丽娅·特蕾莎(奥地利女皇)
96、厄查纳(阿克苏姆国王)
97、大卫王(犹太以色列国王)
98、克努特大帝(丹麦、英格兰国王)
99、亚盖洛(立陶宛、波兰国王)
100、乾隆(中国清朝皇帝)
乾隆(1711—1799年),中国清朝皇帝(1735—1795年在位)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庙号清高宗,是清朝入关之后第四任皇帝。他60年的稳定统治,维持了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他的时代,是中国封建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经过漫长沉淀之后的集大成的时代,他个人也成为这一切的总代表。
乾隆是雍正皇帝第四子,也是雍正诸子中最有才干的一位,自小甚得其祖父康熙喜爱,在雍正即位当年,就被以“秘建皇储”的方式确立为继承人。1735年,雍正暴崩,乾隆顺利继承皇位。自小得宠,且几乎没受到挫折就登上最高宝座,也许是酿成乾隆后来“好大喜功”的一个原因。
雍正在位时期进行一系列改革以加强统治,并大力反贪,整肃朝纲,为乾隆的统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他的统治也留下了“严苛”的恶名。乾隆即位之后,首先想树立宽大政治的形象,平反了雍正时期被迫害的一些要员。但实际上,终其60年的统治,“宽大”只是表面文章,严苛才是其真正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