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与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5:30:00
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
王 珉
《社会科学战线》 2006年第5期
     回顾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旧中国的教育事业非常落后。建国前,全国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在当时教育发展最好的年份1946年,全国仅有高等专科学校207所,中学4266所,小学28.9万所,幼儿园1300所。新中国的教育就是在如此薄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期间,虽然经历了一些困难时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教育事业遭受了严重破坏;但在1977年恢复高考,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工作逐步恢复秩序,走上正轨,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89年建国40周年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达到1075所,本、专科在校学生208.21万人,分别比1949年增加了5.24倍和16.87倍;中等专业学校3984所,在校学生217.75万人,分别比1949年增加了2.4倍和8.52倍;普通中学8.96万所,在校学生2439.1万人,分别比1949年增加了21.14倍和42.83倍;小学77.72万所,在校学生12 373.1万人,分别增加了1.24倍和4.07倍,学龄儿童入学率由20%提高到97.44%;幼儿园17.26万所,在园幼儿1847.66万人。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致力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中期是重点发展职业教育,90年代末期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在2000年,我国在13亿人口的国度里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十五"期间,我国教育工作突出的是两件大事。一是把农村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国家通过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措施,使我国农村中小学的软硬条件都有明显改善。特别是建立并完善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主要由农民负担的状况,基本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到2005年,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和初中毛入学率都超过95%,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以内。二是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自1999年开始实施的高校扩招,延续到"十五"期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高校扩招,促使高等教育快速发展。2005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超过2300万,毛入学率达到2l%以上,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接近1500万,在学研究生超过90万。其他各类教育在"十五"期间也都有较快的发展。可以这样说,"十五"期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最快、最好时期。
  总之,我国教育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应该予以肯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社会反响强烈,对此我们绝不能忽视,应该抓紧研究,在今后的改革与发展中逐步解决。
  
  一、关于素质教育问题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的。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教育走向偏颇,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高分低能"现象比较普遍。为此,国家提出加强素质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对学生个体成长、对我们民族整体素质提高、对我们国家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素质教育实施几年来,成效甚微,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临很大困难。
  素质教育推行不下去,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教育体制仍是应试教育的体制,在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之后,我们的高考、中考招生制度没有大的改变,中小学教学大纲没有随之而进行根本性的调整,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基本上还是老样子。另外,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观念认为上学就是学习文化知识,评价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的好坏,使应试教育具有浓厚的社会土壤,造成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队伍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等等。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体制,建立切实适应素质教育的教育体制。一方面,要改革现有的高考、中考制度,使升学真正与学生的综合素质紧密相连。另一方面,改革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尽快建立起社会评估体系,让社会来检验素质教育的效果,促进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要改变"重文凭、轻能力"的社会风气,为发展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要打破几十年来形成的应试教育体制,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当前应该在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制上认真研究,寻求突破,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时期有所侧重。
  小学教育最为主要的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小学生要"以玩为主",寓教于乐。当前最重要的是缩减教学大纲内容,为小学生松绑。健康的体质、正常的心理、良好的兴趣和爱好、美好的情操和性格,这些是小学阶段素质教育应该最为关注的东西。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追求的是知识的多、偏、深。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得孩子们苦不堪言,"玩"的天性被抹杀了,儿童应有的"率真"没有了,一些孩子更是心灵扭曲、身体极弱。如果把现在小学的教学内容进一步缩减,把1-4年的教学内容延伸为整个小学6年学完,那么素质教育也就容易推行,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中学阶段的教育重点是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当前最为关键的是要解决好教学内容的均衡性和教学体制的公平性问题,使每个适龄学生具有选择学习的机会。中学阶段每个学生都面临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中学毕业后升入大学深造,或踏入社会就业。无论是哪种选择,都必须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都要为进一步学习或就业打好基础。中学阶段是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相连接,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存,教育的均衡和公平问题尤为突出。当前在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同时,要研究好高中阶段的教育。在完成义务教育后,政府要为每个想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要解决好教育的均衡和公平问题。既要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又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同时,要正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完善教育体系和社会扶助机制,使不同智商、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有选择受教育的机会和参加教育的条件。在发展职业教育上,可以采取少收学费或免收学费的方式,鼓励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争取在高中阶段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学生比例达到各50%左右。同时,还可以信托现有的教育资源,发展一批学费低廉的社区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在校学生约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40%,社区学院毕业的学生可直接授予学位,也可升入大学进一步学习。这样既可以使更多的人上大学,又可以解决低收入家庭孩子"上不起学"的问题。
  大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应该主要是提升学生的能力,重点是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塑造学生富于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素养。大学期间,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靠大学课堂的直接传授,大学环境和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更为重要。这也就是西南联大在那样艰苦条件下能够培养出杨振宁、李政道这样伟大科学家的原因;同样,"文革"时期,高等教育受到那么大的冲击,而那个时期成长起来的学生,不少成为我国现在科学界中坚力量,也是这个缘故。大学教育,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新的理念,解决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等。
  
  二、关于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前面已经提到,这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教育权利平等是一个法律概念,宪法赋予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而,教育公平问题更多地反映在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社会问题上。由于社会现实中存在着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差异,每个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机会也必然有所不同。而政府发展教育,就是要努力改变处于不利地位社会阶层的教育状况,尽最大可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当前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源过分向城市集中,农村教育薄弱。二是不同区域教育发展程度不同,人们接受教育的机会也不同。三是同一地域之间因学校质量不同,居民接受教育的机会也不同。四是由于政策和制度等原因,比如高考的一些照顾政策、保送生、高校在不同地区的招生比例等等,造成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在现实社会中,教育公平只是相对的,不会存在绝对的公平。完全的教育公平只是一种理想,一个理念。现阶段,我国的教育还是政府向社会提供的一种准公共品,是老百姓生活当中的一项重要消费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要从教育的"准公共品"和"消费品"两个层次进行研究。当前,在发挥市场机制、促进教育资源整合、加快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要发挥政府职能,调控教育资源,力求使之分布均衡,在客观条件方面,基本做到教育公平。
  1.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学校硬件设施标准化。对公办中小学校,国家要在硬件设施方面制定统一标准,包括校舍、教学设备、实验仪器、图书等,都要有统一的配备标准。对未达标准的学校予以补齐,对已达标准或超过标准的学校,要严格限制其进一步投资。
  2.对师资力量进行统一调配。对公办教育的教师统一工资标准,限定地区津贴,制止教师资源的"逆向流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师资力量本就短缺,而由于各方面条件,特别是工资待遇的吸引,优秀教师向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和公办学校之间在师资方面的恶性竞争。在一定区域内(县或市为单一区域)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在同类教育中进行统一调配,彻底打破教师资源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身份限制,使区域内同类教育学校在师资力量配备上达到均衡。
  3.对贫困学生实行国家补贴制度。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实行"两免一补",效果很好。今后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将使贫困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再面临"上不起学"的问题。但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和大学,这仍是贫困学生面临的最大难题。特别是学校高收费以后,这一问题更加严重。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解决得并不好。主要是责任不清,政策和措施不系统。在完善现有各类扶助政策措施的同时,国家应当建立贫困学生补贴制度,补贴的范围和程度,应以保证每个贫困学生都能"上得起学"为标准。
  
  三、关于教育投入问题
  
  教育投入不足,严重制约我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已经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当前,教育投入不足问题一方面表现在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量不足和结构性偏差,另一方面是多元化的投入渠道还没有形成。
  要做到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教育投入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比例。据测算,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世界各国平均水平为5%左右。我国曾提出要在上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然而实际情况是,最好的年份2003年为3.41%,2004年为2.41%,2005年为2.1%。其中,2004年如果按GDP调整数计算,仅为了600多亿元。即使这样,2006年全国GDP按国家提出的预计增长8%来计算,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也仅为2.31%。《教育法》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2003年到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分别为14.2%、21.4%和19.8%,而同期GDP增长幅度分别是9.1%、9.5%和9.9%。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远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导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占GDP的比例没有提高。
  在教育投入总体不足的状况下,有限的资金在投向上也缺乏科学性。一是教育投入地区差异很大,中西部地区地方经济实力难以支撑要求快速发展的教育,与东部沿海发达省、市的差异呈扩大趋势。一些贫困地区的县级财政70%以上要用于教育。据1998年统计,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前10名的地区,除北京外,都是西部经济欠发达省、区;而后10名的地区都是经济发达的省、市。这说明国家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仍需加大力度。二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各类教育投入分配方面失衡。从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占日常经费的比例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值为45.83%、33.49%、18.53%,合计为97.85%,而我国分别为37.4%、32.2%、15.6%,合计为85.2%。中央级财政教育资金大部分用于部属高校,在部属高校之间也存在不平衡。特别是职业教育经费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职业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从1997年的10%下降到2004年的4.3%。
  解决教育投入问题,要继续增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并科学合理使用教育经费。一是要严格明确教育投入的责任。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在各类教育发展中的责任。二是明确各级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或GDP的比例,确保全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三是取消各类财政性教育专项支出,转为经常性支出,使财政性教育支出法定化。四是中央政府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投入力度,对地方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已达到极限仍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要的地区,中央财政应予补足。五是合理确定部属高校分布。不应以高校水平高低来确定是否为部属院校,而应根据地域合理分布,对经济发达的省、市,应加大其承担高等教育的份额。
  要努力建立多渠道的教育投入机制。《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要继续坚持"人民教育人民办"的原则,使每个国民和整个社会树立"教育投资消费观念",既可以吸引个人和家庭因教育选择注入的消费性教育资金,还可以吸收国内外社会团体、个人和企业为举办教育而注入利益获得性投资,形成"政府为主,全社会共同分担"的办大教育的格局。教育部直属的东北某大学的附属中学在这方面进行了试点,采取取消择校生,"统一收费,降低标准,奖优扶贫"的办法,既解决了教育投入不足问题,又体现了教育公平,稳定了师资队伍,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四、关于教育发展问题
  
  最近几年,教育有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因扩招而带来了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普通高中的发展。因发展迅速,必然带来一些问题。社会上对教育的批评声音增多,媒体上的炒作也很厉害。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加清醒,正确地评估形势。当前的教育是应该稳定调整为主,还是以发展为主?还是在稳定调整中继续加快发展?如何判断教育面临的形势,以下几点我们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1.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和人们对教育的心理预期增大问题。我们发展教育,必须始终居于这样的现实:我国人口多,独生子女多,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人口多,必须带来大规模的教育需求。独生子女现象,造成了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心切,为了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不惜一切代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支付能力也不断提高,不再满足于"温饱型"教育。研究表明,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教育需求成为最大需求。另外,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带来各类教育快速发展,使人们对教育的心理预期也逐渐增大。原来是高中毕业就可以了,现在变成要上大学;原来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了,现在变成要上好大学,重点大学。这种对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心理预期的增大,是促使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原动力。
  2.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教育与之相协调问题。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有很多方面,除了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这个最主要功能之外,目前发展教育还有两大特殊作用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一是发展教育可以促进城市化进程。我们推进城市化的目的之一就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仅靠推动农民外出打工是做不到的,这些打工的农民大多数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而真正能实现这一目的的就是教育,只有通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使他们掌握了在城市生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成功地使他们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二是发展教育可以延缓就业压力。现在我们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平均每年的初中毕业生约为2000万人。如果高中阶段录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以使20万人延缓就业3年;如果再升人大学,则可以又延缓就业4年。如果把大学本科学制改为5年,不仅可以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可以使现在反映强烈的大学生质量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3.教育快速发展的惯性和教育内部发展动力问题。"十五"期间是教育基本建设投资最大的时期。不仅仅是高校,就是好的中学也在大搞建设,而且多数是靠银行贷款建设。据估计,全国高等教育债务约2000亿元,高中学校债务约1000亿元。学校之所以敢借贷建设,是因为预期以后的学费可以慢慢偿还债务。如果教育在一个时期内保持一个非常好的发展速度,解决这些债务问题不是很困难。而现在高中限定择校生比例为30%,大学招生要稳定,让这些学校自己解决债务问题就很困难了。对解决学校债务问题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借鉴国企改革的办法,国家采取中央财政补助或银行停息挂账等方式帮助解决。
  4.大学教育的精英化和大众化问题。现在,对教育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提出质疑的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大学生质量问题,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这两个问题,其实都与精英化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区别有关。在精英化教育时代,精心选拔出来的少数人又予以精心培养的大学生,与现在已步入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大学生,在整体素质与培养方式上都有所不同,其质量当然也不可能一样。同样,现在的大学生在毕业时仍要与精英时代的大学生相比,期望值太高,不肯放下身段,也想找同样的工作,怎么可能?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大学生,其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当然也应大众化。目前,由于我们只是刚刚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人们对此还不能完全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
  上面提到的这些教育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能否定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都将会逐步得到解决。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发展的观念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峰。作者单位:吉林省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邵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