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养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6:09:27
近年来,黄鳝市场价格居高不下,黄鳝养殖迅速成为养殖的新热点。一些农户不惜毁掉鱼塘甚至良田,投入大量资金从事黄鳝规模养殖,但养殖效果并不理想,血本无归者大有人在。其主要原因是:
 一、鳝苗质量难以保证。到目前为止,黄鳝苗种的批量繁育技术尚无突破,规模养殖首先就受到苗种来源的限制,数量、质量都无法保证。黄鳝养殖苗种主要以天然捕捉苗为主,由于电捕、药捕、钩捕等方式对鳝苗的伤害很大,再加上鳝苗运输途中也易受损伤,致使规模养殖时很易发病而导致养殖失败。近年来,一些人正是抓住农民朋友急于发财的心理,以报刊广告、自印小报等方式大肆吹嘘可提供泰国鳝、特大鳝、巨鳝的鳝苗和技术培训,号称一年能长一至二斤,诱骗群众上当。据了解,这些纯粹是骗人的幌子,根本就没有这种鳝鱼存在。我县去年就先后有5家农户到湖北等地以每150公斤至300元高价引进所谓的“泰国鳝”,全是用当地野生鳝冒充。
 二、鳝池底质要求苛刻。鳝池底质要求较高,一般用黄粘泥粉碎后铺垫池底,不能直接捞取河塘里的黑色淤泥作底质,也不能用老河塘泥作底质,主要原因是这些泥肥度高,病菌多,黄鳝入池后极易感染发病。对发病的鳝池,要彻底消除池底淤泥,用曝晒过的河塘泥替换,甚是麻烦。黄鳝对水质要求更高,不但要求长期保持10至15厘米的水位,还要坚持3至5天换水1次。盛夏时节1至2天换水1次。对新换的水还必须提前1天抽到蓄水池,使水温调节至与池水温差不超过时才能放入,否则易致黄鳝感冒甚至死亡。此外,每次喂食3至4小时后,对残留的饵料都要及时消除,特别是盛夏高温时节,为防止残食发酵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还必须坚持每周向池中泼次生石灰水,以杀灭病菌,调节水体酸碱平衡。这些条件有时是很难保证的,也是很难做到的。我县不少养鳝户都是因盛夏干旱时水源枯竭,无法按时换水而导致黄鳝疫病暴发死亡。
 三、黄鳝饵料来源缺乏保障。黄鳝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主要是水生昆虫、底栖动物、鱼虾等。对人工合成饲料不但要求质量较高,还必须添加动物性引诱剂才肯进食。而目前国内尚无厂家批量生产专用的黄鳝饲料。再加上黄鳝本身生性凶残,有以大吃小、自相残杀的习性,在饵料不足时,现象更突出。农户小数量饲养时尚可捕捉一些水生昆虫、蚯蚓、河蚌等天然饵料,或购买一些新鲜的猪内脏、鸡鸭肠等解决饵料来源,但规模养殖时就无法保证饵料的供应了。四、黄鳝病害防治难度大。在天然水体中,黄鳝体表粘液中的溶菌酶,对细菌性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病害较少。但在规模养殖时,由于养殖密度较高、水质恶化、水温变化等原因,都可导致黄鳝体表溶菌酶减少,活性下降,病菌侵入而发病;加之,黄鳝生活在淤泥中,出现疾病不易立即发现,待到发现时鱼病已扩散开来,最佳治疗时机已错过。又由于黄鳝味觉敏感,对无味、苦味、刺激性饵料拒绝吞食,黄鳝生病后一般是用外用药物进行全池泼洒治疗,黄鳝吞食较少,影响治疗效果,一旦患病难以治愈。鉴于以上原因,对于黄鳝养殖尤其是规模化养殖应慎之又慎,不可盲目上马。当然,对于农户房前屋后的小规模养殖,只要保证苗种质量,合理放养密度,保证水质清洁,饵料新鲜充足,还是可以放心饲养的,效益也很不错。 李平 摘自《乡村经济》2002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