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子沛:数据民主的细节——从航班延误说起(南方都市报 2010-6-2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8:13:30

数据民主的细节

——— 从航班延误说起

类别:时事评论   浏览量:97   版次:TM02   版名:南方评论 述评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0-06-20
作者:涂子沛 原创   手机看新闻 全国订报编辑此文

    ■第一专栏

    ◎涂子沛信息技术管理专家

    数据民主带来的全民数据共享,解决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能促进航空市场的有序竞争。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不难发现,这些由数据民主催生的细节,确实关系大局。

    据报道,在中消协今年公布的2009年消费投诉七大热点中,航空运输服务排在投诉增幅的第二位,其中航班延误的理由不能服众是主要投诉问题之一。最近,各地暴雨频降,因航班延误导致的机场冲突事件也不时见诸报端。据白云机场不完全统计,上月该机场受旅客冲击35次,23名工作人员被打伤。本月初,中国民航大学的刘光才教授撰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据他介绍:按照美国延误15分钟以内也算正常的统计标准,2008年北美的航班延误率最低,为27.02%;欧洲为27 .93%;印度最高,为49 .1%;中国28.52%,处于世界中等水平。

    我在美国经常搭乘飞机,也曾遭遇过延误,但未曾见到过口角,更不用说群体性事件。如果说中美之间的航班延误率仅仅只有1.5%的微小差距,“罢乘”、“霸机”事件为何屡屡在中国发生?美国人凭什么能处之泰然呢?

    航班延误纠纷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在于旅客与航空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美国社会对于数据的重视和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有效地避免了纠纷的发生。特别是去年以来,美国国内掀起了一股“数据民主化”的浪潮,白宫把数十万项以前政府专有的数据库推向了互联网,设立了数据门户网站data.gov,这其中就包括专门的全国航班延误数据。网站上线不到一个月,民间就有程序员利用它开发了航班延误的免费查询系统(http://flyontime.us/),任何旅客都可以查询全国平均飞行时间和各个机场候机时间,奥巴马政府任命的联邦首席信息官员VIVEKKUNDRA接受媒体采访时,高度赞扬这个由民间开发的第三方程序,认为这正是奥巴马政府希望促成民众共同参与解决社会难题的最好例证。就以费城至芝加哥航线为例,查询结果表明,从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共有7735次航班从费城飞往芝加哥。其中64%准点或提前到达、10%有20分钟以内的延误、22%有20分钟以上的延误,还有4%的航班最终取消。最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是各种异常天气条件之下的平均延误时间。例如,下雪天,平均延误时间为3分钟,年度最糟情况为76分钟;冰雹天气平均延误9分钟,最糟情况100分钟。此外,还列出了从周一到周日以及感恩节、圣诞节等不同时段的延误明细。一言概之,各种条件组合之下的数据明细基本都有了。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不难发现,这些由数据民主催生的细节,确实关系大局。一是可以帮助消费者找到表现最佳、或者符合自己需要的航班。消费者在选择航空公司的时候,信息是不完全的,不充分的,和航空公司构成一种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关系。航班的历史数据是一种有效的参考和信号,消费者在信息较为充分的情况下,自己做出对比和判断,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也感觉公平。

    二是最大程度降低了旅客等待时间的不确定性。法国有句谚语:让别人等待的人,他的错误会遭到众人的清算(O ncom ptelesdéfautsdequi sefaitattendre)。憎恶等待,这是人之常情,因为等待意味着时间流失、经济损失,不确定性的等待往往导致高度的精神焦虑。单次航班的延误时间似乎是随机的、无规律的,但是,当数据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航班延误时间的长短就会在统计上呈现出一种秩序和稳定。航班延误查询系统把这种统计学上的“秩序和稳定”传达给了旅客,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期待,合理安排时间,避免焦虑。

    三是有利于推动航空市场的良性竞争。中美之间的航班延误率虽然相差无几,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航班平均延误时间可能差别很大,把这个指标降下来,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这方面,航班延误查询系统也大有作为,它按平均延误时间给相关航空公司排了“座次”。回到上面的例子,经营费城至波士顿航线的公司共有4个,其中,联合航空的准点率最高,为67.1%;美鹰航空的准点率最低,为53.8%.此外,各次航班的表现也有明细,例如美鹰航空的A E4174次航班,全年共有210班次,平均延误7分钟;相比之下,联航名下的U 851,全年也是210班次,但平均提前13分钟到达。这些数据不仅是消费者的行动指南,也是各大航空公司的核心竞争指标。通过这种数据公开,促进市场竞争,航班延迟必然降到消费者能接受的合理范围之内。

    可见,数据民主带来的全民数据共享,解决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能促进航空市场的有序竞争。我相信,国内的各大机场也已经收集保存了这些数据,但为什么不能公开呢?遍寻中国民用航空局的网页,只在《中国民航2010年4月份主要运输生产指标统计》中查到一个笼统的航班是否正常的表格,粗略罗列了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航空公司原因占45 .24%,流控原因占24.23%,天气原因占16.79%,其他原因占9.66%.显而易见,制定表格的出发点是管理而不是服务,公众无法根据这个简单的数据而做出更有价值的分析和判断。据悉,为了治理航班延误,该局出台了史上最严厉的措施,核心是加大处罚力度,甚至取消违规公司的航班经营权。决心不可谓不大,但一味加强管理,不思改善服务,效果必然有限,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雷霆重手成了空炮,势必影响到自身的公信力。

    其实在美国,利用数据促进航班延误问题的解决由来已久。早在数据民主化的浪潮之前,国家交通安全局(N SA .gov)就在其网页上提供了一个“等待时间计算器”,帮助旅客估计因航班延误而导致的等待时间。2009年政府公布原始数据之后,民间开发出来的免费工具明显较其功能强大,该局便关闭了这个网页。有评论说,数据民主是一石三鸟,不仅服务大众,刺激经济,还为政府节省了软件开发的开支。更有意思的是,伴随着数据民主化的浪潮,美国的航班延误率正在呈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27%下降到2009年的20 .79%,再到今年的20.23%.当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数据民主的作用大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数据民主化的运动当中,全美有两千多名程序员为此做过志愿者。不仅有人打义工,甚至还有“好事”者越俎代庖,自己收集整理公共数据,并提交白宫。在这种态势下,美国数据门户网站上公开的数据已经从最早的几十项激升到今天的二十多万项,正所谓积滴水而成大海。

    纵观世界,数据民主不是美国一家的事,也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事。其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爱沙尼亚等多个国家都正方兴未艾。类似航班延误这样的免费工具也很常见。例如,在英国,为了帮助父母给孩子择校,一名普通程序员利用英国教育部公开的数据开发了全国学校查询系统(http://www.schoolmap.org.uk/),通过输入你居住地的邮编,用户可以在地图上获得居住地附近所有学校的名称、离家距离以及学校各项资源的详细报告。

http://gcontent.nddaily.com/e/c4/ec4a6c0d2b86d399/Blog/db9/9eab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