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于世博会的未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1:33:45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16:46 南风窗
一个基于世博会的未来
□本刊记者 郑作时
工业革命的梦想会所
在上海成功举办2001年APE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之后,为了进一步“谋杀”全球摄影师的菲林,为了给这座美丽的城市再加一道光环,2002年12月3日,上海又取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当摩纳哥投票现场传来胜利消息的时候,金茂大厦整个楼体好像都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是覆盖在楼体上的那8个巨型汉字:“申博成功,普天同庆”。上海方面宣布,将为世博会投资250亿,把上海世博办成有史以来最好的博览会。
斯时,中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黄金时代,而上海则站在中国纳入全球经济系统的最前沿。
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1851年,就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期,英国王室的阿尔伯特亲王操办了两次工业博览会后,随即产生了世界博览会的想法。举办地址选在伦敦海德公园。
事实证明,当大英帝国王室富丽华贵的马车出现在第一届世博会会址水晶宫的巨大的玻璃墙面前的时候,整个英国和来自世界的所有客人都为之震撼,英国制造了一个工业梦想的开始。
当然,除了水晶宫和第二届法国世博会的另一个建筑奇迹——埃菲尔铁塔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世博会的内容。后来,美国人在所有的世博会上都拿到了实质性的进展,美国在工业、电子和信息所创造的一系列革命性的“新鲜玩艺儿”,都在世博会上抓住了世人的眼球。无论是爱迪生的发报机、电灯还是留声机;抑或是柯达胶卷还有“世博会的牛角”—— 冰激凌;这是一个炫耀会所。人类所有的梦想和所有实现,都放在一个地方供人观看。就其本身而言,它代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上,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原子,被建成了重重2.4吨、高度124米的“原子球”,来表现人类对金属和钢铁工业的尊崇和对原子能和平利用的信念和期望。
而中国,作为一个正式的成员加入世博会,发生在1993年。这一年,世博会主办方国际展览局接纳中国为其第46个成员国。不过仅仅过了8年,上海就拿到了世博会的主办权,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炫目的结果,这意味着中国进入了大国的行列。
上海世博会,中国的“炫会所”?
2006年8月20日,炎热的夏天,上海世博会园区建设全面开工。相比于4年前申办成功时的举市狂热,动工显得静悄悄的,而此前的8月15日,世博会已经开始向全球20家企业发出参展邀请。
一方面这符合上海务实低调的作风,别一方面,缘于其间发生了很多争论。其中,关于世博会是否应在江南造船厂原址进行建设的争论最为激烈。
反对者认为,世博会从英国第一届开始,大多是临时性建筑,此番上海却要迁走前身为江南制造局的百年企业,意味着大批中国工业文物可能受到破坏。为此,上海有关方面出面表态,文物不会受损。
2006年的上海,开始为世博会从交通、场所、语言环境、志愿者等诸多方面着手进行初步准备。世博会走向上海的脚步,已经开始启动了。
无疑,相对于过去的任何一届世博会来说,上海世博会将会真正成为中国的一座“炫”会所。可以预见的是,一直到世博会举办的2010年,全球工业向中国转移的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由于中国具有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有大量农业人口尚待转化,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发展工业的天然条件。另一方面,21世纪的前10年,信息化的普遍应用时代将几近完成,比尔·盖茨“让每张桌面上都有一台电脑”的梦想会得到部分实现,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向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深入的阶段。在这个时点上,在中国举办世界博览会,上海无疑将是一个实地展现人类工业梦想的合适地点。
而上海为它的世博会提出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则反映了中国的另外一个现实:城市化。由于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化进程高度相关。上海作为中国工业化最早、也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城市,对于城市的意义,感受也是最深的。在这座城市中,可以看到来自中国每一个角落的年轻身影,他们当中,相当大一部分来自农村。他们怀揣热情,来到这个梦想城市,试图用自己的努力来换取一份稳定的生活。而同时,上海本地的市民,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市民,则背负着时代转型所带来的重担,迎接由整个中国转型所带来的挑战,努力去适应这个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这些努力的叠加,有了上海今天的辉煌,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窗口。
为上海,还是为中国?
为上海申博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在2006年回忆过他与前上海市市长汪道涵的一次长谈,谈话内容是关于世界博览会申请初衷。汪道涵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做上海市市长时,就提出过申办世博会的想法,1983年到1987年,汪3次出访日本,详细了解了日本举办大阪、冲绳和筑波3次世博会的情况,深深地领悟到世博会的战略性。作为一个在 二战中战败的国家,日本在战后十几年就在东京举办了奥运会,在大阪举办了世博会。这两次世界性的活动,把战后日本的经济增长真实地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并进一步推动日本经济日后的突飞猛进。
从根本意义上说,世博会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一种交流形式。汪道涵的看法是,世博会本身是一个展示的平台,而展示必然带来交流,也带来合作。世博会不卖除了纪念品之外的产品,所以它不同于以交易为目的的一般展会,甚至不能以交易成果来统计它的成果,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这种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平台,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站在这样的高度上理解上海世博会,当然不会把这个难得的机会仅仅理解为只属于上海的机会。不过,在上海,很多人确实把世博会降低到上海的机会这样一个层面。以至于吴建民在3月份一次上海高校的演讲中,也专门向那些高校学子们讲述世博会的话题。当时他问台下的学子这样一个问题:“2008年奥运会是北京的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是上海的世博会,对吗?”
这样的设问,本身就包含着有着多年外交经验的吴建民对这种理解的不赞同。如果把世博会仅仅理解成为上海一个城市的机会,那么主办世博会就是一个入不敷出的举动。整个世博会投资高达250亿,这就意味着世博会必须要对整个中国的进步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仅仅一个上海,恐怕无法吸收一次世博会带来的众多科技成果。而同时,全世界更多的眼晴都在看着每一次世博会,如果因为地区阻隔,上海世博会成不了中国的世博会,那么它就会成为除中国以外的世博会,中国将失去一次重大的机会,世界也将失去一次重大机会。世界只看到了中国的上海,而中国则看不到上海世博会带来的世界。
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点上
长三角作为中国中部沿海地区的战略意义已经无需再说。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脚步,从领先一步迈出开放步伐的珠三角开始,向内地、向长三角渗透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从2000年开始,精明的台商群落发出了“发现上海”的呼声,开始了向长三角进军的步伐,使上海和周边城市进入经济的一轮高速增长。但是到2006年,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群,在上海已经开始感到了生存危机。这已经不再是盛世危言,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目前,上海正处于这个时点之上。产业转移,订单转移,资金转移,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上海的对策是发展优势制造业和服务业,这是对的。但问题是如何来落实?囿于种种原因,上海在向内的融合度上远不如向外开放。对于向外开放,上海可以引进通用、大众、英特尔这样的国际巨头;向内——与长三角各周边城市的融合,则由于中国特有的地方保护主义而停滞不前。先有洋山港与宁波港的竞争,后有国际机场搬到浦东给苏州台商造成的不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由于长三角是一个跨省跨区的概念,而各地都以本地的经济发展为第一目标,所以争夺不断,融合程度不高。
但对于上海来说,制造业成本高居不下造成的产业外移,使上海必然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态度,因为无论是优势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是建立在传统制造业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地方保护主义仍行,上海的优势制造业和服务业又该为谁服务?
先入长三角,再入中国,这是上海的现实选择,而世博会正好是机会。从现在开始到世博会还有4年时间,而上海的传统制造业外移也正在过程之中。上海作为人才、信息和对向开放的窗口,其舞台作用非常明显。上海的现实选择是,在这4年时间内,完成与长三角城市带的融合。再利用世博会,建立自己服务于整个中国的地位。
上海已经开始捕捉这个机会。“服务经济”对中国来说是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概念。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正在迅速生长的中国企业,在专业化分工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都意识到核心业务是公司发展的关键。企业不仅不能办社会,甚至在专业化分工上也越精细越好。像人力资源培训、财务法律咨询、物流、人事代理等非核心业务,外包是一个重要方向,凡此种种,给上海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所谓服务经济,已非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经济,而是一个架构于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高技术核心经济。在这个方面,人才集中的上海有巨大的优势。2006年1月10日下午,在一个座谈会上,出身浦东新区的上海市副市长周禹鹏说,涉及软件、物流、人力资源、金融配套和财务等高端领域服务业的进入,不仅提升了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有效发挥了吸纳海内外人才的载体作用,还不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了投资环境。
而世博会无疑将给处于这个转变过程中的上海带来更多的启示,除了给传统制造业趋向集中的中国带来机会外,它还将给上海带来服务经济的起点。给上海的人才、技术在中国面前一个展示的机会。
我们有理由相信上海会抓住这个机会。作为中国最早的工业化城市,上海汇集过最优秀的人才,在30年代上海的黄金十年中,以强大的国际资本为背景和中国工业几乎为零的起步,上海尚且发展成为远东最大的城市,有着中国最强大的工业基础。70年后的现在,在中国全面工业化的今天,上海有一个更重要的担当——全面服务于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崛起需要上海这样一个窗口,无论她现在是否处于转型之中。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现在正处于中国的城市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背景之中,自身又处于传统制造业向优势制造业和服务业现代城市转型的城市,能够借助世博会带来的科技理念和博大胸怀,同时还有巨大的服务业现实机会,实现这个转型,迈向真正美好的城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