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阅读力训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8:05:17



(美)斯蒂芬.科特写了一本教我们如何提高阅读速度的书,《超级阅读力训练》   中国工人出版社 


        掌握阅读力

        一般人的阅读速度为每分钟300字。这是指阅读那些你比较熟悉又不太重要的书(文件),如:小说、游记、报刊杂志(非专业的)等。你可以用每分钟300字的速度轻松地阅读,并能领会其中的意义和乐趣。

        让我们以每分钟300字的速度阅读,一天花15分钟就可以念4500字,七天就可以读31500字,一个月以四周计就可以达到126000字,一年就读下一百五十一万二千字。一般300页(32开)的书是20~25万字,平均22.5万字,一年就可以看完七本书。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是美国公用图书馆人均年阅读量的二倍。不要小看了这每日15分钟,一年就是七本300页的书。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渡边茂提出“3万天学习论”:假定一个人可以活到81岁,那么他就拥有3万天的时间,这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为27年,大约为1万天。从1~27岁是“成长时代”;从27~54岁是“活跃时代”;从54岁以后是“充实时代”。

       现在是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是10倍20倍的加快。时间的价值比过去高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的意义就是拥有时间。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

       培根说:“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把读书放在工做效率最佳的时间里,你就可以事半功倍。”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大多数人上午8点到10点和下午3点到6点是效率最高的时间;而中午1点左右是效率最底的时间。在效率最高的时间里阅读艰深的书籍,收效就大。

      时间是以单元来计算的。已参加工作的人很难有大块的时间用来学习,平时能掌握的多是半小时、十几分钟的空闲。别以为零星时间不起眼,充分利用,积累起来也是了不起的。德国科学家费尔巴哈说:“在空间中,部分小于整体,相反,在时间中,至少在主观上,部分大于整体。因为,在时间中只有部分是现实的,而整体只是想象的对象,因为现实的每秒钟,对于我们来说是比想象的10年更大、更长的一短时间。”

       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快速提升阅读力,在有限的一生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突破阅读力

      阅读是人认识活动的一种古老的方式。但是,有关阅读力机制中的许多问题至今还没有搞清楚。
      为了研究阅读的过程,我们制造了一个阅读模型。以下就是其示意:

      读者——》视分析器系统——》言语运动分析器系统——》

      言语/听觉分析器系统——》记忆系统/思维作出决定/理解文字的结果——》

      控制——》传给大脑组织的信号——》反 馈——》书/读者

      大家知道,控制论研究的是两种过程:信息加工过程和控制过程。当把阅读看成“人和文”的某种系统时,阅读就是一种典型的控制系统。我们可以把阅读分成三大类:

      一、视分析器。它的功能是接收信息。新信息和关于阅读对象的基础信息都会影响到作出判断的性质和采取行动的速度。基础信息是指早就获得的、仍然保持在人的记忆中的消息和指令。视分析器部位活动结果表现为对读过材料的理解,这种理解作为阅读成果储存于记忆系统之中。

      二、信息的处理则是言语运动分析器、言语听觉分析器以及思维判断等部位的功能。

      三、控制部位是对各能器官(眼睛、手臂、舌头和嘴唇)进行操纵,也是一种特殊的控制。其结果使一系列的控制过程简化为“文章——读者——文章”的关系。同任何控制系统一样,着也是一种反馈关系。从示意图看,要实现反馈,需要将已经作出的校正方案(即对文字思考的结果)信号传给视分析器系统,从而做出“停读”、“继续读”、“重新读”的决定。

      在“人和书”的体系中,阅读表现为对下列过程的控制:

      *书本里所包含的信息成为被接收和被理解的对象;
      *大脑成为处理和控制信息的机器。

      根据以上的阅读模型,可以把阅读过程看成是:

      读者一看到课文,视分析器系统就开始对它作出反应,产生了对课文中的信息进行加工的复杂过程,这里不仅仅包括了视分析器的过程,也包括了言语运动分析器、言语听觉分析器等的加工过程,就形成了一定的方案,这时思维系统就发出指令:或是决定回头重读,或是决定继续往下读,或是翻到下一页,或是中止阅读行为。

      事实上我们的阅读速度之所以不快,其原因就是:阅读是接收语言和传播语言同时发生的一个统一过程,即阅读时不仅要眼睛看,还要放声念和用耳朵听,然而人们说话的速度是很慢的,每分钟150个单词就是极限,超过这一极限,语言就变成不可理解的东西。我们大多数人阅读之所以不快,就是养成了一边看一边读的习惯。

      要想提高阅读的速度就要抛弃传统的阅读法。1925年哈佛大学调查了一千人,其中大多数人的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0~750字。

传统阅读法的主要缺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发音影响:

      一般人默读时的嘴唇、舌头和其他发音器官都没有动。实际上所有这些器官都处在一种潜动的状态。默读的情况越严重(小孩就是这样),及文章的难度越大,那么,发音也就越响,潜语也就越强。

       所谓潜语就是一种无声的思维语言和自我对话。

       潜语分成两种形式:

       1、扩展语——在慢读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扩展语。这是一种特殊的潜语,其速度大体上与放声朗读时一样;

       2、缩略语——打个比方来说,与其次说是用眼睛看,不如说是用“耳和嘴”念。因为信息是在经过言语听觉系统加工之后才传递给大脑的。我们言语听觉系统其灵敏度比视分析系统低得多,即:看的快,听得慢。

       有意识地控制读书声,可以大大减少潜语。

       克服有声阅读的技巧就是:

       读,尽快地读,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克服发音毛病。

       二、视野狭小:

       所谓视野狭小就是看书时目光一次所控制的接收面小。

      视野越大,眼睛在停留时所接收的信息量也就越多;视野越大,目光在一篇文章中所停留的次数也就越少,因而阅读的效率也就越高。善于阅读的人目光撒下去所接触的不是两三个词,而是整整一行,完整的一句,甚至是整个一段。

      加大视野,整句整句地阅读,是一种有效提高阅读的方法。

      传统阅读时,眼睛是从左到右的一次次转移,即费时间又费精力。而快速阅读时,眼睛是做上下垂直运动,是沿着文章的中心自上而下的运动。一目多行,一目十行,一目了然。

      三、重复阅读:

      重复阅读意味着,目光在回头寻找未弄懂的单词和句子时,做了无效的劳动。

      在慢读的情况下,重读现象在读有100个单词的一段文章时就会出现10~15次。因此严重影响阅读的速度。

      快速阅读要求读过的单词决不重读,没有弄懂的地方在全文读完之后再进行重读。

      四、缺乏灵活性:

      读书要有目的地读,要整体的阅读。传统的阅读,把一篇文章从头到尾读完,因此阅读速度就慢。快速阅读讲究整体阅读,重要的章节、段落细读慢读,次要的章节、段落加快阅读速度。

      五、注意力不集中:

      大量观察表明,阅读速度慢的原因往往是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先浏览序言,再翻一翻目录,看一看前言和作者介绍,对这本书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阅读一本很深奥的非小说类的著作时,高效阅读是先读它的结论;

      *找几本内容相同的书,轮番阅读。它们可以相互阐明和补充,比只盯着一本书容易懂;

      *在书中的重要段落下画线,在书的空白处做批注,或是用纸条来写批注;

      *做各章节的摘要;

      *记下读过的每一本书的书名和著者,然后摘录内容,再加上自己的感想;

      *增加读书的乐趣,如:暗示读了这本书就能够增加收入、智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