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选择题解题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2:22:27

政治选择题解题方法

选择题是高考政治试题中一种稳定的题型,因其具有角度多、跨度大、迷惑性强等优点,因而能有效地发挥考查考生识记、理解、比较、辨析等方面的能力。
  一、类型:
  1、表述型选择题
  表述类型选择题是选择题中最简单且使用较多的一种题型。它要求考生按照题意在几个选项中选出应该肯定的一项。它的几个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表述题题干中常用"表现在""标志是""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有"等问句。
  由于表述类型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但基本上着眼于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基础上的再认再现。因此就要求学生必须对课本知识点进行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和掌握。
表述类型选择题的设计,一般是在备选项的用词造句上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鱼目混珠,或以本代末,或因果倒置。解答表述类型选择题失误主要有四:一是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理解掌握得不够全面;二是不能完整地或是错误地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三是对一些隐性限制词缺乏警惕性;四是忽视题干中限制条件,从而导致解题思路的偏离。
  2、最佳型选择题
  最佳型选择题就是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要求,其他选项符合或基本符合,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完全切题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它的最大特点是选项内容与题干要求之间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在联系。它的另一特点是在题干的问句中常常有"最""主要""根本""全面""决定性或是最主要、最突出、比较全面"等限定条件。
最佳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比较、概括知识的能力,解答好最佳选题必须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并能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各类政治、经济、历史现象,揭示其本质。
  解答最佳型选择,主要就是抓中心,即通过概括题干的中心,来提炼题目的主题与指向。
  3、材料型选择题
  材料类型选择题是把材料解析题特有的考查功能向选择题延伸的结果。其形式是题干由一段或数段材料用简明扼要的设问构成,备选项一般是对所引材料表明的含义的判断和解释,要求学生对备选项中的解释是否与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相一致做出判断。它同材料解析题的区别在于:①材料解析题提供材料,提出问题但没有答案,答案要求考生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去做:而材料类型选择题虽也提供材料,提出问题,但有正确答案,只是这正确答案隐藏在备选项中,需要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备选项的基础上去选出。②材料解析题的测试目标主要是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
所选材料有时是名言俗语,有时是古诗文,有时是警句,有时是现实事例,这些一直是近年高考命题的兴奋点。不过材料无论如何变换复杂,都是为突出所考考点服务的:材料都是现象,考生所做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目前,这类选择题在考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其中哲学的选择题一半以上是材料型选择题。解材料型选择题,重点是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要善于抠字眼。
  二、审题:
  1 审查题干,确定题干的规定性。这是前提条件。
  第一 明确题干的要求和答题方向是正方向选择还是反方向选择。
  第二 确定题干本身的表述属于哪种类型。一般有完全正确型,完全错误型,正误混杂型,表述中性型。
  第三 准确判断题干的内容,准确地把握“题眼”,即关键词语,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规定性。这是审题中重要的环节。只有准确地把握“题眼”,选择题肢才有目标
  1、例:(2003年高考天津卷14题)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倡导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支援西部地区,从全局上看主要是为了
  A、利用西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 B、提供西部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
  C、向西部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D、保持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2 审题肢,注意题肢的迷惑性,认真、准确地理解每一个题肢,把握题肢的基本含义,判断每一个题肢本身的说法是否正确。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题肢本身说法是错误,可先直接排除(逆向选择题除外)。
  3 审题肢是否与题干存在必然的联系。要注意运用所学知识,把题肢与题干一一对照,认真分析题肢与题干间的内在联系,一般说来,题肢与题干存在某种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就选,如果某个题肢与应选题肢之间是直接联系,而与题干之间是间接联系,则这个题肢不能入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级联系选,二级联系不选。
  三 、 正确运用“排除法”解答选择题:
  2例:(2003年高考天津卷29题)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
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
  在2002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的选择题中,组合式选择题(由题干、组合肢和备选答案组成)共有七题,占所有选择题的1/5之多。但是从得分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分析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组合式选择题的题目较长,阅读量大,很多学生做这种题型时方法不当,其实做组合式选择题最佳的方法就是采用排除法。
  1、 排误法:即排除内容本身是全部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肢。
  (1)正向排除法:就是直接从题目中提供的组合肢中进行排除。只要能够确定组合肢中的一个错误肢,就可以把凡是有该组合肢的备选答案排除,往往一步就能直接得出正确答案。
3例:(2002年上海高考单选9题)今年5月31日,江**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是因为
  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  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③ 经济搞上去了,其他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④ 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简析:通过认真阅读题目和组合肢,可以发现组合肢中的③是明显错误的,原因是过分夸大了经济的作用,所以凡是用③来组合的答案都是不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就应该是C。采用正向排除法进行排除的关键是在于对组合肢的排除一定要准确。
  4例:(2002年高考32题)现实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理论问题,所以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应当是
  ①自觉把思想认识从教条主义的观念中解放来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不动摇
  ③根据实践的发展,在坚持中发展 ④一切行为和认识都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论述为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简析:通过认真阅读题目和组合肢,可以发现组合肢中的第④是明显错误的,因为根据教材知识很容易判断出正确的说法是一切行为和认识都应该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出发点,所以凡是用④来组合的答案都是不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就应该是A 。
采用正向排除法进行排除的关键是在于对组合肢的排除一定要准确。
  (2)逆向排除法
  就是在组成备选答案的组合肢中首先确定一个正确答案中必须具备的组合肢,凡是没有这个组合肢的就可以排除。
  5例:某气象部门预测到当地将要遭到冰雹袭击的信息,却以“只对某级政府负责”为由只通报政府不向社会通报,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对气象部门“只对某级政府负责”的说法应该这样认识
  ①此气象部门不应该对政府负责
  ②此气象部门不仅要对政府,更重要是对人民负责,
  ③我国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
  ④因为此气象部门是政府领导的,应该对政府负责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简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是人民办事的机构,由此可知,组合肢中的②是正确答案中肯定要有的,所以没有②的A、B就可以排除,剩余的C、D再用下向排除法就可以排除④,此题正确答案应为C。运用逆向排除法往往不能一步确定正确答案,还需要辅之以正向排除法。
  2、 排异法:即排除内容本身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规定性无关的题肢。
  6例:(2003年上海高考单选1题)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下表中的数据从若干方面印证了我国十多年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年份 GDP(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恩格尔系数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1990 / 1510.2 686.3 54.2% 58.8%
  2001 95933亿 6859.6 2366.4 37.9% 47.7%
  表中数据表明我国到2001年
  A、大体上解决温饱问题                          B、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C、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7例:(2003年上海高考单选2题)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食物开支在全部开支中所占的比例。收入水平低的家庭,其用于食品支出的费用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高,收入水平高的家庭则相反:所以说恩格尔系数反映了
  ①消费基金与积累基金的关系 ②消费基金内部结构关系
  ③家庭消费内部结构关系 ④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结构关系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四、选择题常见的干扰方式:
  综观近几年政治学科高考,考生在选择题部分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试题所采用的干扰方式缺乏了解。
  1、张冠李戴法:这类题目往往以相关的知识或相近的知识作干扰题肢,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对策:在平时的复习中,考生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对重要时事,要尽可能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8例:(2004年全国春季高考22题)在1972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获得划时代的胜利。主要表现在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一切席位的合法权力      B.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
  C.美、日等国保留台北席位提案被废置            D.美国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否决
  9例:(2004年全国春季高考23题).在当今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中国
  ①关于人权的主张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②国际环境得到改善,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提高
  ③面临着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
  ④因加入WTO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鱼目混珠法
  试题通常以相近、相似、易混的知识作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对策:在高考政治试题中,几乎每年都有类似的题目。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对相关、相近、易混、易错的知识进行比较和辨析,才能排除干扰准确作答。
  10例:(1994年高考14题)在下列选项中,采用多党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有
  A、加拿大荷兰 意大利                        B、澳大利亚 比利时 西班牙
  C、英国 荷兰 澳大利亚                     D、丹麦 比利时 西班牙
  正确答案是D肢。该题虽然考查的是常识性问题,但该题的四个题肢中涉及八个国家,有的实行多党制,有的实行两党制,有的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有的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题肢之间有较强的干扰性,要把符合题干条件的答案选出来, 确实有一定难度,考生稍有疏忽就会误选。
  11例:(2003年高考天津卷15题).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当地的“民主恳谈会”,是基层政府就重大政策和建设规划等问题征询群众意见的新举措,已成为基层政府联系当地群众的新形式。在这种场合,群众行使的政治权利是
  A、选举权利        B、集会自由        C、民主监督权      D、行政申诉权
  3、偷梁换柱法:这类题目通常是在题肢中偷换概念或转换论题,考生稍不注意就会误选。对策: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将题干所涉及的概念和题肢的概念作对照,看其内涵和外延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不可选。
  12例:(1999年高考25题)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民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各地相继建立了村民选举制度、村民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一系列村民自治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1998年11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表明
  A、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在逐步完善         B、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组成部分
  C、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是我国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    

D、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正确答案是AB肢,D肢与题干不吻合。C肢的错误就在于将“基层民主建设”这一概念偷换成“基层政权建设”。在我国基层政权是指乡镇一级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仅是村民自治组织,而不是基层政权。“村民委员会自治制度建设”属于民主范畴,而不属于基层政权建设范畴。
  4、正逆颠倒法:逆向类型选择题要求以各选项中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部分的问句中常有"不是""不属于""不正确""错误的""与…无关"等词,往往在这些词下面加着重号。
解答逆向型选择题首先要看清题目,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并用。也就是首先根据题意正向思维,找出符合史实的选项,然后再逆向思维,把符合事实的选项划去,剩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即正确答案。
  应该看到,通常情况下命题者不会特意出逆向型选择题,通过"文字把戏"来迷惑考生,出这类题是为了适应考查点的需要。纵观历年选择题,考的是"少数的"内容,"特殊的"内容,"独有的"内容,所以易出一些逆向否定型的选择题。
  命题者在试卷的中间部分,一改正向思维的模式,插上一道逆向思维的试题,常常导致一些考生失误。
  对策:解答这类选择题,关键在于判明题干的方向,在确认题目是逆向选择题的前提下,只要将原来正确的题肢舍去即可。
  13例:(1990年高考34题)根据宪法第36条规定的精神,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我国宗教政策的是
  A、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B、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C、公民有宣传宗教的自由,也有在各种场合宣传无神论的自由
  D、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都是唯心主义的、不科学的,都应进行批判   
正确答案为BCD肢。由于受正向选择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少考生选择了符合我国宗教政策的A肢,而把不符合我国宗教政策的BCD肢舍弃了,以致该题的得分率较低。   
  5、主次颠倒法:这类题目常将概念间的主次关系颠倒,粗略看来,题肢意思和题干非常吻合,其实是以非辩证性干扰辩证法。 对策:答这类题一定要注意对应概念间的主次关系,诸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与政治、物质和意识、实践和理论、国体和政体等,无论在什么情形下,都是前者决定后者,要警惕命题者以貌似辩证性的手法加以干扰。
  14例:(1999年高考33题)蚕蛹蜕茧时,要经过艰苦的挣扎,才能生出强有力的翅膀,变成蛾。如果人们把茧剪开,它虽然可以毫不费力地爬出来,但身体十分臃肿,翅膀很小,并很快死去。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B、生命运动的过程是同化和异化的统一
  C、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也有决定作用          D、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尊重规律
  正确答案是AD肢,B肢与题干无关,C肢貌似辩证地看问题 ,其实不然。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的作用不论多么巨大,也只能是第二位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而不可能“也有决定作用”。
  6、因果倒置法:因果类型选择题、顾名思义考查的是各类政治、经济生活现象的原因和结果:大多是题干为果,选项为因。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多因一果或是一因多果。常用"原因是""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等问句。其中在考查原因时又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主要原因等。这种题型最富于多变性和综合性,一般有较大的难度。
  高考日益强调考查思维能力,因此因果类型选择题比重不断加大。解答此类选择题,首先要正确理解常用相关概念的含义及区别与联系,从性质、作用、方向、层次等方面来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一般地说,政治、经济、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都由多种因素促进。在诸多因素中历史发展的客观因素是客观原因,而人的因素叫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同主观原因不尽相同,指的是在诸多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但这种主导因素有时不止一个,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称之为"最主要的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根本原因是从本质上说的,即导致事物发生的最本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反映着客观历史规律的要求。因此分析根本原因一般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几个角度去分析。而直接原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它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因果类型选择题、顾名思义考查的是各类政治、经济生活现象的原因和结果:大多是题干为果,选项为因。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多因一果或是一因多果。常用"原因是""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等问句。其中在考查原因时又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主要原因等。这种题型最富于多变性和综合性,一般有较大的难度。
对策:解答因果关系选择题,一要注意应把题干和备选项结合起来分析,题干为因,备选项应为此原因的结果;反之亦然。是因果型试题,还是果因型试题;二要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是因果型的试题要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题肢是不是题干所述原因的原因。如果是果因型试题尤其要注意检查题肢所述原因是不是同义反复,有没有因果倒置。需要注意的是,有三种情形的备选项是不能入选的:第一,答非所问者不选;第二,与题干的规定性重复或变相重复者不选;第三,因果颠倒者不选。
  15例:(2003年高考天津卷27题)世界多级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C、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D、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加强
  16例:(1990年高考第25题)宗教还将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原因有
  A、宗教作为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B、宗教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C、国际宗教势力的影响                             D、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正确答案是AC肢。B肢明显错误,因为宗教作为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D肢是题干的“果”,而不是题干的“因”。许多考生在答该题时。都误选了D肢,原因就在于没有弄清命题者在这里使用了因果倒置的手法。
  7、同义反复法:这种手法通常是在果因型,或者题干有“说明”、“表明”之类的选择题中,设置重复题干意思的题肢,考生如不仔细辨析,就会错选。对策:解这类题,要注意将题肢和题干逐一比较,舍去不属于题干的原因的题肢,如果是最佳选择题,只能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一个题肢。
  17例:(2003年江苏高考单选29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
从经济常识看,这句话说明:
  A、农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D、农业现代化就是国民经济现代化
18例:(1995年高考10题)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
A、宪法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                        B、民主的原则是与实践相脱节的
C、劳动人民不能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                D、民主权利的实现受到了私有制的限制
  正确答案是D肢。政治根源于经济。资产阶级在制定宪法时,之所以要用“全民性”来掩盖其民主的阶级性,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中存在形式上平 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其根源在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可见,D肢是经济方面的原因,是根本原因,A肢是造成上述矛盾的政治方面的原因和直接原因。题肢B和C是题干内容的变相重复,或者说都是题干内容的表现和注释,而不是原因。
  8、以偏概全法: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设计的题肢,常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 情形代替所有情形。对策: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各个题肢进行全面分析,将观点片面性、绝对化的题肢舍去。
  19例:(1999年高考30题)某地农民刊登广告,聘请城里下岗职工到农村去就业,得到一些下岗职工的热烈响应,他们纷纷到农村承包土地,种果树,开鱼塘,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这表明
  A、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B、农村比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途径

C、实现再就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D、城乡差别已不复存在

正确答案是AC肢,BD肢就是以偏概全、片面地看问题。诚然,农村某地方确实需要劳动力,有不少就业的机会,但这并不能表明农村就业机会比城市还多,更不能得出因为有少数城市下岗职工到农村就业,城乡差别就不复存在,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9、添枝加叶法:命题者在题干或题肢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对策:答这类题,考生首先要抓住题干或题肢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原来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须舍去。对题中出现的“所有” 、“任何”、“一定”、“都”等字词一定要慎重推敲。
  20例:(1992年高考不定项选择题)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就是说
  A、在阶级社会里,民主始终是最基本的国家制度 B、在阶级社会里,被统治阶级不可能获得任何民主权利
  C、在阶级社会里,民主和专政总是统一的 D、随着国家的消亡,民主也就不存在了
  正确答案是CD肢。A肢的主干成分是“民主是国家制度”,命题者在句中增加了“始终”一词,这就使观点的正确性发生了变化。因为,民主制度是与专制制度相对立的国家制度,民主制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些阶级社会中,只是个别现象,到了资本主义时代,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才真正在世界多数国家建立和发展起来,可见A肢是错误的。又如,B肢也存在着类似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民主作为国家权力,总是由统治阶级独享的,但不等于说被统治阶级没有“任何”自由权利。在资本主义社会 ,由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长期不懈地争取自身民主权利而进行斗争,也会迫使资产阶级作些让步,从而获得某些民主自由权利。所以B项是不符合实际的,应予以否定。  
10、似是而非法:这类题目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对策: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理论和题干的规定性,对相关题肢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的题肢所干扰。 21例:(1996年高考19题)下列看法中,符合辩证法的有   

A、和谐就是美和善     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C、是亦彼也,彼亦此也   D、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目的是要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观点的认识。为增加试题难度,拉开考生档次,命题者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设计出四个相似的题肢,虽然这是一道最佳选择题,但考生误选率高达60%。因为,A题肢的美和善、C题肢的“是”与“彼”都是指的一个方面,构不成对立统一;B题肢的“登”与“临”是指实践,是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皆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可见,考生只有对唯物辩证法透彻理解,融会贯通,并对题肢作仔细的比较、辨析,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11、答非所问法: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有意识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题肢作干扰。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对策:解答这类试题,只能选择那些和题干之间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题肢。对那些和题干无关的题肢,不论其本身的说法多么正确也不能选。  

22例:(1999年高考28题)针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江**主席提 出了加强国际合作,防止危机蔓延;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尊重有关国家和地区为克服 这场危机自主作出的选择等三点主张。这说明
  A、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正在增强         B、中国主张维护世界和平
  C、中国主张不干涉他国内政                D、中国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正确答案是CD肢,AB两肢说法虽然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纯属答非所问,故不可选。

12、舍本求末法:试题以现象或假象否定本质和规律,以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东西来代替根本的、主要的东西。对策:解答这类试题,考生必须把“现象只看作是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自觉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才能排除干扰,否则就会舍本求末,导致失误。
  23例:(1997年高考17题)1995年初,某些发达国家宣布减少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其所欠的债务。而据亚洲开发银行同年年底发表的统计报告,发展中国家的外债为17905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表明
  A、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合理的国际分工状况没有改变
  C、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奉行经济扩张和掠夺的新殖民主义   
  D、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在逐渐减轻
  正确答案是C肢。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一种表现,本质一定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题干材料指出:“某 些发达国家宣布减少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其所欠的债务”。D肢就是据此提出的顺理成章的 干扰项,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因为,D肢所反映的现象正是发达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这一 本 质的表现。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恩赐和同情,而是为了更进一步加重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外债达到1790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这一经济现象,从表面看好像是A肢和 B肢造成的,其实它们都不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债台高筑的根本原因,二者虽然和题干有联系,本身也正确,但都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  
  小结:
  1.审清题干、题肢,抓关键词语。
  2.一眼看下去就知错误的选项,首先要排除(逆向选择除外)
  3.题肢本身无错,但不符合题干者,亦排除。
  4.相信第一选择,除非的确搞错,否则不要随便改动。
  附:十种情况不选
  (1) 表述有错者不选(2) 肢干不符者不选(3) 肢干双重者不选(4) 因果相悖者不选
  (5) 正误相混者不选(6) 题干矛盾者不选(7) 间接联系者不选(8) 范围不符者不选
  (9) 要求单一者不选(10)反向选择者不正选

 

政治学科多项选择题的解法

高中政治学科中的多项选择题(也称不定项选择题)训练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历届高考试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较理想的难度和区分度。从命题能力目标来看,多项选择题旨在突破单项选择题中题干与题肢之间常在概念、判断上作甄别的单一思维方式,而力求建立起多方位、多层面的推理关系。学生在多项选择题上的失误也常表现为多选、漏选和错选。为此,笔者就高中思想政治课多项选择题的解法作一探讨。
提高多项选择题的解题能力,必须先提高阅读和审查题目的能力。阅读审查选择题时,要把握好两个方面,即把握题干规定性,鉴别正确题肢和如何识别错误题肢。

一、 要认真把握题干的规定性。

题干的规定性就是指回答题干所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限定。提干的规定性不同,要求所选的题肢不同,凡是正确题肢都必须符合题干规定性。如以政党问题为例例举选择题的题干,分析它们在题干规定性上的要求:
  (1)“政党是”这一题干的规定性:从内容上限定要全面正确地理解政党概念及它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关系,从条件上限定从共性上理解,不是理解某一特殊国家的政党。因此,只要符合这两个规定性的要求的题肢,就是正确的。
  (2)“政党的产生和存在是以社会的阶级划分为基础的。这说明”这一题干的规定性:从内容上限定政党与阶级之间关系的理解。因此,题肢只要是对这一关系的正确理解,就是正确题肢。
  二、要注意题干与题肢间的几种关系,识别错误题肢。
  (一) 同一关系
  此类选择题的题干与正确题肢之间存在着同一关系,它有两种具体类型:一种是题肢中只有一项和题干构成同一关系的,这是单项同一关系选择题;另一种是题肢中至少有一项和题干构成同一关系的不定项选择题。
  如1995年全国卷第25题:流通中的货币量是有以下因素决定的:A 、待售商品的数量 B 、商品的价格水平 C 、货币的流通速度 D 、居民货币持有量。该题题干和正确题肢A、B、C构成同一关系,即A、B、C肢回答了题干的规定性,可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由待售商品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决定的。
  (二) 因果关系
  此类选择题的题干和正确题肢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表现在因果关系选择题中即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的情况。
  如1995年第23题:对阶级、国家、政党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有:A、阶级是国家和政党存在的基础;B、有了阶级就需要有国家;C、有了国家就需要有政党;D、政党都是为一定阶级夺取和掌握政权服务的。正确答案是A、B、D。该题干的指令方式没有定向限制,具有多方位多层比的辐射性,它要求学生具有较高分析能力,,题中C项本身的表述是一个错误的因果关系,因为政党固然是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为实现其政治主张,维护其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政治组织,但它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不能认为因为有了国家,所以就会形成政党。
  确定因果关系这类选择题的正确题肢,关键是要判断该题肢和题干能否构成题干要求的引起和被引起的因果关系,凡是符合题干要求的就是正确题肢;反之,就是错误题肢。
  (三) 包含关系
  此类选择题的题干和正确题肢间是一种包含关系。判断确定包含关系的正确题肢,当选题肢的基本理论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要(事例、材料)表明的问题,凡是能表明题干中(事例材料)所包含的基本理论观点的就是应主要看的正确题肢;不是题干(事例、材料)所揭示的基本理论观点的题肢,即使内容正确,也是不应当选的错误题肢。一事多理的不定项包含关系选择题中,一定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来确定(事例、材料)所包含的多个理论基本观点的题肢,在一理多事的不定项包含关系选择题中,也要从多方面来确定正确题肢,凡是包含题干(基本理论观点)的题肢(事例),就是应选的正确题肢。这类选择题常用“……这说明”、“……这表明”来表示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包含关系。1995年高考政治全国卷试题中,这类试题共有11题,占整个选择题题量的36.6%;它的分值共27分,占整个选择题分值的38.5%。
  (四) 从属关系
  确定从属关系选择题正确题肢的原则是,凡是题肢是从属于题干规定性的“概念”所指对象的,就是正确题肢;凡是题肢是从属于题干规定性的“整体”的“部分”,而不是其他“整体”的“部分”,也是应选的正确题肢。
  1995年全国试题第8题:下列行为中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有:A、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 B、在学校里宣传宗教教义 C、在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D、外国传教士在我国教堂传教。此题与题干相符合的正确题肢应是A,题干与正确题肢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题干是整体,正确题肢是整体的一部分或几部分;部分从属于整体,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综上所述,要正确选择多项选择题,必须具有较为扎实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具有较好的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教师应举一反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辨析,以消除学生对多项选择题的畏惧心理。

 

政治选择题的答题要求和技巧

1、解题的基本要求  ①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前提。因此 ,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力求全面、准确地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要点。  ②仔细阅读与分析题干 ,明确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是进行选择的出发点。因此 ,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养成认真分析题干的习惯 ,反复阅读题干材料 ,吃透题干精神。 ③坚持“以干求肢”的解题原则。即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 ,逐一分析题肢 ,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 ,排除与题干的规定性相悖的、脱钩的错误选项或同义反复的选项 ,才能做到准确无误的选择。

2 .解题的基本方法解答政治选择题应遵循先审题干、后审题肢。肢干相连、以干求肢的原则。要贯彻这一原则 ,在解题时必须做到“四审”和“四排”。

“四审”

一、审题型。首先 ,要确定题型 ,是单项选择题 ,组合式选择题 ,还是不定项选择题 ,特别要注意在不定项选择题中的单项选择题 ,这类题型从九九年高考试卷的一题增加为 2 0 0 0年的三题。由于判断失误多 ,部分考生往往不能将单项选择题从众多的多项选择题材中分辨出来 ,以致于把简单的单项选择题当成多项选择题来做 ,结果导致失误。因此 ,选择题的题型要求不同 ,取舍就各异。其次 ,要确定好思维方向。明确哪些是正向选择题 ,哪些是逆向选择题。逆向选择题要求考生选择错误的选项 ,正确的选项不能入选。

二、审题干的规定性。审题干就是要弄清题意 ,明确题干的规定性 ,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如何确定题干的规定性呢 ?可从如下两方面入手。首先 ,要明确题意。从 2 0 0 0年高考试题看 ,绝大部分选择题的题干都以材料的形式出现 ,这一段材料主要讲什么意思 ,必须读懂、弄通。同时 ,要明确材料后面的要求 ,规定我们解决哪些问题。从2 0 0 0年高考试题来看 ,主要用“表明”、“说明”、“启示”、“体现”、“原因”等五种规定性来限定答题的思路。其次 ,要着重弄清题干在时空、内容、逻辑三方面的规定性 ,以便确定题干规定性的知识范围。如时空范围的规定性是“现阶段” ,还是“历史上” ;是“社会主义民主” ,还是“资本主义民主”。又如内容范围的规定性是“经济常识” ,还是“政治常识”或“哲学常识” ;是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内容 ,还是有关“国家制度方面的知识”内容。再如逻辑方面的规定性是以果寻因 ,还是以因求果 ;是找区别点 ,还是要找共同点等。

三、审题肢。遵循以干求肢的原则。大家在审题肢时要注意确定四种不同的题肢 :第一、确定哪些是正确的题肢 ,即符合题干规定性要求的题肢。第二、确定哪些是错误题肢 ,即存在明显知识性错误的题肢。第三、确定哪些是干扰性题肢 ,即题肢本身的知识内容正确 ,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符。第四、确定哪些是一级引申题肢 ,哪些是二级引申或多级引申题肢。做到正确题肢或一级引申题肢入选 ,错误题肢、干扰题肢、二级引申或多级引申题肢不选。

四、审题干与题肢之间的关系。从语文基础知识的角度来看 ,题干与题肢之间的知识结构是陈述句结构 ,题干是主谓结构 ,题肢则是宾语。这一结构形式就决定了在解选择题时 ,只能做到以干求肢。通过分析寻找题干与题肢之间的最佳联系 ,即题肢与题干规定性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肢干相连 ,上下结构相通。

四排:

一排错项。题肢的观点本身错误或包含着部分错误的要排除 ,但逆向选择题除外。

二排重项。题肢的观点不在于说明题干的规定性 ,而是对题干规定性的变相重复。这就要求我们对干、肢进行反复的比较 ,找出两者的相同相异点 ,如果题肢的观点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是变相重复的 ,应排除。

三排异项。题肢的观点虽然正确 ,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 ,这样的选项应排除。

四排大于或小于项。题肢的知识内容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 ,这样的选项也应排除。  

为进一步说明以上解题原则 ,下面以实例说明 :

我国现阶段的政体是由什么决定的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由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 B 由我国的宗教制度  C 由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 由我国的民主制度  E国体

四审的结果是 :第一、本题是单项选择题 ,是正向选择题 ,是内涵型选择题。第二、题干的规定性中“政体是由什么决定的”是关键词 ;“我国现阶段”是限定词 ,规定了时空范围 ,内容是政治常识。第三、A项正确 ,应入选。B项是错误选项 ,应排除。C项与题干的规定性重复 ,应排除。D项本身的知识内容正确 ,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一致 ,应排除。E项的观点大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 ,应排除。

由此可见 ,在解答此题时通过“四排” ,即排B项叫排错 ,排C项叫排重 ,排D项叫排异 ,E项叫排大的解题方法 ,将各种与题干规定性要求无关的选项排除后 ,正确选项也就自然产生了。当然 ,并不是在所有的选择题中都同时存在以上四种干扰或错误选项 ,有的可能只有一项 ,有的可能有二项或者三项 ,有的可能一项也没有 ,四个选项都正确。因此 ,同学们在解选择题时一定要根据各题的具体要求 ,从各题的客观实际出发 ,才能达到应有的解题效果。

政治中考非选择题的设问方式及趋势

在政治中考试题中 ,非选择题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比较全面地考查和体现了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希望能对政治中考备考复习有所帮助。

一、非选择题的设问方式

第一、“如何体现”型。这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为政治常识的内容 ,一般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这类题型从其答案来看 ,可转化为“体现了什么观点”和“是如何体现的”两个问 ,即考查“是什么”和“为什么”。它首先考查的是考生对知识的再现能力 ,要求考生能再现这些观点 ;其次 ,考查考生对材料 (事件 )的分析能力 ,要求从材料中分析出这些观点 ;最后 ,要求考生能分析出材料与观点的关系 ,能够运用材料印证观点。类似提法有“如何遵循”、“体现了什么”等。其代表题目有 :“这一方针的内容在公告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 ;“我国政府的上述行为是如何遵循我国XX政策的基本点的 ?” ;“这次宪法修改的过程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原则的 ?” 。

第二、“怎样做到”型。这类题型综合性强 ,难度大 ,考查的知识点多为考生所学的知识内容 ,且多出现在论述题中 ,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指出了是什么样的方法 ,要求考生回答怎样依法或依据国情办事。它考查的是“怎么做”和“为什么”的问题。它首先要求考生联系材料分析 ,拿出正确的、观点鲜明的做法(自己的或别人的 ,视材料而定 );然后要分析材料 ,用材料中的做法来印证考生提出的观点。

第三、“如何认识”型。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政治现象和经济现象的认识 ,题目设置多与社会热点紧密相关 ,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认识和评价 ,多出现在简答题和论述题中。如:对“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认识 ;对“再就业工程”的认识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 ;对“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方针和决不放弃使用武力”的认识 ;等等。这类题型的设问方式多种多样 ,在回答时应该抓住这样几点 :首先 ,要回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其次 ,要评价这种现象的作用或后果 ;最后 ,要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或应对措施等。当然 ,具体的回答得视题目而定。

第四、概念间关系型。这类题型以辨析题为主 ,多表现为对两个概念间关系或地位的错误理解。有以下几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只看到二者的联系 ,夸大其同一性而忽视其区别 ,如:国家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的关系。第二种情形是不能正确认识二者的地位和作用 ,强调 (夸大 )一个 ,否定 (忽略 )一个 ,甚至是本末倒置 ,如:法律与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第三种情形是对两个概念间关系认识的片面性 ,如 发展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等。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即对概念间关系的辩证认识 ,考生必须全面准确地分析 ,既要分析出其合理的成分 ,也要分析出其不合理的地方 ;既要看到二者的相互联系 ,又要看到二者的区别 ;还要看到二者间的相互影响。这类题型的设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就是多引用名言、警句和俗语 ,或对其略加改动 ,这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扩展知识面。

第五、图表型。这类题型多出现在论述题中 ,考查考生对图表的分析领悟能力及对现象间联系的把握 ,以考查常识为主。一般有两幅图表 ,且二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设问方式有 :“图表 1和图表 2反映了什么现象 (或问题 )” ;“图表 1和图表 2之间有什么联系”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如何认识这些关系” ;等等。这类题型与社会经济热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要求考生能够对社会经济现象从宏观和微观上都有比较透彻的、深层次的认识 ,要对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多关注、多思考。

二、非选择题趋势趋势一 :题型的继承性。从以上统计分析可知 ,近几年中考政治非选择题的设问方式有较大的继承性和延续性 ,五种题型在每年中考中基本上都有出现。考虑到中考试题的稳定性 ,预计 2 0 0 4年中考的非选择题将以上述五种类型为主。趋势二 :在综合能力要求上出现新题型。即一道题同时考查初二知识、初三常识和跨课知识三个部分的内容。这一设问方式在今年中考会出现这种题型 ,而且其综合性将会增强 ,即不单在一道题目中同时考查三个部分的知识 ,更有可能在同一个问中考查三部分知识。这是值得注意的。趋势三 :在创新能力要求上出现新题型。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预计今年中考将会加大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力度 ,出现新题型。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优化组合型 ,给出一些要素 ,要求考生组合成一个高效率的系统 ;一种可能是征集最佳方案型 (就象征集建筑设计图纸 ),给出一个问题 ,要求考生给出最佳解决方案。这类题型需要考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有要求 ,没有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只有在阅卷结束后 ,才能选出一些最佳组合和最佳方案。趋势四 :参考答案灵活性增强。从非选择题的参考答案不再唯一 ,具有了一定灵活性 ,而且弹性越来越大 ,对一些有创造性的答案 ,实行加分鼓励 ,即使未能答全参考答案的要点 ,也有可能因为考生的创造性回答而弥补回失去的分值。

总之,预计今年中考非选择题的参考答案将会有以下三点变化。第一 ,答案灵活性增强 ,给出的参考答案的要点性将会弱化 ,而要求围绕一个突出的中心思想进行阐述 (有可能象语文的作文一样 )。第二 ,鼓励创新 ,要求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第三 ,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不会降低 ,即正确运用所学理论 ,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术语 ,从具体材料出发 ,紧扣题意 ,条理清楚 ,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等。

 

 

高中政治选择题答题失误原因及忠告

解答高中政治选择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概念、原理模糊不清,答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审题,而审题,最主要的是要做好“三审”,即审题干、审题肢、审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内在联系,三审之间密切联系,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思路性错误、知识性错误、理解性错误或逻辑性错误,都会给解题带来巨大的障碍;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逻辑思维能力,任何一道选择题,题干和题肢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没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辨不清答题的方向。
  总结长期高中政治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解答政治选择题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为此,本人提出相应的忠告,希望广大考生在答题时少犯此类错误:
  一、思路与命题立意相背离
  例如:有人认为:在我国,因为每个国有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生产资料和商品分属各个企业所有,所以,国有企业之间也是商品货币关系。这段话的观点
  (1)认为国有企业的生产资料和产品也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肯定国有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3)赞同国有企业之间在转让商品时要实行等价交换 (4)主张各个国有企业应有自己不同的经济利益
  A、(1)(2)(3) B、(1)(2)(4) C、(1)(3)(4) D、(1)(2)(3)(4)
  答案(C) 选择(2)选项就是没有正确领会命题者的意图。题干中“每个国有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生产资料和商品分属各个企业所有”是错误的表述,正确的表述应为题肢(2)中的“国有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显然,这段话的观点并未包括(2)选项,选择此项有违命题者的立意。
  忠告:答题时不但要审清题干和题肢,还要注意揣摩命题者的意图。
  二、基础知识不扎实。
  例如:某村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上级多次给钱给物,但该村的面貌总是改变不大。后来,在上级的帮助下,建立起坚强有力的党支部,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连续苦干几年,面貌大变。村民感慨地说,给钱给物,不如建设一个好的党支部。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1)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2)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3)理论来自实践,又能指导实践 (4)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1)(2)(3) B、(1)(2)(4) C、(1)(3) D、(2)(4)
  答案(B) 选择(3)项就是对“理论”这个概念认识模糊,只有把理性认识系统化,并按一定逻辑结构组成一定体系,才称得上理论。显然,题干中村民的这种认识还远称不上“理论”。
  忠告:夯实基础,准确理解每个概念、原理。
  三、忽视题干的特定要求,未能正确地把握题干和题肢的逻辑关系。
  例如: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因此
  A、宗教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C、宗教是反科学的 D、宗教否认物质决定意识,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答案(C) 选择B项或D项就是没有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的联结词“因此”,犯了逻辑推理错误。B项认为“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本来就是唯物主义的观点;而D项认为“宗教否认物质决定意识,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这是我们认定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原因,而不是由宗教是唯心主义世界观推导出的一个结果。
  忠告: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的联结词;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四、在逻辑推理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例如: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地区因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出现的一种全球气候异常现象。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使它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快,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近几年,厄尔尼诺又在全球肆虐,引起海啸、暴雨和干旱等自然灾害。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1)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2)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4)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正确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A、(1)(2)(3) B、(1)(2)(4) C、(1)(3)(4) D、(2)(3)(4)
  答案(D) 选择(1)项属于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题干的材料只涉及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而没有提及利用规律的问题。因此,选项(1)扩大了题干的外延,选择此项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忠告:明确题干和题肢的内涵和外延,如果题干的外延大于题肢的外延,可选;反之,则不能 选。
  五、不能抓住题干的中心意思。
  例如:基因是指生物性状遗传的基本粒子。近年来,转基因科学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已生产出转基因大豆等食品,科学家还在进行将人类基因转入某种动物基因的试验,以便为人类器官移植提供来源。这表明
  A、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普遍的联系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C) 仔细分析题干不难发现:题干的中心意思是讲基因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而题中所列举的“转基因大豆等食品、科学家将人类基因转入某种动物基因的实验”,不过是证实转基因科学对人类的影响而已。“转基因科学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已生产出转基因大豆等食品,科学家还在进行将人类基因转入某种动物基因的试验”只是表明了认识的发展,而没有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因此D项不能选。
  忠告:对一时不能确定答案的选择题,要将题目多读几遍,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然后作答。
  六、误将“二级延伸”当作“一级延伸”。
  例如: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包括
  (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4)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A、(1)(2) B、(2)(3) C、(1)(3) D、(2)(4)
  答案(D) 所谓“一级延伸”,是指题干与题肢之间的联系,不需要任何中介就能成立。所谓“二级延伸”是指题干和题肢之间的联系,需要借助一个或多个中介条件才能成立。显然,本题的材料是说明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钟声的原因,既然还没有认识,谈何“认识的发展”、“认识的检验”问题?因此,选项(1)和选项(3)只有在对某一事物作出了认识的条件下才能成立。
  忠告:在解答选择题时,必须注意考虑题干和题肢之间的联系,是属于一级延伸还是属于二级延伸。搞不清它们的归属,是难于作出正确的选择的。

 

                                           

 

“四步”破解辨析题

辨析题是自1994年来一直采用的一种稳定的高考题,它要求考生对试题提供的观点和材料进行全面、科学地辨别与分析。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而且可以考查学生辩证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如何才能正确解答这类题型?一般的步骤是什么?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结合经典考题谈一谈粗浅看法。

一、审明辨点

所谓辨点,就是来源于辨题能部分或全部转述辨题的观点或命题。它是从原命题中分割出来的一个完整句子,一般是一个不可再分的单句,如果是复句,则此辨点重在辨析单句间的逻辑联系,其包含的单句应独列为一个辨点进行辨析。每个辨点都是得分点,漏掉了辨点必然导致失分,因此,通过认真审题弄清命题是单辨点还是多辨点辨题,有几个辨点,是答好题的前提或关键。

二、找准类型

辨点有四种常见的类型:(1)正确型:辨点本身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客观事实或是已公认的真理。(2)错误型:辨点与客观规律或事实完全背道而驰。(3)讨论型:辨点由于过于笼统、缺乏条件而具有或然性:在一定条件下正确,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能错误。要进行科学的辨析,就必须创设条件进行讨论。(4)遗漏型:辨点所述观点有合理的一面,但由于遗漏了一些方面而使得对观点或现象阐释得不够全面或充分。

判定辨点类型的过程是一个运用书本知识,结合现实进行思维加工的过程。没有牢固、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没有事事关心,日积月累的现实材料,不经过一番严密的逻辑推理,是无法正确区分辨点类型的。

具体分析不同类型的辨点,其答题要领各不相同。对于正确型、错误型的辨点,直接表明立场并充分说明理由即可;对于讨论型的辨点,需要创设条件,穷尽一切可能的情况进行全面讨论、分析,并结合具体的条件分别进行判定,对于遗漏型辨点,需要先指出其合理的一面,并说明理由,然后补充遗漏的方面,解释其原因。

三、辨点贯通

原命题是一个整体,当把它分割成一个一个辨点具体分析后,还必须着眼于全局,注意辨点间的贯通或联系。例如,辨析:共产党员既要宣传无神论,又要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对辨点(1)“共产党员要宣传无神论”的辨点(2)“共产党员要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分别进行辨析后,还需把二辨点贯通联系起来说明共产党员“宣传无神论”与“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矛盾,可以统一起来。

四、答案整合

为使答案逻辑严密、浑然一体,又言简意赅,还需对答案要点进行最后的整合:调整要点的前后位置,把联系紧密的观点整合到一块;对共有观点进行合并;用一些总结性的语句对原命题进行概括,使答案有放有收……另外,在整合答案时还要注意把握好详略,进行适当的增添删减。一般说来,教材的重点、难点、社会实际的热点应详,常识性的一般问题应略;对正误混杂型的辨题,错误的辨点应详,正确的辨点稍略;在多辨点辨题中,讨论型、遗漏型辨点应详,正确、错误型辨点应稍略……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说明:

在我国,要正确处理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就是要求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通过分析可知此辨题只有一个辨点,属于遗漏型。(国家权力在国家机关之间的分配包括横向和纵向。从横向来看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即人大与同级其它国家机关之间权力如何分配;从纵向来看包括,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之间权力如何分配。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原命题只涉及到国家权力的横向分配,而遗漏了纵向分配;横向分配又只看到了其中的一个方面:人大需要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遗漏了另一方面:在人大统一行使权力的前提下,其它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可自主地行使职权。所以在回答此题时,先必须承认其合理的一面,然后补充遗漏的观点,以退为进。)

总之,我们只有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认真审题,找准辨点,分清类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在高考中减少失误,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解辨析题有“法”,却无定“法”。针对变化多端的种习题,我们在把握一般解法的基础上,还需灵活应变,切忌生搬硬套。

 

 

高考政治辨析题的几种类型及解法

  辨析题是政治高考的一种题型,分值约占总分的15%。综观近几年来的政治高考题中的辨析题类型,可以大致归纳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单向辨析题,二是正误混合型辨析题,三是绝对化、惟一化类型的辨析题,四是条件型辨析题,五是残缺型辨析题。下面我们分别来探讨这几种类型的辨析题及解法。
  一、单向辨析题
  这种辨析题的特点是,题目所给的观点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它可分为:
  (一)观点完全正确型
  例如: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结果。这就是一个观点完全正确的辨析题。
  这类辨析题的解题方法是:(1)指出观点的正确或科学性。(2)说明理由。(3)作出结论。
  (二)观点完全错误型(这种类型的单向辨析题是高考常考的类型)
  例如:2002年高考政治(广东、河南、广西卷)第36题:国家间关系的变化是无规律可循的。2001年高考政治(广东、河南卷)第36题的辨题: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必须弱化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能。
  这类辨析题的解题方法:(1)首先指出观点的不科学之处。(2)说明理由和原因。(3)提出正确的观点。
  下面我们就以2001年高考政治(广东、河南卷)第37题为例加以说明。
  背景(略)。辨题:没有回报的道德活动是没有意义的。
  解题步骤:第一步:指出题目的不合理、不科学之处。“不能仅仅从是否有回报来评价道德活动的意义。”(辨)
  第二步:说明理由和原因。“道德活动是通过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出来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种关系是评价道德活动意义的前提和基础。”(析)
  第三步:紧扣题目分析,提出正确的观点。“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老人的行为虽然没有得到回报,但也是有意义的,其精神值得赞扬;有的受助者不思报答,既没有尊重他人,也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其行为应受到谴责。”(总结)
  二、正误混合型辨析题
  这种类型的辨析题有三种形式:①命题内容总体上正确,但其中包含有错误或不合理的因素。②命题内容总体上错误,但其中包含有合理的因素。例如:国家就是运用强制力量为社会谋福利的。③命题的前提正确,但结论却错误;或前提错误,但结论正确。例如: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是由全体人民直接行使的,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
  这类正误混合型辨析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清观点的正误部分,并且能分别说明理由。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就要培养辨证的思维方法。
  解题步骤:第一步:指出题目中观点正确或合理的部分,并说明理由。
  第二步:指出题目中不合理的部分,说明理由,并提出正确的观点。
  第三步:总结。
  这种题目比较复杂,相当于做了两个完全型的辨析题,由于题目容量大,经常在考试中出现。
  三、绝对化、惟一化类型的辨析题
  这类辨析题把结论成立的条件(因素)之一,当作了全部条件,认为只要具备了题目所给的这一条件(因素),结论就能成立。既没有考虑到题目所给的条件只是结论能成立的要素之一,又没有考虑到即使题目所给的条件要起作用,条件本身也必须在一定的前提下才能成立。例如:只要解放思想,就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这类辨析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先肯定正确的成分,并且说明理由。如果还需要条件的,必须讲明条件。
  第二步:补充结论要成立的其他条件。
  第三步:总结。
  例题解析:2000年高考政治第37题: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惟一力量。
  第一步:肯定并补充结论成立的条件。“知识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成为现实的力量。”“被人所掌握的知识,可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也可以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
  第二步:补充其他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知识是重要力量,人的理想、道德、情感、意志等也是重要的力量。”
  四、条件型辨析题
  这类辨析题所给的命题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不能直接判断其正误,只有在附加一定条件后,才能作出判断。命题本身的不确定性表现为它所示的观点是孤立和抽象的,在一定的条件下,题目的观点是正确的,而在另外一种条件下,题目的观点是错误的。而这类辨析题缺的正是条件。例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一定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的增多。题目没有讲清劳动生产率是指个别劳动生产率,还是社会劳动生产率。
  考生在解答该类题时,不能草率地作出判断,而应分清情况,分别指出在什么条件下该命题是成立的,在什么条件下该命题是不成立的,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残缺型辨析题
  这类辨析题通常由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前提是结论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命题通常认为,结论要成立必须要有这个前提,这个观点本身没有错。命题存在的问题是条件的残缺,没有看到结论要成立还需其他条件。例如:要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就要进行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这个命题认为要增加农民收入,就要进行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少取”)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不全面,即存在残缺,要增加农民收入,还要“多予”、“放活”。这类辨析题的解题步骤为:
  第一步:肯定命题的正确性,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二步:补充其他因素和条件。
  第三步:作出结论。
  以上就是在以往的政治高考中常出现的辨析题类型,也是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经常遇见的辨析题类型。要做好辨析题,除了需要我们在平时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求我们掌握辨析题的各种类型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做到熟能生巧。
  总结:辨析的基本解题结构是有辨有析,即“判断+分析+总结”。具体说来就是:“肯—肯”,即一个观点(一层意思)正确要说明理由;“否—否”,而断定一个观点(一层意思)错误要说明原因。在解题时要求认真阅读题目,划分题目的层次,找出辨点,然后分别对各个层次判断,进而进行分析。划分层次的办法对于在高考中遇到较难的辨析题十分有效,用这种办法能达到蚂蚁搬大象的效果。但是要做到这点除了要求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有比较强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好的阅读习惯。

 

 

解读政治辨析题

    辨析题至今仍是上海、广东、广西、河南、江苏等省市政治高考试题中的“保留节目”,因为它是既辨又析、辨析结合、重在分析、考查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一种好题型,也是高校选拔人才、提高考试区分度的一种很有价值的题型。所谓辨析题,就是要求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知识对试题中所提供的观点和材料,进行科学的辨别和分析,从而说明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考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而且可以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这种题型难度大、要求高、区分度强,因此解读辨析题对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尤为重要。

    一、辨析题常见的几种类型

    1、单向判断型:即非此及彼的题,也就是对一个问题或观点必须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都必须分析说明其中的理由。

    此题型在辨别正误上,一般来讲,难度不大。但在分析说明时,如果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和辩证思维能力差的人,往往会因要点不全而失分。

    例如: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好,消费者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

    答案要点:⑴通货紧缩是由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普遍下降,货币投放量不足而造成的消费不旺、商品流通不畅、经济发展缺乏后劲、消费品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通货膨胀则是纸币发行量大大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从而引起纸币的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可见,两者都是违背货币流通规律的表现,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都是由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量不平衡造成的,谈不上谁比谁好。

    ⑵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人民的购买力相对下降,从而影响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也严重妨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坚决果断地抑制通货膨胀。而通货紧缩虽然在短期内给消费者带来有限的实惠,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持续下跌,会造成市场流通不畅,形成典型的买方市场。从而导致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致使企业生产缺乏后劲,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消费心理,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生产与经营,甚至出现就业难,下岗人员增多等不利局面,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所以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都会妨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都是不可取的。可见,题中观点是错误的。

    评析:从这一例题的答案要点可以看出,答好本题的关键在于既要熟悉纸币发行理论,掌握货币流通规律,又要了解通货紧缩的实际。尽管教材中没有涉及到通货紧缩问题,(因为教材具有滞后性),但它却是现实生活中一个与货币发行与流通相联系的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也是高考命题的方向。因此,考生在平时做辨析题练习时,一定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加强与现实问题的联系,提高自己运用已经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弄清考查所要涉及的有关知识点,即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概念、货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量的限度等;二要分析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国民经济的危害性,三要阐明理由,作出结论性判断。

    2、正误混杂性:即亦此亦彼型,也就是说命题内容正确与错误交错混杂,真伪难辨。主要可分为五种情形:⑴命题中内容总体上是正确的,但其中包含错误或不合理的因素;⑵命题观点从总体上看来是错误的,但其中包含有正确的或合理的因素;⑶题中材料由一个正确的前提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或者由一个错误的前提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⑷题目的内容正误并列存在;(5)题中观点内容包含多层意思,而每层意思都是正误混杂的。

    例如:知识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

    答案要点:⑴知识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成为现实的力量。⑵被人所掌握的知识,可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也可以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⑶知识是重要的力量,人的理想、道德、情感、意志等也是重要的力量。

    (注:若从其它角度分析和回答问题,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若答出“既需要科学精神,也需要人文精神”可酌情加2—3分,但该生非选择题最高分不得超过75分。)

    评析:从答案的要点中可以看出,本题既没有看到知识是人掌握和运用的,人掌握知识后,可以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也可以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的用;又把知识的力量作为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因而是片面的。此题虽然提供的信息量不多,但它涵盖了三层意思:第一、知识是不是力量;第二、知识是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第三、知识是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其中每一层意思都有正误之分,都需要运用哲学的有关道理进行辩证分析,只有对每一层的内容逐个进行科学地剖析,才能准确地全面地写出正确的答案来。

    3、具体条件型:即命题内容所列举的材料或理论观点是孤立的抽象的,不能予以直接肯定或否定,在一定条件下正确,在一定条件下错误,具有不确定性。只有在附加特定条件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也就是说,解答此类题时,不能笼统地表态,要根据不同条件作具体地分析,应根据题中的具体观点进行讨论,做到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地分析。

    例如:一个国家的关税收入越多越好。

    答案要点:⑴关税是指由国家海关当局对进出口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征收关税是一种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措施,同时还起着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调节作用。关税收入对每一个国家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之。⑵关税收入的多少,一方面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外贸政策和进出口商品的总价值,另一方面也与关税税率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在关税税率一定或者降低的条件下,依靠最大限度地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来增加关税,不仅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还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因而我国关税收入在加入WTO后,其税率降低条件下的增加,当然是愈多愈好。如果一个国家一味地靠着提高关税税率来增加关税收入,这不仅将对一国进出口贸易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也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自由贸易原则,注定是暂时的,最终关税收入反而会大幅度降低。

    ⑶题中观点笼统地说“关税收入越多越好”,离开了具体条件具体分析,因而是片面的。

    评析:此题所提出的信息并不多,但认真审题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关税收入高,固然是好事,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也有不同的效果(影响),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笼统地下结论,因此,做具体条件型辨析题,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该题的辨眼在那里?此题就要具体分析关税收入的增多在什么前提下是好事,而在什么条件下是不利的,其次要弄清关税及关税收入的来源与途径,了解决定关税收入增多的诸多因素,接着全面、多角度地分析一个国家应当靠什么来提高关税收入,才是正确的,从而说明笼统地说“关税收入越多越好”是不准确的。

    4、理由不全型:即命题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不全面,需要补充内容或其他理由的。命题通常认为,结论要成立必须要有题中所给的这个前提,因为这个前提本身没有错;命题存在的缺陷是没有看到结论要成立还需要其他条件。解答此类辨析题,应先对题中的正确观点给予肯定,对题中合理的理由进行分析说明,然后将其他理由补充全面并阐明其根据,然后作出结论。

    例如:发展粮食生产必须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要点:⑴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没有耕地,粮食产量就失去了基本保证。⑵发展粮食生产,重点是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改善品质。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粮食生产体系。为此,要加大物资和资金的投入,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⑶从全局观点看,部分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牧、还林、还草,有利于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评析:这是一道典型的理由不全型辨析题。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以及发展农业的途径等。题中观点肯定了发展粮食生产必须扩大耕地面积,但是仅靠此,农业生产实际上还处在粗放型经营阶段,因此,农业要较快发展,一定要走集约型经营之路,也就是说必须依靠科技,走优质、高产、高效之路。同时,还要联系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观点来进行分析,从而使回答既有理论,又能做到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应该全面,不能以片概全,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5、设置情景型:即试题创设新的情景,在新情景下作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这种类型辨析题在形式上有创新之处,在辨题前面加上一段背景材料,目的是为考生解答提供一个思维的切入点,不至于考生漫天撒网,击不中要害。解答这种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辨题的辨眼,结合背景材料,对题中观点进行分析说明之。

    例如:背景:有位老人节衣缩食13年,用节省下来的数万元资助了40多位贫困学生,其中包括十名大学生。令人困惑的是,有的受助学生只是心安理得地接受老人的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不仅从不露面,甚至连一封感谢或问候的信都不写。

    辨题:没有回报的道德活动是没有意义的。

    答案要点:⑴不能仅仅从是否有回报来评价道德活动的意义。

    ⑵道德活动是通过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出来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种关系是评价道德活动意义的前提和基础。⑶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老人的行为虽然没有得到回报,但也是有意义的,其精神值得赞扬;有的受助者不思报答,既没有尊重他人,也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其行为应当受到谴责。

    评析:这就是2001年高考政治试卷第37题,是一道以背景材料为基础的辨析题,且材料和观点都属于错误型的。首先,应当根据背景材料作出判断,仅仅用是否有回报来评价道德活动的意义是错误的,其次,根据背景材料全面分析其理由,而且说明正确评价道德活动意义的前提和基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再次,紧扣背景材料进行分析,说明老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精神值得赞扬;同时指出有的受助者知恩不报,应当受到谴责。

    二、辨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一)、解题的基本要求:

 1、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对题中辨题进行辨析,力求达到多角度、全方位地说明其理由。“辨”就是说明题中观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或在什么条件下正确,什么条件下错误。“析”就是要求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原理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原因,也就是要指出其理论依据。对于正误混杂型的辨析题尤其要运用辩证的观点,运用矛盾分析法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去分析说明其正确部分或缺陷部分的理由或依据,做到以理服人,环环相扣。

    2、学会运用阶级的历史的创新的观点对辨析题中的政治理论观点进行分析,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进行分析说明,对传统观点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进行批判地继承,做到“扬弃”。

3、对任何辨题尤其是辨中套辨的题型,要分清有几层意思,尽可能防止遗漏,并对每层意思的观点都进行先辨后析,并指出坚持正确的观点的意义,或者指出错误观点的实质或危害。

    4、坚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对辨析题进行辨析。辨析题灵活多变,形式多样,既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解法,解答时必须因题制宜地进行分析并组织答案。

    (二)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1、仔细审题。弄清题意及类型,肯定该辨析题是考什么问题的,有几层意思,涉及哪些理论观点,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考生在解题时要注意仔细审查题中的词字,找出辨题的辨眼所在,弄清是否存在条件性、是考概念还是考观点,是考理论还是考实际问题等等。尤其对于用古汉语、格言、俗语等作材料的辨题,必须先分析其含义,明确题中蕴涵的观点,然后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进行辨析。

    2、搜索选择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解题的理论工具。选择、运用理论知识,要尽量做到全方位、多角度、有深度、有创意等等。

    3、用锁定的理论知识对辨题中的观点分层次地进行辨别与分析,并组织好答案。一般来说,首先阐述题中辨题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接着重点分析说明题中观点正确(合理部分)或错误的理由与理论依据。如果是条件型的辨题应强调说明在什么条件下正确、在什么条件下错误及其原因或理由;如果是以偏概全的题目在分析其合理性之后一定要补充完整的内容等等。最后应作简要表态,并指出坚持正确性观点的意义,或者揭露其错误观点的实质与危害。

    要答好辨析题,除了要求考生掌握各种类型的辨析题的解题步骤和基本方法外,还要求考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解题技巧训练

 

 

技巧专训一——技巧重温

(一)说在前面的话

当我们理顺热点专题并进行了热点与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之后,来进行这套考前技巧强化训练。许多答题技巧在平时的练习中早已渗透。在此做个总结,只盼同学们切记!

一:审题技巧:

先看设问,后看材料;审清题意,题眼明了;围绕设问,展开思考;打好腹稿卷面排好。;

在此应特别强调的是:

看清设问的规定性:例如:体现了什么原理与如何做到什么原理不一样;用原理去分析其原因和用原理去分析其意义不一样;用原理去分析为什么这样做与用原理去分析怎么做不一样……太多太多的不一样,太多太多的迷茫,让我们学会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异中求异。睁大你的眼睛,别让悲剧重演——看到考题时满面春风,拿到分数时满面春雨。

找准题眼:就是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根据材料的有效信息与设问的内在联系去重组知识点、整合知识点、迁移知识点、再生知识点……太多太多的角度,太多太多的信息,睁大你的眼睛,一不小心悲剧重演——不是片面的深刻,就是全面的肤浅。

打好腹稿。为了适应新的电脑评卷方式,就应注重打好腹稿,注意字的大小合适,书写清晰。

二:解题技巧

问答题解题技巧:——“五子登科法“(戴帽子;标号子;采点子;扣料子;挖坑子;)

戴帽子——要注重切入语,观点要明确;标号子——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标清大小点;采点子——用好政治术语,不走江湖;扣料子——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引用材料关键论述;挖坑子——多角度发散性思维;

辨析题解题技巧——“扒皮法“

即逐层、逐句、逐个观点、逐一条件都须进行论证。不能只论“错”、只论半句、只论一种情形和条件。

例一:(论述题,应用“五子法”)

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全会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重大进展。同时又强调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会既肯定了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提出了将对现行宪法部分内容进行修改的必要性。

⑴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⑵从哲学常识角度,阐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将对现行宪法部分内容进行修改的道理。

⑶从政治常识角度,谈谈对我国现行宪法部分内容进行修改的必要性。

例二(问答式辨析题,应用“扒皮法”)

今年6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通过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10月8日中国领导人与东盟十国领导人在印尼巴厘岛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签字者有七国总理,一位苏丹,一位首相和二位总统,并共同出席了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签字仪式。

(1)、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解读以上信息。

(2)、有人说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和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是有利的,并指出这意味着中国与这些国家结盟了,你是怎样认识的?

例一:答: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2)①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完善体制和修改宪法是为了使主观与客观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按客观规律办事,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人们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和把认识向前推移。完善体制和修改宪法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⑶①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有利于宪法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②把十六大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更能体现党对国家政治生活进行政治领导。③把十六大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体现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只有通过宪法才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并保证其贯彻实施。④把十六大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体现了我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体现了我们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将更能促进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保障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讨论:本题是如何体现“五子登科”解题技巧的?你做得好吗?

例二答:

(1)第一:材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通过加入条约的决定权;第二:国务院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行政机关,它负责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同时也反映了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具有对外交往的职能;第三;政府首脑的称谓不同,表明这些国家的政体属于不同的类型;第四: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表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第五:材料也表明我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组织的活动,以便更好地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的作用,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2)首先,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和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是有利的,中国加入该条约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关系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巩固中国良好的周边环境;有利于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但是,这不意味着中国与这些国家结盟。中国是以非东盟国家的身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该条约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与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一致。该区域组织也不具有军事同盟的性质,它是非结盟性、非军事性、非排他性的,它并不影响各自全方位地发展对外友好合作。   

试析:在第二问的回答中是如何运用辨析题的“扒皮法”技巧的。你做得好吗?

自省:最大的教训是什么?

 

 

技巧专训二——简答题解题技巧

                 (一)简答题技巧及常见问题

从多次高考政治阅卷场的分析来看,高考政治简答题,都被发现属于失分率很高的题型,是相对薄弱,容易被有意或无意忽视的教学内容。

高考政治简答题的基本特点:高考政治简答题的具体形式虽然较多,变化较大、但是也有其相对稳定的基本特点,一是答案的编制要求"简明扼要";二是规定"问什么,答什么"。无须作过多的扩展和引申、演绎。三是仍然存在简答、简述、简评三种基本类型。总之、突出一个"简"字。

学生在简答题的解题方面,常见的是答案的编制过宽和过窄。并且往往将简答题答成论述题。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问题:

1、在审题方面:不能审清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导致离题,"撒大网"和生搬硬套。2、在解题基本要求方面:首先,答案不完整和不规范。例如,由于学生不清楚基本的解题方法和要求只答教材的观点,没有把题目材料的内容编入答案。即学生不清楚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答案编制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材观点,二是题目材料的观点和内容,三是时事的观点和内容。其次,没能将简答题与论述题的答题要求区分清楚,或者因为缺乏解题所需的自我监控能力,往往出现把简答题答成论述题的现象。导致答案过宽、过多。3、在学生答题的逻辑思维方面,逻辑归纳,慨括,推导不完整,不严密。出现"越级引申,一步登天"。例如,学生常将“为什么”“怎么做”“原因”“意义”混为一谈。

                (二)课堂限时练习:

例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调整结构和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说明了什么政治学道理?

(2)从经济学的角度说明如何落实就业政策。

例二: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一点,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

(2)结合材料二说明怎样才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例三:

当前世界热点问题多集中在亚洲。如美伊战争问题、阿(巴)以冲突问题、印巴冲突问题、阿富汗问题、库尔德人问题……。

(1)试选其中一例用所学政治常识分析之。

(2)亚洲的热点问题你还能举出几个?

参考答案:

例一答:

(1)“以人为本”作为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说明了的政治学原理有:第一,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是我国国家性质的体现;第二: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原则;第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组织,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第四: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性质与宗旨的体现;第五:坚持以人为本,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5分)

 (2)从经济学的角度落实就业政策应做到:第一:以市场为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劳动力市场;第二:加强国家的宏观指导,为就业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第三: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第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劳动保障制度;第五: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5分)

(试析:本题如果是论述题与这个答案有什么不同?)

例二答:(1)①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②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只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③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第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第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第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人民群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试析:本题如果是论述题与这个答案有什么不同?)

(提示:如果是论述题,第一问则应从:党的性质、宗旨、人民群众在实践地位作用等多方面去论述。第二问也应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多角度论述。并且原理表述也都应更完整。)

例三答:(1)A、民族团结是一个关系到多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问题。民族团结是多民族国家的最高利益和共同愿望。宗教在现阶段还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国家政治生活密切相连,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B、当今世界热点问题大都集中在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上,而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成为全球热点中的热点。C、利益相悖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2)菲律宾反政府武装、车臣问题、僧泰冲突问题(斯里兰卡僧加罗人与泰米尔人间的冲突,如泰米尔猛虎组织与政府对抗)、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台湾问题等。

(试析:本题如果是论述题与这个答案有什么不同?)

自省:

1、在前面的“简答题解题技巧及高考中常见问题”中画出自己没做到的技巧及所犯的同样错误。

2、在答这些题目时,“五子法”中哪几“子”没做好?

 

 

技巧专训四——表格式(漫画式)问答题技巧

        (一)表格式论述题(或漫画式)解题技巧及常见问题

表格式论述题对同学们的“提取有效信”“审题、读题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对设问回答得好坏往往取决于审题、读题的准确。

表格题的审题方法:1。特别注意表格与表格之间及表格内部各个栏目之间的对比。

2、特别注重表格旁的注解,哪可能就是题眼。3。找准题眼后就按“五子法”开始答题。

同学们的常见问题:1。没有找全题眼,漏了某些“数据”“注解”。2。没有认真注意表格的对比关系。

(二)课堂限时练习

例一:阅读下列图表及材料

材料一:全球直接投资一览表(单位:亿美元)

类别/年份

1989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全球总额

2000

4000

6440

8650

13000

7350

5340

中国吸引外资

34

453

455.8

400

410

468

500

中国占全球比重

1.7%

11.3%

7.1%

4.6%

3.2%

6.4%

9.4%

材料二:外资在各国资本构成中的比重

国家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中国

比重

25%

13%

15%

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15%

材料三:

2002年我国成为吸引国际投资最多的国家,超过了美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中国经济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美、日等国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提出了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中国政府明确表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并说明其原因。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一、二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4)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5)人民币汇率之争的实质是什么?

(6)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应如何保持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例题二: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类技工所占比例(%)

国家     初级技工     中级技工      高级技工

中国        60           35            5

发达国家     15           50           35

材料二    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总体情况是: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占GDP约35%以上,从业人员8000万人。但大多数制造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大部分技术和关键设备依赖进口,高端产品大多由合资企业生产,中国制造大而不强。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制造”是质低价廉的代名词。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关系?

(2)结合材料,分析应怎样振兴我国的制造业、擦亮“中国制造”牌?

例一答:

(1):材料一反映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吸收外资的力度不断增强,这是经济全球化特别是资金国际化的具体表现。其原因是:第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第二:中国社会稳定,有良好的投资环境。第三:我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第四:入世后,中国政府履行承诺,市场准入程度不断提高,对外资吸引力越来越大。

(2)材料二说明外资在我国的资本构成、国民生产总值中都占有相当份量,外资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

(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能有效解决我国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难题,有利于增加就业,提高生产和技术能力,调整产业结构,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正是由于材料一中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的增长,才出现了材料二中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良好结果。

(4)第一: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第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为我国建设积累资金。第三: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解决我国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难题。第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自身活力。第五: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社会稳定,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5)人民币汇率之争的实质是:国家间的利益之争。是国际竞争的表现。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表现。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打压中国经济的发展。

(6)第一: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财政政策、汇率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第二: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第三:进行汇率开成机制改革,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第四:调整优化国内经济结构,为汇率改革典定基础。第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我国经济实力。

(讨论:表格及资料中的“有效信息”是哪些?)

例题二答

 (1)①材料一反映我国现有的技术工人群体素质整体偏低,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②劳动者技能整体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是一个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原因。(2)①提高产品质量,坚持以质取胜,创造民族品牌。 ②大力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变劳动力资源的数量优势为竞争力优势。 ③调整结构,淘汰落后的、低水平的生产能力、提升产业水平和产品的优化升级。 ④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自省:

1、在前面的表格题技巧和常见问题中将自己存在的问题画出来。

2、做完这两题后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认为“召回制”没有必要”的观点是错误的。我认为“召回制”很有必要:

(1)①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推动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遵循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推动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向前发展。③有利于规范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④有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①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依法治国的原则②体现了国家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的交往职能。 ③体现了国家加强市场监管、制定并监督执行经济法规的管理经济的职能。

(试析:此答案“扒皮法”做得如何?你做得如何?)

 

 

 

高考政治辨析题的几种类型及解法

  辨析题是政治高考的一种题型,分值约占总分的15%。综观近几年来的政治高考题中的辨析题类型,可以大致归纳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单向辨析题,二是正误混合型辨析题,三是绝对化、惟一化类型的辨析题,四是条件型辨析题,五是残缺型辨析题。下面我们分别来探讨这几种类型的辨析题及解法。
  一、单向辨析题
  这种辨析题的特点是,题目所给的观点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它可分为:
  (一)观点完全正确型
  例如: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结果。这就是一个观点完全正确的辨析题。
  这类辨析题的解题方法是:(1)指出观点的正确或科学性。(2)说明理由。(3)作出结论。
  (二)观点完全错误型(这种类型的单向辨析题是高考常考的类型)
  例如:2002年高考政治(广东、河南、广西卷)第36题:国家间关系的变化是无规律可循的。2001年高考政治(广东、河南卷)第36题的辨题: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必须弱化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能。
  这类辨析题的解题方法:(1)首先指出观点的不科学之处。(2)说明理由和原因。(3)提出正确的观点。
  下面我们就以2001年高考政治(广东、河南卷)第37题为例加以说明。
  背景(略)。辨题:没有回报的道德活动是没有意义的。
  解题步骤:第一步:指出题目的不合理、不科学之处。“不能仅仅从是否有回报来评价道德活动的意义。”(辨)
  第二步:说明理由和原因。“道德活动是通过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出来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种关系是评价道德活动意义的前提和基础。”(析)
  第三步:紧扣题目分析,提出正确的观点。“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老人的行为虽然没有得到回报,但也是有意义的,其精神值得赞扬;有的受助者不思报答,既没有尊重他人,也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其行为应受到谴责。”(总结)
  二、正误混合型辨析题
  这种类型的辨析题有三种形式:①命题内容总体上正确,但其中包含有错误或不合理的因素。②命题内容总体上错误,但其中包含有合理的因素。例如:国家就是运用强制力量为社会谋福利的。③命题的前提正确,但结论却错误;或前提错误,但结论正确。例如: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是由全体人民直接行使的,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
  这类正误混合型辨析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清观点的正误部分,并且能分别说明理由。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就要培养辨证的思维方法。
  解题步骤:第一步:指出题目中观点正确或合理的部分,并说明理由。
  第二步:指出题目中不合理的部分,说明理由,并提出正确的观点。
  第三步:总结。
  这种题目比较复杂,相当于做了两个完全型的辨析题,由于题目容量大,经常在考试中出现。
  三、绝对化、惟一化类型的辨析题
  这类辨析题把结论成立的条件(因素)之一,当作了全部条件,认为只要具备了题目所给的这一条件(因素),结论就能成立。既没有考虑到题目所给的条件只是结论能成立的要素之一,又没有考虑到即使题目所给的条件要起作用,条件本身也必须在一定的前提下才能成立。例如:只要解放思想,就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这类辨析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先肯定正确的成分,并且说明理由。如果还需要条件的,必须讲明条件。
  第二步:补充结论要成立的其他条件。
  第三步:总结。
  例题解析:2000年高考政治第37题: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惟一力量。
  第一步:肯定并补充结论成立的条件。“知识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成为现实的力量。”“被人所掌握的知识,可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也可以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
  第二步:补充其他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知识是重要力量,人的理想、道德、情感、意志等也是重要的力量。”
  四、条件型辨析题
  这类辨析题所给的命题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不能直接判断其正误,只有在附加一定条件后,才能作出判断。命题本身的不确定性表现为它所示的观点是孤立和抽象的,在一定的条件下,题目的观点是正确的,而在另外一种条件下,题目的观点是错误的。而这类辨析题缺的正是条件。例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一定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的增多。题目没有讲清劳动生产率是指个别劳动生产率,还是社会劳动生产率。
  考生在解答该类题时,不能草率地作出判断,而应分清情况,分别指出在什么条件下该命题是成立的,在什么条件下该命题是不成立的,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残缺型辨析题
  这类辨析题通常由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前提是结论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命题通常认为,结论要成立必须要有这个前提,这个观点本身没有错。命题存在的问题是条件的残缺,没有看到结论要成立还需其他条件。例如:要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就要进行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这个命题认为要增加农民收入,就要进行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少取”)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不全面,即存在残缺,要增加农民收入,还要“多予”、“放活”。这类辨析题的解题步骤为:
  第一步:肯定命题的正确性,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二步:补充其他因素和条件。
  第三步:作出结论。
  以上就是在以往的政治高考中常出现的辨析题类型,也是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经常遇见的辨析题类型。要做好辨析题,除了需要我们在平时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求我们掌握辨析题的各种类型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做到熟能生巧。
  总结:辨析的基本解题结构是有辨有析,即“判断+分析+总结”。具体说来就是:“肯—肯”,即一个观点(一层意思)正确要说明理由;“否—否”,而断定一个观点(一层意思)错误要说明原因。在解题时要求认真阅读题目,划分题目的层次,找出辨点,然后分别对各个层次判断,进而进行分析。划分层次的办法对于在高考中遇到较难的辨析题十分有效,用这种办法能达到蚂蚁搬大象的效果。但是要做到这点除了要求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有比较强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好的阅读习惯。

高考政治基本题型分析及答题要旨

一、选择题

选择题是一种在国内外发展完善较快并得到广泛应用的题型。在高考及中学政治课教学过程中,选择题也是经常被使用且占分量较大的一种题型。

选择题与其它题型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考生只用较少的时间作答,因而可将绝大多数的时间用于思考。另外,由于选择题可以省去语言的斟酌和书写占用的时间,从而使整个考试时间最充分最有效地用来测试政治学科所涵盖的知识和所要求的能力。

(2)可以使试卷容量加大,测量知识的覆盖面更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主观题数量少,抽样不足的局限性;可以降低考核中偶然性的影响,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并防止猜题押题的投机行为。

(3)有利于培养和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的判断力。

(4)评分统一、客观,减少甚至避免评分误差。

解答选择题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凡是题干与选择项有联系就选,没有联系的则舍。问题是联系的情况比较复杂,有直接的间接的,显露的隐蔽的,客观的臆断的,等等。并且哪种联系应当选,哪种联系不应当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甚至在有些情况下,间接联系可以选,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不能选,以致造成混乱。因此,关于题干与选项的联系问题,应当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以便有所遵循。就高考政治命题而言,题干与选项的联系应当是客观的、内在的。这是从性质上的界定。从程度上如何界定呢?有相当一部分选择题,特别是师生普遍感到比较困难的不定项选择题,题干和选项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引申。这种引申不能简单地归属为直接联系或是间接联系。为了保证试题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规范性的统一,一般规定,题干与选项之间的联系,凡是一级引申的就选,凡是二级或多级引申的则舍。当然,选择与否的首要前提还是看联系是否是客观的、内在的。所谓一级引申,简单地说就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联系,不需要任何中介条件就能成立,所谓二级或多级引申,简单地说就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联系需要一些中介条件(例如以其他选项的存在为前提)才能成立。

[例题]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它体现在() A.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B.公民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是平等的 C.劳动和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D.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此题的A、C项作为应选项是显而易见的,B、D项则需要思考分析。B项说的是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题干说的是权利义务的一致性,两者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是决定B项取舍的关键。在阶级社会里,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剥削者国家“几乎把一切权利给予一个阶级,另一方面却几乎把一切义务推给另一个阶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公民依法享受他应享有的权利,同时依法履行他应尽的义务,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平等性,自然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因此,B项是应选的。D项在表述中出现了权利而没有出现义务的字样,在理解这句话时也往往侧重在自由和权利不是绝对的、无限制的,而是相对的,有限制的,现有人主张D项不能眩实际上,限制就意味着一种义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要受到一个总的限制,承担一个总的义务,这就是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目的是为了保证公民权利的正确行使。在这里充分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所以D项也应当眩 [例题]1989年春夏之交我国发生的政治风波表明,在大力加强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抓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我们决不能削弱国家的专政职能。因为() A.我国的经济文化落后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 B.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还将在我国长期存在 C.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还将在我国长期存在 D.国际垄断资产阶级亡我之心不死这是1990年高考政治试卷第29题,正确答案是B、D项。

对规定的应选项没有分歧,对C项是否应选有较大的分歧。有人认为,“剥削阶级思想长期存在”是我国“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还将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而“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的长期存在”又是我国坚持和加强国家专政职能的直接依据,因而“剥削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与“决不能削弱国家的专政职能”之间有一种客观的联系,既然B项选了,C项也应当眩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专政是对敌人的,受剥削阶级思想影响不构成专政对象,也就是说,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尽管C项通过B项也能同题干联系起来,但C项不能选,否则,在认识上就可能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我们是赞成后一种分析的,仅从命题规范性要求来看,后一种观点符合“题干与选项之间的联系凡是一级引申就选,凡是二级或多级引申就不驯的要求。

二、简答题

简答题是高考政治命题长期坚持使用的一种介于选择题和论述题之间的试题类型。简答题答案要求简明扼要,它较适合于测量考生记忆、理解、比较等能力,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进一步分析简答题又有简释题、问答题、列举题、简述题、简析题等几种。

(1)简释题。这种题要求考生用简单、清晰的词语将名词或概念解释清楚。

例如,1978年试题。解释下列名词:生产力、阶级、实践、矛盾的普遍性。等等。

(2)问答题。这种题一般要求考生“知其然”,是一种最普遍的问答题形式。这种考核几乎贯穿简答题始终。例如,1978年试题: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是什么?1989年试题: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是什么?等等。

(3)列举题。这种题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范围列举出事或物,并略作说明。

例如,1979年试题:举出1978年7月以来我国国内政治生活和对外关系中最有影响的三件大事。

(4)简述题。这种题一般是对一段句子进行判断或进行说明。例如,1978年试题: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批判“四人帮”宣扬形而上学的一个谬论;1982年试题:“否定就是全盘抛弃,一笔勾销。”这个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1987年试题:资本家开设工厂,需作如下投资:兴建厂房,购买机器,购买原料和材料,还需支付电费、水费和工人工资,等等。在这些投资中,哪些属于不变资本,哪些属于可变资本?这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5)简析题。

这种题不仅要求考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简答题形式。它侧重于考查考生分析、比较、应用等能力。

例如,1982年试题:《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中引用了列宁的一段话:“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认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1990年试题:下面的几段话,是美国前任总统和现任总统的言论。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特别是联系1989年我国发生的政治风波事实,谈谈你的看法。

“美国之音是巨大的非军事力量,是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黑暗中点火的力量。”

(里根,1987年)

“对于苏联制度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的思想、人、社会同我们……接触。因为这种接触会播下不满的种子,而这些种子有朝一日会结出和平演变之果。”(尼克松,198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根据‘遏制’政策试图把共产主义逼入困境,我则希望超越这一政策。我们所谋求的世界是一个行动一致的自由国家的联邦----在这个新世界,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不断扩大的自由圈子。”(布什,1989年)(注:布什讲的“新世界”或“自由圈子”,就是西方的资本主义体系。) 1995年试题:有人认为,“搞市场经济,就要放开价格;放开价格,就得提高价格,政府不应干预”。为什么说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简答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基础性和变通性。

所谓基础性,主要是以简答题的考核要求来界定的。从知识考查来看,主要涉及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不太追求大跨度的内容;从能力考查来看,主要涉及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等能力要求,一般不涉及综合、评价等较高能力。

近几年共考查过十几道简答题,都是课本中最基本的知识。当然对这些知识的考查,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变换不同的角度,要求能理解、比较、分析。这就使简答题又具有“变通性”的特点。

(2)综合性和递进性。

所谓综合性,是指试题特别是答案不是出在课本的某一个地方,而是跨框、跨节、跨课的出题。所谓递进性,是指答案要求递进提高,使高水平的学生得高分,提高试题的区分能力。简答题的综合性和递进性,要求考生在学习中注意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和体系,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提高答题的质量。

(3)时代性和新颖性。

简答题虽然以基础性为显著特点,但在设计题目时,仍十分注意渗透时代气息和形式的活泼新颖。

[例题]怎样理解社会主义与民主是不可分割的?

这是1990年高考政治试卷第50题。这道简答题看起来只是纯知识性的考查,实际上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1989年“6.4”事件之后有人误解为,社会主义是不讲民主的,民主只是资本主义的特征。这道简答题起了澄清误解的作用。

(4)灵活性和客观性。

凡编制得较好的简答题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活”。近几年,与侧重考查能力要求相适应,“活”的特点更为突出。

[例题]前苏联1977年宪法第6条:“苏联共产党是社会领导力量和指导力量,是苏联社会政治制度,以及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核心……” 1989年3月修改后的前苏联宪法第六条:“苏联共产党、其他政党以及工会、共青团、其他社会团体和群众运动通过自己选入人民代表苏维埃的代表并以其他形式参加制定苏维埃国家的政策,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①这两个条文的本质区别何在?

②修改后的条文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为什么?

这是1991年“三南”试题第41题。苏联解体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此题要求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观察分析这一事件,使试题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灵活性。为控制这一灵活性试题的难度和评分误差,采取了两问形式,使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5)技巧性和合理性。

“孝巧、活”历来被誉为简答题的特点。近年来有许多简答题设计得既活又巧,既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又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想。

[例题]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是反驳。

(6)根本缺陷中有合理因素。

[例题]“政党是为了达到共同政治目标而共同行动的志同道合的集团。”

这是1991年“三南”试题,此题的特点是,观点有根本缺陷,但其中有合理因素。按照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来看,政党是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夺娶行使或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这说明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有明确的政治目标。而题中的观点没有指出政党的本质属性----阶级性,这在根本上就没有揭示政党的本质,但它指出了政党有共同的政治目标,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三、论述题

在政治科高考中,论述题是主观性试题的最主要代表。这种题型可以有效地考查考生组织、归纳和综合所学知识的能力、运用他所掌握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探讨问题的创新能力和评价能力。

1.论述题基本类型:限制性论述题和扩展性论述题。

从不同角度可以把论述题细分为几种类型,较为常见的是以命题规定的作答形式进行划分的。通常在题目中明确规定考核范围,并且对答案长度作了限制的论述题为限制性论述题。限制性论述题与其它论述题相比较具有评分较容易和客观的特点,但是由于它对考生作答的范围和方式作了限制,因此,在考查能力方面,它较适合于考查理解、分析等能力,而不适合于考查综合、评价等能力。

[例题]既然提高劳动生产率会降低商品价值,资本家为什么还要竞相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由此而引起的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又会给资本家带来什么好处?

[例题]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怎样的?请根据这一关系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扩展性论述题对考生的作答方式和范围不像限制性论述题那样限制较多,它给考生以很大的自由,允许考生自己决定答题的形式,这类论述题给考生提供了综合、评价的可能。

[例题]驳“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我国也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谬论。

2.论述题主旨功能:考核较高层次的能力。

[例题]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贪得无厌的追求:怎样促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进而又是怎样决定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这道题知识容量较大,综合性较强。考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即使知道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等知识,也很难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调动自己所学的有关知识,组织材料,从纵横两个方面把问题叙说清楚。很多考生仅回答了第一层面的问题,即“日益尖锐化”,而答不出或答不好第二层面的问题,即“必然灭亡”,说明这部分考生分析能力尚可,而综合能力欠缺。

[例题]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变化。

旧的两极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领导人声称:“我们难得有机会----按照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美国人认为他们需要“为下一个世纪成为美国的世纪作好准备。”他们的另一位前任领导人说:“以进取的姿态追求我国的对外政策利益会自然地加强中美关系,应采取行动时却无所作为会伤害美中关系……但是我们决不要忘记,我们是为自己干,而不是为中国干。”

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1)美国关于建立新的国际体系的出发点及其主张说明了什么?

(2)评论“按照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新的国际体系。”宜”,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为什么总是选购“价廉物美”的商品?

这是1992年高考政治试题。题目出得很巧。“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这一俗语的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定的经济学道理。但是也不尽如此,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确能购买到“货又好,价格又便宜”的商品,也就是“价廉物美”的商品(这里的“价”在俗语中是指价格,而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这是因为: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可能用较低的价格出售自己“物美”的商品;有的商品生产者为了加快资金周转,采劝薄利多销”的办法,也可能用较低的价格出售“物美”的商品;另外,当某种“物美”的商品处于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人们也可能购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正是根据这个实际情况,命题者设计了这道试题,既贴近实际生活,又包含着一定的经济学的道理,使试题富有较高的技巧性。

简答题的“活”与“巧”的特点,要求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以及贴近身边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培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解答简答题的能力。

从高考政治命题改革深化阶段的简答题及其趋势来看,它将在坚持基础性的同时,更多注意变通性、综合性、灵活性和技巧性,使简答题与简析、简评结合起来。“题目在书外,观点在书中”,答案要求分层次递进提高,使简答题、辨析题更多地担负起考查能力区分考生的任务。这就要求考生在深入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上下更大的功夫。

四、辨析题

所谓辨析题,就是对试题所提供的观点或现象,有辨有析,辨析结合,或有辨有评,辨评结合。待辨析的观点或现象以及辨析评论的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当根据试题的具体内容作具体分析。就待辨析的观点来说,有的是正确观点,有的是错误观点;有的具有两重性,需要作阶级的、历史的分析;有的具有条件性,需要根据条件作具体分析;有的带有根本性的缺陷,但有合理的因素;有的从总体上可以成立,但有不科学的成分。总之,应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综观近年来的高考辨析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根据条件进行具体分析。

[例题]某守法公民发现朋友寄给他的信件被公安机关拆开过,十分气愤,认为公安机关检查他的信件是不合法的。

这是1991年“三南”试题,此题的主要特点是它的条件性,必须根据条件来展开思维和组织答案。

我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查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这道辨析题就是根据这条宪法规定的特点设计和拟定的。

(2)在创设的特定情景中分辨是非。

[例题]甲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没实际意义。

乙表示不同意。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看不见的,摸不到的,只有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才有实际意义。

这是1992年“三南”试题。此题的主要特点是它有一个特设的情景,必须把有关理论知识和特设的情景结合起来进行辨析。

(3)辨析与反驳的结合。

[例题]“专政就意味着消灭民主”这是1992年“三南”试题。此题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反驳性。也就是说此题不是对题中的观点作辨证分析,不是指出这不准确的,糊涂的或者带有攻击性的观点中有什么合理的因素,而是指出它的不准确的所在;对攻击者来说,则试题使用了新材料,要求考生在新创设的情景中充分发挥自己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因此,考生不仅要明确“按照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新的国际体系”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提供评价美国的所谓“国际新体系”的标准。一部分考生不是根据我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原则立场和主张来分析问题,而是从意识形态的差异来评论美国所谓“国际新体系”。显然,评论的标准和视角发生了偏差,这说明这些考生的评价能力有待提高。

高考政治简答题题型特点分析和对策

     高考政治简答题,从多次高考政治阅卷场的分析来看,都被发现属于失分率很高的题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来看,是相对薄弱,容易被有意或无意忽视的教学内容。
    一、近几年高考政治简答题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1、近四年的高考政治简答题情况分析
    近四年共命题8道:其中,经济学2道(96、97) ,哲学2道(96。99),政治学3道(97、98、99),三科交叉题1道(98)。
    考点内容分布情况:
    经济常识:1996年第32题-第6课:农村产业结构关系;1997年第35题-第4课和第六课:地区经济结构和发展问题;1998年第34题(第一问)-第6课:部门经济结构调整。
    哲学常识:1996年第35题-第9课:科学理论的作用;19 98年第34题(第三问)-意识的作用;1999年地35题-人生观,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统一。
    政治常识:1997年第34题-第一课:"一国两制"、第五课独立自主。19 98年地34题(第二问)-第一课 :国家职能。1998年地35题-第五课: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1999年第34题-第三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近几年高考政治简答题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一、高考政治简答题的基本特点:高考政治简答题的具体形式虽然较多,变化较大、但是也有其相对稳定的基本特点,一是答案的编制要求"简明扼要";二是规定"问什么,答什么"。无须作过多的扩展和引申、演绎。三是仍然存在简答、简述、简评三种基本类型。总之、突出一个"简"字。
    第二、简答题的发展变化与高考政治改革中其它主观性试题的题型发展、变化具有高度一致性,这表现在:a、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反映现实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b、注意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查。反对死记硬背。c、"一材多用"、注重"过程分析"、贴近学生实际生活。d、侧重思维能力的全面考查。以上高考政治改革的新变化、新发展都在简答题中得到直接体现。
    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改革变化,往往从简答题人手,然后会迁移,扩展到其它主观性试题上。反过来。其它主观性试题的改革和变化也会运用于简答题上,导致简答题的新变化和发展。例如,1998年高考简答题第34题首次出现的"一材多用、三科知识交叉考查"的新题型,就在1999年高考论述题第38题中出现。1996年以来,在高考论述题中出现的以演绎为主的新题型(以1997年第38题最为典型),经过不断完善发展,逐渐成熟。1999年高考则出现在简答题(第34题)中。
    简答题不仅与论述题在题型上相互迁移、相互渗透,而且也与辨析题相互渗透。简答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思辨性。例如1999年高考第35题等等。
  第三、对近几年高考政治简答题注重能力考查的具体特点分析。
    首先,高考政治简答题比较注重形式逻辑演绎推理能力的考查。例如,1996年第31题:答案的编制是用典型的三段论进行严整的演绎逻辑推理。1997年第35题:答案要点则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一最基本的逻辑结构来编制的。
    其次、高考政治简答题注重抽象思维、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例如,1998年第35题、1999年第34题和第35题:都是按照"共性+个性"的辩证逻辑结构来编制答案要点的。1996年第32题则是考查考生的"双向思维"能力。
    再次、高考政治简答题注重发散思维(创造思维)能力的考查。例如,1998年第34题,就是一道多角度分析的试题。
    最后、高考政治简答题注重对归纳,慨括能力的考查。例如1997年第34题的第一问。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近几年高考政治简答题有以下几条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一、简答题的基本特点是相对稳定不变的。这主要包括答案编制要求"简明扼要、问什么,答什么";设问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规定性和限制性;注重能力考查与基础知识考查的有机统一;题目内容往往是当年的重点、热点时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基本题型(简答、简述、简评)和分值的稳定。
    第二、对能力的考查则从侧重形式逻辑思维能力考查,发展,转变为侧重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考查。对考生思维能力考查更加全面和系统化。
    第三、题目内容的考查,由突出重点、热点时事的时代性,发展为具有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性。
    第四、三大类型的主观性试题在题型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趋势更加明显。使高考政治改革的精神实质得到更加完整的贯彻和体现。
  二、教学中存在的几个常见性问题。
    总体上看,学生在简答题的解题方面,常见的是答案的编制过宽和过窄。并且往往将简答题答成论述题。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问题:
    1、在审题方面,不能审清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导致离题,"撒大网"和生搬硬套。例如,高考政治题1998年第34题第一问。
    2、在解题基本要求方面,首先、由于学生不清楚基本的解题方法和要求,导致答案不完整和不规范。例如,高考政治题1999年第34题:学生只答教材的观点,没有把题目材料的内容编入答案。即学生不清楚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答案编制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材观点,二是题目材料的观点和内容,三是时事的观点和内容。其次、学生不容易将简答题与论述题的答题要求区分清楚,或者因为缺乏解题所需的自我监控能力,往往出现把简答题答成论述题的现象。导致答案过宽、过多。
    3、在学生答题的逻辑思维方面,逻辑归纳,慨括,推导不完整,不严密。出现"越级引申,一步登天"。例如,高考政治题1997年第35题,学生没有答"怎么办";例如,高考政治题1998年第31题:或缺逻辑中介;或缺"大前提"。
    4、在学生解题的思维品质方面,由于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不足、加之对知识内在联系掌握不够以及对知识的重组能力不足,导致答案编制的不完整。例如,1999年第34题:漏答:"我国政党活动的根本准则"。
    学生在解答简答题时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比较集中的问题有两点:一是难以区分简答题与论述题的答题要求。二是难以掌握准答案编制的"度"、即不能十分明了怎样才算"简明扼要"。

  三、课堂教学的对策和具体做法。
    比较而言,简答题在审题上的难度较小。所以,教学的主攻方向是答案的编制。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和提供学生的思维能力。足够的练习应与重点和热点时事为背景。
    1、必须课堂教学中、全面,系统地进行简答题的基本题型特点,解题方法和基本要求的教学,使学生具备相应的比较充分的简答题解题基本理论。如果采用集中近几年高考政治简答题的专题讲座形式,效果会好些。
    2、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形成简答题的解题技能、技巧,积累经 。可以采用分散性方式进行训练。可以采用"课堂5分钟练习"的形式进行单项训练和整体训练。例如,就怎样把握简答题答案编制"度"进行单项练习:严格按不超过"三个层次"的要求进行教学。
    3、重视对平时各种综合练习试题中简答题的评卷教学。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采取"错题重练"的办法是十分有效的。
    4、采用多种形式,多层次的指导学生学习自己编制简答题。例如,教师给题目材料,让学生按高考政治简答题的不同题型自己设置"问题"。
    5、在答主观性试题时,坚持论述题解答优先原则。即如果学生感到高考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都有把握解答时,就应先作论述题,最后解简答题;如果感到简答题难度较大,而论述题相对较易,就更应该先作论述题,最后解简答题。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由于自我监控能力不足造成的失误。

思想政治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

首先,要注意审题。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前提和基础。审题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审

要求(题目的要求);二是审材料,选择题多数以时事作为背景材料,所以一定要审清材料的意思,明确考察意图;三是审问题,选择题常见的问法有:原因、结果、目的、标志、基础、本质、最、决定、内容包括、这说明等,对原因题不能答结果,对本质题不能答现象,对“最”类题要看是否“最”,对“这说明”类题要弄清楚“这”指代的是什么。

其次,要认真分析供选答案。分析供选答案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分析供选答案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要回归教材内容,分析供选答案,把握供选答案的全部内涵;二是分析题干和供选答案之间的关系,在中考政治中选择题题干和供选答案之间的关系有对立、并列、递进、总分、现象与本质、问题与措施等,对于这些关系要结合具体题目作进一步的分析,在答题时,应有意识地将题干和供选答案连结起来,分析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关系是否正确;三是要总结不选的情况,排除法是做好选择题的重要方法,排除法有直接排除和逆向思维排除两种方式,排除法的关键是确定不选项的情况,下面对政治中考不选的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1)选项本身错误(关键字词错误、关系颠倒、半句正确半句错误……);(2)选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义、不符合事实、不符合要求(与材料无关、答非所问、供选题肢过宽、供选题肢过窄……)

二、简答题

命题主要表现在:(1)在命题中较多地采用了图表题和材料题,联系了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命题突出了对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的考查,要求对基础知识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还应懂得“为什么”,能进行简单的判断、转换和推理。(3)命题中增强了对参与政治生活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把自己摆进去谈自己的认识或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之所以称简答题,就是因为答案只需答出要点既可,不用展开论述,但要全面。这样,如何把握简答题的“度”就成为学生解答的一个难点。

简答题易出现的问题:①观点错、漏、乱;②词不达意;③繁琐累赘;④格式不规范。

如何做好这种以时事为背景资料的材料型、图表型简答题呢?

答题的基本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第一步:“是什么”。首先,材料讲的“是什么”。要学会捕捉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然后对每一个关键信息逐条分析,避免疏漏。

第二步:“为什么”。在分析完材料后,一定要联系材料,简要列举课本上的相关观点。这一步要求学生从课本上开的观点必须紧扣材料中心,语言简练,简明扼要,面面俱到,点到为止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小题大做、画蛇添足,更不能“韩信点兵”,展开分析,没完没了,大做文章。

第三步:“怎么做”。如果材料或图表中谈的是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结论中一定要指出我党既定的政策、措施、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得结论、谈做法;如果材料或图表中谈的是成就,一定要赞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成就。如,应该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三个代表等等类似的词句。

在整理答案时,做到要点分明,一问一答且问答顺畅;格式规范,一般讲答案分三点就够了。如:

答:(1)……;(2)……;(3)……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回答“为什么”这一层次时,遇到课本上该知识点有几个要点时,一定要注意把总括性的语言也要写上。在表述时,切忌含糊其词和口语化,注意运用专业术语。

   【例题】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广州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搞好开发区建设;把下岗工人再就业作为“一号工程”抓紧抓实;做好山水文章,营造“美的空间、人的乐园”,提高花园城市的品位;建设大学城,注重人才的培养。

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上述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三、辨析题(习题见政治开放题中练习)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判断对或错;二是有对也有错。不管哪种情况,在辨别后要作分析,说明为什么对或为什么错;如果是错的,分析完后还要摆明自己观点。

四、分析说明题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材料。要做到下列三点要求:(1)分清材料共有几层,读懂每层大意;(2)从每层材料或引文中概括出其中的观点;(3)把握每层材料或引文意思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概括出全部材料的追踪的意思。

第二步,审问题。通过对所提问题的分析,弄清问题的限定条件及指向,把握答题的范围、所运用的知识,最终达到把材料和问题结合起来弄清问题的中心要求的目的。这样做就不会脱离理论依据以及对事物精髓的整体把握,从而造成丢三落四、颠三倒四的现象了。注意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时,思维有发散性,角度应多一些。

第三步,阐原理。在阐原理时注意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要完全照搬照抄,而且在涉及基本概念或战略、国策时要进一步阐明其含义或内容,否则容易失分。

【例题】2003年8月15~16日,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央关于再就业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措施已经明确,关键是要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增加就业为目标,以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再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帮助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 继续把再就业工作抓紧抓实,切实抓出成效。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再就业工作问题的认识。

(2)请你就如何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献计献策(至少2条)。

五、问答题

1、说明、反映类。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什么”等,多用于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这类试题的解答对策是:先回答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

2、启示类。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察学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这类题目的解答对策是:先找出材料所叙述的问题(现象)产生的原因或材料中的人物事件的特点,也就是先回答出“材料反映了什么”,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回答出怎样学习好的、摈弃坏的。

3、理解、认识类。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上述材料如何理解(认识)”或“谈谈你对某某的认识(理解)”等,重点是考查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思考的深度。这类题目的解答对策是:如果所给出的材料较长,应对材料进行分层并概括出每一层的意思(即明确它属于哪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是概念性的,还要回答出“这个问题是什么”,然后,再回答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等。但我们在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时,思维要有发散性,角度应多一些。

4、评析类。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某某进行简要评析”或“你对某某是怎样的态度”等。这类题目的解答对策是:先进行正与误或好与坏的总体评价,然后,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其依据。这类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但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觉悟目标。

5、打算类。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作为中学生面对某问题应怎么办(怎样做)”或“你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应对某问题”等。解答这类问题的对策是:先想想国家和社会对该问题的态度、导向和对策,然后依此联系自己应该如何应对或落实,即如何“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通常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四有”新人;正确树立成才目标,肩负历史责任;增强法制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等。总之,解答此类题目应把握两个方面:一是在思想上树立什么观念,二是在行动上具体有哪些做法。这类题目重点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体现的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觉悟目标三者的统一。

6、建议类。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某问题请提出几点建议”或“对某问题你认为该怎么办”等。解答这类问题的对策是:在阅读材料发现问题后,找出教材中相关的知识点,然后再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该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或建议。但应注意建议的角度(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制、环保等不同方面)和所提建议的可行性。这类题目重点是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新的能力。

总之,问答题的设问方式很多,针对不同的设问方式,可以采取不同的对策,但大致应做到以下五点:一是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材料,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含义;二是找出背景材料和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明确题意;三是找出相应的知识点,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四是书写要有层次,涉及到多个知识点的题目要用序号标示清楚;五是思考回答的角度要多。

六、实践题

    1、调查报告类。调查报告是人们对某一情况、事件、经验或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而写成的文字材料。调查报告的撰写,在格式和内容上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标题。依据调查目的列出标题,要符合调查的主题。

第二部分,引言。引言一般要说明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调查的方法可采用问卷、访问、观察、座谈会等。

第三部分,主体。主体是全文的主干,它具体叙述调查的基本情况,列举典型事例和数据,并恰当地议论和分析,概括出经验或规律,是表现调查报告主旨的关键部分。主体部分的撰写应注意三点:一要列出调查的详细步骤,包括调查的时间、地点、人员安排,调查提问提纲,调查中应注意的问题、调查的反馈及评价方式等;二是要把调查的情况写清楚,这需要对调查得来的材料分门别类地归纳整理;三要做到有叙有议,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上述表现进行分析、议论,阐明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要通过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第四部分,结论和建议。这是调查报告的结尾部分,一般要对全篇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性说明,得出结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

2、活动设计类。设计一个合理的活动方案,是搞好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合理设计一个活动方案,须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活动主题。这是设计合理活动方案的核心,要紧紧围绕题目的要求,

第二,活动目的。这是设计合理活动方案的前提。它是根据主题来确定的,因为主题是活动的中心,是整个活动的灵魂。

第三,活动准备。首先,确定活动的内容、形式、人员分工、活动安排等各项事宜;其次,根据活动需要和每位同学的爱好、特长分配适当的工作,有的可搜集材料,有的可编写节目,有的绘制图片,有的可外出调查等,尽量动员大多数的同学参加活动;最后,在活动开展前夕做好检查工作,及时解决在准备过程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使各项活动安排就序。

第四,活动步骤。它是主题活动方案的主体。在设计活动步骤时要做到方向正确、目的明确、讲究实效、条理清楚。

3、小论文类。可按照以下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引”。所谓“引”就是从提供的材料中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这一步至关重要,是写好全文的基础。

第二步:“论”。所谓“论”就是根据材料,针对论点,选取有力的论据,联系社会热点,发表议论。通过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实际上是以材料为论据来证明文章中心论点的成立。

第三步:“结”,即结论。这是议论文不可缺少的部分。文章的结尾应回应材料和中心,使中心更明确,也可以防止偏题和跑题。常见的方法:①可以表示决心,提出希望,发出号召;②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政治解题方法介绍

一、 选择题解题思路

1、 审题干:这是前提条件。应从两方面入手:(1)全面理解题意,题干是一个完整的内容,审清题干,就要全面、仔细、正确地理解题干所提供的各种信息。(2)准确地把握“题眼”,即关键词语,它确定了题干的内容的特殊规定性,只有准确地把握“题眼”,选择题肢才有目标。

2、 审题肢:认真、准确地理解每一个题肢,把握题肢的基本含义,判断每一个题肢本身的说法是否正确。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题肢本身说法是错误,可先直接排除(逆向选择题除外)。

3、 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把题肢与题干一一对照,认真分析题肢与题干间的内在联系,即题肢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性,一般地讲,题肢本身正确且符合题干要求和规定性的,则入选;题肢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和规定性的,则不能入选。

二、 正确运用“排除法”解答选择题

1、 排误法:即排除内容本身是全部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肢。

2、 排异法:即排除内容本身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规定性无关的题肢。

3、 排重法:即排除与题干变相重复的题肢。

4、 排倒法:即排除与题干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三、 简答题的特点及解答

1、 把握命题材料,明确主题意旨。近年来,高考是材料引文题较多,即材料引路联实际,分析说明考能力。其最大特点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这就要求考生通过仔细研读所给材料、图表等,抓住中心,分清层次,明确重点,最终得出正确的主题意旨。认真审题,吃准题意,这是徐好题的关键。相反,有的同学不注意这些。

2、 依据主题意旨,确定答题范围。只有范围明确,才能要点齐全,答题圆满,符合题目要求。

3、 按照主题范围,折射教材内容,择定答题理论依据。

4、 理清思路,列出提纲。

5、 要特别注意把理论观点与题目所给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说明与论证,不能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节,即“两张皮”的现象。

6、 行文作答,落实“四化”,即层次化、要点化、序号化、规范化,要注意语言流畅,表达准确无误,恰当地使用政治术语,条理清楚,字迹工整。

7、 总的要求:原理观点要正确,紧扣题意作表述,事理交融要点全,简明扼要要牢记。

四、 辨析题解题方法

类型判断法

1、 肯定型:即所给论断是完全正确的,在回答时,一般是用所学原理来论证其论断为什么是正确的,通常回答什么是,为什么是,怎么是什么、有什么等。

2、 否定型:即所给论断是完全错误的,在回答时,一般是用所学的原理说明或论证甚至驳斥其论断为什么是错误的、错误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进行反驳、怎样改变论断是正确的,该错误论断的危害是什么等。

3、 正误混杂型(是非混杂型):一般有两种,一是论断从总体上看是正确的,但含有错误的成份,二是论断总体是错误的,但其中含有正确成份。在辨析时要分别指出哪些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为什么是合理(不合理),即论断肯定了什么,又忽视了什么,再从总体上,从一般意义上来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这种方法是辩证分析法。

4、 附加条件型:在回答时,指出在什么条件下该命题成立(不成立),然后再从一般意义用一般理论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五、 材料论述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一) 分析材料过程

分析材料是作答的前提,是阅读材料、归纳材料、处理材料、结合原理的有机统一过程。阅读材料,就是要通览、精读、领悟材料,也就是要读通、读懂、读透材料,抓住材料中对解题有利的关键性字、词、句;归纳材料,就是能概括出材料的中心论点、中心意思,要求言简意赅;处理材料,就是对庞杂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类、筛选,充分利用有用的信息,舍弃无端信息;结合原理,就是实现材料与教材原理的对换,既可以将材料的中心论点与原理挂钩,也可以将材料的分论点与原理挂钩。原理找准,则答题完成了一半,因此,分析材料的过程就是概括中心论点 支解为分论点 与原理衔接的过程。这就是解答的正确思路。

(二) 形成答案过程

形成答案过程恰好与分析材料过程在思维方向上是相反的,是分析过程的一种逆向过程。具体说来,就是概括中心论点 阐述原理内容 原理与分论点的结合 原理与中心论点的结合 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关键是怎样实现原理与材料的结合,结合度达到什么程度。

六、 图表分析题的“三读”与“三审”

“三读”即:

一读图表题(标题),图表的标题可以说是它的题眼或中心,把握住图表的标题,联系图表内容就不会“跑题”。

二读内容,读表格内容要纵向对比、横向对比,从比较中找思路、观点,特别要注意内容的内在联系,从现象到本质,从材料到观点。纵横分层理解、分析和阐述。

三读表注,表注是提示性的、补充性的,对审题材很有帮助。

“三审”即:

一审要求:题目的要求是题目规定的答题范围,明确要求,不致于原理混淆。

二审设问:审设问要“咬文嚼字”,把握范围、程度、本质等,根据设问组织答案。

三审设问间关系:图表分析题一般有2-3个问题,几个问题中,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基本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第一问或一二问要求回答中什么或为什么;第二问或第三、四问要求回答怎么办、有何意义。抓住了题目中心,层层作答就不会出现答案错位。

 

 

政治应试答题技巧

  1.选择题的做法
    (1)选择题的构成

   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高考政治尤其是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选择题,从类型上看大多以“组题”的形式出现,即一个材料设计多个试题,最多可达到5个试题;从形式上看有两部分构成:题干、题肢;从内容上看有三部分构成:立意、情景、问题设置。

   (2)具体做法

   ①抓住立意。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即一个中心思想。因而,看到试题后,认真阅读,并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然后,再看题肢的设问,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当然,对于简单的试题来讲,读完也就应该做完。

   ②找关键词。一般来说。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如“范围关键词”: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内容关键词”:措施是……、制度是……等。“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等。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

   ③排查误项。高考试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甚至有些题肢的设置一时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用排查法,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

   ④不得已,猜。对于实在拿不准的题目,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可用猜测法。如果此题大多数人都不会,每一个人都有猜测得分的机遇。先用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如果能排除两个,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正确答案,再随意选其中一项,这就意味着你答对的概率为50%,如果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这50%的得分机遇。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四个选项中随便选一个,得分的机遇率仍有25%,若每名考生对自己不能肯定答对的题目都猜一下,那么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考试对所有的考生仍是公平的。

   2.非选择题解题的思路及步骤

   (1)非选择题的构成

   高考政治单科卷非选择题一般包括简答、辨析、论述三类;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非选择题总称为问答题;部分省市试卷还包括分析说明题、研究性学习试题等。

   (2)具体做法

   ①认真读题,弄清题意,明确中心及分论点,确定论据

   在读题时,先要抓住试题提供的解题要求和条件,必须明确,答案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从试题的文字中分析出来的。其次要明确中心,只有围绕中心答题,才能与题意的口径相符。再次将中心论点按题意分成几个有机联系的分论点。最后要确定用来分析说明中心论点或是分论点的根据,包括政策根据、事实根据和数字根据。这是解题的钥匙。②归类对号,落实课、节、框

   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必须判明答题要用教材哪些章、节、框的内容。这样才缩小了思考范围,然后胸有成竹,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③规范化答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先归纳题目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

   第二步:讲清有关的理论观点,即讲清分析说明问题的理论依据。

   第三步:运用概念、原理、观点分析问题。这是答案的主体,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阐明问题的能力在这一步得到体现。这一步的层次由理论依据的层次而定。要遵循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共性到个性,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层层剖析。

   第四步:联系重大时事。主要是联系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联系一年来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时事加以说明,主要是指党代会、人代会通过的决议,重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等。

   第五步:用事实证明(包括史实、事实、数据等等)。答题不仅要有理,而且要有据。新教材特别注重由基本事实引出基本观点。不论是正面论述还是驳斥题都要用“事实(实践)证明”。“事实证明”往往和作用、意义、结论紧密相连。

   第六步:反面论证。在正面论述之后,一般还应联系反面观点,指出观点的错误所在,以加深对正面的理解。这一步通常用“如果说……”“假如……”这样的句式来展开。

   第七步:表明态度或简述自己的认识体会。在论述题答案中这一步是不可少的。在教材中多处可以看到在阐述了一个观点后对青年学生(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表态既要联系实际,又要扣紧题意,不要空喊口号。④答案规范化

   答题时一定要使用教材书面用语,而不能使用自己创造的语言、概念及社会、家庭流行的俗语。只有教材书面用语,才能做到表述规范、准确、科学、简洁,才能和阅卷老师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形成共识、减少误解。

政治主观题题型及解题方法

 

政治题型基本稳定在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上。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主观试题的题型和答题方法。

  1、简答题的基本类型及解答方法。

  简答题大致有三种类型:直问式简答题、比较式简答题、材料式简答题。

  直问式简答题——这类题是简答题中的一种传统题型。一般是以对某些概念、原理或观点为命题内容,或集中在知识重点、相互关系、现实意义、基本内容等考点上,大多是用“是什么”、“怎么样”等直述性语言直接提问题,可以根据试题的规定性,依据教材内容直接回答即可。

  比较式简答题——这类题通常是以相互关联的事物、观点之间的异同为命题内容,考查学生能否把它们之间的异同区别开来。试题带有较强的综合性,概括归纳能能力要求高。可以根据试题的规定性,比较出命题要求的异同点即可。

  材料式简答题——此类题不再是直来直去的简单问答,而是以现实社会中热点内容和重点内容作为命题材料,结合教材内容不同角度设置问题,要求学生多方位进行分析思考。试题答案不是集中在某课某节某框的某个知识点,而可能分布在几课、几节或几框的多个知识点上,具有一定的知识跨度。重点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概括归纳能力,难度较大,靠死记硬背教材的“条条”,照搬现成的答案是不行的。此类简答题答题要领是:第一,要认真阅读材料,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第二,依据材料的中心意思,理清思路,确定答题的范围;第三,结合教材知识设计答题角度,确定答案要点。

  2、辨析题的基本类型及解答方法。

  单向判断型——题目所示观点简单明了,直接分析判断正误,然后紧扣题目说明理由即可。

  正误混合型——即在所给题目中,既有正确的成分,又有错误的成分,正误部分混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命题。解答此类题,既要分清哪些是正确的成分,哪些是错误的成分,又要根据有关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分析,点明判断观点是正确或错误成分的理由,并指出错误成分缺陷所在。

  条件正误型——即题目所给观点在某一条件下是正确的,脱离一定条件则是错误的。解答此类题,需要根据不同条件作具体分析,指明题目观点在什么条件下正确,在什么条件下错误。

  因果关系型——即题目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观点组成,观点之间在形式上构成因果关系。解答此类题,既要对原因部分进行辨析,也要对结果部分进行辨析,明确与原因部分构成因果关系的结果是什么,或与结果部分构成因果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3、解答论述题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以经济常识作论述题,大多采用图表材料题。图表材料题的设问,一般都是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并用和分步设问。

  解题的一般思路:

  归纳法的设问,一般是问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答题时,必须对图表及备注反映的问题用几句话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来。答案一般是就事论事,或就事论事与就事论理相结合。对于非图表题就不要就事论事,而要有所升华。

  演绎法的设问,一般是问图表之间有什么内在经济联系,或谈谈你对题中现象的认识,或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评价能力。答题时必须从图表、材料、备注等的数字和文字中,看出其所隐含的经济学道理,即要透过经济现象,抓住其本质。答案必须是就事论理。

  解题的具体方法是:一看:看标题、看数据、看备注;二比:纵向比、横向比、横纵结合比较;三找:找原因、找措施、找关系;四评:评必要性、评重要性(意义)。

  考前的试题及方法暂时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以课本为依据,认真复习,考出好成绩,过一个愉快的寒假,提前预祝大家春节快乐,全家如意健康!

 

高三政治学科材料分析题解题要求

一、审题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运用知识的范围和设问方向)。

第二步,审材料。

⑴要分清层次,概括层意。

⑵找出层与层之间的内在联系。

⑶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归纳出中心思想。

在这个环节中,一定要抓住材料中的主题句和关键词,通常我们称之为“题眼”。充分理解题意,提炼出有效信息。

第三步,找联系。根据提炼出有效信息(即题目的设问要求和材料的中心),直接指向教材知识体系和热点话题。

二、形成思路

在动笔答题之前,要形成一定的思路。答案将分成几个要点,需要运用哪些政治术语,哪一点在前,哪一点在后,要通盘考虑。

三、组织答案

⒈一般来说,每一要点由三部分组成:主题句,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教材术语。答题时要观点鲜明,把主题句放在前面,主题句和关键词一定要准确,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要点一定要有序号,上下要对齐。

⒉答题要注意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一忌照抄材料,二忌照搬教材知识点。

⒊字迹清楚,忌马虎潦草,禁止出现“Χ”“Ο”,或者随意涂改的地方。

⒋看分下笔,踩分组织答案要点。

 

简答题的分类与解法探讨

简答题是高考政治试题的一种必用题型。题目灵活、角度多变。从题目设计的风格看,常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预料之外,情理之中”。从所考查的知识看,一般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于教材”。从考查的能力看,多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主。

解答简答题的一般要求是:第一,要认真审题,准确把握命题的含义,明确考查的知识重点及能力要求。第二,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答案的要点。第三,文字要简练、准确,条理清晰。解答简答题的一般思路是:先回答是什么,再回答为什么或怎样做。但是,要根据命题内容的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下面根据简答题所考查的知识范围,分别从经济常识类、哲学常识类、政治常识类和综合测试类四个类别对简答题的解答方法进行探讨。

1、经济常识类

经济常识类简答题选材多涉及重大时事、生产、生活、科技、社会热点、图表等载体、考查学生对所学经济原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说明相关经济现象的能力。解答这类简答题,首先应读懂载体材料,明确材料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现象或问题,然后根据题目的设问指向准确地圈定知识范围,找准直接相关的知识点,最后将直接相关的知识联系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对题目设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例1:(2003年高考政治试题,江苏、广东卷)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轿车作为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如果一辆轿车的销售价为10万人民币,年均保险费3000元,年均维修费3000元,其他相关的服务费年均4000元,10年后,一辆轿车的使用费用就可能超过其售价。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带来无限商机,一些与轿车消费相关的待业正在兴起。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分析轿车生产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第三产业及其作用,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解题思路:解答材料题,首先要审清设问,命题的要求有三点:一是知识要求即运用经济知识;二是特定要求即结合上述材料;三是总是指向分析轿车生产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其次要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一是轿车开始进入家庭,二是轿车消费可以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三是与轿车消费相关行业正在兴起。再次要根据设问和材料信息对接教材原理。轿车消费属于家庭消费,轿车进入家庭,拓展了家庭消费的新领域,使轿车产品的生产行为真正完成,可见消费是生产的目的。轿车生产属于第二产业,它的兴起必然意味着就业扩大,居民收入的增加。最后要根据题目要求组织答案。在组织答案时,一定要紧扣题意答题,注意语言转换。

 [答案] (1)轿车进入家庭,拓展了家庭消费的新领域,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2)轿车生产属于第二产业,轿车的家庭消费可以带动与轿车相关的第三产业包括保险、维修、各种服务以及旅游等行业的发展,这些第三产业所增加的附加值可能等于甚至大于汽车的销售价格。(3)与轿车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评注] 本题侧重分析法的考查,试题选材新颖,综合性较强,考生组织答案需要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给材料分析演绎,体现了高考命题重在考查能力的要求,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

2、哲学常识类

哲学常识类简答题取材非常广泛,不仅可以是重大时事、生产、生活、科技、社会热点、名人名言、成语典故、而且还可以是包含着丰富哲理的古典诗词和文言文选段。这类简答题通常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哲学道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正确解答这类简答题,不仅要求能正确理解题目背景材料的含义,而且还要求正确领悟材料含义的哲学寓意,不仅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哲学常识中的各个考点知识内容,而且还更要求学生能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辩证唯物论中包含了哪些辩证法思想,唯物辩证法中渗透了哪些唯物论的思想,认识论和人生观部分的知识中贯穿了哪些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精神等。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同一段背景材料从不同角度分析其中分别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同时,在答题时还必须注意题目对所考查的知识范围做了什么限定,区分不同哲学道理的相对界限,做到答案符合题目的要求。

[例1](2002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山西卷)近十几年,云岗石窟前面的109国道上每天有数千辆运煤车隆隆驶过,使整个石窟景区煤尘飞扬。国家投资2.2亿元将109国道云岗段改线。由于新国道运煤专线比老国道遥远了四五十公里,且坡度较大,大少驾驶员不愿走,许多大吨散装运煤车依然行驶在已改为旅游专线的老国道上。

简评运煤车驾驶员这种行为在涉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解析] 集体主义价值取向要求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很明显,运煤车驾驶员只是考虑个人利益而损害社会利益,割裂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辩证关系,是一种错误的价值取向。搞清了问题症结,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就比较容易了。

 [答案] 运煤车驾驶员的行为只考虑个人利益而损害了社会利益。应当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当两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服从社会利益。

[评注] 本题考查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对一个问题评析,一般思路是:这一问题是什么,正确或错误原因是什么,在这一问题上应持什么态度。学生在这里容易犯的错误是忘记回答正确的做法,主要原因在于对评价题的答题方法掌握的还不太好。

 3、政治常识类

政治常识类简答题的设计,通常是以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精神、领导人的讲话或专家学者的观点、国际国内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现象等材料为考查背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政治常识有关知识理解、分析说明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题所考查的知识一般都有一定的综合性,所以解答这类简答题必须在读懂题目的背景材料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设问的要求准确而全面地联系相关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对考点知识及知识的内在联系要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这是正确运用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在组织答案时,应做到层次、条理清楚,理论联系实际,语言简洁。

 [例1](2003年高考政治试题,江苏、广东卷)2003年1月,某网站推出以“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您关注什么?”为题在网上调查,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截至2月25日,共有20余万名网友投票选出今年人大最受关注的十大问题。其中居第一位的是:深入开展反腐败的斗争,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问题: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主要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解析]解答此题,道德要明确题意。从本题设问看,要求回答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要求回答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主要依据”,二是要求回答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意义”。其次要回扣教材,对接相关根据。在思考“主要依据”时,要想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人民有权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因此,为保证国家权力不变质,必须对权力予以制约和监督。加强权力的监督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思考“意义”时,可发散思维,从对党和政府自身建设、改善党群关系、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诸多方面思考,只要言之有理,都应鼓励。

 [答案]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表明,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权力越大危害越大。 ②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利于党和政府的自身建设,有利于改善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利于我国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4、综合测试类

综合能力的测试,主要是学科内综合能力的测试,所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首先是培养和提高学科内的综合能力。综合测试通常采用简答题(综合能力测试卷中的非选择题包括简答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类简答题最显著的特点,一是所考查的知识综合性强、综合的跨度大,往往是同一道大题中的几道小题分别考查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中两科或三科的相关知识;二是对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辩证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正确解答这类简答题的主要方法是根据背景材料的含义和设问要求,对材料所反映的中心问题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或者是对同一段材料中的不同层次(即要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构建答案的基本框架。

[例1] 2002年3月5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从3月20日起,美国将对大多数进口钢材征收最高达30%的进口关税,并对原钢板实行进口限额。这意味着来自欧盟、日本、韩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几十个国家的价值数百亿美元的钢材将无法进入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市场,而美国却对加拿大和黑西哥实行豁免。

请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对美国的这一做法进行分析。

 [解析] 根据材料的含义与该题直接相关的经济常识的知识是市场经济的特征和世贸组织的原则;哲学常识的知识是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政治常识的知识是关于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个政策的依据。依照题意应分三层组织答案,每层都应将相关知识联系实际说明。

 [答案] 从经济常识角度看:①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和开放性特征。随着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各国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客观上要求各国市场不能相互封锁、限制和排挤。②非歧视原则是世贸组织的一条重要原则。世界或地区实行双重标准。美国只限制欧、日、韩、俄、和中国,而豁免加拿大和黑西哥,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平等性、开放性特征和世贸组织的非歧视原则。 从哲学常识角度看: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都必须在开放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美国的决定损害了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利益,也割断了与欧、日等在钢铁贸易上的交往,必将增加本国消费者的负担,削弱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从政治常识角度看: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个政策的依据,是对个活动的目的。美国的这一决定是由其狭隘的国家利益决定的。

[评注] 本题属于综合型分析说明题,答好这类题的关键在于紧紧把握设问指向。因为,设问的指向不仅规定了“答什么”(如本题是要求“对美国的做法进行分析”),而且规定了“怎样答”(如本题要求“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要准确把握“答什么”,就必须根据设问的指向找准材料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要准确把握“怎样答”,就必须根据设问的指向找准答题的切入点。可见,设问的指向既是连接题中材料与教材知识的桥梁,又是联系题目与答案的纽带,在答好这类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答好这类题还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要只答理论或只复述材料,以免形成理论与实际“两张皮”。

一、解主观题的步骤 1、先判断该题是考查哪一学科,是单科的还是学科内综合。 2、看设问,确定答法,分清该题属于集中思维还是发散思维。 3、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4、如果是集中思维的题,刚要通过对材料逐句分析,推断出设问中提出的基本理论是怎样得出的、怎样体现的。如果是发散思维的题,则要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挖掘出与材料相关的基本理论,从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论述。

二、分析时要注意三点 1、找准切入点,一般是从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论入手进行分析。 2、用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论结合材料中的政治现象和经济现象进行一一对应的分析,不能分家。 3、重在强调思维的逻辑性、层次性、辩证性。 4、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就是紧扣本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题目自身的内在逻辑性、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基本理论,“有话好好说”,全面地谈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三、解答简答题的一般要求 1、要认真审题,准确把握命题的含义,明确考查的知识重点及能力要求。 2、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答案的要点。 3、文字要简练、准确,条理清楚。

四、解答简答题的一般思路是 1、 先回答是什么。 2、 再回答为什么或怎样做。但是,要根据命题内容的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简答题的分类 1、 经济常规类 2、 哲学常识类 3、 政治常识类 4、 综合类材料主观题的三步答题技巧第一步:看设问,读材料,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设问,明确答题材的方向,然后再去审读材料内容,不要先读材料再看设问,因为只有先看设问,才能带着问题读材料,从而能及时地捕捉材料中与设问有效的信息,从而大提高读的效率,并从根本上克服答非所问的情形。第二步:找要点,细作答。在脑子把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所掌握的基本理论观点对号入座,并在草稿纸上把这些要点记下,然后经过整理编排,按序作答,以避免要点分布混乱,层次不清。当然,作答时要认真细致,有理有据,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第三步:回头看,再完善。1、答题方向是否正确 2、有效信息是否找全、答案是否全面3、观点与材料是否有机结合,有无逻辑,术语是否规范,是否体现创新思维。

 

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作答的规范化

            

    众所周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学生的考试成绩:知识、能力和心理。就高考政治而言,“知识”包括书本知识和时政知识;“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作答高考政治各种题型(五大题型)的答题技能,而贯彻其中的是作为各种能力核心的思维能力;“心理”主要指的是考生的应试心理素质。就三者的关系来说,“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心理”是保证。实践证明,在高考复习阶段,在复习考点知识、时政知识和进一步调整应试心理的同时,化大气力去进一步规范学生的答题是十分必要的。下面,针对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三大题型(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答题的规范化问题,结合有关具体题例,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关于简答题。简答题,顾名思义就是对问题进行简要回答。但就高考简答题的答题来看,实在不简单。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简答题(包括辨析题)的答题不如论述题,简答题和辨析题这两种题型相对于论述题而言,其内容容量相对较小,命题方式多样,题目设计较为灵活,要求考生用较短的文字准确地表达出题目要求回答的主要内容,体现一个“准”字;还要求思维层次清晰,逻辑严密,体现一个“清”字;答题的角度要求面面俱到,体现一个“全”字;语言简约明了,惜墨如金,叙述时要体现一个“简”字。如2003年高考政治江苏卷的第34题,要求考生回答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主要依据和意义。在回答依据时,两个思维层面清晰到位,一是谁监督?当然是人民监督,那么为什么要由人民监督?因为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二是监督啥?监督权力,为什么要监督权力?因为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表明,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在这里简答题作答的“准”、“清”、“全”与“简”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回答意义时,其思维层次可谓层层推进,从对党和政府的自身建设,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进一步延伸对对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由点到面,范围由小到大,其思维品质之高之美由此可见一斑。江苏卷的第35题也充分体现了以上特点。然而,去看看我们面上的许多考生的简答题的作答,与此相比,可谓相去甚远。不能准确地与考点挂钩,思维没有层次,想到啥就写啥,抓住一点,大肆渲染,不及其余。如此要点不全,语言不简,思维混乱,品质低劣,这样的答案其得分可以想见。当然,我们要求考生完全达到高考答案的要求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况且高考答案也只是参考答案,就政治主观题的答案而言,套用一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辅导以及规范化的训练,尽量让考生在作答简答题时,点找得准一些,全一些,思维层次清晰一些,答题语言简约一些。下面举一例说明之。

    题例: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被列为首项议程。这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带头推进党内民主的一项重大举措。与此同时,在基层,探索党内民主实现形式的各种努力也在加速进行。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又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这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它的颁布实施,对推进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问题:推进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主要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大家知道,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当前的一大热点。政治文明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而近期内这方面的亮点之一就是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问题,本题以此为背景,要求考生分析推进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主要依据和意义。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一设问时,要明确告诉学生回答此类设问的一般思路:依据主要是回答理论依据,当然有时也包括实践依据;意义主要是分析实践意义,当然有时也包括理论意义。就上题而言,在回答依据时,要按照从推进党内民主到加强党内监督再到既要推进党内民主又要加强党内监督这样的逻辑顺序,寻求其理论依据,并用简要的语言逐层叙述;在分析其意义时要遵循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由点到面,由正面到反面,由理论到实践的思维顺序和层次,有条不紊地逐层分析,力争做到全面完整且叙述简约明晰。由此,我们可以推广到一般以

   “为什么”作为设问方式的设问类型上,其实在回答这类设问时,也和回答“依据和意义”这样的设问一样,也是既要从理论上分析其原因或依据,又要从实践上分析其意义或影响,做到有理有据,也要按照一般的逻辑顺序,遵循一般的思维规律来叙述所要表述的答题语言。

    参考答案:(1)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推进党内民主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党内民主是党内监督的基础;党内监督是党内民主的保证。(4分)(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推进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有助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助于党的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助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防止和克服党内腐败现象,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有助于发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分)(3)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党内监督对民主监督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推进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有助于健全我国民主制度,完善我国的监督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分)

    二、关于辨析题。辨析题历来被认为是高考政治各大题型中难度最大的一种题型,从平时的考试和历年的高考来看,其得分情况往往不甚理想。2003年高考政治试卷难度最大的一道主观题就是第36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人为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其难度系数为0.249,            列六道主观题之首。另一道辨析题的难度系数也达0.391,在六个主观题难度排列中列第三位.因此,辨析题的总体难度在三大题型中列第一位,相反,在2003政治高考试卷中,难度最低的是论述题。辨析题难答的主要原因是该类题型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主要是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思维品质,思维的全面性、辩证性、发散性、深刻性、批判性、逻辑性、张弹性等品质在答题时都有不同的体现和要求。作答辨析题要求考生必须找全辨题中的辨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辨点展开辨析。而每个辨点的类型又可能有所不同,如有的可能是片面型,有的可能是附加条件型,有的可能是正确的,有的可能是错误的,等等。类型不同,答题的方法也不一样。作答辨析题还要求(或者说是更要求)考生把握好各个辨点之间的关系,有时答题的关键就在于此。如有的辨析题的几个辨点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并立的,有的可能是因果关系等等。如上面提到的2003年第36题。显然在辨题中有两个辨点,一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二是人为制造的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而这两个辨点之间的关系显然是因果关系。在作答辨析题时大家一般比较重视对各个辨点进行各个分析,如上题,只是分析为什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正确的,为什么人为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是错误的,而忽视对辨点之间关系的把握。就因果型辨析题而言,最为关键的是要分析为什么会由这个原因得出那个结论的。上题中,为什么会由“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个前提得出“人为制造的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这个错误的结论的呢?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不懂得哲学上的矛盾具有客观性,二是把人为制造的矛盾与哲学矛盾混同起来了。找到了原因,答题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我们在指导考生作答辨析题时,不仅要要求学生找全辨题中的辨点,更不能忽视辨点之间的关系,既要注意“分”,更要注意“合”。辨析题和其他主观型试题相比还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点就是试题中没有具体的设问,因此不少考生不知如何对具体的辨点进行分析。在指导考生作答辨析题时务必教会学生如何变“无问”为“有问”,对各个具体辨点进行自我设问,而后根据设问展开思维。一般对于正确的辨点,主要分析其为什么正确即可;而对错误的辨点有时不仅要分析其错误的原因,还要分析其危害,并且有必要的话还要指出与此相对应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对于片面型的辨点要首先肯定该肯定的并说明原因,更要指出其疏漏之处,也必须说明其原因,有时还要说明疏漏这些内容的危害;对于附加条件型的辨点,要明确指出辨点在何条件下成立,在何条件下不成立,并讲清其原因。现在政治高考时常会出现所谓的情景式辨析题。作答此类辨析题时除了要注意以上一些作答辨析题的共性外,在辨析过程中还必须结合背景材料。学生在作答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撇开材料不谈。我们在指导考生作答该类辨析题时一定要强调结合材料展开辨析,面上的很多情景式辨析题,许多是为材料而材料,它所提供的答案往往也与材料没有关系,久而久之就给学生起了误导作用,我们的一些教师在讲解时或者自己编制答案时或许也会犯这样的错误,那么在高考复习阶段一定要尽可能规范起来,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下面试举例加以说明。

    题例:背景材料: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腐化,严重败坏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对此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辨题: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就是反腐败。

    分析这个辨题,首先要懂得治国与治党的含义,治国是指对国家的治理和建设,治党指的是党的建设问题。其次要找全辨题中的辨点。不难看出,辨题中有两个辨点,一是治党必先治党。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这里主要要分析为什么是正确的,要结合材料分析其理论依据并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其实践意义。第二个辨点是治党就是反腐败。反腐败与党建是有联系的,或者说是党建的内容,但认为党建就是反腐败显然是片面的。分析这个辨点时要按照分析片面型辨析题的一般思路,先肯定该肯定的,然后再指出不足之处。根据作答辨析题既要注意“分”,又要注意“合”的原则,答案中要指出反腐败、加强党建对治理和建设国家的意义。另外,要在分析过程中,把背景材料中的有关内容有机地融合到答案之中。

    参考答案:(1)政党领导国家政权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政治现象,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从而影响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影响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治国必先治党。(3分)

    (2)坚持从严治党,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保持党的形象,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问题。(2分)

    (3)党的建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原则、推进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等等。反腐败只是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认为治党就是反腐败显然是片面的。(4分)

   (4)当前加大反腐力度和党的建设能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2分)

    三、关于论述题。从近三年特别是2003年的高考论述题来看,其得分情况相对于简答和辨析题而言是较为理想的,这不是因为论述题这种题型本身难度小,而主要是因为论述题分值高,大家的重视度也较高,广大政治教师对如何作答哲学论述题,如何作答经济常识表格题,如何结合材料展开分析等都颇有研究,因此指导学生答题都比较到位,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只要我们对学生加以正确科学的指导,学生作答政治主观性试题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从近三年政治高考看,每年的两道论述题都是这样摆布的:第一道是哲学题,第二道是经济常识表格题。哲学论述题的设问方式三年都不同,似乎没有共性,但应该说作答哲学题的共性在其间都得到了体现。一是对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的把握要准确,要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找准哲学原理,原理找错了,整个答题就失败了;二是用原理和方法论分析材料内容时要做到有机结合,高度融合,而不是简单的观点加材料,不是机械的“加”,这就显示考生对原理方法论的真正理解,不是仅仅把握了它的“形”,更重要的是把握它的            “神”,也显示了考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贯穿其中的依旧是考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在指导考生作答哲学论述题时,要求学生按照原理—方法论—挂钩分析—总结这样的思路进行答题,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只要学生哲学原理找准找全了,方法论对上了号,尽管分析能力有差异,但基本的分都能拿到。这里特别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要结合材料,不少考生在作答时只是把原理和方法论展示一下,缺乏结合材料的分析过程,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一定要告诉学生在写完原理方法论后,一定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千万不能有答题环节上的疏漏,这样的失分将是非常严重的。下面举一例简要说明一下哲学论述题的答题问题。

    题例:一部好的宪法既要与时俱进,又要保持稳定。我国的现行宪法是1982年颁布的,经历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部分内容的修改。如1993年修宪,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把我国的计划经济改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9年修宪,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进宪法;2004年修宪,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宪法地位,明确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任务。我国宪法的具体内容虽然因为历次修正而有所更改,但是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和根本原则,如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从未变过。任何四次修正只是对宪法部分内容的修改,而且只对非改不可的才修改,对可改可不改的不予修改。

    结合以上材料,从哲学角度分析,为什么一部好的宪法既要与时俱进,又要保持稳定?

    本题考查学生对当前修改宪法这一重大热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对该热点大家往往从政治常识的角度,对本次修改宪法的过程进行分析,或者从经济常识或政治常识的角度对修宪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这样的分析无疑是必须的必要的。本题换了一个视角,从哲学角度分析“修宪”,而且从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过程的角度,分析宪法为什么既要变化,又要稳定。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分析宪法为什么要变化,为什么要与时俱进?从哲学角度看,宪法是意识或者说是社会意识,意识为什么要变化?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应该说不难。其次要分析宪法为什么要稳定?尤其是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和根本原则为什么不能变?既然宪法是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且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法制国家依法治国的根据,当然必须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宪法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稳定;我国的宪法是社会主义宪法,我国实行的宪政是社会主义宪政,对一些基本制度和根本原则的规定当然不能变,否者就会改变其性质,这里的相对稳定也是指其性质的相对稳定,从哲学上讲,那叫相对静止。因此既要变化又要稳定,也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根据以上所讲的作答哲学论述题的一般思路,拟列了如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国的宪法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但客观实际始终在变化发展之中,因此到了一定的时候,宪法就要修改,以适应变化发展了的实际,做到与时俱进。(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方面,表现在它具有滞后性,宪法往往要在社会存在变化之后作调整和修改,就体现它的滞后性;另一方面,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宪法作为对社会存在反映的社会意识,当然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法制国家依法治国的根据,当然必须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因为宪法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我国的四次宪法修正只是对部分内容的修改,而且只对非改不可的才修改,对可改可不改的不予修改。(4)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宪法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如果没有宪法的相对稳定,尤其是如果没有基本制度和根本原则的稳定,我国的宪法的性质就不具有稳定性,就会改变我国宪政的社会主义性质。(注:如用其它哲学道理分析,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高考政治的第二道论述题一般是经济常识表格题。如何作答表格题,许多专家都发表了不少的高论,对指导面上的表格题的作答的确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里只想作以下几点强调:

    (1)、要掌握把 “表格语言文字化”的方法。表格题中往往有“表一表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之类的设问,回答此类设问,就是把“表格语言文字化”,其要领是,概括现象,揭示本质。概括现象不是对表格语言的简单拷贝,而是用精练的语言进行提炼。“表格语言文字化”不能停留在对现象的概括上,要透过现象看本质。(2)要找全表格中的所有的信息点。高考表格题一般不会向考生提供多少无效信息的,哪怕是表格下面的“小注”都是命题者刻意安排的,所以如果对表格信息有所遗漏,无疑会造成失分。(3)要从整体上把握每一张表格,对表格内容进行纵横比较,还要从整体上把握表格与表格,表格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千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4)作答表格题的答案要点往往都与表格的内容有关,即便是让考生就某个问题谈措施想办法,也是针对表格现象所存在的问题而言的,切忌抛开表格材料完全另砌炉灶。限于文章篇幅,不再举例说明。

 

 

政治高考主观题常见题型解析

Ⅰ 意义类题型

高考政治“意义”类试题,典型设问有“有何经济政治意义”“对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有什么影响”,这是每年高考文综卷必考的题型。根据设问的角度来划分,一般是具体的设问,即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经济、政治意义。2004年出现了用哲学原理分析说明某一事件的意义。

☆、经济意义方面答题思路:

 一定要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进行地毯式搜索——一一对号入座,否则便会缺漏要点。

 ▲从个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个体特指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企业等。答案的关键词有:增加就业、增加人民收入、丰富人民生活、提高经济效益。

 ▲从集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集体特指企业、产业、农村、城镇等。答案的关键词有:加快企业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

 ▲从国家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国家特指整个社会、国家。答案的关键词有:宏观调控、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内需、增加外汇储备、增加经济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科学发展观。

☆、政治意义方面的答题思路:

 政治方面的规律不如经济方面的明显,我们要记住一些关键词: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国家性质和职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等。在作答时要抓住主体,对号入座。政治常识中常见的主体有中国共产党、公民、国家机构、民主党派等。

☆、用哲学原理分析某一事件的意义:

  答这类题,一定要认真审题,扣住事件本身的要害,一般从三个角度去思考:第一,从唯物论角度看,有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并且与自然\社会保持和谐发展;第二,从辩证法角度去认识,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推进事件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以分析事件本身的积极意义和应当吸取的反面教训(两点论),第三,再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说明,事件的推进其实践意义和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积极意义.当然,还可以从价值观去回答,点出他的价值观方面的重大意义。总之,要突出其方法论意义。

例题1:(2004年全国卷)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保障。2003年,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77.7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继续保持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海洋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11分)
分析:要求学生根据题目以及背景材料1中所包含的信息,回答发展海洋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题干中已经讲到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参考答案要求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内容:海洋是重要战略资源库;海洋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升产业层次、改善产业结构、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国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三个作用的落脚点在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三大产业、宏观经济、人民生活等知识点。重点在海洋产业与整个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理解上。参考答案的范围不是很宽,但是也给素质好的学生自由发挥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如果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经济学知识拓展思路,从经济改革、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等方面展开论述则效果更好。

答案:广阔的“蓝色国土”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资源。发展海洋产业,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发展海洋产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例题2:(2004年全国卷)据调查测算,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务工经商3个月以上的农民将近1.4亿,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不足10%。没有劳动合同的保护,增加了农民工依法追讨欠薪和维权的难度。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签订劳动合同的意义。

分析:签订劳动合同的经济意义,可以从劳动合同本身的作用考虑,劳动合同不仅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益,也是维护权利的法律依据;同时,运用市场经济知识,用工行为规范了,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答案: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的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有利于保障劳动双方,特别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劳动合同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

例题3:(2004年全国卷)国务院办公厅分布的《切实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指出:“由于建设领域信用体系不健全,法制不完备和执法不严,建筑市场供求失衡,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以及部分地区不切实际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造成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存在着大量拖欠工程款问题。”

 结合材料,说明把握因果关系原理对于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的意义。

分析:要求考生从哲学因果联系的角度,说明它对解决工程款问题的意义,使考生通过这一事例的解决过程提炼思想方法。考生应该准确掌握因果关系的知识,分析说明。

答案:①任何结果都有原因,拖欠过程款的原因很多。②只有依据因果联系,了解产生拖欠工程款的原因,才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要善于运用因果关系的原理,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觉性和预见性。

例题4:(2004年天津)中国与欧盟同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双方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从“长期合作关系”发展到“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又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简要说明我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意义。

答案:①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Ⅱ 认识类题型

题型特点:

  认识类题型是指题目提供材料,要求考生就背景材料中的现象、事件或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认识的试题。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以“如何看待”“如何评价”等词语出现。但有时这类试题在设问中省略了“如何”二字,但答题时仍然是表明自己对材料的看法、认识、态度。

☆经济常识的这类题目,在答题时,我们一般将其分为发现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做)。

发现问题(是什么):要注意从现象到本质的提示,从内容、内涵、目的、特征等角度思考。分析问题(为什么),包括原因、意义两个部分。解决问题(怎么做),包括对策、措施、方法、建议。

特别要提醒的是,并非所有的认识类的问题都要回答以上的三个问题,而应根据具体题目来确定究竟要回答以上的三个问题中的哪几个,但必须要按以上的思路去考虑问题。

 ☆哲学常识的这类题目,在答题时应该用矛盾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方面。

例题6:(2004年广东)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取消农业税的看法。

答案: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政府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承诺,是加强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的有力措施,有利于降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充分体现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取消农业税外,还应该降低、甚至取消农民负担的各种费用。此外,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不仅仅只是税费改革问题,还必须采取其他各种有力的措施。(4分)

(注:如考生提出帮助农民提高收入的其他措施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帮助农民工进城等,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加1 分,但本题最高得分不超过17分)

例题7:(2004年江苏)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表1    全国和江苏省国民经济发展部分数据

 

2003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2003年财政收入(亿元)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前百名县(市、区)(个)

全国

116694

21700

100

江苏

12451.75

1968.85

17

占全国10.67%

占全国9.07%

其中:苏南10  苏中5  苏北2

   注:江苏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其中,苏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苏中超过全国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苏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    2003年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

进出口贸易总额

实际和利用外资

在境外投资企业

总额

比2002年增长

1136.70亿美元

158.02亿美元

52.4%

62家

     注:2003年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超过全国1/4,在全国排名第一。  材料二: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江苏省在前进中还存在不少的矛盾和问题。如,部分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加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些行业存在投资过度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观点分析江苏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答案: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全面分析江苏经济现状,既要看到良好的发展势头,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矛盾的两个方面又是分主次的。江苏经济发展的成绩是主流,存在的问题 是前进中的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江苏“两个率先”的目标就能够实现。

迁移练习:(2001年全国高考政治38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法和生活方式。有些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运用辩证法知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对互联网现象应该做全面客观的分析 ,它既有利又有弊,不能片面地只言利或言弊。

(2)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互联网出现的负面问题,是新生事物在发展中出现的支流问题,不能因噎废食。

Ⅲ 图表式论述题题型特点:

图表式论述题一般由“表题、图表、注释”三部分组成。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常见的设问方式有:(1)表一、表二(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3)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根据材料设定其它问题。

命题的特点:

(1)材料是当年国内经济热点和经济常识重点知识的结合。因此我们要熟悉当年的经济热点,把它们和经济常识的基本原理联系起来。(2)它一般是通过图表内容的比较来说明一些经济道理。通过比较来反映事物的变化发展,也反映差距。

解题技巧:

要带着问题读材料的思路进行,审题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这样可以增强读材料的目的性。

☆     审设问:

▲     宏观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基本顺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宏观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可以避免答案借位。

▲     微观具体分析设问要求,对每一问都要咬文嚼字,把握范围、程度、本质、根据设问组织答案。

第一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分别反映了”还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还要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的深藏的信息及本质问题。第二问一般是问两个图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一般来说有以下四种情况: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一分为二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前后相继的关系,以前两者常见。第三问一般结合材料谈认识。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切忌漫天撒网。此外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课本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两张皮。

☆     审图表:

▲标题:(表格名称)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把握住图表的标题,联系图表内容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同时图表的标题又对作答起到提示、指向和限制作用。

▲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对表格内容一定要进行横比(说明两者的差距)和纵比(说明变化:增长或者减少)。当然并非所有的图表题都存在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但所有的图表题都有对比,都是想通过对比来说明一件事、一些道理和观点。

图表题的有些年份有特殊意义,要准确理解。它对于图表的中心观点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读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的表达,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的来源之一。

答题格式:在什么范围内(年份、国别)、比较对象发生了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例题5:(2004年全国卷)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又称“一号文件”)正式公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

材料一:

年份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

[其中:8个主要产粮省份]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

1997-2003

4%

[2.73%]

8%

材料二:农民人均纯收入(A) [其中来自农业部分]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B) A:B

年份

农民人均纯收入A

来自农业部分

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B

A:B

1997

2090元

[1268元]

5160元

1:2.47

2003

2622元

[1168元]

8500元

1:3.24

(1)联系“一号文件”,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11分)

    分析:设问主要考查考生通过数据发现经济现象的能力。两张表格所集成的材料非常典型、有说服力。考生如果仔细分析背景材料,应该能够很清楚地发现参考答案的要点。该简答题的落脚点是要让考生通过数据发现.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与城镇居民收入拉开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减少,而非农产业的收入又没有得到有效提高的现象。其隐含的结论就是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必须要提高农民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或者要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增加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这个结论是与中央三号文件中关于改善农民收入的若干具体举措相互呼应的。这种考察方法对于学生切实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的意义是非常有效的。同时.该题有助于考生深入思考我国所面临的“三农”问题挑战的严峻性。这个类型的试题有助于考生形成一种严谨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本题所涉及到的课内知识点主要是三次产业发展、生产与收入分配等部分,题目将重大现实问题与课内知识点进行巧妙对接,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

答:材料一说明近7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其中产粮区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尤其缓慢。

材料二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近7年里有所扩大。而且农民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所减少,这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2)运用国家的经济职能的知识,说明中央公布“一号文件”的必要性。(10分)

分析:本小题考查中央一号文件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三农”问题引起舆论的关注,也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促进农民增收,中央下发200年一号文件。那么,如何理解中央一号文件?怎样从理论上分析一号文件的意义?从经济管理职能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政策行为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本题就是希望学生能够运用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理论,阐明一号文件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意义。考点分析:国家采取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意义:有助于缩小收人差距;有助于缓解和克服城乡发展失衡: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助于实现社会稳定。

答:①农民增收缓慢和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②国家具有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是政府的责任;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相应政策和措施,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3)试运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一号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的决策依据。(11分)

分析: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于农业、农民、农村的诸多问题的总称,“三农”中所面临的如农业投入不足、农产品的价格过低、农民收入过低、农民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等问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长期给予关注和研究。而在上述这些问题中,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是将农民增收问题作为其中的主要矛盾来抓。其次,主要矛盾的解决可以促进对于其他矛盾的解决,将增收问题作为主要矛盾来解决.有利于三农中其他问题的解决,促进农村其他工作的发展。

答案:①唯物辩证法强调,在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时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民增收困难。③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可以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其他各方面工作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

政治简答题与辨析题解题思路训练

一、简答题

高考题中简答题的设问方式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第一、体现了哪些哲理或哲理是如何体现的类;第二,为什么类;第三,有何意义类;第四,如何做类;第五,如何认识、理解、谈谈看法类。

二、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

1、体现了哪些哲理或哲理是如何体现的类:

体现了哪些哲理类的题型,答案组织一般可按:材料+原理(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

例:(2000年高考题34题)云南省地处边陲,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该省经过分析认为,本省具有资源、气候、区份三大优势,也有基础产业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国民文化素质较低三大劣势。根据这种情况,该省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即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想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1)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着眼于省情(材料),体出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原理)。

(2)在分析省情时,既看到优势,也看到劣势(材料),体现了一分为二的精神(原理)。

2、为什么类:

为什么类的题型,一般来说可从两个方面——必要性和重要性去思考。所谓必要性是指必不可少,非这样不行;所谓重要性是指具有重要意义、作用和影响力。

例1:(2000年高考题35题)为什么中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实现国家的统一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武力方式。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实行“一国两制”,既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又照顾了台湾的特殊利益,是和平统一祖国的最佳选择。(该点其实回答了用“一国两制”方式的重要性,这样做有重要意义。)

(2)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中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手段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台湾问题上,我国只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才能真正威慑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防止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和外国势力的干涉。(该点回答的是必要性和重要性,非得这样,不这样不行,并且有重要作用。)

例2:(2002年高考题34题)为什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解决党的作风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任(点出党的地位,说明不这样做不行,回答必要性)。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回答了重要性)。在新的发展阶段,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考验,当前党的作风总的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回答了必要性)。

3、有何意义类

有何意义类题型的答案一般可按这种方式进行组织:先用一句总括性语言开头,后再跟若干“有利于。。。。。。”

例:(2003年高考题34题)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是什么?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我国政治体制重要内容(总括先行)。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利于党的政府的自身建设,有利于改善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利于我国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随后)。

4、如何做类

这类题型没有固定的答题模式,需要同学们平时注意积累,在解题时可向课本和时政两边靠。

经济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去想想:找找如何做的主体:国家、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或社会舆论;找找具体措施:宏观上从两个方面想想: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微观方面想想:面向市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调整结构、宏观调控、舆论监督、道德约束、法律法规等。

政治类题目,可以围绕如何做的主体——国家机关、什么机关、公民、政党、阶级、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等去构建知识链,形成知识网络。

万一不会做,教你一绝招:改写材料,别留空位。改写材料,但不能照抄,要有条理重新整理组合,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若留空位,必得零分。

5、如何认识、理解、谈谈看法类

这类题型,一般可以从这种思路去组织答案:是什么(什么现象、本质、问题的实质等),为什么(原因、危害、作用、意义等),怎么办或怎样(措施、建议、做法、态度,立场等)。当然不一定每题都同时回答三个层次。这种思路可适用于论述题中的相关题型,只不过简答题答案要简明扼要,论述题要适当展开论述。

例1:(2000年高考题35题)2000年夏季,我国一些家电生产企业结成“价格联盟”,达成了限制大幅度降价的销售协议。然而,协议墨迹未干,参加协议的厂家便纷纷“跳水”降价,限价销售宣告失败。

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经济现象?

(1)商品价格由商品价值量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供过于求,商品价格必然下降。

(2)企业人为采取“价格联盟”方式限价,不利于正常的市场竞争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企业要遵循市场规则,正当竞争。

(以上两点回答了为什么,为什么“价格联盟”最终宣告失败?)

(3)企业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主动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该点回答了怎么办,既然限价销售行不通,那该怎么办?)

例2:(2002年高考题)一位普通的城市女职工,从小就有当教师的梦想。20世纪90年代末,好自愿从繁华大都市到贫困地区当了一名不拿工资的编外乡村小学教师,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农村孩子身上。有人认为这是在做“傻事”,好却说:“我就是想做一点有意思的事。。。。。。在农家孩子中间,我感到被尊重和被需要。”

结合这位女职工的事迹,谈谈应如何理解人生价值?

(1)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说明。(回答了什么是人生价值)。

(2)这位女工的事迹表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它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也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回答了为什么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3)在对社会作贡献的同时,这们女职工实现了自己当教师的梦想,个人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回答了材料是怎样体现人生价值的)。

做好简答题,先要审准题,通过分层、总结,找准题干讲的是几层意思,整体又讲的是什么意思(别犯只看局部不看整体的错误)。看看是哪种题型,可以从哪种思路去思考、组织答案。在找理论依据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用一个考点的多个层次去分析一个问题(深度)还是用多个考点不同角度分析一个问题(广度),例如2003年第35题的轿车问题,就是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扩大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多个考点分析一个问题;二是一扣两靠——扣紧材料,靠向教材靠向时政。

注:大凡涉及到人生价值方面的题目,同学们大都可用上“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说明”去说明问题。

二、辨析题

高考题辨析题大致可分以下几种题型:第一、错误型(或不全面);第二、正误混合型;第三、补充型;第四、条件型;第五、复合型。

做好辨析题,一定要作判断,要善用设问法,层层设问,逐层分析,这对于找准辨析点,捕捉采分点很有帮助。

1、错误型(不全面):该种题型近两年出现次数增多。该类题型解题时主要找出错的原因是什么,逐层递进,层层分析,并无固定套路,主要要把错误原因层层剥清楚。

例1:(2002的高考题36题)国家间关系的变化是无规律可循的。

这一说法不正确。(做出判断)

(1)国际关系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国家间关系既可能表现为共处与合作,也可能是竞争与冲突,但并非无规律可循。(设问:为何会认为国家间关系的变化是无规律可循的?)

(2)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也是每一国家在处理与别国关系时的一个基本准则。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的变化,主要是由各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3)国家间关系往往因其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变化。

(设问:国家间关系的变化真的无规律可循吗,如果有,这一规律是什么?它是怎样决定国家关系的变化的?)

注:通过层层设问,将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得分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各类辨析题均可使用些法。

例2:(2002年高考题37题)贸易顺差越大越好。(请试着分析)

2、正误混杂型

该种题型可分为,要么一句对一句错,要么一句中有对有错,要具体分析。解决方法同样要用设问法,答案组织可按:(1)肯定正确部分+原因分析;(2)否定错误部分+原因分析;(3)总结:作出判断,表明立场,指出方向、作出评价等。

例:(2003年高考题36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作出判断,但该处参考答案判断值得商榷)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肯定+原因,设问: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吗?为什么?)

(2)这种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制造,也不能任意取消。所以矛盾无所谓多或少。(否定+原因,设问:矛盾越多越好吗?为什么?)

(3)人为制造的矛盾与事物身躯所固有的矛盾是有区别的。人为制造矛盾不仅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而且适得其反。(否定+原因,设问:既然矛盾无的谓多少,我们又为何说可以人为制造矛盾呢?)

3、补充型

所谓补充型,是指辨题所涉及到的理由、措施等不完整,我们在作出肯定的同时,还必须将其补充完整。这类题型的答案可按如下思路组织:(1)肯定+原因;(2)补充+原因;(3)总结。

例:(2000年高考题36题)发展粮食生产必须扩大耕地面积。

(1)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没有耕地,粮食产量就失去了保证。(肯定+原因,设问:发展粮食生产要不要扩大耕地面积?)

(2)发展粮食生产,重点是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改善品质、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粮食生产体系。为此,要加大物资和资金的投入,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补充措施,设问:仅仅扩大耕地面积就行吗?又该如何?)

(3)从全局看,部分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牧、还草,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总结,评价,设问:能不能一味扩大耕地?)

4、条件型

这种题型不能简单判断是对还是错,增加一个条件可能是对的,换一个条件可能就错了,所以必须分情况讨论,学会牵线搭桥,找出条件。

例如: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必须弱化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能。

分析:地方政府行使管理职能,一定会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吗?得分情况讨论:若地方政府不恰当地干预市场,行使管理职能,就会出现地方保护主义;若地方政府正确行使管理职能,就不会出现地方保护主义。进一步分析:那么地方政府该如何正确行使管理职能?层层设问分析,寻找条件,分情况讨论,真相自然会大白于天下。

参考答案:(1)地方政府行使管理职能并不必然产生地方保护主义,因此,这咱说法是不准确的。(2)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大战”,其实质在于地方政府不恰当地干预市场,不正确地行使管理职能。(3)为了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必须时一步协调地方与地方,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加快改革步伐,促进地方政府正确行使管理职能。

5、复合型

复合型即几种题型的整合。无论怎样变化整合,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把握设问法,掌握以上几种题型的解题套路,沉着应战,冷静分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纵使泰山压顶,我自不会弯腰。举例分析:

例:(2000年高考题37题)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惟一力量。

分析:该题是补充型、条件型的组合。(1)知识一定会推动社会进步吗?不会,需要补充条件,分情况讨论。(2)只有知识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吗?不是,需要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1)知识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成为现实的力量。(知识怎样才能起作用?补允条件:要运用才能达到目的。

(2)被人掌握的知识,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也可以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分不同情况讨论,条件不同,后果自然不同)

(3)知识是重要力量,人的理想,情感,意志等也是重要的力量。(补充完整)

注意,辨析题中往往有些关键词,如2003年37题的“关键”、2003年36题的“制造”、2000年的37题的“惟一”等,我们在辨析题一定不能放过,这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辨点,要引起高度重视。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做题并无一固定解法,但总有一定规律可以把握。以上解题套路,是对2000年到2003年高考试题的总结,仅供大家参考,若对于提高同学们的高考成绩有所裨益,我心足矣。

 

高考政治图表式论述题解题技巧

1.命题形式
  命题一般采用从具体到抽象的形式,如运用坐标、表格、数据等具体材料说明诸如城乡差距问题、东北落后的原因及我国重要经济政策的正确性等。
  2.设问设计
  设问体现了对问题考查的层次性和整体性,一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3.答题的能力要求
  图表式论述题着重考查考生的如下能力。(1)概括归纳能力。要求考生能从图表的数据中概括出相应的现象。(2)综合分析能力和把握知识内在系的能力。(3)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4.解题技巧
  (1)审题。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和设问要求是正确解答的前提和关键。图表式论述题由材料和设问两部分构成,因而审题应包括审材料和审设问。
  审读图表式材料的方法。
  A、标题。一定要明确各图表的标题,因为标题往往就是该图表式材料的中心意思,对理解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B、向与纵向两方面审读图表。通过对图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综合,把握其内在联系,归纳出图表的中心观点或结论。
  C、图表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设问,通过对各图表式材料的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找出其间的内在联系。
  D、附注或注释。附注或注释是图表式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忽略之,则不能把握图表的中心观点或不能提示图表间的内在联系。
  E、设问和审读材料相结合。根据设问所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式材料,使审读材料更具有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 
  F、特定年份的意义及其对准确把握图表中心观点的启示。图表式材料中有的年份有特殊意义,须准确理解。如1978、1992、1997、2002、2004等。
  审读设问的方法
  A、弄清设问所要求运用的理论知识的范围。限制性论述题一般都明确指定答题运用的知识范围;扩展必论述题则需要考生对图表式材料的分析进行概括,选定作答所运用的理论知识。
  B、把设问和材料联系起来,弄清每个设问的明确要求。 
  C、弄清设问中有无特殊要求。
  (2)选材
  审题主要是明确材料的中心观点,根据这个中心观点,回忆教材及时政材料中与此中心观点相联系的理论知识,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筛选,即确定论据,这就是选材。同时这一思维过程也反过来有助于准确审读图表式材料,两者直到互相昭示、印证的作用。
  (3)构思
  下笔答题前在稿纸上列个提纲,明确答题要点的主要内容及层次的划分,以保证答案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卷面整洁。
  (4)下笔
  完成了以上三步之后,下笔书写答案必须做到两个统一:
  现象和本质的统一。由图表式材料概括归纳出其反映的经济现象,用理论知识对这些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提示其所体现的本质。
  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运用理论知识,紧扣材料,分层论述,用观点统率材料,用材料论证观点。避免观点材料相脱节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把题目提供的材料抛在一边,漫天撒网,一味地堆砌理论观点;二是一味地照搬材料。

 

高考政治“考感”的培养

在每年政治高考中,面对同样的考题,有的人敏感,有的人迟钝,有的考生对书本倒背如流,可是一遇到具体题目,缺乏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无法洞察出题专家的出题用意,也就很难得分。有的考生平时好像不会的很多,可考试的时候往往都能答对(特别是选择题)。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除了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更多反映了考生得分素质的高低,我把他称为“考感”差异。

所谓“考感”,说简单一点就是指考生在考试进行状态中,对考题的一种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往往能在思考时间很不充分的情况下,可以不按常规思路去逐步分析,而立即凭直觉思维由已知推导出未知做出正确的反应。

    复习的最终目标毕竟要面向高考,只啃书本,不讲求得分效率,是被动应试,有些考生考完看了答案会说:“这道题我会啊,只是当时糊涂了”,就是这种被动应试悲剧的写照。因此,高考政治复习,在啃书本之余,拿出一部分精力,以主动的心态去研究高考考题本身,揣摩分析出题者的意图,总结一些考试规律,增强“考感”,对帮助考生扩大得分点、提高得分效率,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对基本知识的复习掌握比作“虎”,研究考题,提升 “考感”就是使“虎”添“翼”。下面,试结合2003高考江苏和上海卷,对怎样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考感”浅谈一二:

     一、研究高考试题的设计形式以触发“考感”

     从高考试题的设计本身来看,试题如何形成,从形式上看,无论选择,简答、辨析还是论述题,每一种题型,实际都是出题专家把一个或几个考点(点)编成由背景材料包装下的一个个精巧的题(题),即从抽象到具体,完成一种演绎思维的命题过程,也即因“点”设“题”。
      例如:江苏卷第38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7分)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变化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运用哲学常识的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该题以人与自然为背景,把这个重大问题和教材知识进行巧妙组合。其测试目标是为了考查如下教材基本点:认识与实践、自然界的客观性、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辨证关系、可持续发展原理。出题专家设置了上述情景。
     针对因“点”设“题”的这种特点, 考生在答题时,通过审题,仔细揣摩给定背景,看懂巧妙包装的信息及信息背后所隐藏的本质内容,然后再去联系相关的原理及其内涵,最后就能做出判断和抉择,从而正确解题:“人们重新审视……”、“认识到……”很自然会联想到认识论的哲理;根据从古代、近代对自然的错误认识到现代的“重新审视”,则可以联想自然界的客观性、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辨证关系、可持续发展原理等哲理。这个过程是从具体(题)回到抽象(考点),然后再回到具体(答案要点),即:因“题”找“点”。
      在政治复习中,根据对这种高考试题设计形式的这种认识,有意识地模仿出题专家因“点”设“题”,从而使考生从心理上和思维上更加贴近高考,对触发“考感”显然意义非凡。
    二、研究高考试题的内容关注点以上积累“考感”
    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的指导思想下,近几年的高考题让人无法揣测,但从其内容的关注点上看,其命题的兴奋点还是相对稳定的,从2003高考卷看,主要有如下:
    1、教材基础知识和热点问题的融合点
    近几年的政治高考命题倡导“现实问题的知识性关注,理论问题的现实性追问”(姚刚语)。因此,社会热点与教材重点的交叉点往往会成为高考出题者青睐的目标。如在2003年高考江苏卷中出现了“反腐败”、“轿车生产对经济的拉动问题”、 “建立高效政府的问题”、 “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三个代表”、“投资与消费”、“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上海申博成功”、 “两个务必”、“东突恐怖组织”、“非洲联盟”等热点问题,上海卷还出现了“神州四号”、“球星姚明”、“政治文明”、“两岸三通”、“中国制造”、“食人鱼事件”、“非典”、“伊拉克战争” 等热点问题。
    2、知识、能力、觉悟的有机统一点
    体现对“政治课学习素质”及“创新精神”的考查,2003年高考卷中注重了对考生在深层次上、在知识的联系上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首先,在内容的选择上,江苏卷中“关于反腐败问题的考查”(34题)、“关于投资与消费、拉动内需问题的考查”(35、39题)、“关于高效政府的建立问题的考查”(37题)、“关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考查”(38题),这些都无不体现了这一点。而在上海卷中更是突出了新课改的精神,注重了对考生联系上海实际和创新的能力的考查,如:“上海城市建设的成就列举”(27题)、“食人鱼事件的研究性学习方案设计”(31题)、“非典时期电话劝导对隔离有抵触情绪的同学的内容要点”(32题)。其次,从主观性试题评卷的赋分标准看。2003高考卷继续采用近年来新出现的“酌情加分”,这些加分鼓励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答题,允许答案的多元化,为考生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能力创造了条件。
    3、《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范围的变化点
    2003年政治《考试说明》在考查的知识范围中把党的十六大报告作为一个单列的新考点,这种不同于以往把重大政治事件仅纳入“时政”考查的变化点,预示着2003高考必将会是一次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的考试。在江苏卷中,第1、3、27、30题就源于十六大报告,而在上海卷中,第1、9、19、20、34题也体现了对十六大的高度关注。
    此外,今年《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范围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和时事政治四个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均有程度不同的调整、变化,其中有些知识得到了强化了。例如:“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这主要是因为今年适逢人大换届选举,故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性凸现出来,上海卷11题就涉及了这一点;也有一些知识因为某些特定的原因被有所弱化(例如:“宗教”),江苏卷、上海卷均未考查。
    从高考命题的兴奋点,即从教材基础知识和热点问题的融合点、知识、能力、觉悟的有机统一点、《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范围的变化点细细揣摩,并渗透到平时的复习中,必将大大增强我们的“考感”。
    三、研究高考试题的解题技巧以提升“考感”
    方法往往比知识更重要,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对“考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江苏卷第3题: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保护。根据这一精神,受国家保护的个人收入有
   (1)存款利息 (2)股票收益 (3)工资收入 (4)传销收入
    A、(1)(3)(4)   B、(1)(2)(4)   C、(1)(2)(3)   D、(2)(3)(4)
  这是一道1996年开始出现在单项选择中的组合选择,通过阅读题肢,不难发现四个备选项中(1)(2)(3)(4)均出现3次,因此只要发现其中一个有错,答案就必为正确。而反复阅读(1)(2)(3)(4),(1)(2)(3似乎无破绽,(4)的关键词为“传销”,根据我国现有政策,一般与“非法”相连,因此排除(4),选C。
    又如江苏卷第7题:著名科学家--——所带领的课题组,获得了2002年度中国国家自
然科学奖一等奖。
    A、黄昆 B、蒋锡夔 C、王选 D、袁隆平
  对中国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的黄昆、王选、袁隆平,考生相对熟悉,而对B项比较陌生,如果通过阅读题干,把握“国家自然科学奖”而非“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即使没听说过蒋锡夔其人,照样可选对B
    又如上海卷32题:4月下旬,上海某居民小区发现“非典”疑似病例,为阻断“非典”传染扩散,政府有关部门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对小区内一栋居民楼实施隔离,要求楼内居民在家接受为期两周的医学观察,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尽量满足被隔离人员的生活需要。⑴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分析题,通过阅读,可以捕捉的有效信息(即教材与材料的结合点)有:   “政府有关部门”、“尽量满足需要”-------国家职能、国家性质;“依法”-----依法治国、“为阻断传染扩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有效信息所列要点的整理与组织,答案水到渠成。
    随着这种对解题技巧研究的深入,当你洞察了出题专家的意图,识破了那些小“陷阱”或者小“弯儿”并为能时时识破对方的“机关”而暗自得意时,“考感”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量的积累。
    总之,在高考政治的复习中,跳出考试来看考试,把握规律来对付考试显得非常必要。研究高考考题本身,增强“考感”,实现高考复习“质的飞跃”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到那时,“待到满山苍凉时,君独丛中笑”! “考而不死”的沉重被“我考试,我快乐”所代替的时代也必将到来。

高考政治试题命题的发展方向及学习对策

炎炎烈日下,2004届的同学正焦急等待着录取通知书,而高二的同学则开始了角逐2005年高考的新一轮奋斗。为了让大家能更好适应高三的政治科学习,特撰文给予一点力所能及的指导。
  一、由近十年高考试题来看,高考命题正朝三个方向发展
  第一,联系实际趋于面广意深。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时代性,高考试题必须反映这一特点。首先,理论联系实际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国体、政体、国家职能、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机构、公民权利和义务、我国政党和政党制度、民族等都可以成为高考命题取材的范围。其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越来越深刻,越来越趋向于分析和解决我国国家生活中的深层次问题。这表明,今后高考试题将会围绕这些深层次问题,向考生提供最新材料,展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新情境,巧妙地设计新的问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想觉悟。
  第二,能力要求趋于全面深化。近年的高考题型尽管没有太大的变化,但试题结构逐步转向以能力立意为主,全面考查考生应具备的几种能力,而且对每一种能力都有更深层次的要求。首先,要有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否则根本无法读懂题目所给的政治现象。其次,要有比较分析能力,否则就不可能从大量的、复杂的政治现象中归纳、概括出切合实际的政治观点。再次,要有综合评价、论述的能力,否则就无法进行深层次的认识,也不可能真正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为更好地体现政治理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今后高考将完全过渡到以能力立意命题。
  第三,检验觉悟趋于直接具体。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决定了高考必须检验考生的思想觉悟,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高考检验考生的思想觉悟,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赋予了高考检验考生思想觉悟的任务。因此,历年高考试题都十分重视考生的思想觉悟,而且越来越直接具体。今后高考试题将更加注意全面考查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更好地实现知识、能力和觉悟的统一。
 二、学习对策
  1、第一阶段学习应紧扣课本,以本为纲,辅之以必要的训练。学习过程中应着重把握基本原理,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记忆。每一阶段结束后,必须对所学知识建立框架,形成知识链。
  2、积极关注时事政治。高考文综考试,特别是政治,大量采用时政大事为试题背景材料。因此,我们平时学习必须积极关注国内、国际发生的大事,对其有一定的了解。针对高考考试大纲要求,建议进高三后养成习惯,坚持阅读《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半月谈》等时政杂志,对其中的政治术语和时政语言有所了解,必要时予以摘录。
  关注时政大事,开阔视野,对于语文学科、英语学科也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据统计,近年各地高考语文试题科技说明文30%来自《参考消息》杂志,同时英语阅读理解材料也有不少出自《中国青年报》和《参考消息》。可见,关注时政对其他学科也有较强带动作用。
  3、逐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应试技巧。高考能力要求中,要求考生清楚明白表达答案。因此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是考生必备素质,这一点必须从平时的每一次作业和考试做起,持之以恒。同时,政治答题要逐步竖立要点意识,必须用不同符号标出(如①②③),作业、考试中最好先列出答案要点,然后再适当拓展。养成良好习惯,大型考试中必定优势毕露。
  4、把握难点重点,突破主观题。很多同学对主观题有一种恐惧感,主要是得意不得分,失分严重。这一点必须从平时训练加强。首先,要正视这一困境,认识到它在大部分学生中存在。因此作业、考试中不应回避主观题;其次,要掌握正确答题方法,要明白以何角度,用何知识点,并从分值中“度”出要点长短、详略;再次,认真分析参考答案,针对不足,加强薄弱环节。
  5、逐步培养学科间综合意识。高考文综主要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但也有跨学科综合,需要对知识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思考其与历史、地理学科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构筑完整知识框架,为以后进行文综备考打下基础。
  上述几条,归纳起来就是“以课本为纲,加强主干知识,攻克主观题瓶颈,培养良好应试习惯,关注时政,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政治,相信成功一定会属于大家!

 

 

高考政治易犯错误分析

选择题分单选和不定项选择,考生错误较多的是不定项选择。如何做好不定项选择题?一是看清题干和选项,因此首先要仔细审题,特别要看清题干最后一句的指向,然后再看选项和题干有无必然的联系,有则选。而有些选项是迷惑项,这些选项错在它与题干没有必然联系,大部分是逻辑上出现错误,如因果颠倒、内涵和外延的混淆、同义反复。

  还要提醒考生的是选择题检查时要注意改动要特别慎重,改动要有足够的理由,对自己的第一次判断不要轻易否定。

  分析说明题往往会出现一段情景,一般考生往往只用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满足于一得之功,其实不然,一个情景可能是可用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去分析。有些考生对材料、情景中包含的知识点容易看错,应该仔细地寻找情景中所对应的隐性知识点。

  在论述题上,考生易犯的错误一是未围绕中心岔题,二是未分层次,三是仅仅是知识点的堆砌,缺少逻辑论证。同学们应该围绕命题的中心来分层次进行逻辑论证,特别是要把当前一些重要的尤其是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一些新提法、新观点能有机写进答题中,就能加分。

  最后几天再提以下几点建议:“双基”要补漏补缺。据我的经验,高考政治的命题过程是“倒轧账”:先出最后三道大型题目(一道论述题,两道分析说明题),这三道题覆盖了一些知识点,然后在未覆盖到的知识点中出中型的简答题,以此类推,再出选择题,这就不存在哪些知识点重要、哪些不重要。考生们应对生疏的章节,抓紧时间筑漏补缺。

  时政热点要联系、分析。高考近90%的题目是以当前社会出现的重大政治、经济现象为情景,要求考生加以理解、分析和论述。同学们已在大量的卷子和“时政小册子”中熟悉了很多热点,现再向大家介绍几个热点:(1)今年美国的总统选举已紧锣密鼓粉墨登场(对应知识点:政治常识是政体中的“金钱选举”、资本主义民主实质;政党制度中的反对党抨击政府的实质,多党轮流执政制度的原因和实质)。(2)4月中旬国务院严肃查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政治:国家性质、职能;经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宏观调控、道德建设的双重效应)。(3)4月下旬先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对部分行业投资规模过大,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决定采取措施。随即国务院决定提高钢、铝、水泥、房地产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国务院查处江苏常州铁本钢铁公司违规项目(政治:党是领导核心、国家职能、依法治国。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观、宏观调控必要性、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等)。

  同学们会发现,拿到试卷时,热点的情景虽然熟悉,但要求答题的角度却与平时训练时不尽相同,感到出乎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它要考你的就是应用、分析、综合能力。现在许多考生正在准备论述“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议同学思考一下,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呢?

 

 

解答政治试题要善于抓关键

步入高三年级,随着政治课新授知识的基本结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任务就是怎样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便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政治课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为此,我们必须要改变过去那种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知识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如何解答好政治主观试题?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和学生在高三复习阶段都要遇到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课题的完成并不是靠简单地背背书、记记现成答案就能解决的。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只有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的独立思考、深刻理解和领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解题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训练和正确方法的指导。笔者认为要解答好政治试题必须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下面就如何抓答题“关键”,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要解答好试题,首先要把握的关键是题目设问中的“具体要求”。

解答试题,我们不妨可以从研究题目的设问开始。题目中的设问,常常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即试题的设问往往会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它要求在回答问题时,必须要从某一角度作答。只有我们对题目的具体要求明确了,才能弄清答题的范围,找准答题的方向。例如,下面是就我国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设置的三个问题:(1)运用你所学的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回答,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对我国有何政治意义?(2)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对北京的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3)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党的正确领导和改革开放政策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其次,我国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和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普遍尊重和认可。这体现了什么哲理?这题的问是从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三个不同的角度设置的,如果在阅读材料和审题过程中没有看清这些要求,把三者混为一谈,在回答问题时就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又如,下面三个设问:(1)我国北方地区近年来连续发生沙尘暴,这与人们的过度开垦和破坏生态环境有着直接关系。这说明了辩证唯物论什么道理?(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解决我国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3)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在19世纪中叶进入石油时期,虽然它比煤炭时期对环境污染轻得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仍然要求人们在21世纪开发、利用清洁的新能源。请从认识论角度作简要分析。回答第一问时,有些学生把“规律的客观性”答成了“联系的普遍性”;回答第二问时,有些同学把“我们要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答成了 “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回答第三问时,有些同学把“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答成了“这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和普遍联系的”。上述三个问题分别是从哲学内部的唯物论、 辩证法和认识论三个角度设置的。从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做错题目的关键就在于没有把握题目的要求,把辩证唯物论等同于唯物辩证法或者把辩证法等同于认识论,这样回答问题,常常会犯一些低级错误,闹出笑话来。因此,看清题目的“问”,把握其中的“要求”,是我们解答好试题的第一个“关键”。只有“要求清”,才能 “方向明”。

二、要解答好试题,其次要把握的关键是题目设问中的“设问方式”。

题目中的设问不同,其类型不同和答题的方法常常也会有所不同。举例说明如下:

例1、97年第38题: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答案要点:该地区的做法是:

(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该地区从脱离本地区实际盲目办工厂,转为根据本地区“山场面积大”的特点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做到了对自己地区客观实际的真切了解。

(2)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实际。该地区既看到自己的不利条件,又看到自己的有利条件,作出真正发挥自己优势的正确决策,这一过程体现了对实际的全面把握;在林果业和养殖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办起与之配套的果品和肉类加工厂的过程,则体现了对变化发展了的实际的正确把握。

(3)正确地对待别人的经验。该地区对“无工不富”的经验,从简单照搬到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作出正确的决策说明了这一点。

(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并抓住时机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的决策过程等,说明了这一点。

  例2、2001年山西卷、简答题:云南省地处边陲、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该省经过分析认为,本省具有资源、气候、区位三大优势,也有基础产业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国民文化素质较低三大劣势。根据这种情况,该省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即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路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答案要点:

(1)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着眼于省情,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分析省情时,既看到优势,又看到劣势,体现了一分为二的精神。

就上面两个例题及其答案,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作如下比较:

题目的设问 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答题的方法 每步答题方法一般是:先从所给材料中归纳出“论点”,然后再从所给材料中找出“论据”,所以被称之为“论点论据式”。 每步答题方法一般是:先从所给的材料中提炼、提取有效信息,然后写出相应的哲理,所以被称之为“论据论点式”。

强调的重点 强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侧重于归纳。 强调知识面或体系,侧重于演绎。

题目类型 内涵紧密型 外延扩展型

从上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这两题都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背景材料都能贴近实际,突出时代热点;都突出了对学生归纳与演绎能力的考查;都突破了死记硬背现成答案的答题模式,突出了对学生综合与分析能力的考查。但这两题因问法不同,其类型和答法也有所不同。在复习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两种类型的题目,进行适当区分和归类:在设问中使用 “怎样做到”、“如何正确发挥”、“如何体现”、“怎样遵循”这几种问法的,属于内涵紧密型问答题,例如98年第35题:我国政府的上述行为是如何遵循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点的,98年第38 题: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结合上述发言,说明怎样才能正确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99年第38题第三问: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等等,都属于“论点论据式”即内涵紧密型问答题;在设问中使用“体现哪些”这种问法的,就属于“论据论点式”即外延扩展型问答题。只有把握了题目的类型、掌握了答题方法,答题时才能做到规范、准确、全面。

三、要解答好试题,还要把握的关键是学科内部“各自特点”。

(一)解答哲学常识问答题,尤其是“体现哪些哲理”这类外延扩展型问答题时,关键是要抓住背景材料中的“关键词”。

例如:党和国家把加强农业和提高农民收入,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体现了哪些哲理?在回答此题时,只要抓住“整个”和“突出”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概括出两个哲理:第一,从整个经济工作与农村、农业工作之间关系来看,它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相互联系;第二,从把加强农业和提高农民收入,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来看,它体现了解决矛盾时善于抓重点,即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原理。

又如:以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在回答此题时,我们只要抓住“动力”与“结构调整”这两处关键,就可以概括出:第一,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这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二,结构调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线,这说明事物因空间排列顺序的不同引起了事物性质的变化,体现的是量变引起质量的原理。当然,我们还可以从材料中归纳出“普遍联系的原理”,但这不是题目中最主要的内涵或体现。抽象的理论往往是通过具体的事例体现出来的,解答哲学试题时,抓住了关键词,就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使我们比较轻松地看出或提炼出相关的哲理。

(二)解答政治常识问答题时,关键是要抓住题目中的“主语”。

例如: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提高农民的收入,这体现了哪些政治常识道理?回答此题时,我们要紧紧抓住“党”和“政府”这两个主语。由“党”这个主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回顾相关联的知识,它们是:党的性质(阶级性质、指导思想、宗旨)、党的领导以及“三个代表”;由“政府”这个主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回顾相关联的知识,它们是:政府作为国家机构,它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有哪些?国家职能由国家机构来实施的,在此,政府实施了哪些国家职能,体现了什么样的国家性质,其目的又是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归纳本题的答案: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提高农民的收入,体现了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党是全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体现了政府实施了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国家职能,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又如: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回答,APEC会议在上海的成功召开,说明了什么道理?回答此题时,我们要抓住“APEC会议”这个主语,并指明APEC会议是一次国际会议。这里可以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APEC会议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它体现了我国履行哪些对外职能?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点?它带来了什么样国际影响?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回顾和派遣相关的知识,回答此题就不难了。本题的答案要点包括:从原因上来分析:APEC会议的成功召开,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社会稳定、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说明了经济决定政治;其次,它也是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结果。我国一向致力于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这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和赞誉。从实施的国家职能来分析:APEC会议的成功召开说明我国履行了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的作用的对外职能。从国际影响上来分析:APEC会议的成功召开,促进了世界和平与稳定,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回答政治常识问答题,抓住题目中的主语,由主语“说开去”,展开联想,派遣和回顾相关知识,建立知识与背景材料之间的联系,就能够把握答题要领,对题目作出较为准确、全面的回答。

(三)解答经济常识问答题时,关键是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能揭示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1.考查学生对经济意义的归纳,关键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例如:北京申奥成功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回答此题前,我们可以设置以下两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第一,举办奥运会,需要不需要加强相关设施建设?它们包括哪些?这对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第二,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是什么?它们分别对经济发展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从北京市为举办奥运会,将要加强体育场馆、道路交通、通讯设施、机场、环境等方面建设来看,同学们很快归纳出:申奥成功,有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从北京奥运的三大主题: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来看,同学们又归纳出:申奥成功,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并能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有助于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在此,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它是学生准确回答问题的“桥梁”。教师只有把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出来了,他们的学习激情才会被调动起来,他们的解题思路才会被打开,解决问题时,才能“迎刃而解”。

2.解答表格式试题,关键是要揭示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例3:1999年第39题

表一 1978—1997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情况 单位:元

1978年 1997年 年均增长幅度(%)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343.44 5188.54 8.1

农民家庭人均收入 133.57 2090.10 6.2

表二 1997年我国城乡每百户家电类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对比 单位:台

彩电 冰箱 洗衣机

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量 100.5 73.0 89.1

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量 27.3 8.5 21.9

注:我国农村人口为8.5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据测算,如果家电类产品在农村的普及率达到1997年城镇水平,则农村市场需要1.68亿台彩电、1.8亿台电冰箱和1.7亿台洗衣机。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上述两个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应当如何认识这些现象?

(3)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目前家电类生产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库存积压严重。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这些企业应该怎么办?

回答表格式题目时,要求我们既要能分析出表格中横向和纵向在数量方面的变化,又要能分析出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请看第一问的答案:(1)表一表明,改革开放(原因)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增长(成就),但是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大于农村居民,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存在的问题)。(2)表二表明,城市居民家电类产品的消费量已趋于饱和,而农村居民的家电类产品的拥有量还较少。

回答表格式题目时,还要求我们能揭示出表格与表格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并由此引申下去,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一般来说表格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但在回答问题时,千万不能认为只要指出“两者存在因果联系”就可以了,它要求我们对此作出具体分析。请看第二问的答案:(1)对家电产品的消费量与收入水平高低密切相关。(内在联系)(2)目前家电产品在农村的普及率远未达到1997年城镇的水平,因此,家电产品在农村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引申)(3)要开拓农村家电产品市场,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关措施)

回答表格式题目时,还要求能透过背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看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措施。从上述材料背后,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居民家电类产品的消费量已趋于饱和,企业生产必须转向农村,同时生产出价廉物美、适销对路的家电产品。请看第三问的答案:企业要大力开拓农村家电产品市场。企业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发和生产适合市场需要、特别是适合农村市场需要的商品。注:考生如果从企业根据农村市场的特点,对积压产品作适当改进,以适应农村的需要等角度回答问题,也可酌情给分。可见,上述解决问题措施的提出是经过具体分析背景材料得出的,并不是死记硬背、“移植”现成答案得来的。

3.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关键是能抓住并会剖析背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现在经济常识的题目,往往给你一段背景材料,在材料中既肯定我国取得的成就,又指出我国仍存在的问题。它要求学生在作答时,能透过材料的字面意思揭示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里,抓住并能剖析背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解答好试题的关键。

例4:2001河南、广东高考综合卷第七大题中的第一问,即第31小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然而,与汽车生产强国相比,我国汽车工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全国100多家汽车企业的年总产量尚不及某跨国公司一家的年产量,等等。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调整汽车工业结构?

分析此题时,一方面要求我们能辩证地看到我国汽车工业,它既有好的一面,又存在着问题;另一方面要求我们能透过现象去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具体分析如下:全国100多家汽车企业的年总产量尚不及某跨国公司一家的年产量,这说明我国汽车企业的规模比较小,这要求我们要克服重复建设,发展规模经营,同时它又说明了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落后,这要求我们要改进技术,使产品升级换代。

例4答案:对现有汽车工业进行结构调整,必须克服重复建设,合理布局;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增强我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经济适用型轿车。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效的,它需要一个“精练”的过程。这里需要我们处理好几个关系:第一,要处理好记忆与训练之间的关系。对书本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书本上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记清、记牢,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因为,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记忆基础之上的。离开了记忆,能力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能力不是天生的,更不是“背”出来的。我们不能把能力的培养寄托在猜题押宝上、寄托在临时突击记忆上,而应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领会、直至掌握解题的要领、步骤和方法。第二,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是要求教师一切事情都要包办代替,而是在学生思维发生困难时加以化解,在学生出现困惑时加以点拨、在学生出现语涩时加以启发,总之,教师对学生要在解题思路、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上加以指导,教师应该利用一切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是教师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体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去感悟解题的要领、方法,这正是他们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体现。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重要的是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三,要处理好教师点评与学生反思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点评并不是简单地带着学生对照一下“标准答案”,重要的是在学生不解的地方,加以指点、启迪;在学生发生错误之处加以分析,指出其发生错误的原因,并提出修正的办法;在学生片面之处加以补充、完善。另外,对于学生的错误之处、片面之处,我们教师还可以采取“冷处理”的办法,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检查自己的答案错在何处、犯错的原因,并让学生在自我检查的过程吸取经验教训,使他们在今后的考查中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在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中,让学生领会、掌握解题的正确方法,以便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在今后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化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教师的点评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外在的影响,而学生的反思则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种内在动力,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发展。

 

四步巧解政治材料分析题――一看、二抓、三拿、四合

    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政治学科的材料分析题一直是令学生十分头痛的问题。读不懂材料、审题不准确、抓不住问题要考查的知识点、不能用规范的语言和格式把答案组织好,于是信马由缰下“拦河网”,能网到大鱼是运气,能网到几只小虾也算没白答。没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没有平时的训练有素,只能导致在考试中的盲目性,当然不可能取得优异成绩。在教学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了一条解答材料分析题的思路,即是“一看、二抓、三拿、四合”四步法,让学生觉得材料分析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长期的训练和感悟,可以让学生在做材料分析题时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一看。学生拿到题后习惯上就是立即阅读材料,至于阅读材料要达到什么目的并不十分明确。如果材料的层次比较多,文字量比较大,再加上遇到图表的话,更是心头如乱麻,理不出头绪。我们要求学生在做题时,第一步是看问题。通过看问题,明确答题的学科角度,是政治常识、经济常识还是哲学常识;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点的范围,是在哪些章节甚至框题;明确答题的内容,是反映了什么现象,还是说明了什么问题;是答材料中体现了什么道理,还是答问题之间的联系等等,只有明确了所问,才知道应答,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做到有的放矢。

    二抓。带着问题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把材料中体现的相应的知识点要找出来。这个环节对于答好题起着决定作用。从另一个角度看,能否找出材料所考查的知识点,也表明了学生理解问题的深度和熟悉教材的程度。抓什么呢?就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和中心词,抓住它们也就是提取到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哪些是关键句和中心词呢?我们教给学生两个最简单的办法,一看“是不是它”,二看“象不象它”。“它”即指教材中所学的有关原理或者原理所涉及到的名词术语。“是不是它”是指材料中有没有涉及到教材中学到的原理及相关名词术语。如果是它,就找出了材料要考查的相关知识点,如果不是,就看“象不象它”,材料表述的语言是不是在表达与教材所学原理相近的意思,如果是,也就确定了相应的知识点所在的范围,下面的工作就是“拿”了,把需要的知识点全面、准确无误地整理出来。

    三拿。把材料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全面准确地“拿”过来,就需要学生对书本知识相当熟悉。对教材理论体系的建立、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掌握,平常就应烂熟于心。通过抓关键句和中心词,只是大概确定了答题的方向和范围,至于到底要答哪些知识点,还要结合材料和问题本身,通过自己的综合思考才能完全确定。拿知识点的过程,就是深刻理解题意的过程,也是揭示知识点之间内在逻辑联系的过程,也是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系统掌握的能力。在拿的过程中,第一要准确,就是根据材料和题目的问题确定到底应该答什么知识点;第二还要看知识点是否全面,如果不是,还有待进一步分析,切不可草草完事,丢掉应该得到的分数。

    四合。只有把分析问题和材料时找出的知识点结合材料并通过一定的格式用比较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才算是圆满完成答题了,这个过程也是把材料与观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过程。有的学生在答题时,观点和材料是分割的,油是油,水是水,这是不对的。怎样才能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呢?其实在学生分析材料找关键句和中心词时,其所在材料就是分析时要结合的材料。观点从哪里提取出来的,就把那个地方的材料概括出来。结合分析的过程要做到: 1、分段落,有要点,每分析一个知识点应独立成段;2、观点要统帅材料,既要有观点,又要有材料,两者要对应、结合; 3、材料概括要简洁,不是有的学生理解的那样,联系材料就是要抄材料,费时费力; 4、原理在前,材料在后,便于阅卷老师批改。有原理、有材料、分要点、语言简洁,如果再加上书写整洁清爽,这样的答题质量一定会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用“四定法”求解政治主观题

一、定范围。即弄清试题要求回答的知识范围是什么。它是经济常识、哲学常识还是政治常识,具体涉及到哪些课内容。考生只有在答题时明确了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应该用哪些方面的知识回答问题,才能提高回答问题的针对性,不会觉得无从下笔或出现知识错位。
  二、定方向。即弄清楚试题设问的方向。是“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办”,“是什么”属于浅层次的提问,即要求回答题目或材料中反映了什么,描述现象,揭示本质;“为什么”要求回答题目或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或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就是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或现象;“怎么办”要求考生就题目或者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或现象,回答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或途径,它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只有弄清了试题的设问方向,才能找准靶子,做到“有的放矢”、“百发百中”。评述类试题应该包括评价事实,分析原因,提供措施,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方面组织答案。
  三、定中心。即找出并抓住试题中所要回答问题的中心句、关键词。
  四、定规范。即用科学的学科术语,有层次、有逻辑的组织答案。
  例:素有“世界火腿之冠”美名的金华火腿,是用流传多年的腌制方法加工生产出来的。可现在有的厂家生产火腿却用上了“新工艺”——向火腿中添加包括敌敌畏在内的有毒药剂。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此进行了爆光,报告还指出,此类事件当地政府并非不知情,这次金华火腿声誉受损,地方政府难咎其责。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对这一事件加以评述。
  解答这道题首先是定范围,那就是在经济常识这个范围内。其次是定方向,这是一道评述题,涉及到经济学知识的内容比较宽,只要联系上的知识就可用来分析。再次就是定中心,找准关键词,通过删繁就简,充分利用试题中有效的信息,坚信“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理在题中”。启发学生找出三个主体中心句:“有的厂家”、“央视”、“当地政府”,分析不同主体的不同行为及结果,联系教材知识点组织答案,指导学生正确审题,提高答题能力。1、“有的厂家生产火腿时,使用包括敌敌畏在内的有毒药剂”涉及知识点有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第一课);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第二课);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第三课);市场交易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第七课);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七课)。2、“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事件进行了曝光”涉及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机构充分行使了揭露、批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第七课)。3、当地政府并非不知情,这次金华火腿声誉受损,地方政府难咎其责。涉及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第二课);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第二课);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上(第三课)。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试题的答案既在书中,也在试题中。我们只要学会充分利用试题的有效信息,主观性试题的答案自然可以找到、找全、找准。最后,就是定规范了,要用经济学术语来规范表达出来,依照上面的分析可得出以下参考答案::(1)法制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使用敌敌畏浸泡火腿,严惩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应受到法律的追究。(2)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现代市场活动的基本精神。使用敌敌畏浸泡火腿,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原则,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使用敌敌畏浸泡火腿,当地政府却听之任之,这种不作为是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如果从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亦可。)

 

高中政治复习中的学法指导初探

     学法指导包括指导读书(教学生会读课本教材、实际材料);崐指导听课(会听关键语,会听重音,提示语,结论语,重复语;崐会听教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指导思维(指导学生崐用正确的方法去思考实际问题)等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还要崐在问、练、记忆、学习习惯等多方面进行指导。既发挥教师的崐主导作用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崐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教学重视现成知识的传授,重视教法的研究,轻视对崐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学法研究。因此,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崐生能力,让学生会学,就显得十分必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崐对学法指导进行了一些探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崐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面谈谈高三政治课复习中的学法指导。
     一、指导“读书”,教学生会“读”
     认真阅读教材,学会读材料,是学好思想政治课内容,进崐而收到良好效果的前提,教学生“会读”,也是培养和提高学崐生自学能力的基础。在复习中,主要从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会读教材
     复习课的读教材,首先必须明确教材的每一部分的基本知崐识点,即每一课、每一节、每一框所涉及的概念、原理、关系、崐观点,及其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理清教材崐的知识体系,弄清每一部分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崐系,从立体上把握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画出每一课崐的知识结构表,对课与课之间的知识进行比较,形成知识网络。
     2、会读材料
     最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问答题,崐都大量采用材料题的形式。会不会读材料,直接影响到高考成崐绩的好坏。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由于不会读材料而出现选崐择题多选、错选、漏选,主观题判断不准,解答不完整或完全崐错误。针对上述情况,在进行材料题训练时,我加强对学生读崐材料的指导,使学生解答材料题的能力不断提高。首先,对材崐料题进行分类。材料题类型很多,我把它主要分成三类:引文崐类、事实类、表格类。其次,对不同类型材料采用不同的读法。崐引文类的,主要是明确其所引的观点是否正确,哪些正确,哪崐些错误,所引观点的含义;事实类的,主要明确这些事实共有崐几个层次,它的中心意思,所反映的现象,说明的问题(体现崐的本质);表格类的,要看清表格名称,以明确答题方向,明崐确表格内的每一栏目数据及其关系并全面分析,一题中有多则崐材料的,还要弄清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崐根据题目要求逐一解答。如96年高考第35题(原题略)材料文崐字较多,在阅读时,我指导学生将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驻港崐部队有关事项的公告内容分为三方面:一是宣布驻港部队组建崐完成进驻香港的时间;二是说明部队的组成、隶属、职责及费崐用负担;三是说明驻港部队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关系。上崐述内容围绕一个中心,即怎样体现“一国两制”的方针。
  会读材料,准确把握其中心,这就为答好题目奠定了基础,崐反之,则会因偏离题目规定的方向造成答非所问等错误。
    通过指导读书,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崐结能力,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自学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二、指导听课,教学生会“听”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听课的质量尤其是复习课的崐听课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学习的其它环节和学习效果。目前,崐较多学生听的能力较差,听课时抓不住重点,分不清难点,不崐会记笔记,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多少就抄多少,只会听教师讲的崐一些具体知识,不会听教师的方法、思路,因此指导学生听课崐十分必要。
    1、教学生会听关键语
    关键语主要是指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崐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教学中使用频率高且有规则可寻的崐关键语有:首要、根本、根源、核心、本质、决定、源泉、前崐提、基础等词语。学生会听关键语,可以逐步抓住重点,产生崐化难为易的听课效果。
    2、教学生会听重音、提示语、结论语、重复语等
    在教学中,讲到关键处,需要学生特别留心的地方,使用崐“重音”,让讲解的内容更加突出,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加崐深理解。在讲“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时,崐把重音放在“制”上,并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崐会、人民代表大会制三者的区别。
    此外,在教学中,我还运用提示语,如:“问题的关键是崐……”、“尤其重要的是……”、“值得注意的是……”提醒崐学生,下面所讲述的内容很重要,要专心听讲,加深理解;在崐讲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时,采用重复的手段,引起学生重崐视;让学生会听“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结论语,等等。崐学生会听上述内容后,学习中的悟性更高,理解和消化的效率崐也就大大提高了。
    3、会听教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通过复习课,学生要听懂掌握教师讲的具体知识,更重要崐的是在此基础上会听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崐逐学会运用这种思路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为此,崐要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在课堂的例题讲解中,崐我首先把自己对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题的方法告诉学生,然后崐和学生一起组织答案。如辨析题: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崐一体,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总是不可分割地属于商品所崐有者。我告诉学生这样的思路:首先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崐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其次懂得两者的关系是既对立崐又统一的,再次,将题中的观点与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崐进行对照,看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最后,指出错在何处在崐此基础上组织完整的答案(答案略)。此外,在课堂问答的提崐问中,要求学生首先回答自己分析思路,然后回答答案;在布崐置的作业中,要求学生对主观题,尽量先写出答题思路,再写崐答案;有的问题是先告诉学生答案,然后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崐    通过听课的指导,学生逐渐把握了听课的重点,提高了课崐堂听课效率,并逐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指导思维,教学生会“思”
    思考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崐正如赞可夫所说的“教会学生思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生崐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进行学法指导,教学生会学的主调就要崐落在会思考上,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思考
    主要指导学生运用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比较的方法崐等。如:复习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制度时,注意从崐我国建国后几个历史阶段的具体情况联系当时的基本国情来分崐析,从发展全面的观点来看待。
    2、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实际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政治课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学习的目崐的在于运用。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实际问题既能使学生认识到政崐治理论学了有用,学了能用,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崐如:1996年我国钢产量超过1亿吨,居世界第一,但钢铁大国崐不能称为钢铁强国,为什么?要求学生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崐识分析说明。学生运用了价值规律、经济效益等知识进行分析,崐并指出,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必要性。又如:崐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这两者是崐什么关系?学生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厦门经崐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切身体会,加深了崐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思维方法等的指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懂崐得了应该运用什么方法,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这对于崐提高学生的答题水平和质量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学习方法的指导除了“读”、“听”、“思”这三个相互崐联系的环节之外,我还在问、练、记忆、学习习惯等多方面进崐行指导,通过学法指导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效率,既发挥教师的崐主导作用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崐高学生的能力,这既是提高高考成绩的有效手段,也是高三复崐习课中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仅在这方面作了初崐步的尝试,许多问题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和实践。

高中政治复习中规范化答题能力的培养

     随着以突出能力考查为核心的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规范化答题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和暴露出来。高考所要考查的各种能力最终要通过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在试卷上,而越是能力测试型的题目,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就越高,需要学生依据学过的概念、原理,用恰当的政治学科专业术语准确地阐述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及其规律和道理,去解释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哲学问题和政治问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既是教师长期忽略,也是学生所普遍欠缺的,所以能力测试要求的提高和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普遍较差的矛盾也就显现出来了。规范化答题问题已成为教师和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1.答题不规范的表现

    1.1答题方向性错误,即就是答非所问。例如,题目要求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学生却用政治常识解答;题目要求用辩证法的知识,学生用唯物论的知识来解答。

    1.2没有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答题。例如,在讲通货膨胀时不讲国家发行纸币多了而是说成是国家把钱发多了;物质决定意识说成物质决定想法;国家职能说是国家做事等等。

    1.3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例如,人民民主专政写成公民民主专政;矛盾的斗争性说成是矛盾的战斗性;经济效益的提高写成利润的提高等等。

    1. 4文字叙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会而不对”

          “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主要表现有:

     (1)答不出或答不全要点。例如,2003年政治高考试题(广东卷)第36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很多考生答不出“矛盾是客观的,人为制造矛盾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这两点。

    (2)总担心答不全,画蛇添足,有用无用的写一大片,让教师去找答案、结果,或者由于出现了错误性的表述,使原本正确的那部分答案也不能得分了。

    2.学生答题不规范化的原因

    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是学生答题不规范的直接原因,但也是表面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例如,答非所问不仅仅是因为粗心造成。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由于对题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缺乏深刻的理解而导致读不懂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再如,关于不使用专业术语答题的缺陷,表面原因可归结为答题技巧的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其知识结构中根本就没有用于解答该题所需的专业术语,还可能是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系统性而导致对知识提取上的障碍等方面的原因。

    总之,学生答题不规范的原因,既有直接的表面的原因,又有深层次的原因。直接原因是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深层次的原因是知识结构的欠缺,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显得陈旧,不适应高考能力测试的要求。

    3.规范化答题的要求

    3.1要求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进行答题,而不能使用生活化语言去答题。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都是专业术浯,如经济常识中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价值规律等等;哲学常识中的物质、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变、质变、认识、实践、人生价值等等;政治常识中的国家职能、国家政体、共和制、民主权利、依法治国、国家利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等。

    3.2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时一定要做到科学、严谨、准确。例如,意识的能动作用不能写成意识的反作用,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写成人民专政,宗教信仰自由不能写成宗教自由,对人民负责原则不能写成对人负责原则等等。

    3.3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时要注意文字叙述的逻辑性、条理性和完整性。既要做到浯言精练,又要答全要点,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接近一致。以2003年高考政治试题(广东卷)第36题为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本题的用意有二:一是考查考生对矛盾概念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对该题的辨析,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希望引导学生注重对书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此题要求考生紧紧抓住矛盾概念,运用所学辩证法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之进行层层分析。在辨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思维的清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里的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这种矛盾不同逻辑矛盾,也不同于人为制造的矛盾,人为制造的矛盾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考生若能从这几个方面思考的话,那就很少失分,反之较易失分。

    4.培养学生答题规范化的策略

    4.1构建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是进行规范化答题的基础。所谓全面是指知识结构中须包含考试说明中所要求掌握的所有知识点,为进行规范化答题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所谓系统,就是要对众多的知识点进行良好的组织,在大脑中形成有序的而非零散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对所需的知识点专业术语进行有效而快速的提取和运用,否则则是“巧妇难以无米之吹”,要构建这种应用功能强大的知识系统,必须抛弃陈旧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消极、被动、机械的学习方法,采用研究式、探索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4.2建立以学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结构是提高答题的针对性、逻辑性、条理性的关键。在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精选典型试题进行思维训练(平时加强简答题和辨析题的训练);对照标准答案进行反复分析理解;对答题中出现的不规范化的问题及时点拨,以帮助学生自我反思等。

    4.3掌握规范化答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第一、要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能错,一定要认真审题,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挖掘一切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息和迷惑条件,并完成以下思维要点:(1)辨明试题的指向,明确试题的设问点,问什么,答什么,避免答非所问。(2)分析命题者的意图,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3)排除思维定势的影响,越是似曾相识的题目,越要小心,不能简单地用已做过的类似题目的思维去解答。

    第二、在保证答题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和简洁性,通过完美的回答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具体方法技巧如下:

   (1)缩小包围圈,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例如,题目涉及哲学知识时,首先要确定题目考查的是哪个知识板块,然后再考虑属于该知识板块内的哪一方面的内容,哪个知识点。若考查的是唯物论的内容,则应考虑物质与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同理,若考查的是辩证法的内容,则应考虑其为矛盾、发展、联系知识等;若考查的是认识论的内容,则为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现象和本质等知识;若考查的是价值论,则为高二第6课、第7课的内容。

    (2)正确选用高中政治专业术语答题,提高用词的科学性、规范性,尽量使用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原理答。由于经济问题、政治问题规律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因此,对这些现象进行概括分析时,常用“一般情况下”“多数是”和“绝大多数”等词语来描述,而不能一言概之。

    (3)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审题时要注意设问的关键词,如要求对中美关系现状评价,其中“现状”两个字就是一个关键词,暗示既要做正面的评价,又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4)梳理答题要点,提高叙述的简洁性。,这样既可以表明对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节约了时间,也有利于阅卷者尽快发现答案的采分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正确性没有把握的内容尽量不要写,以免影响原本正确的那部分内容的得分。