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中国劳动力之真实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5:32:03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26年中,中国的GDP增长速度是发达国家的好几倍,但工资增长速度却远远落后,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只有发达国家的4%左右。
超低的劳动力价格,几乎被一致公认为是中国在全球化竞争中的利器,也一直是某些经济学家津津乐道的所谓比较优势。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26年中,中国的GDP增长速度是发达国家的好几倍,但工资增长速度却远远落后。与美国和日本比较,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大约只相当于它们的4%左右。对这样悬殊的劳动力价格差距,人们一般是将其当做与发达国家的某种天然差距坦然加以接受的,还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人的自然禀赋,中国人就是勤劳而节俭嘛,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种所谓自然禀赋,它既不“天然”,也不正常。
最近,网络上流传一篇据说是2006年最好的经济分析文章,文中提到,获取竞争优势的办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加大经济活动中的科技、教育投入,在增加本国人民福利的情况下,提高经济活动的生产率,而另外一种相反的办法则是,以剥夺本国劳动阶层的各种劳动保障,人为压低他们的工资,放任自然环境的损害为代价,从而赢得竞争中的价格优势,后一种办法被形象地称之为打到底线的竞争(race to the bottom)。好一个打到底线的竞争,正是90年代后中国的全球化实践的最佳隐喻。
如今这种工资与经济增长反向运动的现象,已经开始从中国最下层的民工那里蔓延到所谓的知识阶层。这几年,在中国经济过热的同时,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出现了明显的下降,05年初,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已经被打到了每月500-600元的超低水平。一位在人才市场焦急寻找工作的河南财经大学的毕业生无奈地表示:这让人怎么活?
事实上,劳动力价格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而是政治、经济、社会、道德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中国超低的劳动力价格也并不是由什么自然禀赋所决定的,而是由一种人为的制度在起作用。其中,政治制度的作用相当关键。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劳动力被当做一种纯粹的自然资源在使用,他们既没有集体谈判工资的权利,更谈不上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常规的各种社会权利。在相当多的时候,他们的待遇甚至比毫无感情的自然资源都不如。起码,保护环境的呼吁在中国还是合法的,而保护劳动者权利的呼吁则很危险,被称为“维权”,维权者很可能被关进监狱或劳教所。
因此,中国的劳动力价格被压低,是一种典型的政治过程,并不是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们众口一词的简单的市场过程。现在我们已经很清楚,在中国经济全速增长的整个过程中,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可以在全球竞争中赢得有限但非常脆弱的比较价格优势,但牺牲的是人民的福利,降低的是社会的伦理标准。难怪有西方评论家惊呼:中国正在摧毁资本主义!
对这个结论,只要看一看工厂中远远高于正常水平的工伤死亡率、远远超过正常水平的工作时间,就丝毫也不会怀疑了。或许,正是凭借这种野蛮的力量,我们才能让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对手不寒而栗。然而,野蛮的力量毕竟是野蛮的,它不可能与文明的力量做长久的赛跑。
毫无疑问,闻利起早的国际资本是非常欢迎这种体制的,除了压到极限的工资外,对环境破坏的容忍,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性开发,对本国市场的让渡,对本土经济的歧视等等,都使中国成为国际资本垂涎欲滴的肥肉,也正是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得以奠定的基础。
在这个星球上,人们可能只见过赖账不还的发展中国家,却很少见到像中国这样奢侈和大方的穷国。在毛泽东时代,中国曾经以赔本赚吆喝的方式大肆支援第三世界,在今天,中国以同样的方式无私地补贴着国际资本。这真是一种绝妙的历史雷同。毋庸置疑,这些的确为中国创造一个完美国际形象提供了数据上的支持,但同样毋庸置疑的是,所有这一切在相当程度上是以本土企业的衰弱和人民的贫困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的本来目的是让人变得昂贵起来,而伴随着中国的高速增长,中国人却变得越来越廉价,这显然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扭曲。
正象国内一位学者所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两分法,掩盖了中国经济真实的一面。中国在本质上是权力经济,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不过是权力经济的外衣和障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